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0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亦悲亦喜 寓庄于谐——评电影《落叶归根》2-3

摘要:<正>悲剧与喜剧往往并不单独存在于纯粹的艺术形式中,深刻的悲剧性往往有喜剧性因素,而在喜剧性场景中又见出悲剧性痕迹。普希金认为,高尚的喜剧往往是接近于悲剧的。卓别林也曾说过“我从伟大的人类悲剧出发,创造了自己的喜剧体系。”①张杨的《落叶归根》就是这样一部亦悲亦喜,愈喜愈悲式的中国版的《美丽人生》。

《三峡好人》:民间姿态下的反“三峡”与反“好人”4-5

摘要:<正>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延续了他“故乡三部曲”的县城叙事模式,以三峡为背景,它有意缺席了可供消费的视觉盛宴、五光十色的性格冲突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境。情节简单干净,以两个外来者进入三峡“寻找”另一半为叙事缘起,韩三明寻找16年前的旧妻和沈红寻找丈夫两条线索平行植入,毫无交叉与串连。底层民众群像、灰暗的废墟、壮阔悲凉的江水山峦以及来自民间的各类声音,串联于“烟、酒、茶、糖”的四部曲结构次第展开。这些镜头构成了《三峡好人》的真正主角,共同完成影片中的三峡书写。

跨国电影与华语大片6-7

摘要:<正>电影之所以被称为“装在铁盒子里的文化使者”,就是因为电影可以跨越国界。克莉丝汀·汤普森与大卫·波德维尔夫妇合著的《世界电影史》一书将1905-1912年称为“电影国际性的扩张”①时期,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欧美电影已经在跨越国界,进行文化和产业的双重扩张了。然而,同样是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电影却远未跨越国界。对于亚洲而言,电影是舶来品。亚洲银幕上最初放映的是来自“他者”的跨国界电影,而非亚洲本土的电影。亚洲是作为西方跨国界电影的受众而开始自己的电影启蒙的。

当代影视叙事学中的“叙事”概念新论——从影视文本主题结构的共时层面看当代“叙事”概念的理论缺陷8-10

摘要:<正>一、“叙事”概念的理论源流1.“叙事”概念起源“叙事”概念起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图画记事”的原始时代就有了“叙事”概念的萌芽,此后,柏拉图曾把“纯叙事”与“模仿”作为对立范畴加以界定;亚里士多德则以“叙事”为基点,提出以媒介、对象、方式为参照的三分法,奠定了西方文艺理论长达两千多年以“模仿”为核心的古典叙事理论传统;茨维坦·托多罗夫最早正式提出“叙事”的概念,即“叙述作品”。

在生命的坐标上抒写人文情怀——对当下商业语境中文艺片创作的分析与思考11-13

摘要:<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创作急剧转型的一个关节点。在深化改革的强力推动下,电影生产的计划体制坚冰分崩瓦解,鲜活的市场经济机制涅磐新生。不过,随着西方进口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势如破竹般横行肆掠,国产电影一时举步为艰,无所适从,被逼进了一个悲凉挥之不去的“失乐园”。为争夺生存空间,中国电影开始了与西方大片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艰难历程,其中不管是为制造节日喜庆气氛而大打贺岁片市场的喜剧电影,还是为满足感官刺激而肆意渲染画面奇观的古装武侠电影等,它们为中国电影的复兴起到了一种木

囚禁中的“苹果”——解读伊朗电影《苹果》中的多重“苹果”13-14

摘要:<正>《苹果》是伊朗年轻女导演萨米拉·马克马巴夫17岁时导演的“处女作”。这部带有浓烈纪实风格的影片获得了1998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萨米拉本人亦成为戛纳电影节有史以来获得此殊荣的最年轻的导演。萨米拉·马克马巴夫称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导演天才,《苹果》虽是她的处女作,但从中我们已可以看出其思想的缜密以及作为女性导演所特有的细腻与敏感。

论五六十年代剿匪片的发生与特征15-17

摘要:<正>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影坛上诞生了一个新类型的电影种类——剿匪片,其中的代表有《智取华山(》1953)、《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神秘的旅伴》(1955)、《猛河的黎明》(1955)、《边塞烽火》(1957)、《寂静的山林》(1957)、《沙漠追匪记》(1959)、《云雾山中》(1959)、《林海雪原》(1960)、《勐垅沙》(1960)、《冰山上的来客》(1963),这些剿匪片大多取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伪和国民党军队的地下斗争业绩,以及发生在崇山峻岭、茫茫沙漠和林海雪原里的战争。在五六十年代的剿匪片中,由崇山峻岭、林海雪原、茫茫沙漠、古城小镇等自然风物构成的电影背景里,上演着一出出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义胆柔肠的英雄传奇。

诗意的革命——浅析《国王与小鸟》的艺术特色18-19

摘要:<正>《国王与小鸟》(Le Roi et L’Oiseau)由法国动画大师保罗·格里莫(Paul Grimault)导演,法国著名诗人雅克·普莱卫(Jacques Prévert)编剧,格里莫的画联手普莱卫的诗,独辟蹊径地形成了非常具有个性的动画片,使这部影片带有强烈的情感、幽默和革命特质。

电影《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影片研讨会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召开20-22

摘要:<正>2007年4月6日,长影新片《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观摩研讨会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召开,研讨会由《电影艺术》杂志社主编吴冠平主持。

《活着》:小说、电影及其他23-25

摘要:<正>一、小说《活着》:小人物对苦难的承受力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其创作灵感来自一首歌。1992年,32岁的余华“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1]小说发表后既引来专家的首肯,又得到读者的好评,被看作是余华小说从先锋走向世俗后的代表作,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分量最重的小说作品之一,也是余华成为一位成熟小说家的重要标志。《活着》已经被译成英、法、德等多国文字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出版,入选由香港《亚洲周刊》组织专家读者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论“第五代”改编电影的“探索性”26-28

摘要:<正>探索电影一般是指具有实验、前卫和新颖风格特点的电影。对于不同时代、社会和历史语境下的不同“代群”导演而言,他们将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探索的意义和成果。象发生于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德国和法国的“先锋派”电影,四十年代末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五十-六十年代法国的“新浪潮”电影,七十-八十年代的中国“新电影”运动,都被视为是具有“探索性”的探索电影运动。[1]中国新时期电影也是以探索精神叩响七十年代末李陀和张暖忻合写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探索的先锋实践来自于杨延晋、黄健中、滕文骥等第四代导演群,探索的技巧偏重于诸如闪回、变焦镜头、声画对位、时空交叉等电影艺术手法上的开掘。见证其探索成果的作品有《小花》、《生活的颤

透过国产公安题材作品看国家形象的误读与重构29-30

摘要:<正>国家形象是通过艺术形式展现的一个国家所蕴含的文化形象,是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和精神的形象体现,它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天,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影视艺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知系统,能够以一种平易的视听形式作用于广大的人民大众,具有超强的群众影响力,因此,借助影视艺术来展现表达国家形象会产生更加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论剧作中的“一波三折”——电影剧作授课札记31-32

摘要:<正>连续两天的剧作课堂讲授,都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刻画重点场戏的时候,运用剧作中“一波三折”的技巧,扩大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夸张渲染,但是什么时候开始渲染或渲染适度怎么来把握?

《暗算》:英雄情结的潜隐与张扬33-34

摘要:<正>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他们没有声音,只有行动他们没有日常,只有非常他们没有眼泪,只有悲伤他们没有传记,只有传说……

女婿34-41

摘要:<正>序、旷野高高矮矮的山丘,零零乱乱的田畴,散散落落的村庄。

美丽的误会42-55

摘要:<正>1.海边集镇晨向阳镇,水泥马路平坦宽阔,街道两岸商店林立,中间还耸立着大酒店和高楼,乡镇贸市兴旺,车水马龙。

血岸56-63

摘要:<正>序浩渺辽阔的杭州湾翻卷着浪花的涌潮淹没江滩,冲撞石砌的海塘,激起腾空直竖的浊浪,呼啸着迎面扑向镜头。

《电影文学》改版启事64-64

摘要:<正>《电影文学》自1958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作为长影集团的一个宣传窗口和舆论阵地,《电影文学》一直以鲜明的办刊风格与严谨的办刊宗旨,发表了大量的影视理论作品及影视文学剧本,在全国众多的期刊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