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06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评冯小刚《夜宴》的得失2-3

摘要:<正>有这样一则故事:韩信投奔刘邦后,郁郁不得志,且险些丧命,遂在某月夜弃刘而去。萧何得知后,月下追回韩信,并荐于刘邦,封为大将军。韩信运筹帷幄,为刘氏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并位列王侯,祸也从中而来。有人密告韩信谋反,刘邦便削去韩信兵权。后来,刘邦出征陈冂,韩信称病未曾随同,暗中与陈冂联络遭家人告密。萧何遂与吕后定计,谎称陈冂已被斩杀,召群臣进宫朝贺。萧何送信给韩信,称虽有病在身,为免皇上生疑还是进宫朝贺为上。韩信一进宫,就被刀斧手捆绑并身首异处。

消费视野中的视觉快餐——兼评影片《夜宴》3-5

摘要:<正>经历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带来的喧闹与纷争,再次面对《夜宴》的时候,很多观众选择了平静面对。这就如同国人初遇肯德基时有感于“狼终于来了”,而今却习以为常地坐在肯德基大厅中品尝。相隔四年,如果再次用批评《英雄》的字眼对《夜宴》发出诘难,即使没有东施效颦之嫌,也难免令人索然无味。换句话来讲,《夜宴》的出现本在意料之中,它是西风东渐的必然产物,冯小刚只是不能免俗

电影评奖的理论缺席——以“金鸡奖”和“百花奖”为例5-6

摘要:<正>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项一项的电影评奖绘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美好画卷。你尽可以用异彩纷呈、星光灿烂之类美妙的词汇来描绘新中国五十多年的电影发展史,以寄托我们对新中国电影的今天和明天的美好祝福。然而,仔细端详这五十多年的电影发展,我们会发现在这由无数翩然出现在前台的优秀演员、隐身幕后的优秀导演,以及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电影工作者组成的锦绣画卷上,有明显的遗憾,那就是

传统武侠电影到新武侠电影的艺术流变7-8

摘要:<正>从1928年张石川导演的《火烧红莲寺》引起的武侠狂潮开始,到四五十年代的“黄飞鸿电影”,到六七十年代张彻的阳刚、胡金铨的禅意,再到七八十年代以袁和平为代表的转型,直至九十年代徐克的诡异和李安、张艺谋、周星驰的另类变化,武侠电影可谓经历蹉跎,变化多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为传统武侠电影和新武侠电影的分水岭,这种比较成熟的类型电影逐渐在武打设计、

从冯氏幽默到冯氏悲情——解码《夜宴》和冯小刚电影的转型9-10

摘要:<正>经过近十年本土化的品牌营销,冯氏电影在为中国民族电影闯出一条商业化运作之路后,也开始谋求海外市场的赢利空间。2001年,《大腕》攀上哥伦比亚;2004年,《天下无贼》热卖海外;2006年,冯氏更是拱手让出贺岁片市场而奔赴豪门《夜宴》。那么,改走国际化路线能否实现冯小刚电影的市场转型?本文将从《夜宴》和冯氏电影的风格转型入手,回顾冯小刚电影的三次转型。

海上茉莉花开——简析影片《茉莉花开》的女性主题11-12

摘要:<正>“女性生活”一直是艺术所密切关注并积极探索的话题,而在十里洋场、风云变幻的大都市上海,女性生活则更成为风光旖旎的视野所在。候咏,这位曾蝉联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的颇受关注的“新”导演,经过长达三年的精心准备制作,终于创作完成了一部“上海女性电影”——《茉莉花开》,并以其厚重的文化意蕴、独特的叙事方式、强大的演员阵容,让观众耳目一新。对于候咏个人来说,首次执导《茉莉花开》是一个建立自信、逐步完善成熟的过程,而对于他从摄影师到导演的事业转型,则更

两种选择 两种必然——断想《夜宴》的片头与结尾13-14

摘要:<正>丹纳在《艺术哲学》里早就以雄辩的事实和洋溢的才华向后人道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虽然这样的规律和结论已遭遇了各种不同的诘问,但在欣赏《夜宴》之后,第一个撞击我脑海的念头便是丹纳的这句惊天之语。100多年过去了,丹纳的这种近于绝对的思想还顽强地存活着、说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根由正在于“环境”对于一种艺术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的作用:始终坚持平民喜剧路线的冯小

俗套与魅力:探究韩国爱情剧风靡之缘由14-16

摘要:<正>不知何时起,“韩流”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我们的视野,街头巷尾韩国料理、韩国服饰店鳞次栉比;韩国精品、饰品、化妆品琳琅满目;行走在路上,不经意间飘来的就是某个热播的韩国连续剧插曲;巨幅的韩国明星照招摇过市地显现在门头店后……各个电视台循环热播的令人应接不暇看到的或者在音像店信手拈来的《巴黎恋人》、《大长今》、《浪漫满屋》……都让我们不能回避扑面而来的这股“韩流”。然而,令我们惊奇和疑惑的是:韩剧真的有那么好看

影片《夜宴》的故事分析17-17

摘要:<正>冯小刚转型之作《夜宴》自上映两周以来票房已经过亿,但是据《南方都市报》对新浪网民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网民认为它的故事性完整丰富,将近70%的网民对它的故事性仍然不满意,甚至觉得空洞乏味,不知所云;只有23%的网民对故事内容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多数网民对影片服装、音乐、武打的兴趣远远胜过对故事的兴趣。由此可见,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仍然是中国剧情片的硬伤所在。我们从《夜宴》的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上能看出故事的缺陷所在。1.对于一个优秀的故事片而言,主人公与对手的力量应该是相当的,“与主人公对立的力量越强大越复杂,人物和故事必

小说向影视的靠拢——以张继创作的个案为例18-19

摘要:<正>稍稍关注大众的文化消费就不难发现张继这位已有《男妇女主任》、《惹事生非》、《党员金柱有点忙》、《乡村爱情》等多部影视剧作的小说作家。由小说到影视的道路加速了张继小说的社会化过程。对他来说,小说与影视剧相得益彰,前者使他“形而上”——走向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这种理解的表达,后者使他“形而下”——影视剧的快速传播使他的理解与表达在社会中起作用。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双向的成功来源于张继小说内在的与影视剧血脉相通。共通之处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故事。张继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在“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张继语)。故事也是影视剧的主体构成,影视剧故事的通常基本框架是:日常状态的人(或人群)处在平衡结

阿尔莫多瓦的女性镜像与后女性主义20-23

摘要:<正>一、边缘或拒绝——阿尔莫多瓦电影中女性的真实存在西班牙这个激情国度涌现了诸多卓越的国际级的电影大师。继布努艾尔、绍拉之后,阿尔莫多瓦成为西班牙电影的“国宝级人物”。他被喻为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1975年死去以后西班牙最伟大的导演,一个拥抱个人自由的象征。他也常被称作淋漓尽致描绘女性的电影大师,因为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充满了女性的表象与话语。他塑造的一个个女性形象从不同侧面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等诸多方面所面临

旧瓶里的老酒与新酒——浅论莎士比亚经典舞台剧的电影改编24-26

摘要:<正>莎士比亚堪称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经典无数,至今仍频繁地被以各种形式改编上演,我国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曾经由新声越剧团上演过由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粤剧《王子复仇记》(根据《哈姆雷特》改编)和《铁汉娇娃》(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而在诸多的改编形式中,电影无疑为重要手段之一。日本导演黑泽明就曾经于1957年将《麦克白》改编

最后的大师——王启民电影摄影艺术之感悟(续二)26-28

摘要:<正>四.镜像然而,仍然有人说长影的传统“保守、封闭”。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批评?长影的主流传统绝不保守——勿庸置疑、理直气壮。因为,长影传统的本源——中华传统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结构。中华民

春暖冷水沟29-41

摘要:<正>上集1.群山日外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山村——冷水沟,四面青山,峭壁林立,溪流潺潺,林木葱茏。2.山路日外村边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山路上,一辆小汽车陷在泥坑里。从车上下来一名高挑瘦削、40多岁的汉子,他就是新当选的冷水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岳川。杨岳川在路边搬石头,垫到车轮子下边。复上车启动。车轮空转,泥水四溅。车越陷越深。杨岳川无奈,又从车上下来,掏出手机打电话。3.乡党委办公室日内

草根英雄——根据长篇纪实文学《大国民》改编42-53

摘要:<正>铁道边,几片枯叶翻飞不已。“呜——”一列火车转了个弯飞驰而来。一青年从农贸市场走了出来,看见铁轨上的两个孩子和逼近的火车,大声喊:“小朋友,快离开!”小孩们没反应。青年扔下手中的塑料袋,向孩子们奔去。青葱撒了一地。他跑上铁轨,拽住男孩子的手,连忙向外甩去。又转过身奔向小女孩。火车呼啸而来,在场的人们惊呼

妈妈54-64

摘要:<正>小原的话外音,撕心裂肺,震撼天地:妈——妈!推出字幕:妈妈1、省城火车站春天宽阔的车站广场,人来客往,熙熙攘攘,坪前一大片花草争奇斗妍,芬芳四溢。阿英迎面走来,微风下五彩缤纷的花朵儿争相耸动、飘拂,仿佛是在迎接这位偏远山村的小姑娘的到来。她刚十六岁,脸色微黑,稚气未尽,黑色棉袄上罩一件方格花衣,深蓝色裤子,配一双新布鞋,鞋边白色,沾了一层黄土灰,背上背一个大包袱。她耸了耸肩,移动了一下包袱,如此大的包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