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杂志社
分享到:

对外经贸杂志

《对外经贸》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国际贸易、投资与合作、世界经济、中俄经贸、产业经济、区域经济、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商务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国际刊号:2095-3283
  • 国内刊号:23-1578/F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89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4
  • 综合影响因子:0.10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对外经贸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对外经贸杂志专家视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的对外开放

摘要: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是一枝独秀。但这种局面在发生改变,2015年1—10月我国与美国对外贸易总额仅相差566亿美元,从2016年1月份上旬的贸易数据看,情况仍不乐观。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了克服经济新常态的药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文章,
4-5

国内外货币竞争对外贸的影响

摘要:当下的汇率问题,包括对产业的影响问题,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时刻。讨论货币竞争这一话题应涉及四个层面,即美元、篮子货币、新兴市场货币和人民币,这四组货币的关联性、主导性和侧重性非常复杂,但舆论导向将其解读得过于简单,这样在汇率的认知上和汇率的把握上,会存在偏差。
6-6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首先是怎么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 不能仅仅从金融层面去看货币问题,看货币汇率波动问题,还应该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
6-7

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冰雪产业合作浅析

摘要: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内的冰雪资源为依托,提出在区域内开展冰雪产业合作,充实走廊区域合作的内涵。对区域内各国冰雪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性描述,并探讨了合作开发的可行性。中蒙俄区域冰雪产业合作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在资源、旅游、投资、服务和文化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协作,共同推动区域内冰雪产业一体化发展。
8-10
对外经贸杂志国际经贸

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测度及其问题研究

摘要: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现状,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据此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问题,即产品竞争力不强、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单一、管理与售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不断提升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和提升管理与售后服务水平。
11-14

国际贸易及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非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资差距问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选取1986—2010年面板数据,利用计量模型,对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非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造成我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非贸易部门经济增长,扩大了对非贸易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从而对工资差距产生正向影响。
15-18

基于VAR模型的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摘要:对外贸易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85—2013年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平稳性检验、Granger检验和VAR模型等方法,对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如何促进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建议。
19-21

黑龙江省对俄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及俄罗斯电子商务消费群体迅速壮大,黑龙江省发展对俄电子商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及政策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电商模式单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在线支付不畅通等诸多挑战。提出加快对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电子商务模式,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电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对俄网上支付渠道畅通等对策建议。
22-24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各国间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交通便利化,有利于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基础设施和资本项目输出,促进大工业出口。但同时也导致货物贸易摩擦加剧,金融摩擦升级。提出整合国外技术资源,提升产品科技竞争力,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通过使用外资促进技术进步等对策建议。
25-26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摘要:基于2003—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虽然有所提升,但仍然较弱,无法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要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应采取以下措施:政府要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贸易环境,扩大金融服务贸易资产规模,提高资本质量,加快培养金融人才,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和金融技术创新水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7-28

建立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潜在效应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与趋势,自由贸易区作为促进贸易自由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推崇。当前,中俄两国建立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缘经济优势,都为建立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建立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潜在效应进行研究,认为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两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为中俄带来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和投资效应,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断升级;而且还可以增进中俄两国间的战略安全互信,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增强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29-31

俄远东自由港建设为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及对策措施

摘要:俄符拉迪沃斯托克开放为自由港,将有助于我国东北铁路网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连通,形成一条新的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中俄陆海联运大通道将变得越来越畅通。它既是连接哈尔滨、绥芬河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更是黑龙江省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为黑龙江省加快建设"龙江丝路带"、中蒙俄经济走廊、扩大沿边开放优势提供了重大机遇。而且,随着哈齐客专、牡绥扩能、同江铁路大桥等项目的开工和完成,将使黑龙江省走向全国开放前沿,与我国东南沿海及周边国家相连接,为龙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32-33

TPP贸易效应及对我国的影响

摘要:TPP在其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间形成的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消费效应。TPP的实施对中国对外经贸领域将产生一定影响,即冲击传统行业、缩减国别贸易总量,同时也会遏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威胁中国周边环境的安全。为应对TPP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努力达到TPP条款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积极发挥亚投行作用,推进国内自贸区建设,继续通过FTA加强与亚太国家间的合作来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34-36

WTO终裁稀土案件对我国稀土资源管理的启示

摘要:稀土资源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电子、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的重要工业原料。2014年8月,WTO终裁判定稀土案件中方败诉,意味着我国必须立刻取消稀土出口关税。通过对稀土案件经过及该案件所涉及法律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我国稀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管理缺位、无视环境代价过度开采开发、违规倒卖配额严重等问题。提出采取有效措施限制稀土资源消费,从稀土开采、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严格管控,严厉打击稀土走私等现象,大力培养专业国际诉讼人才,积极援引GATT第21条"安全例外"原则进行抗辩等对策建议。
37-38

LNG运输船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天然气这种清洁高效能源被广泛应用,LNG的国际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分析当前LNG市场的发展概况和影响LNG运输船供需情况的各项因素:LNG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国际市场LNG的需求和进口量,全球LNG运力情况,LNG运价等。并对LNG及LNG运输船市场情况进行了初步预测:总体看LNG贸易增速平稳,消费以亚太和中东地区为主,中东和北美为主要来源地;2016年LNG运输船租金下降;LNG运输船市场前景广阔。
39-40

国外及我国试点省市碳配额总量设定及分配之经验借鉴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积极筹建碳排放交易市场,并计划于2017年全面启动。设定碳配额总量与配额分配方案是建立碳市场的首要环节。了解国内外现已实施的碳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制度措施,对于我国设定碳配额总量与配额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碳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制度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出碳配额总量设定应具有一定弹性,碳配额分配方法应具有灵活性的结论。
41-42

金融支持外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述评

摘要: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却不是贸易强国,出口增长方式和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外贸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基于梳理国内外关于金融支持外贸发展和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和进展,总结现有研究的特点及问题,并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43-45

在华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投资回流的原因分析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放缓,失业率上升,部分在华美国制造业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对139家在华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投资回流原因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上升、美国实行规模空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跨国公司经营策略调整是投资回流的主要原因。我国要想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保持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弥补人工成本提高的不利影响,并且要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