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06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中的那份感动——重温《美丽心灵》1-1

摘要:<正>纳什孤独、自傲、自尊心极强。几乎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值得信任的人,没有爱人,只有他和他的数学。欲成为人中的先锋,必须具备别人所没有的素质,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习惯孤单。表情不外露,心思很深。看到女人,会手足无措,这样的男人特别能吸引母性特别强的女性,会激发她们内心的一种照顾欲望。

在辉煌中漫步思考——中国百年电影剧作一瞥4-9

摘要:<正>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电影有三个区域,即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我对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没有深入研究,所以,本文只讲大陆电影,并且仅限于故事片的电影剧作。一、演变中的中国电影剧作

《疯狂的石头》专论10-10

摘要:<正>剧情介绍及相关《疯狂的石头》又名:《贼中贼》导演:宁浩主演:郭涛/刘桦/黄渤/连晋/徐峥类型:幽默/喜剧片长:98分钟发行: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剧情简介:《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现代喜剧,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的厕所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

尴尬的存在——《疯狂的石头》中男性的生存困境及双重救赎11-13

摘要:影片《疯狂的石头》以戏谑、反讽、颠覆、恶搞等后现代解构手法,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夺宝”众生像,引发了观众的“疯狂”。然而,在荒谬、戏谑、幽默的背后还隐藏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主题。

戏谑的疯狂和疯狂的戏谑——《疯狂的石头》影像蕴意及其受众心理的文化分析13-15

摘要:《疯狂的石头》看上去似乎是包容了太多的东西,又似乎是什么也没有着力深究,大量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使得那种新旧交替的现实生活,粗枝大叶地成为故事的背景,而夺宝故事因大量细节的荒诞使得影片的叙事逻辑到处洋溢着戏谑的氛围。然而,当我们的视野从影片本身流动到观众的互动,我们就会感觉这部看上去还嫌粗糙,甚至有些浅薄的影片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它所造就的影片和观众之间莫明其妙的共振,使得这部基本上使用的是重庆地方方言的影片具有了明显的超地域性特征。

荒诞背后的揭示与关照16-18

摘要:影片《疯狂的石头》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情节,因而它的幽默风格别具特色。而其荒诞剧情背后对平民现实生活的真诚述说,那种对当下现实的真切关照,更有力地说明,它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回味的影片。如果说《疯狂的石头》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荒诞和黑色幽默,那么,其更高价值在于对现实社会阴暗面的揭示以及对平民生活的真诚关照。

像石头那样疯狂——看《疯狂的石头》18-20

摘要:作为一个组合词,“疯狂的石头”并不是伴随着宁浩的这部电影才出现的,之前就有很多Nokia的用户在网上下载同名3D游戏:据说该款游戏设计缜密、紧张刺激,那是“相当”好玩。虽然宁浩的电影跟这游戏似乎毫不搭界,但是在“好玩”方面两者却是相同的、共通的。如果说手机游戏“疯狂的石头”好玩在它的立体感、真实感、速度感,那么电影《疯狂的石头》则好玩在它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

《以和为贵》:一个电影“权谋家”的诞生21-23

摘要:<正>冷冷的视觉、冷冷的语言,一起炮制了这么个冷冷的开头、过程与结尾。看《以和为贵》的时候,我居然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神经的麻木,精神也随着剧象一帧一帧地更迭着,而被反复蹂躏直至被践踏得粉碎。那过程描述下来,可能远远要比整个电影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一个日渐空洞的神话24-26

摘要: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的电影创作有得有失,他前期的作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构建,丰富了现代电影的美学的意境。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过分注重电影形式而相对忽视内容的倾向,作品失去了思想和情感的深度探索进而削弱了电影的人文情感的震撼力量。

从《无极》落选奥斯卡谈起:第五代导演不体面的终结27-28

摘要:奥斯卡在炫耀美国大片之外,策略性地将最佳外语片奖颁给一些边缘题材的影片,一面靠最佳外语片吸引眼球,一面向嘎纳或威尼斯作出某种姿态。而这种终结是以一种不体面的形式出现的。《无极》=落选奥斯卡意味着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某种失落,更意味着第五代的终结.

“浮出地表”的贾樟柯——从《小武》到《世界》29-30

摘要:非戏剧式的情节,长镜头的大量运用,用纪录片的方式还原生活和情感的原生态,对城市里平凡甚至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贾樟柯(甚至第六代导演)影片中一以贯之的特点。

现代性情境下的想象性还乡——拆解《2046》31-32

摘要:“后现代”更像是王家卫电影的一个外壳,它包裹的常是一个“前现代”的怀旧或还乡主题,是人物在现代性情境下的某种感伤吟咏。

《做头》:一次海派女性生命欲望的伪书写33-34

摘要:《做头》不过是一次海派女性生命欲望的伪书写。《做头》是一出成人童话。可惜,这种虚幻的光彩无法代言当代的上海女性,哪怕是一小部分人,因为它的逻辑起点只存活于导演头脑中对海上风情一相情愿的想象。

《情人结》与《青红》:爱情,无奈在那个年代35-36

摘要:《情人结》和《青红》都充满了个人与家庭、人生与命运的诸多矛盾。上一代人的保守与下一代人极度渴望自由、开放的心态形成对立。

迷失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父亲——析影片《青红》和《向日葵》中的父亲形象塑造37-39

摘要:影片《青红》和《向日葵》在主题和风格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是无疑,在两部影片中两位导演都在父亲身上注入了极其复杂的情感,他们以几乎相同的表达方式完成了对父亲形象的塑造。

如何感同身受——韩国电影中对于生命个体以及弱势群体的关注39-41

摘要:在韩国电影里有这样一类电影,看似在表现残酷的人生,实则在剖析人性,然而你总能在那些影片里看到温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这些影片关注的大多是些异于常规的生活与弱势群体,它们所展示出的世界与生命我们虽然无法感同身受地去体悟却可以催促我们自省,让我们明了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力,把眼光变柔和,因为你的心灵别人可以感受的到。

光影里的叹息声——从电影本体读影片《一声叹息》42-44

摘要:电影是一种用光波和声波记录与还原运动的媒介。我们在使用这种媒介表达艺术观念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剧本建构的情景采取相应的摄制方式。电影《一声叹息》围绕婚内、婚外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采取了两套迥异的表现手法.而影片的主题则在这种手法的“二元对立”中得以确立。

女子的风骨与理智——试析简·爱与埃莉诺45-46

摘要:文学中有很多出色的女性人物,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关于女性文学的理论以及学术探讨如百花齐放。在本文中,将着重探讨一下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与奥斯丁笔下的埃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