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 11-2708/P 国内刊号
  • 1001-7410 国际刊号
  • 2.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第四纪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第四纪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四纪研究杂志第四纪地貌演化
基于DEM地形特征因子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宁南弧形断裂带活动性分析213-223

摘要:宁南弧形构造带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活动构造带之一,区域上处于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与青藏高原3个构造单元的汇聚区域。新生代以来作为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增生的前缘部分,经历了多期强烈构造变形,塑造了现今向北东突出的4条弧形断裂带,即海原断裂带、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烟筒山断裂带与罗山-牛首山断裂带。基于SRTM—DEM(90m)数据的地貌信息分析,定量化地提取宁南盆地4条弧形断裂带相关的42个汇水盆地的地形特征因子,包括面积-高程积分(H1)、盆地形状指数(Bs),以及3个次级流域盆地的不对称度(AF)和断裂带控制山前的曲折度(Smf)。综合分析表明,这4条断裂带控制汇水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HI平均值分别为0.42、0.39、0.34和0.25;盆地形状指数Bs值分别为2.45、2.29、1.82和1.62;4条断裂带控制山体的山前曲折度Smf平均值分别为1.74、2.15、3.72和2.08。4条弧形断裂带的活动性强弱依次为海原断裂带、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烟筒山断裂带和罗山-牛首山断裂带,也证实弧形断裂带活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北东向构造挤压作用。

基于面积-高程积分法的岷山雪宝顶-九寨沟地貌形态分析224-233

摘要: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冰川成因主流的一种理论是冰川发育的构造-气候耦合模式,为了研究构造活动在冰川发育中的作用,选取构造活跃的岷山雪宝顶(5588m)-九寨沟为研究区,以DEM数据为基础材料,结合ArcGIS的地图处理软件ArcMap分析技术,采用面积-高程积分方法对雪宝顶地区、九寨沟地区和岷江西侧的地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雪宝顶地区、九寨沟地区和岷江西侧面积-高程积分(HI)分别为0.54、0.46和0.39;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均呈S型形态但逐渐变凹,反应3个区域构造活动特征。地貌演化阶段均属于壮年期,但雪宝顶地区靠近幼年期,岷江西侧接近老年期,反应区域先后抬升或者抬升的幅度依次减小。3个地区1810个板块的HI值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显示冰川作用和岩性差异对局部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大小的影响。研究区的冰川发育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

滇西北地区鹤庆-洱源断裂带遥感影像特征及活动性分析234-249

摘要:鹤庆-洱源断裂带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中部偏西,四周分别被程海近SN向断裂(带)(东)、丽江-剑川NE向断裂(北、北西)、龙蟠-乔后NNE向断裂(南西)及红河NW向断裂(南)等区域性活动大断裂所围限。根据断裂构造的直接解译标志——清晰的线性形迹和鹤庆-洱源断裂带形成的构造地貌标志如大型/微型断层陡坎、断层谷地、断塞塘等及断裂走滑造成的水系错动、河流阶地面被错及同一盆地边界相邻的多个洪积扇顶的同向扭动等,在高分辨率的SPOT-5(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可达2.5m)及中等分辨率ETM(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可达15m)遥感影像上对鹤庆-洱源断裂带的空间分布、规模、活动性质、相对活动时代及活动幅度进行了遥感分析,并做了详细的野外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鹤庆-洱源断裂带基本沿丽江盆地东部东边界、鹤庆盆地东边界、洱源盆地西边界及鹤庆盆地与洱源盆地间的山地段(简称山地段)分布,断续延伸近100km,在盆地边界断层走向近SN向、山地段为NE40°~50°。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洪积扇中前缘微型断层陡坎(高不超过5m)的存在不仅反映该断裂带的最新活动而且也说明活动性有逐渐向盆地内部迁移的迹象,尤以鹤庆盆地东边界最为明显。2)通过SPOT-5遥感影像上洪积扇的色调及几何特征分析,晚更新世早中期的洪积扇广泛分布在各盆地的边界及山地段谷地的两侧,扇形地保存相对完整;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洪积扇分布较为有限,但扇形地保存十分完整,这两期洪积扇是我们分析鹤庆-洱源断裂带的遥感影像特征及活动性依靠的最主要地貌类型。3)根据断裂带活动性质遥感分析,鹤庆一洱源断裂带主体断裂在盆地边界垂直断错晚更新世早中期洪积扇,地貌上形成一级洪积台地,高出盆地面不超过40m,同时水平�

云南玉龙雪山东麓断层的运动性质及其地貌意义250-259

摘要:玉龙雪山东麓断层位于玉龙雪山东侧山麓,由于处在高海拔地区,且地形复杂,因此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运动性质存在争议。近期我们在野外考察期间,发现多个与第四纪地层相关的断层露头剖面,分析表明玉龙雪山东麓断层不仅是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断层,也是三江挤压区的东部边界。现今GPS观察表明川滇菱形块体快速向东南方向运动。目前玉龙雪山东麓断层的主要运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同时,还有逆冲分量。它不同于川滇菱形块体周边以及云南其他的走滑断层,不排除此断层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有过运动性质的转变。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玉龙雪山东麓断层活动强烈,右旋位错速率为5.03~8.37mm/a,垂直活动速率为2.37~3.94mm/a。根据此断层的活动性,可以推测玉龙雪山近期的快速隆升开始于早更新世晚期与中更新世早期之间。虎跳峡内最后一次快速下切发生在大具盆地第三级阶地(T、)形成之后,即现代虎跳峡形成于距今约33.8—20.3ka以来,并仍在发展之中。

阿尔金山东段河道陡峭指数对区域隆升差异的响应260-270

摘要:阿尔金山东段是青藏高原北部边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活动特征及隆升信息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重要内容。随着地貌学的深入研究,河道陡峭指数作为一种地貌参数可以对区域构造隆升有较好反映。本文提取了阿尔金山东段地区自西向东5个亚区域(A、13、C、D和E)的16条河道陡峭指数剖面,并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区域的构造活动特征。研究表明,这5个亚区域区内的河道陡峭指数均值分别为70.93、139.03、108.85、134.44和165.39,整体表现出河道陡峭指数从西到东逐渐增大趋势;通过对区内地层、降雨量及河道负载程度、基岩隆升等因素的分析,认为区内河道陡峭指数主要受到基岩隆升影响,而上述其他因素影响有限。各亚区域间河道陡峭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内隆升活动性的差异性:阿尔金山东段隆升活动性整体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特征,山脉北部主要承接来自青藏高原内部挤压应力,而东西方向上存在阿尔金构造带与祁连构造带衔接部位,断层性质由近东西向水平走滑逐渐转换为北东向的挤压逆冲,存在明显应力调整与转换。

纳木错高湖面时期的溢流:基于萝卜螺壳体氧同位素及地貌证据271-280

摘要:湖泊的古水位及古水文状态的重建是湖泊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本文以纳木错高湖面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湖面沉积中的萝卜螺(Radix)壳体化石,定量重建了纳木错高湖面时期(约4.4—2.2ka)湖水古电导率(Paleo—EC)和古水化学特征(δ18OPaleo-water和Sr/CaPaleo-water);进而利用萝卜螺壳体化石δ18Oshell,并结合古湖岸线地貌证据,讨论了古湖水水文状态。重建结果指示纳木错在高湖面时期湖水的Paleo—EC、δ18OPaleo-water和Sr/CaPaleo-water的变化范围分别是514~1063μs/cm、-12.0%0-~7.8‰和0.0002—0.0095。本文证实萝卜螺壳体δ18Oshell与其宿生湖泊水文状态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纳木错高湖面沉积剖面中,萝卜螺化石壳体的δ18Oshell值指示,纳木错在约距今4.4—2.2ka的高湖面期间可能处于一种间歇性外流状态。此外,基于纳木错古湖岸线分布高程,推测高湖面时期古水位可能高出现今湖面约30m左右;而这一湖面高度高于纳木错流域与仁错流域之间分水岭的高度。因此,萝卜螺壳体化石δ18Oshell和古湖岸线地貌证据指示,纳木错在该高湖面期间可能存在间歇性外流;外溢湖水注入毗邻的仁错湖。

基于年代学证据的螺髻山第四纪冰川作用研究281-292

摘要:螺髻山(4359m)地处横断山脉东侧中段,在主峰附近海拔2300m以上的清水沟、纸洛达沟、日德林谷地、种羊场等地,保存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可以重建螺髻山地区冰川作用的演化史,而且可以进一步探讨横断山脉第四纪冰川发育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地貌学与年代学支撑。采用野外地貌调查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ESR)、光释光(OSL)测年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清水沟、纸洛达沟、日德林谷地、种羊场地区的冰川地貌进行重点考察,并对典型地段的冰川/冰水沉积物进行绝对年代测定,确定了研究区的冰期系列。结果表明,螺髻山至少经历了4次冰川作用,即昆仑冰期/中梁赣冰期(MIS16/12)、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末次冰期早期(MIS4)和末次冰期晚期(MIS2),年代分别为542~585ka、191~234ka、72~81ka和13~31ka;自昆仑冰期/中梁赣冰期以来,冰川作用规模逐渐减小。受羌塘运动(昆黄运动)运动影响,螺髻山地区发生较大幅度地抬升,抬升高度达到300m左右,螺髻山主体海拔在中更新世时达到4000m左右,配合有利的气候条件,从而发育昆仑冰期/中梁赣冰期的冰川作用。

北极新奥尔松全新世冰碛物物理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293-306

摘要:冰碛物是全球的一个主要粉尘源,联系着全球气候、大气气溶胶、海洋元素和生产力的变化。过去对粉尘,特别是沙漠、黄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纬度地区,但对来自高纬度的冰川粉尘研究较少。为了解现代高纬度冰缘环境下冰川作用、搬运作用和化学风化对冰碛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本文以北极新奥尔松Austre Lovenbreen冰川(简称A冰川,下同)深度小于5cm的冰碛物(包括小冰期冰碛物和冰沼土)≤2mm组分为对象,测定了小冰期(Little lce Age,简称LIA)冰碛物和冰沼土的粒径、磁化率以及元素组成。研究表明:1)A冰川冰碛物粒径组成以砂级为主(〉63μm)、粉砂级次之(2~63μm)、粘粒最少(〈21μm)。A冰川冰碛物大部分呈双峰或多峰特征,LIA冰碛物典型双峰峰值为10~30μm和100~200μm;冰沼土为30~60μm和300~450μm。近岸L1A冰碛物和冰沼土相对冰川末端LIA冰碛物具有较粗的平均粒径及较高的正偏度,表明其在沉积之后受搬运作用影响损失了细组分。2)A冰川冰碛物磁化率介于5.5×10^-8~11.4×10^-8m3/kg之间,平均值为7.7×10^-8m3/kg。LIA冰碛物磁化率与总铁含量呈正相关,主要受母岩和搬运作用制约,未受成壤作用影响。3)A冰川冰沼土与LIA冰碛物相比,富Si,但贫Al、Fe、K、Ca、Mg等元素;LIA冰碛物平均化学组成与洛川黄土和上部大陆地壳(Upper Continental Crust,简称UCC)非常接近。A冰川冰碛物CIA平均值为58.57,反映冰缘环境较弱的化学风化条件。A冰川冰碛物CIA值集中分布在UCC至黄土的平均化学组成风化趋势线上,证明了黄土粉尘起源于由一系列的冰川和高山作用产生的沉积物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弱风化的冰缘环境下,CIA值能从整体上反映LIA冰碛物和冰沼土的化学风化差异,但对沉积年龄小的LIA冰碛物而言,搬运作用�

黄土滑坡灾害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尺度依赖性研究307-318

摘要:黄土滑坡既是黄土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特殊的地貌成分,也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过程。滑坡的空间格局体现了区域滑坡基本数量特征与空间属性。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点格局分析方法即O-ring统计,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黄土地区不同尺度下黄土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模式与关联性开展了的研究。结果表明:1)O-ring统计能很好地分析区域滑坡的空间分布格局;2)大型滑坡对滑坡总体积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3)最大的黄土滑坡体积概率密度出现在体积为10’m’附近,且概率密度曲线存在明显的“偏转效应”;4)区域上,滑坡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关联性具有对尺度的依赖性;5)不同规模类型区域黄土滑坡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大型滑坡主要呈随机分布状态,而中型和小型滑坡则都表现为小空间尺度上显著的集群分布到大空间尺度上的随机分布,总体上表现为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大而聚集程度逐渐减小的趋势;6)不同规模类型黄土滑坡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均呈现小空间尺度上正相关、大空间尺度上不相关或负相关的特征。在中小空间尺度上,中型与小型滑坡的空间关联性最强;但是大空间尺度上,不同规模级滑坡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性;7)大型滑坡具有“自疏”效应,一个大型滑坡周围一般很少会出现另外一个大型滑坡;而小型滑坡之间、小型滑坡与大型滑坡之间则存在明显的“亲和”性;小型滑坡一般会成群出现,或者分布在大型滑坡周围。

陇中黄土高原典型地区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及发育演化机制研究——以天水市为例319-330

摘要:天水市是受滑坡灾害严重威胁的山区城市之一,区内广泛发育的黄土滑坡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研究区已有滑坡灾害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甄别、室内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验证等方法建立了详细、可靠的滑坡空间分布数据库,共识别、获取到470个黄土滑坡灾害数据样本。样本的规模均为滑坡面积1×10^4m2以上、滑坡长度100m以上的典型中型以上黄土滑坡。基于SRTM30m分辨率的DEM数据,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结合滑坡数据库,提取出研究区黄土滑坡的平均高程、前后缘相对高差、平均坡度、滑坡面积、滑坡长度和滑动方向等6个特征参数指标。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辖区的中型以上黄土滑坡特征主要集中于平均高程1200—1400m、前后缘相对高差50~150m、平均坡度10°~15°、滑坡面积1×10^4~10°10^4m^2、滑坡长度200~600m、滑动方向南西-西-北西-北-北东的范围内,滑坡具有低高程、小高差和缓角度的特征,区内地表形态变化较小和坡面侵蚀相对较弱。在上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水市区域滑坡发育演化机制进行探讨,并建立滑坡发育演化的机制模式。

筑坝对山区河流碳动力学的影响331-342

摘要:流域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及干流筑坝等是影响河流碳动力学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干流下游筑坝的华南山地丘陵区河流增江的碳循环过程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山地丘陵为主的流域地貌特征提高了增江河流碳的输出通量;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和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以及缺乏碳酸盐岩的流域地质背景使得溶解有机碳(DOC)构成增江河流碳的主要成分;光化学分解可以解释在秋季较强紫外线辐射下河水较低的DOC含量。受大坝影响河段水流速度的变缓为水生生物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使得颗粒有机碳(POC)中来源于水生生物量的贡献率上升、有机物的C/N比降低。流速变缓的河道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CO2分压低于大气中的CO2分压。增江流域DOC和POC的输出通量分别为25.08×10^5g/kiM^2·a和11.58×10^5g/km^2a。本文为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碳循环过程及通量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基于地貌计量指标分析的钱塘江流域地貌演化特征343-352

摘要:地貌过程的定量化表达已成为构造地貌学研究中的一种趋势。基于ASTERGDEM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本文获得了钱塘江流域87个子流域的地貌参数,包括面积-高程积分(HI)、面积-高程积分曲线(HC)、坡度、流域不对称度(AF)、流域盆地形状指数(Bs)等。进一步结合流域内地层特征与自然地理背景,探讨了钱塘江流域地貌演化阶段以及流域内主要断裂(江山-绍兴断裂、球川-萧山断裂和马金-乌镇断裂)的相对活动性。结果表明:1)HI值在小尺度范围内主要反映岩性差异,在大的空间尺度下则可能主要与构造活动性有关;2)相对于HI指数,AF和BS更有助于揭示构造活动性的空间差异;3)基于AF、BS、坡度、HI等的分析,认为江山-绍兴断裂和球川-萧山断裂北段的活动性要弱于南段,而马金-乌镇断裂南、北段构造活动性差异不显著;4)多种地貌计量指标的分析结果(HI=0.217、|AF-50|=4.27、Bs=0.77)均显示钱塘江流域处于地貌演化的老年阶段。

黄河三角洲南部废弃三角洲潮间滩涂表层沉积粒度特征及其粗化现象353-367

摘要:现代黄河三角洲南部的废弃三角洲位于现行黄河亚三角洲和莱州湾南岸平原之间,其潮间带发育有宽平的不含砾淤泥质滩涂。在对南部废弃三角洲及附近岸段潮滩野外考察基础上,系统采集潮滩表层沉积样品进行粒度测试、分析,并与前人发表的该地区潮滩表层沉积粒度资料比较,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人海泥沙减少背景下潮滩动力沉积特征演变。结果显示,南部废弃三角洲潮滩表层粒度特征及不同粒度参数之间关系与黄河现行亚三角洲具有显著差异,其细粒粘质组分和粗粒砂质组分分别来自不同的动力沉积过程,细粒组分主要沉积于河口行水时期的三角洲潮间滩涂,而粗粒组分系废弃后潮滩经现代沉积动力过程改造而成。在黄河泥沙显著减少背景下,通过潮滩与莱州湾西南部潮下带水下岸坡横向泥沙交换,即潮滩原有细颗粒泥沙流失、潮下带部分粗颗粒泥沙进入潮滩,结果使得废弃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发生了显著粗化,主要表现为粘土含量减少和粘/泥比减小,并在2007~2013年间发生了从粘性砂向非粘性砂的转变。正是由于潮滩的粗化,使得南部废弃三角洲潮滩宽度、位置在其遭到废弃以来的数十年中保持基本稳定,但其表层沉积近期由粘性砂向非粘性砂的转变,必然会使未来潮滩地貌冲淤演变出现新的特点。

沙丘形态动力学数值模拟:以真实空间元胞自动机模型(ReSCAL)为例368-379

摘要:沙丘研究不再局限于现有沉积状态的描述,而是延伸到其形成发育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ReSCAL沙丘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ReSCAL沙丘模型实现了风况因素影响下复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揭示了复合沙丘表面次生沙丘形成与星状沙丘翼角延伸的动力机制,提出了沙丘形态与近地表风况之间的互馈机制对近地表风沙流的影响是次生沙丘出现和星状沙丘翼角延伸的重要原因。2)示踪了沙粒的移动轨迹,发现了沙粒每次在沙丘背风坡的埋藏深度具有随机性,使得沙颗粒的平均埋藏时间不同于以往计算的更新时间,继而发现新月形沙丘沙平均埋藏时间等于纵向最大剖面面积与其对应单宽输沙率的比值。3)基于沙丘脊线走向数学方法的发展,并结合ReSCAL沙丘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双向风况模式下,沙源供应能力的变化不仅能塑造不同的沙丘形态,而且能改变沙丘的生长发育模式,甚至是沙丘臂膀的延伸方向(走向)。

末次冰期以来乌兰布和沙漠北缘的环境变迁380-392

摘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边缘是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相互作用较为典型的区域,对其形成和演化历史的恢复重建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区域人地关系。本文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乌兰布和沙漠北缘(磴口以西地区)十多个湖相地层出露点(包括3个典型剖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貌、沉积和年代学研究,获得了研究区湖泊退却最后阶段的地层记录。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在9.315—7.375kaB.P.(10.64~8.06eal.kaB.P.)的时限内退出湖泊环境,局部(可能为河汊或湖湾)湖相沉积可延续至全新世中晚期。沉积研究表明,所观察到的湖相地层大体形成于42cal.kaB.P.以来的河口环境,但河流过程和湖泊过程的相对强弱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剖面下部(约42cal.kaB.P.以来)沉积物相对较粗,推移质占主导,斜层理局部可见,反映波浪作用对沉积物的搬运沉积具有主导作用,湖水相对较深,有利于动力较强的波浪的形成;剖面上部(大约在全新世以来)沉积物普遍变细,以悬移质沉积为主,最后阶段均沉积具水平层理的“红胶泥”,软体动物大量繁衍,指示晚期湖泊近岸区域水动力条件弱、湖水浅、坡降小,沉积过程以静水堆积为主导。空间分异特征反映了河口环境河流冲积过程与湖泊滨岸过程在不同位置的作用程度不同,主要与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以及堆积区水下地形特征及其与河口的相对距离有关。基于地层记录和沉积环境分析,结合前人资料,本文认为研究区湖泊由深变浅直至消亡的过程主要与晋陕峡谷溯源侵蚀引起的河套古湖出口下切有关。

西峰风尘堆积的伊利石结晶度及古环境指示393-401

摘要: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伊利石结晶度是东亚夏季风的有效指标,但以前对该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西峰第四纪黄土(0~2.6MaB.P.)和三趾马红土上部(2.6~3.6MaB.P.)代表性样品的粘土矿物(〈21μm)进行了测试,结合伊利石化学指数I(002)/I(001)值对伊利石结晶度KObler指数(KI值)指示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四纪黄土伊利石结晶度主要继承了原始风尘特征,而第四纪古土壤伊利石结晶度指数KI值均显著高于相邻黄土,与伊利石化学指数I(002)/I(001)值和成壤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KI指数可以有效地指示整个第四纪黄土沉积的风化成壤强度,对研究东亚夏季风长期演化具有重要的潜力;上新世三趾马红土KI值较高的特征表明上新世期间我国北方夏季风环流整体上较第四纪时期强盛。进一步分析KI值与I(002)/I(001)值的关系后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表明伊利石结晶度的变化是由于风尘堆积在风化成壤过程中,伴随着Fe—Mg离子的不断淋失,伊利石晶体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距今约6000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区冻结泥炭沉积记录的气候演化402-415

摘要:黄河源区气候和环境演化过程和机制的系统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冻土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重要。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区勒那曲流域汤岔玛盆地南缘,根据万隆哇玛河泥炭剖面(WLR:34°39′4.71″N,97°20′0.90″E;4400ma.s.L.)的磁化率、烧失量、地球化学元素氧化物及其比率等参数,重建了6.1cal.ka B.P.以来黄河源区的气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的气候演化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6.1~2.1cal.ka B.P.,气候暖湿,其中,又以5.4cal.ka B.P.为界分为2个亚阶段,6.1~5.4cal.kaB.P.气候偏暖湿,而5.4~2.1 cal.ka B.P.气候偏冷干;2.1~1.5cal.ka B.P.,气候凉湿;1.5~0.8cal.ka B.P.,气候相对暖湿;0.8cal.ka B.P.以来气候趋于暖湿。6.1cal.ka B.P.以来,黄河源区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及百年一千年尺度振荡的特点,在6.1~5.8cal.ka B.P.、5.4~3.9cal.ka B.P.、3.0~2.1cal.ka B.P.、1.9—1.5cal.ka B.P.、1.3—1.1cal.ka B.P.和0.8~0.3cal.ka B.P.等表现出明显的6次冷事件,这与青藏高原泥炭和湖相沉积、冰芯、北半球低纬度泥炭沉积乃至高纬度深海沉积等记录的冷事件具有明显对应关系。以上结果表明,中晚全新世以来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河流瞬时地貌:特征、过程及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内涵416-430

摘要:河流系统在造山带长期演化过程中会趋于均衡状态,在纵剖面形态上表现为光滑的下凹样式。均衡地貌常常由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等条件的改变而被打破,在达到下一个均衡状态之前,会一直处于不均衡的瞬时演化阶段,此时河流系统的地貌特征则称为瞬时地貌。通过河流瞬时地貌研究,可以理解造山带内部河流系统的演化阶段、构造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的强弱、幅度等信息。本文在简要概述河流瞬时地貌概念的基础上,引出瞬时地貌在河流纵剖面的典型标志,即河流裂点;进而详细介绍河流裂点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以河流纵剖面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河流裂点识别和提取方法;再以北美内华达山系,南美安第斯山脉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北缘等地区为例,总结了瞬时地貌研究中河流纵剖面分析的主要手段,并探讨了上述研究所揭示出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内涵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