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文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党史文苑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ry Circles of Cpc History

  • 36-1173/D 国内刊号
  • 1007-6646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党史文苑是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党史文苑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画中岁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史海钩沉、人物春秋、百姓说史、红色实录、党史诗词、红色旅游、红色文物、红色漫画、红歌嘹亮、党史资讯、理论研究、精华选读

党史文苑 200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哈佛大学演讲语惊四座1-1

摘要:2003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他微笑中带着坚定,风趣中带着果敢和智慧,妙语联珠,精彩横生,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显示了中国使者的良好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仅仅一个开场白,语惊四座,意味深长,饱含哲理.

邓小平三进三出中南海4-10

摘要:点将邓小平-进中南海 一号令邓小平-出中南海 邓小平一进中南海,历时最长,达十七年之久. 共和国建立伊始,急需经济建设的尖端领导人.挑选什么样的人才进京领导经济建设,成为思考中首当其冲的问题.他慧眼识英雄,选中了邓小平这位盖世奇才.

像章史话11-13

摘要:第一枚像章的制作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像章的制作都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国民党南昌行营秘录14-17

摘要:江西省会南昌市百花洲畔的省图书馆旧馆,三面环湖,风景优美,是闹市中的一块幽静之地.里面有一幢已很破旧的五层高的老房子,建于1929年,原为江西省国立图书馆.

梁漱溟与“唱反调”18-20

摘要:梁漱溟,桂林人,年少敏于学,24岁应蔡元培之聘,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号称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与梁漱溟二人同庚,他们初识于1918年,在的父亲、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家里,那时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小职员.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曾计划南迁淮安20-20

摘要:2003年第12期《党史博采》刊载了一篇《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曾拟迁淮阴》的文章.但据笔者所知,当时党中央计划南迁的地点是淮安而非淮阴.

吴官正夫妇不忘恩师情21-21

摘要:我父亲吴大川先生是吴官正夫妇五十年代后期就读鄱阳中学时的带班语文老师,今年已81岁高龄了.2004年1月17日,我们家收到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吴官正夫妇在百忙之中寄来的新年贺卡,贺卡上写道:"尊敬的吴大川老师:新年快乐猴年吉祥全家幸福万事如意!学生:吴官正张锦裳."父亲手捧这份贺卡,读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十分激动.我们全家也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田家英妙语反“左”22-23

摘要:田家英是一位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的人,他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十分关心,对农民的境遇深表同情.同时他又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在文史哲方面有不凡的修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党内基本上是"左"的指导思想占统治地位,1958年出现的、总路线和所谓"三面红旗"正是这种"左"的思想的产物.面对大轰大嗡的形势,田家英却始终不随波逐流,冷静地站在群众一边,为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替群众说话,留下不少精彩的言论,发人深省,感人至深.

百年小平(二)24-25

摘要:首任红都"京官" 1931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27岁的邓小平离开上海到中央苏区工作,不久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这时红军和根据地正在进行第三次反"围剿",瑞金县是中央苏区的后方,因大肃"社会",城乡一片恐慌,斗争形势尖锐复杂.

“”纪事26-27

王怀忠的戏剧人生:从孤儿到副省长再到死刑犯28-30

摘要:2003年12月29日,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一审被依法判处死刑.

甲申年重读《甲申三百年祭》31-33

摘要:1按中国农历的纪年法,从2004年1月22日(春节)起,我国进入农历甲申年.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甲子.六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经历两个甲子的,真可谓世所罕见的长寿了.这正应了"人生易老天难老"、"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了.

越南纪行34-35

摘要:越南,曾经是中国的最亲密近邻.在这片土地上,中越人民奋起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走访越南也成为我多年的心愿.

摄影大师镜头里的红色故事36-39

摘要:徐肖冰,著名新闻电影艺术家、革命摄影家.1916年出生于浙江桐乡.历任上海多家影片公司摄影助理,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技术部长,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等职;出任过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副主席,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图片银行名誉行长,中俄友协理事,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等;当选过中共"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执委.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中共“福尔摩斯”传奇40-44

摘要:延安边区一位年轻的独臂侦察科长 1939年10月,正是陕北高原秋麦收割季节,延安边区政府保卫处,新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独臂侦察员,名为陈泊,又叫布鲁.对于陈泊的个人履历和来延安的情况,没有多少人知晓,只有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副部长李克农心里有数.这个身体修长却显得壮实的独臂汉子,肤色黑里透红,前额光亮宽阔,加上浓眉大眼和棱角分明的脸庞,浑身上下透出一股英武俊逸之气.

戚元德地下工作生涯中的两次历险45-47

摘要:戚元德是湖北武汉人,自幼双亲被歹人所害,为好心的舅父养母收养.1921年,戚元德考上湖北女子师范,在学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段祺瑞游庐山趣闻48-49

摘要:民国版《庐山续志稿》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十日,段祺瑞应委员长之约来庐山避暑".这条新闻,当时《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民国日报》等媒体作过领导.对于民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段祺瑞,人们并不陌生.但段祺瑞游庐山,却知之者不多.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当年的知情者,经过整理,把这段趣闻介绍给关心庐山历史文化的人们.

突破“封锁”察实情50-51

摘要: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上级领导机关的人下去检查工作,常被一级级、一层层的干部前呼后拥,按下面事先安排的"视察"地点,事先布置好的人员去了解访问,这样能了解多少真实情况呢?而同志却偏偏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