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技术杂志社
分享到:
《电网技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学术研究、应用研究、专家论坛、成果报道、统计与分析、讨论与建议、经验交流、技术交流等。
  •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0-3673
  • 国内刊号:11-2410/TM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604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66
  • 综合影响因子:3.70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网技术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网技术杂志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力变压器信息流方案的设计

摘要:智能组件足电力变压器智能化的核心部件,由承担不同功能的多个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lED)集合而成。要实现智能电力变压器的智能化功能,智能组件内各IED之间,IED与电力变压器组(部)件之间以及IED与高级应用系统之间有关测量、控制、监测、保护的信息流必须进行很好的设计。分析电力变压器的信息流需求,并给出厂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测量信息流、监测信息流、控制信息流和保护信息流,可用于电力变压器智能组件的设计。
1-4

智能变电站中采样值传输延时的处理

摘要:将模拟量采样值(sampled analogue value,SAV)报文准确、实时地传输至智能电子设备是智能变电站过程总线数据通信的关键内容。为此在建立SAV报文传输时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合并单元相位校准补偿传输延时以提高模拟采样值时标的准确性,并通过测算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延时验证SAV报文的实时性的方法。利用公式推导和算例计算对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OPNET modeler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模拟采样值延时能够为降低采样值相位误差、同步多路采样值时序、测量报文传输实时性、实现过程层网络配置提供重要依据。
5-10
电网技术杂志特高压输电

超/特高压输电工程典型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试验研究综述

摘要:在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设计中,空气间隙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影响输电线路中杆塔的尺寸,以及变电站或换流站中各种带电结构之间的距离。空气间隙的合理设计既关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一般情况下,与工频、直流或雷电过电压相比,耐受操作过电压所需的空气间隙最大,因此,杆塔和变电站或换流站中典型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是影响输电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操作电压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与电极的形状、电极间的距离、施加电压的波形等因素有关。通过对国内外空气间隙在操作冲击电压下的试验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各种典型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以及影响该特性的各种因素,从而为今后更加深入地研究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提供借鉴。
11-17

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断路器合闸电阻的适用性研究

摘要:断路器合闸电阻能较好地限制超高压与特高压交流系统合闸过电压,但因其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故是否有必要采取该措施值得研究。作者采用软件仿真技术,探讨了不同情况下超高压与特高压交流系统合闸电阻的适用问题。研究表明,对于500kV交流系统,当线路长度在100km以下时,通常可以取消合闸电阻;当长度在100~200km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是否有必要采用合闸电阻;当长度在200~400km时,一般应采用合闸电阻,但也可采取在沿线布置2~3组避雷器的方法来替代合闸电阻;当长度在400~600km时,仍应采用合闸电阻限制合空线过电压。对于1000kV交流系统,即使是100km的短线路,若不采用合闸电阻就难以将合闸过电压限制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因此,1000kV交流系统通常应采用合闸电阻,且较长线路宣采用较低阻值,较短线路宜采用较高阻值。
18-25
电网技术杂志电力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HVDC输电系统子模块电容值的选取和计算

摘要:从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能量交换过程、有功功率控制动态响应特性、暂态能量交换过程及直流双极短路故障时桥臂保护要求4个方面分析了子模块电容值与直流系统运行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给出了模块化多电平子模块电容的选取原则和计算方法。通常根据稳态子模块电压波动和有功功率控制动态响应特性的要求计算子模块电容值,再根据暂态子模块电压波动和桥臂保护的要求进行校验。利用PSCAD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设计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26-32

面向低碳发展的燃煤机组有序调停模型和算法

摘要:节能发电调度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作者研究了通过燃煤机组有序调停实现中短期范围内节能调度、降低碳排放的方法。以燃煤机组占绝大比例的浙江电网为例,提出了面向低碳发展的燃煤机组有序调停模型,建立了具有自适应特性的目标函数,较好地协调了“三公调度”和系统煤耗最小2个目标。为求解这一非凸、非线性并含有分式约束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文章提出了动态调停算法,该算法根据自适应目标函数的识别,动态选择机组进行调停;基于所提出的模型能自适应地使目标函数为最优的特点,还提出了基于外点法的单机组调停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机组进行预调停,如果可行,则对于单机组而言达到最优,否则调整机组的启停方式来满足约束条件使其可行。最后通过浙江省实际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计算了降低煤耗、CO2和SO2减排的效益。
33-39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复杂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摘要:以大面积停电事件多因素分析为基础,利用事故树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具有客观性、实用性、适用性的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该体系可发挥政府部门在统筹、协调、组织社会资源方面的管理优势,以及电力企业在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技术优势,从而更全面地降低电力系统安全风险,防止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最后利用该评估体系对国内某省级电力系统进行了实际评估,得到了该电力系统的大面积停电风险水平。评估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的可行性。
40-45

基于故障演化的电网阶段脆弱性及其可视化预警

摘要:提出了电网阶段脆弱性概念,将故障后系统经历的暂态稳定、潮流响应、发电再调度3个演化过程作为脆弱性分析阶段,从暂态能量聚集和线路输电裕度角度建立各阶段脆弱深度与广度指标。算法从有功平衡角度出发,突出故障后电网演化各阶段脆弱特点的关键矛盾,可用于识别各阶段脆弱关键线路与重要断面脆弱性水平。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合四川大学开发的电力调度可视化平台展示了电网阶段脆弱性可视化预警,为运行人员掌握电网阶段动态特征提供了新工具。
46-52

基于2阶段家族保护遗传算法的电压稳定霍普夫分岔控制

摘要: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由亚临界霍普夫分岔值表征,如何延迟甚至消除霍普夫分岔,提高稳定裕度,对于防止系统电压失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一种新的霍普大分岔指标建立了电压稳定霍普夫分岔控制的最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更为切合实际的约束条什,包括系统阻尼限制、PV节点无功出力限制、励磁电压限制以及各节点电压限制等。为有效求解该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2阶段家族保护遗传算法。算法利用混沌变景的遍历性牛成仞始种群,第1阶段充成家族内部的选择,使得每个家族成员部足优良个体;第2阶段实现家族间的选择,这足一种“优-优”选择,使算法能以更快的速度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通过对测试函数和WSCC-9节点系统的仿真表明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町行性。
53-58

基于实测信号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

摘要: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的应用为基于量测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基于动态量测信息准确地辨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参数及振型,对提高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至关重要。结合经验模态分解与随机了空间辨识算法,基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动态量测信息,开展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辨识与分析的研究。该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从含噪信号内提取原系统真实准确的振荡信息,同时能够得到各振荡模式相应的振型,有效地克服Prony算法和白回归滑动平均算法受噪声、系统实际阶数的影响大,以及单一随机子空间辨识算法难以处理非线性、非平稳振荡信号的缺点。测试系统及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中的可行性。
59-65

濮阳配电网故障的自组织临界性及其诱因

摘要:提取了濮阳配电网故障信息,故障分析结果表明其在时域上具有明显的长程自相关性和幂律分布特性,因此濮阳配电网故障具有自组织临界性。天气因素对电网故障影响较大,分析濮阳配电网故障原因后发现,大气系统中降水现象的自组织临界性是该地区配电网故障自组织临界性的决定因素。
72-75

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二次系统实时仿真试验及关键问题对策

摘要: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我国第1条660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的成套设计由我国自主独立完成,是直流工程国产化的典范。为对其直流控制保护设备的整体功能及性能进行检验,并进一步校核成套设计成果的正确性,专门开展了二次系统实时仿真试验工作。对试验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对试验中发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策略、验证结果进行了阐述。二次系统实时仿真试验为宁东工程的现场调试工作和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6-83

750kV同塔同窗同相序双回紧凑型线路的潜供电流和感应电压

摘要:使用电磁暂态程序(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EMTP),建立了750kV同塔同窗同相序双回紧凑型线路模型。研究了全线或部分采用同塔同窗双回紧凑型线路时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问题。结果表明,从限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考虑,若线路装设高抗,则不宜在全线采用同塔同窗同相序线路。对此,可以考虑在线路主体采用常规型线路、仅在线路走廊紧张的路段采用同塔同窗同相序布置线路的方案。若同塔同窗同相序线路较短,则潜供电流和感应电压可限制在合理的水平内。对于无须装设高抗的短线路,若能解决开断感应电流问题,也可以考虑在全线采用同塔同窗同相序线路。
84-90

暂态稳定计算中双馈型风电机组模型与参数的实证分析

摘要:风力发电机模型与参数的准确性在研究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时是至关重要的。为研究在系统发生大扰动时风力发电机的动态行为并获得反映实际情况的风电机组模型参数,华北电网公司在张家口地区进行了风电场35kV母线三相短路试验。文章基于风电场短路试验数据对PSASP仿真平台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与参数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提出了风机关键参数并对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然后根据现场试验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修正,使仿真曲线更加逼近实测曲线,提高了变速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的准确度。
100-105

HVDC换流阀组件宽频带电压光电测量系统的研制

摘要:研制了用于测量换流阀组件电压分布的光电测量系统,以检验其均压效果。该系统主要由探头、光发射装置、光纤传输系统、光电转换装置组成,具有小尺寸、便携等特点。对所设计的光电测量系统进行了频带、冲击电压测试,其带宽为直流至7MHz。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量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电磁环境干扰,能够满足测量换流阀组件电压分布的需要。
106-109
电网技术杂志高电压技术

局部放电下SF6分解组分检测与绝缘缺陷编码识别

摘要:用SR分解气体组分含量大小来识别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内的绝缘缺陷,须先建立分解气体组分与绝缘缺陷之间的关联法则。利用建立的SF6绝缘气体局部放电分解试验平不同类型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下,SR6的分解特性存在台,对4种典型绝缘缺陷进行了大量局部放电试验,发现在明显差异,其组分含量及变化率有特定的规律,为此提出用气体组分含量编码树识别绝缘缺陷的思路和方法,并对SOF2/S02F2、CF4/C02和(SOF2+S02F2)/(C02+CF4)3组气体组分含量比值范围进行了编码,建立了相应的比值编码树,得到了识别4种绝缘缺陷类型的编码组合,并针对组分含量编码处于交叉无法确定的情况,给出了最终确定编码依据的辅助方法。
110-116

10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故障的模拟试验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配电网架空线路雷击断线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电网的运行安全,了解雷击断线产生的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定性理论分析上,缺少试验论证。在实验室中模拟了架空线路遭受雷击后对地放电和工频续流起弧燃烧2个过程,重点研究了10kV系统典型短路故障条件下工频续流电弧烧损导线的情况。研究结果揭示了续流电弧弧根能否自由移动是裸导线耐弧能力强而绝缘导线耐弧能力弱的根本原因,试验验证了工频续流起弧后绝缘导线必断线而裸导线断线概率极低,为架空线路雷击断线防护提供了指导,即绝缘导线有必要采取防雷击断线保护措施而裸导线并非必要。
117-121

基于彩色图像的玻璃绝缘子缺陷诊断

摘要:探讨了架空送电线路直升机巡检系统,提高玻璃绝缘子损伤诊断效率的方法。首先采用分块图像的颜色统计识别以及连通域的形状和边缘链码特性,识别山玻璃绝缘子所在区域;然后采用滑动窗口直方图统计及直方图匹配判决的方法,识别出玻璃绝缘子损伤的区域。该方法适用于野外环境中的实时检测,因此可以在一定的光线变化范围和背景复杂度内识别诊断玻璃绝缘子损伤。通过此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漏检率下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玻璃绝缘子损伤故障,能在机载系统中具备实时处理能力。
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