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大学图书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es

  • 11-2952/G2 国内刊号
  • 1002-1027 国际刊号
  • 3.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大学图书馆学报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大学图书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图书馆事业、资源建设、图苑传真、图书馆营销、智慧图书馆、信息素养、阅读推广、文献学、图书馆史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大学图书馆学报杂志管理转型与服务战略
论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细分与整合战略5-11

摘要:面对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及教和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双一流”建设的全力推进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信息服务自身具有的创新要求,大学图书馆迎来了信息服务创新转型的良好机遇.信息服务创新的细分战略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关于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认识、发现关键环节和创新之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整合的战略思想,尤其是优化整合信息服务体系、协同整合信息服务事业、开放整合信息服务生态、计算整合信息服务价值.

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外延的三个拓展方向12-16

摘要:以复旦大学图书馆建立的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以及学科情报评估中心为案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外延的三个发展方向,总结了这三个拓展方向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指出在当今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在服务对象、服务层面、服务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才能真正在自我完善中与时俱进,也才能够真正做到更新自身,发展自身,确立新型图书馆的主体性。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目的、动力源与制度设计17-22

摘要:图书馆服务创新是指运用新思想与新技术改善、变革现有服务流程和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它是图书馆继续生长与生存的关键。服务创新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既有基础,创造条件,促进图书馆传统价值在新环境中更好地实现,一为更高效地利用文献资源,二为更好地帮助读者完善自我。服务创新的动力来源包括发展中的读者、文献和社会环境,它们为图书馆员所感知,客观需要与主观意愿相互扭合交融的力量便是动力。制度设计旨在激发动力,使图书馆能够于显性的约束中向着既定目的发展,包括以职能为导向的组织机构建设、以能力为本的岗位责任制和以激发活力为目标的考核激励机制。

突显文化力凝炼服务力:转型期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方向与目标23-27

摘要:转型期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突显文化力、凝炼服务力。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服务为中心,在工作中树立“三个意识”,处理好“三个并重”的关系。所谓“三个意识”,是指专业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所谓“三个并重”,是指传统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建设并重、珍稀文献和特色资源典藏与开发利用并重、技术先行与服务营销并重。

大学图书馆学报杂志图书馆与“双一流”建设
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之关键28-32

摘要:针对“双一流”建设带给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以用户需求为牵引、实现服务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探索和思考,阐释了面向“双一流”的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需要关注的三方面关键问题,分别是:顶层结构规划、服务体系设计、可持续运维机制,重点阐述分析了设计理念和思路,并展望了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愿景。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热点扫描33-38

摘要:面向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新需求,文章从六个方面回顾和聚焦了信息资源建设的热点问题,即: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规划与评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全球化特色馆藏建设、联盟资源建设、资源与技术融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旨在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四川大学图书馆发展思考39-42

摘要: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四川大学图书馆提出了“打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服务体系的引领知识服务和创新服务的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优化管理服务品质,建设创新型图书馆”“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培植优秀组织文化,建设和谐型图书馆”等发展对策。

支持“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43-51

摘要:在分析“双一流”建设的基本特征和信息服务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总结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目标促进下的质变性进步。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等为案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支持“双一流”建设的服务创新趋势,即:建成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学科馆员跨入学科知识服务阶段,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保障促进成果转化,全流程科研数据服务,溯流跨界的学术出版服务,“二元+”为导向的信息素养教育深度拓展,阅读推广服务定位为深阅读,空间多元化与服务个性化的组合,总一分馆体系构成需求与服务交织的图书馆网络,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到知识共享服务等十大发展趋势。

大学图书馆学报杂志文献资源保障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文文献资源保障探索——基于CASHL西北区域高校的调查分析52-57

摘要:通过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西北区域77所高校成员图书馆外文文献采购情况、采购途径等馆藏现状进行的三个阶段的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购的障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建立“一带一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寻求多渠道经费支持、重视资源建设的前期规划、形成合理方案、优化采购途径等外文文献资源建设与保障的建议。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学科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58-64

摘要:从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入手,通过分析制约发展瓶颈的原因,在重新梳理学科馆员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学科化采访与学科服务协同化发展、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资源建设的思路。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重点从学科化采访的定位和创新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向学科采访转型的岗位设置、运作模式、组织实施、用户导向和系统支撑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学科化采访转型的经验和思考,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影响当前纸质藏书质量的深层次因素分析与思考65-72

摘要:当前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迅速,纸质图书的出版品种已居世界前列,但图书质量仍存在问题,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价值的出版物。这种出版状况对图书馆的馆藏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藏书质量问题堪忧。归纳并分析了影响当前纸质藏书质量的各个关键因素,指出在图书出版质量、图书采选理念、藏书采选机制和藏书采选人员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现阶段,可以通过以下四项措施来提升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制定具有专业思维的采选策略,合理平衡“价值论”与“需求论”的关系;探索有利于藏书发展的招标制度,建立多维有效的采选推荐途径;强调“访”的重要性,通过实证研究强化“文献发现”能力;分析馆藏现状,强化特色资源的长远发展。

大学图书馆学报杂志用户导向的信息服务
面向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员专利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研究73-79

摘要: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专利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馆员队伍的专利信息服务能力的缺乏。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校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工作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各类专利信息服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构建高校图书馆员专利信息服务的能力素质框架,并提出了提升馆员能力素质的建议。

构建作为科研架构与科研能力组成要素的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80-86

摘要:讨论在颠覆性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时代,图书馆及其所在机构迎接挑战,以重塑学术交流生态环境为目标,构建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的背景、条件、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学术信息资产作为大学科研架构和科研能力组成部分的意义和价值,并进一步介绍了北京大学学术信息资产体系的规划思路、创新实践和建设成果。

面向大学生创新团队创新过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87-92

摘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团队的知识需求展开问卷调查,提炼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知识需求,分析了现阶段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创新团队服务的现状。从团队信息、项目评级、知识需求和知识团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知识服务的对策,构建了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创新团队服务的流程框架,对图书馆未来知识服务的价值提升与发展有一定启示。

查收查引质量控制关键环节——错引判断实践及其效果评估93-100

摘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错引现象,根据长期实践经验,研究总结人工判断错引的技巧,以把控查收查引关键环节,提升服务质量。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为例,利用案例分析法,针对科技文献引证报告服务系统提供的疑似错引信息,分析其五个数据项(作者、刊名、年份、卷/期/页码、DOI)与被引文献的匹配度,总结归纳得出错引有五类九种表现形式,把确实属于错引的引用信息纳入引用记录中。实践证明这些错引记录在增加论文影响力方面具有高度有效性。

大学图书馆学报杂志图书馆的本来、外来与未来
论燕京大学图书馆在美国中国研究中的历史作用——《图书馆、出版与教育:哈佛燕京学社在华中国研究史(1928-1950)》序101-106

摘要:国学、又学、中国研究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国的中国研究中,哈佛大学是美国的中国研究中心,哈佛燕京学社和哈佛燕京图书馆则是哈佛大学中国研究的基石;哈佛大学又以燕京大学作为在华开展中国研究的中心,燕京大学图书馆亦成为支撑美国在中美两地开展中国研究的基础。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及启示107-115

摘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历史研究法,对1925年以来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做了梳理,对7个图书情报学硕士认证标准的背景、主要内容、地位和意义做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认证标准演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其特征,概述了认证制度对全球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数字人文研究的图书馆学方法:书目控制与文献循证116-123

摘要:考察人文计算和数字人文的历史可以发现,数字人文本质上是一个“方法论共同体”(Methodological Commons),即由人文学者采用计算机方法和工具,依靠数字化和数据化的人文资料从事人文研究的实践活动。这类实践表现出人文科学在方法论层面一种融合性和共通性:各门人文学科虽然问题不同且对象迥异,但由于材料的处理和内容的组织都采用了数字化工具和方法,因此构建统一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已成为可能。目前对方法论共同体的深入研究尚不多见,估计是由于数字人文的跨学科属性,既要熟知人文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一般规律,又要具备数据科学应用能力。这一领域常常是人文学者先知先觉,计算机专家随后跟进,而目前却成就了很多数据专家,成为具有知识组织能力的新型图书馆专家施展才华的领域。文章从引介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基础和主要支撑技术入手,重点讨论了图书馆传统文献学中书目控制和文献循证两种方法能够对数字人文研究带来的巨大作用,这两大方法提供了数字人文的两大基础--数据与方法--的最基本的支持,并对未来图书馆在人文研究中的服务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