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网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 11-2410/TM 国内刊号
  • 1000-3673 国际刊号
  • 3.6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网技术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网技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面向新一代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综合消纳技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电力市场、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工程应用

电网技术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网技术杂志特高压输电
特高压直流输电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研究1-6

摘要:以金沙江一期、锦屏梯级水电基地外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为依托,研究了2015年前后大容量直流馈入华东、华中、华北交流同步电网对处于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影响。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发生单一及严重故障时交流输电通道及受端电网承受故障冲击的能力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送、受端换流站近区交流系统发生单一或严重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交流通道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系统负荷特性变化、增加直流功率调制功能情况下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电网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2005年度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产品质检公告6-6

电网技术杂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一种定量化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设计方法7-13

摘要:目前电力信息系统尚缺乏定量化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法和辅助工具。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的定量化安全体系设计方法,分别采用攻击模式和保护模式对攻击行为和安全措施建模,并基于集合论严格定义了几种安全措施选择的量化指标。文章从安全策略、系统建模、攻击建模、安全措施建模、风险度量、风险分析、安全措施选择等方面详细论证了新方法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方法的优势,并进一步将安全体系设计问题抽象为0-1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以降低安全体系设计的代价,实现安全体系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工具。

电网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2005年度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产品质检公告13-13

电网技术杂志电网调度与运行
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试验研究14-18

摘要:针对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确定了不同系统过电压倍数下各种塔型的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确定了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研制了多种绝缘工具,其电气、机械性能符合在750kV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的要求;研制了750kV线路带电作业用安全防护用具,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在750kV线路上开展带电作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基于燃机机组的上海电网黑启动系列试验19-22

摘要:历时一年时间,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上海电网进行了一系列的黑启动试验,充分验证了上海电网黑启动方案的可行性,检验了电网黑启动过程中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有效性。文章通过介绍上海电网黑启动系列试验的总体过程和主要结论,突出了以燃气轮机作为黑启动电源、在全压方式下启动大容量变压器、燃机小系统带重负荷长期稳定运行等上海电网黑启动试验的独特之处。

电网技术杂志电网建设
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与建议23-29

摘要:指出目前我国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应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保节约、技术实用的主要原则,详细介绍了紧凑型输电技术等13项设计方面的电网建设新技术,直流换流站施工技术等10项施工方面的电网建设新技术以及应重点关注的电网建设新技术,提出了建立电网建设新技术交流机制、基础研究和储备机制、应用综合评价机制的建议。

电网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国家特高压输电网1000kV复合绝缘子通过鉴定29-29

摘要:我国特高压骨干输电网架使用的1000kV复合悬式棒形绝缘子,2005年12月18日在山东淄博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电网技术杂志电网建设
煤矿采空区地段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地基处理的研究30-34

摘要:针对矿业开采特别是煤矿开采对其经过的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威胁和危害,在深入研究采空区地面变形特征、形式、规律等影响线路杆塔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基础上,开发了两套采空区上输电铁塔改造加固技术:可调式联体混凝土井字梁基础改造加固技术;可调整井字钢梁基墩架构改造加固技术。还定义了两个描述矿区特征的参数:深厚比和岩厚比,使人们可直接通过分析矿区特征来了解采空区地表变形。最后针对不同的地表变形特征,推荐了相应的杆塔基础加固改造方案。

电网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国家发改委下达今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34-34

摘要:近日,国家发改委下达了2006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本次共安排43家发债企业,发行债券规模608亿元(其中,电网60亿元,电源184亿元)。上述企业债的发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电网技术杂志高电压技术
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35-40

摘要:文章综述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对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的研究状况,包括污秽绝缘子运行状态的表征方法、污秽绝缘子闪络电压与污秽或气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绝缘子污秽特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污秽绝缘子人工试验方法、低气压、覆冰(雪)、酸雨(雾)等复杂环境下的长串绝缘子闪络特性、污秽等级划分的修订等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电网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IP地址编码规范》等两个企业标准40-40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编写的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IP地址编码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域名系统建设规范》通过审查,并于2005年11月29日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予以,标准编号为Q/GDW134—2005和Q/GDWZ133—2005。该标准的将加快建成公司统一域名系统,促进信息系统的联网应用,

国内首条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开工40-40

摘要:为缓解苏南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充分利用线路走廊,江苏500kV利港至锡东南线路工程(约80km)将采用同塔四回技术。该工程设计中的多项技术难点均已解决,主要包括:(1)线路杆塔结构设计;(2)同塔四回路对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的影响,以及其发生严重故障时系统的应对措施;(3)合理安排相序排列,减少电网不对称程度;(4)在研究四回线路阻抗关系的基础上,配置继电保护参数;(5)在一回线路停电检修时,

电网技术杂志高电压技术
季节性冻土对变电站接地系统分流系数的影响41-45

摘要:季节冻土将改变土壤模型,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和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变化,从而导致最大入地电流随季节变化。文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存在季节冻土时变电站接地系统埋设深度、杆塔接地装置埋深、垂直接地极、局部冻土、变电站进出线回数等因素对变电站分流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季节冻土层时,如果冻土层的厚度超过接地网的埋深,将使最大入地短路电流增加;变电站进出线为10回时,变电站分流系数大约增加30%;接地网增加垂直接地极能够减轻季节冻土对分流系数的影响。

电网技术杂志行业动态
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电网开工和投产规模创新高45-45

摘要:据初步统计,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3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1108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90.6%;开工22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规模为线路23314km、变电容量102.6GVA,首次突破20000km和100GVA大关;投产22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规模为线路19765km、变电容量93.25GVA,投产规模创历史新高。

电网技术杂志电力市场
基于模糊聚类和灰色理论的各行业与全社会用电量关联分析46-50

摘要:分析了灰色关联理论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和灰色理论的各行业与全社会用电量关联分析方法,先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分析对象进行分组,再进行各个评价组对于参考对象的灰色关联分析,从而得到每个评价对象对于参考对象的关联度排序。在关联分析中引入了熵权法来克服平均关联度的缺点。对选取的17个行业用电量与全社会用电量的关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数据挖掘多层次细节分解的负荷序列聚类分析51-56

摘要:提出了多层次细节分解的负荷聚类算法及其性能评估指标。该算法利用负荷序列间的差分序列均方差和欧氏距离形成交集优化判据;同时根据随机因素对负荷的敏感性加入对应参数要求来控制多层次细节分解聚类,对负荷曲线轮廓相似性细节程度聚类是提高预测精度的重要基础。笔者对所提出的聚类算法与一般欧氏距离聚类、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进行了性能评估和比较,证明了该算法对季节性负荷具有高敏感性,对高温和气候因素与负荷之间的复杂相关性具有高识别能力,该聚类算法对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是有效的。

电网技术杂志输配电技术
一种新的直流系统环网接地故障检测方法57-60

摘要:在传统低频信号注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分形理论的直流系统环网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引入分形理论中的凹凸度参数,利用凹凸度参数和分形维数唯一确定的二维平面上点的位置来识别不同情况下的环网接地故障。该方法弥补了低频信号注入法难以解决环网问题的缺陷,大量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