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07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红色·人物·民俗——重温电影《红高粱》-

摘要:张艺谋在《红高粱》中,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泛借鉴世界电影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用一个西部狂野的故事赢得了世界的观众,在《红高粱》获奖的背后,应该对影片的成功进行深入地分析。

电影《郑培民》和《暖秋》和谐映衬-

摘要:新时期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电影《郑培民》和《暖秋》,从两个不同侧面、正反两个不同人物,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榜样和警示教育,不光是两部好电影,同时又是两本好教材,值得永远品读的两本好书。

DV:第三次影像的革命?——与影视批评家尹鸿教授的对话3-6

摘要:<正>"霸权"无处不在,DV亦如此詹:自从DV出现之后,许多人都在欢呼一个DV时代的到来,有人将这个时代看作是自电影、电视之后的"第三次影像革命",您是否认同或在多大程度上认同"DV革命"的说法?

“民族新电影”的提出及其界定——民族新电影论之一7-8

摘要:"民族新电影"的提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是建立在云南民族影视产业发展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云南传统民族电影主要是指以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以反映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来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21世纪以前的云南电影。云南"民族新电影"主要是指基于中国电影基础之上的云南主创并拥有摄制版权的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为主体的电影。

红色经典的经典性——释关于红色经典是否经典的几个主要疑点9-10

摘要:本文根据红色经典的官方界定和学界关于"经典性"的一般共识,说明红色经典具有那个时代的独创性、审美性和艺术典范性,反映着当时的主流精神,客观地形成了"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经典地位这一历史事实。内涵的丰富性和解释的无限性是文艺作品的共性而非经典的特性,红色经典的历史地位使之具有时空跨越性。政治权威有助其经典性。命题之作与集体创作不影响文艺的独创性。红色经典不仅是历史地形成的,学理上也可以成立。

被寻找的真实影像——中国内地导演金狮奖获奖影片述评11-12

摘要:中国内地导演三次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张艺谋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见证了第六代导演的艺术水准与价值取向。分别以"寻找"、"新现实主义"、"真实"为解读获奖影片的基本视角,可以在历时性中探讨中国内地艺术电影发展的基本轨迹,在共时性中探讨金狮奖的价值取向,以及电影成为艺术的要义。

全球化语境下看小说文本与电影世界——百年中国电影改编理念浅探13-15

摘要:自电影诞生之日起,改编自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便成为电影的重要片源。电影与小说就像艺术园地里的树与藤,相互缠绕,互相纠葛,从上世纪20年代电影对小说的"图像翻译"到90年代的全球化语境下改编理念的本土化策略,两者之间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缘。本文追溯百年中国电影的改编理念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层层论证、丝丝剥离,全程透视小说与影视的互动与整合进程。

从宏大叙事到个性化叙说——冯小宁对战争题材电影模式的突破16-17

摘要:冯小宁对战争题材电影模式的突破,体现为从宏大叙事到个性化叙说的转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中国电影艺术思维方式从历史化向艺术化的根本转变,它带来了电影语言从戏剧冲突、场景设置和人物心理挖掘等多方面审美效果的提升,为电影用来表达战争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符合人类共同审美价值的有益探索。

浅析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热背后的大众信仰危机18-19

摘要:红色经典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沉寂和90年代后期的再度走红,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改编红色经典影视剧已愈发炙手可热。本文拟从大众心态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入手,探究红色经典改变热折射出的"红色情结"下大众对红色精神的渴望回归的心理动因,并揭示出当代大众深层次心态上的信仰危机问题。

水中镜像——论中国传统入世精神与中国电影20-22

摘要:点点滴滴的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随着'水'文化所指的无限延伸,更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水的三层基本所指为:女性、生命和道,每一层都体现了入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且通过电影,完美地传达了这三个方面的表述。本文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具体探讨了中国传统入世精神在新媒介电影中的传承。

“电影”一词探源22-23

摘要:"电影"一词最晚产生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表示"闪电、电光"的意思。由于闪电瞬间即失的特点,所以"电影"就引申出"短暂的岁月"和"虚幻无实、迅速无常"。"电影"还用作箭名,比喻箭飞行的快。这是古代"电影"的词义,现代意义上的"电影"由"电光戏影"缩略而成。电影传入我国后,当时称作"戏影"、"活动影戏"、"电光影戏"、"西洋影戏"。

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与审美特征24-26

摘要:本文是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与审美特征的理论阐述,电视艺术在自己理性目的的诉求与感性表达的相互作用下,在它对日常生活与世俗情趣的诗化表达后,其审美生成逐步得以实现。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体现在其作为审美对象的形象可感性;其次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复制,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展现生活中美的同时,更为日常生活平淡注入美的因素和理想;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存在的前提,是它自身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独特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又与其表现的内容相统一;电视艺术的特征体现为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的传承性。

探寻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试论东方电影“意境美”的创构27-29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基本精神在于注重对作品表意空间的创造性建构。电影作为综合性艺术手段,具备构建表意空间,创造"意境美"的条件和优势。本文以五部经典东方影片为例,从电影时空、画面、声音、叙事、风格五个方面分析了电影"意境美"创构的特征和手法,以其为瓶颈中的中国电影探求突围之路寻一条可行的审美之路。

论电影中的环状叙事结构特征30-31

摘要: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许多电影剧作逐渐突破常规线性叙事,试图借助叙事结构的积极创新,对电影的时空关系进行重新建构和定义,这种形式和概念上的双重转换为传统叙事电影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可能。

中国式大片的“主题变奏”32-33

摘要:中国式大片,是模仿好莱坞"高概念"的电影产物,是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商业电影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国式大片在题材选择、视听语言、演员选择、媒体运作都有了根据市场运作既定的创作模式,而由于影片在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之间的不平衡,中国式大片正在经历形式大于内容的"主题变奏"。本文试图分析这种模式,权衡利弊,为中国式大片的发展指出可行的前景和可能的隐患。

三个影视文本与一种东方情结——电影《艺伎回忆录》、《面纱》及《通天塔》之比较文学形象学阐释34-35

摘要: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集中分析了三部西方电影中的东方形象尤其是东方女性形象,在异质文化对话的语境中探究西方对于东方的文化想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

试论从古典诗词的审美看中国当代电影的诗意化走向36-37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使电影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融入了具有中国韵味的美学内涵。本文主要从意境美、含蓄美、淡然美这几个古典诗词表现的美学范畴入手,分析诗意化的电影与古典诗词的内在联系与审美情结,并致力于艺术精神的融合,以及对传统文化审美精神的提升。

在人性与文明的思辨中反思战争——对冯小宁战争题材电影的一种解读38-39

摘要:冯小宁的战争题材片着力于对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深度的反思。一方面,他力图表现战争的残酷性,以此突出战争对人性的戕害,达到呼唤和平,控诉战争和反对战争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极力阐释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使人的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境界随之提高,人性最终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