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0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演员的艺术表现与音乐艺术的融合-

摘要:无论是专业音乐工作者,还是电影艺术工作者,音乐是他们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音乐艺术在培养演员的表现力、审美能力、情感表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我们应当从艺术学科的共性出发,研究和实现音乐、电影、文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使之产生互动、相互融合,取得更加突出的艺术效果。

艺术百家:叶峰绘画作品选登1-1

被“误读”的经典——论电影文本的双层叙述策略4-5

摘要:当人们被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深深打动时,却也常常被这个表层的情节叙述所蒙蔽,而忽略了电影的深层结构所蕴藏的内涵。对于很多经典电影而言,其与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内容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典型的双层叙事结构,即在表层叙事结构之下潜隐着深层叙述结构。经典的电影正是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互相作用后平衡与和谐的结果。两者的完美融合,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加了作品的魅力,而且使之具有更为深远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关联理论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诠释8-9

摘要: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是文化的翻译,是审美期待,是广告促销,因此翻译过程中须考虑多种因素。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理论,用这一理论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诠释。关联理论指引着人们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去寻求翻译过程中的五个最大关联,从而避免了落入误解、误译的圈套。

试论影视剧音乐的文化价值11-12

摘要:影视剧音乐的文化价值、传播价值与影视剧的互动作用以及受众的审美接受方式等。

浅析影视艺术中的道德游戏13-13

摘要:电影和电视就像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分别满足我们精神世界的两个极端的需求。这是人类独有的精神享受形式,一种高级精神游戏。道德论辩不是电影的目标,虽然道德困境在电影中一直是最关键的看点。艺术作品也是双刃剑,不能排除精神游戏加深道德危机的可能性,但也要承认游戏拓展了我们的生活视野,从而使我们在现实中变得更加坚韧顽强。

从辩证逻辑角度看历史电视剧的创作14-14

摘要:辩证逻辑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可运用于文学影视领域。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处理历史现象和事物本质的问题;辩证矛盾的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问题。总之,运用辩证逻辑思维方法把握历史电视剧的创作,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归化和异化15-16

摘要:外国影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的电影和电视屏幕上。由于外国影视剧有着自己的特点,中外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影视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翻译包括三种形式:归化、异化和释义,在影视翻译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归化译法和异化译法的关系。

《论语》与电影17-18

摘要:电影艺术批评理论众多。《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同样适用于电影艺术批评。用《论语》反思电影艺术对当代文化和人性的实践与创造。以《论语》为基础提出的关于中国人性的理论假设,并运用这种理论探索电影艺术批评的新方法论,是对当代电影艺术批评的尝试和探索。如果电影讲述的是人的故事,就必须面对《论语》中关于人性的十个字,这十个字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导演的成败。

影视作品中称谓语发展变化浅析19-20

摘要:电影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的语言、服饰以及所传递的思想往往被作为一个时期的时尚元素迅速流传开来。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巨大,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主要标志,对社会成员潜移默化地起到语言文字再学习、再提高的"教师"作用。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通用称谓语,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它随社会人际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一点在影视作品中最能得到集中体现。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像诠释21-22

摘要: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随着"中国图像"的变迁而嬗变,有跨种族恋情的主角:"程环"和"阎将军",也有邪恶的"傅满洲",有刻板的"查理陈",还有笼罩在性别迷雾下的"蝴蝶君",更有第一个试图打破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刻板形象的李小龙。这些若干典型艺术形象值得省思。美国电影对华人男性形象进行异化、夸张、变形,体现了殖民主义的"性别隐喻"。

幕后叙事者:样板戏电影的颠覆与重构23-24

摘要:随着逐渐活跃于政治舞台,电影创作越来越受制于其个人意志,通过颠覆与重建,最终产生了"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独特现象。样板戏电影的生产者在高度集体化、政治化的模式下,实现了影像的意识形态化叙事。对于幕后的真正叙事者而言,样板戏电影的产生是"左倾"思想与政治目的合谋的结果,和各取所需,又具有共同的目标,但其背后带有浓重的意志。

《耳朵大有福》——一首小民的哀歌25-26

摘要:电影《耳朵大有福》通过讲述一个小人物的退休遭遇,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作了一个阶段性的剪影,为普通大众今后的人生之路如何走,作了一次颇为自我的探索和尝试。它的现实主义尝试,促使观众真正感受生活和认真思考城市贫困群体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

解读电影《耳朵大有福》的艺术特色26-27

摘要:讲述小人物故事的2008年贺岁电影《耳朵大有福》以灰色基调的冷幽默风格述说了一个退休工人一天的生活。现实主义风格的笔触真实地刻画了东北小镇的市相百态,影片的隐喻手法生动地速递了时代变迁和人情冷暖,别具一格的音乐曲风雕刻着时代的年轮和人物的心路。这是一部令人欲笑含泪的电影,让我们在悲喜之间深思回味。

走在“长征”路上的王大耳朵——观电影《耳朵大有福》有感28-28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范围却越来越狭窄;多数人都没有精神追求和信仰。不管命运公平与否,生活是否无奈,但却微笑着面对生活。"只要从困境中走出来,生活都是挺美好的。""每个人都应怀有美好的信念,对生活永不言败,这样才能新天新地。"《耳朵大有福》这一电影主题,正好切合了当今和谐社会的大环境,这是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应该提倡的奋斗精神。

《耳朵大有福》——走向真实的生活小品29-29

摘要:电影使用艺术手段提炼生活现实,反映具有生活普遍性的主题。影片《耳朵大有福》通过记录铁路职工王大耳朵退休后第一天的生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人在并不如意的生活中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的精神。影片从生活现实出发,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将生活真实与电影真实相结合,表现了"源于生活,超越生活"的艺术主题。

《耳朵大有福》:感悟生活30-30

摘要:电影《耳朵大有福》描写了"小人物"王抗美退休后"自谋职业"的一系列遭遇,通过含着泪水的"幽默",向我们讲述,平民主人公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挫折,如何自我解脱,寻找希望,不屈不挠的面对人生。引起我们内心当中隐蔽的思考——感悟生活真谛,乐观面对人生,提出了如何解决"小人物"的"小事"问题,因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另类的平民音乐电影——《耳朵大有福》叙述技巧探析31-31

摘要:电影在今天无可非议地以影像和声音的最高统筹者的姿态出现,并且在两者结合的技术技巧发展中日臻完善,大有为后进的发展不留余地的气势。对当代电影而言,如何在前行的道路上开拓新的视野,这已经成为了众多电影人摸索前行中的至高归宿点。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耳朵大有福》在导演张猛和演员范伟的演绎下呈现出了浓郁的小品化趣味,而影片更为出彩的则是平民音乐在电影叙述上的技巧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