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 11-2708/P 国内刊号
  • 1001-7410 国际刊号
  • 2.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第四纪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第四纪研究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风化强度的指示意义1-13

摘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陇西黄土高原地处我国东亚季风、西南季风、西风环流及高原季风等多个大气环流的交汇部位,同时处在沙漠-黄土的边界带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广泛分布于该区的风尘堆积是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古气候演化及高原隆升环境效应的理想材料。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的甘肃会宁黄土进行常、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并与陇东黄土高原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陇西和陇东黄土的地球化学组成相似,与上部陆壳(UCC)平均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说明两者都是复杂的源岩风化物质经过高度混合堆积而成。陇西与陇东黄土的地球化特征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明显不同,反映了两者沉积后化学风化和物源的差异。与陇东黄土相比,陇西黄土具有较高的CaO、MgO、Na2O和较低的Fe2O3含量,说明陇西黄土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低;CIA值也显示,陇西黄土处于初等化学风化阶段,而陇东黄土则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中,陇西黄土与陇东黄土相比具有较高的SiO2/Al2O3、SiO2/TiO2、TiO2/Al2O3、U/Pb、Zr、Hf值和较低的Ta、Y、Rb/Sr、Ba/Sr、Ce/Yb、Eu/Yb、LREE/HREE值,反映了两者物源上的差异。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北方戈壁荒漠、青藏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以及邻近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都有可能成为陇西黄土的潜在物源。进一步研究显示,会宁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大约300ka B.P.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以前磁组构、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风尘物源在该时期可能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300ka B.P.以后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对该区风尘物源的贡献明显增加,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导致的高原季风加强可能是形成风尘物源变化的�

末次冰期以来新疆伊犁黄土的稀土元素特征及环境演变14-24

摘要:西风环流是北大西洋气候区和东亚季风气候区之间的联系纽带,研究西风环流是深入研究东亚季风和高低纬气候遥相关的重要补充和延续,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疆伊犁盆地常年深受西风环流影响,盆地内黄土是研究西风环流演变历史的良好素材。本文以伊犁盆地昭苏波马黄土-古土壤剖面(ZSP)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ZSP剖面稀土元素总量(ΣREE)在细颗粒组分中较高,并随着粒度增大而减少,然而,ΣREE值随深度的变化与细颗粒含量(〈2μm粒级)仅微弱相关,与粗颗粒含量(〉32μm粒级)变化也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与反映西风环流风力搬运强度的Zr/Rb值良好相关,可能暗示着昭苏波马黄土中REE含量的变化主要记录了西风环流强度和路径的改变而引起的水汽与物质的变化,因而ΣREE值能较好地阐释西风环流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反映的气候环境演变。根据ΣREE值在剖面中的变化特征,结合粒度、Zr/Rb等指标,伊犁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80-57ka B.P.气候由温暖湿润逐渐变为寒冷干旱;57-28ka B.P.气候温暖稳定,降水比之前略有增多;28-8ka B.P.气候寒冷湿润;8ka B.P.至今气候整体温暖,但较为干旱。伊犁地区整个时期的气候变化大体上可与太阳辐射在亚轨道尺度上的变化呈现良好的相关。

基于区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的河北平原土壤质地类型划分25-35

摘要:土壤质地是土壤中各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及其所表现出的土壤砂粘性质,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3种类型。河北平原面积80224km^2,其土壤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SiO2、Al2O3、Fe2O3是伊利石、蒙脱石的主要成分。2004-2008年,在这一地区内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采样密度为1个点/km^2,采样深度20cm。每4个样品组合成一个分析样,共获分析样品20029件,全部样品分析SiO2、Fe2O3、Al2O3、CaO、MgO、Na2O、K2O、Cu、Mn、Zn、Co、Ni、Cr、Mo、Ce、La、Sc、Li、Zr、Rb、U、Ga、As、Sb、F等共计54项地球化学指标。本文即利用这批调查数据,选择硅铁铝率sfa (sfa=SiO2/(Fe2O3+Al2O3))为指标,对调查区的土壤质地类型进行划分,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空间分布规律及15件土壤粒级实测数据对划分结果进行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内粘土、亚粘土、壤土、亚砂土、砂土等5种土壤质地类型分布面积比例分别为11.76%、13.88%、51.00%、11.76%和11.60%,平原区低洼地内形成粘土,河道地带分布砂土;而冲积扇平原及泛滥平原则形成壤土;各质地土壤类型区域分布规律明显,且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土壤质地与成土母质之间的继承关系;土壤质地类型与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对应关系,粘土区具有显著的“低硅、高微量元素”特征,而砂土区则呈“高硅、低微量元素”特征,壤土区多元素含量呈背景水平。15件土壤粒级实测样品中有11件与推断的土壤质地相吻合,表明利用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土壤质地类型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客观性。

库姆塔格沙漠东南缘BL砂黄土剖面的沉积过程与物源分析36-44

摘要:通过对库姆塔格沙漠东南缘BL砂黄土剖面观测、描述和采样,分析了沉积物粒度、年代、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结果表明:1)BL剖面沉积物颗粒的93.34%为砂和粉砂,证明剖面为一砂黄土沉积地层;2)BL砂黄土剖面地层沉积的开始年代为全新世早期(8.3ka),是阿尔金山东部冰川消融后在特定的地形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表沉积环境在全新世开始到8.3ka之间,受到了阿尔金山冰川和冰缘带融水的泛滥冲刷,难以形成沉积,8.3ka之后冰川积雪融水减少后在高凸的合适地形开始了连续沉积,由此形成了BL砂黄土沉积地层。BL地层沉积速率约为4.22cm/100a,早期沉积速率较快,后期则有所减缓;3)对比BL剖面沉积物特征元素比值分布模式,其与库姆塔格沙漠表层砂、内部出露地层(全新世以来)的不同沉积物特征元素比值分布模式具有极其相似的特征,证明两者的物质具有同源性,BL剖面的沉积物来源就是库姆塔格沙漠表层或者内部地层翻出来的物质。BL砂黄土沉积的过程和物源的研究为今后研究全新世以来库姆塔格沙漠区域古气候过程奠定科学的基础。

中国中部全新世古地磁长期变和相对古强度研究45-56

摘要: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场长期变(Paleomagnetic Secular Variation,简称PSV)和相对古强度(Relative Paleomagnetic Intensity,简称RPI)研究是解决全新世湖泊研究定年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能为认识区域古地磁场的变化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然而,目前我国中部地区仍缺少年代序列可靠、时间分辨率在百年尺度的全新世PSV和RPI记录。先前的研究显示山西宁武公海全新世岩芯具有稳定的粉砂质粘土湖泊沉积,并通过25个(本文在全新世时段用到18个)陆生植物残体AMS14C测年建立了可靠的高分辨率年代序列,为重建高质量的全新世PSV和RPI记录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通过特征剩磁磁倾角的变化建立了PSV序列,利用磁化率(χ)、非磁滞剩磁(ARM)、饱和等温剩磁(SIRM)等环境磁学参数对特征剩磁强度(NRM25mT)进行归一化,估算了RPI变化序列。结果表明,公海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的PSV和RPI记录与北半球其他湖泊和海洋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可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湖泊沉积的对比曲线。

中国东部入海河流沉积物磁性矿物化学特征及物源意义57-66

摘要:大量陆源碎屑物质主要通过以长江、黄河为代表的大江大河和以瓯江、浊水溪为代表的山溪性小河流的携带输移至中国东部海域,海域沉积物的物源识别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了磁性矿物中的11种元素(Ti、Fe、Cr、Mg、Al、V、Ca、Co、Zn、Mn和S),旨在探讨这些河流沉积物(〈45μm)的磁性矿物群体化学特征,提取其物源指示意义,为边缘海沉积物物源判别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河流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是以铁氧化物(磁铁矿)为主,铁硫化物含量很低(〈2%),只有台湾浊水溪沉积物中含有相对较多的铁硫化物(主要是磁黄铁矿),为1.84%。除此之外,各河流沉积物磁性矿物中铁氧化物的化学元素组成(Ti、Mg、Ca、Al、Cr、V、Mn、Co和Zn)差异也很明显,其中黄河富含Mg和Ca,长江富含Ti,钱塘江富含Al,瓯江富含Cr,台湾浊水溪相对来说富含Al和Co,而其余元素含量远低于其他河流。从磁性矿物成因图上看,黄河沉积物中磁性矿物落在碱性岩浆岩成因区,但这并不是反映了流域磁性矿物的母岩为碱性岩浆岩,而是由于流域中黄土土壤化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磁性矿物中含有较高的碱土金属元素(如Mg和Ca)所致;其他河流磁性矿物成因与其流域母岩关系密切,如长江和浙闽河流主要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岩浆岩成因,浊水溪为沉积变质-接触交代成因,都与其所处流域的磁性矿物的母岩类型较为一致。利用Ti+V-S+Co-Ca+Mg三角图可以有效地区分黄河、长江和浙闽河流、浊水溪沉积物物源。磁性矿物群体中的Mn、Zn、Al、Cr元素的差异有助于进一步确定长江和浙闽河流的泥沙来源。同时,发现磁性矿物单颗粒和群体化学组成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很可能是由于分析方法不同所造成。

印度德干高原砖红壤与玄武岩风化红土磁学性质及其成因分析67-81

摘要:印度中西部德干高原是由白垩纪末期65Ma以前多次喷发的玄武岩形成的高原。喷发间歇期间玄武岩遭受风化,形成了多层玄武岩风化红层。德干高原就是由这样一层层的溢流喷发玄武岩和风化红层相间而成,厚度达千米以上。在德干高原和南方各地的顶部普遍发育着砖红壤,该砖红壤在德干高原发育约25m厚,被认为是从玄武岩母质基础上原地风化形成,但是实地观察发现,砖红壤与玄武岩风化红土在结构、构造以及物质组成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常见的玄武岩喷发间歇发育的风化层厚2-3m,存在从上到下风化程度由强到弱,最后过渡到玄武岩母岩的明显层次与颜色的变化。但是德干高原玄武岩之上的25m厚砖红壤缺乏这种渐变特征,而且平坦的砖红壤顶部洼地中还发现了风积黄土层。对德干高原砖红壤、玄武岩以及玄武岩风化红土层分别采样,测量其全样粒度和磁化率、饱和磁化强度、饱和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等常温磁学参数,挑选代表性样品进行磁滞回线和热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砖红壤样品主要的磁性矿物是赤铁矿,有些同时还含微量磁赤铁矿,粒径相对较粗的玄武岩风化红土层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和磁赤铁矿;2)玄武岩只含磁铁矿,并无磁赤铁矿或者赤铁矿。因此,不论是玄武岩风化红土,还是砖红壤,它们所含的磁赤铁矿以及赤铁矿都是在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砖红壤以赤铁矿为主和少量针铁矿,偶有样品含微量磁赤铁矿,说明该磁赤铁矿可能是母岩中的磁铁矿风化为赤铁矿的中间产物;3)玄武岩风化红土层与砖红壤不仅在磁性矿物特征方面存在差别,而且在全样粒度组成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别,前者以〉100μm为主,而后者以〈100μm为主。此外,25m厚层状砖红壤除了缺乏由上而下风化程度由强变弱的差异

澳大利亚十二门徒中新世地层成因研究82-96

摘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部海岸坎贝尔港(Port Campbell)附近的十二门徒(The Twelve Apostles)地层主要为石灰质地层,偶见海相生物贝壳,一直被认为是浅海大陆架石灰岩(limestone)沉积。野外考察发现,该地层不仅存在海相生物碎片,同时也存在根化石、钙结核层等地表古土壤特征。为了更好地分析其沉积环境,本文对十二门徒剖面样品的粒度、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其结果与第四纪西峰黄土古土壤和现代海滩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整个剖面序列以细粉砂为主,与典型风积黄土古土壤具有相似的粒度分布与粒度象特征,Sahu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样品值都小于-2.7411,显示了剖面整体以风积成因为主。样品的石英颗粒呈现出不规则的棱角状、次棱角状,显示风成特征;此外,十二门徒剖面样品具有与黄土古土壤以及上地壳(UCC)相似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因此,我们认为该地层并非海相石灰岩沉积,而是一套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具有多层钙结核的风积序列地层。该地层记录了澳洲东南海岸16.0-5.3Ma以来的风积历史与气候变化,表明澳大利亚的干旱化至少是在16Ma前就开始了。由于这套风积地层靠近海岸,易受地质时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以致在地层中的局部层位出现海相生物碎屑,但地层的物质来源可能来源于澳大利亚的艾尔湖(Lake Eyre)盆地。

渤海湾西北岸HG01孔晚更新世以来的微体化石特征及沉积演化过程97-107

摘要: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背景下,全新世海湾型海侵以海洋动力为主,记录的海平面变化信息更为全面。本文对渤海湾西北岸HG01孔(20.0m以浅)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化石、AMS ^14C测年和沉积特征等分析,共划分了7个沉积环境:埋深19.4-17.0m,时代为MIS 3阶段,微体化石仅见有孔虫,且丰度、分异度较低,为河口沙咀;埋深17.0-10.0m,时代为末次冰消期初期(18.0-11.4cal.ka B.P.),其中,17.0-12.9m未见微体化石,为泛滥平原,12.9-10.0m仅见陆相介形类,为淡水沼泽;埋深10.0-8.2m,时代为早全新世(11.4-8.0cal.ka B.P.),微体化石数量极少,陆相介形类与海相介形类、有孔虫共生,为滨海湖沼;埋深8.2-1.3m,时代为中全新世(8.0-6.0cal.ka B.P.),其中,8.2-3.5m微体化石的丰度、分异度较大,自下而上整体呈上升趋势,为潟湖;3.5-1.3m微体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达到最大,为滨岸沙坝;埋深1.3-0.5m,时代为中晚全新世(6.0cal.ka B.P.至今),自下而上,微体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呈降低趋势,上部见有少量陆相介形类,为潮上带。

DO3事件的湖北神农架高分辨率年纹层石笋记录108-117

摘要:基于湖北神农架青天洞一支年纹层石笋(编号:QT15)高分辨 δ^18O序列,重建了29.4-27.4ka B.P.亚洲夏季风演化历史。QT15石笋 δ^18O在约27.9ka B.P.和28.7ka B.P.显著偏负,指示亚洲夏季风增强事件,分别对应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DO3事件和DO4事件。基于年层和高分辨率 δ^18O记录分析,石笋QT15记录的DO3事件具有3个阶段演化过程:第一阶段(28.04-28.01ka B.P.),亚洲夏季风在约30a内突然增强,对应于格陵兰地区该事件开始时的突然增温,揭示了北半球高、低纬突变气候事件的内在机制联系;第二阶段(28.01-27.91ka B.P.),亚洲夏季风呈现持续增强趋势,与格陵兰地区逐渐降温趋势相反,表明亚洲夏季风与格陵兰温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第三阶段(27.91-27.74ka B.P.),亚洲夏季风强度和格陵兰地区温度均显著降低,指示DO3事件结束。DO3事件确立后的季风持续缓慢增强与大西洋Cariaco海盆岩芯反射率记录基本一致,但明显不同于对应的格陵兰缓慢降温趋势。由此推断,在北半球突变事件诱发后,亚洲夏季风持续增强与赤道辐合带(ITCZ)北移以及越赤道气流增强高度耦合,与对应的格陵兰温度变化机制不同。

小冰期十年际尺度亚洲季风变化的四川黑竹沟洞石笋记录118-129

摘要:基于四川省黑竹沟洞一支石笋(编号:EB1)高精度230Th年龄和氧同位素数据,建立小冰期时期(1375-1810A.D.)气候变化时间序列。该序列 δ^18O值变化范围为-10.37‰--8.58‰,敏感响应于区域气候变化过程。高分辨率 δ^18O变化序列能清晰地捕捉到10年际尺度振荡旋回。该石笋记录根据 δ^18O值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375-1540A.D.和1680-1780A.D.时段, δ^18O值整体偏负,指示季风增强时期;1540-1680A.D.和1780-1810A.D.时段, δ^18O值整体偏正,处于弱季风阶段。与贵州董哥洞、甘肃万象洞和印度Jhumar洞石笋记录对比发现在小冰期时期 δ^18O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明上述区域降水可能共同受控于印度季风水汽输送影响,反映了区域性夏季风经向环流及其降水变化特征。通过EB1石笋记录与北半球温度曲线的对比发现,两者在百年尺度上同相位变化,可能指示北高纬气候的控制作用。而该石笋与秘鲁东北部Cascayunga洞石笋记录的进一步对比结果显示亚洲季风与南半球季风记录呈反相位关系,证实了ITCZ位置的南北移动在半球间能量传递和交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小冰期季风波动具有显著的25a和9a周期旋回,接近太阳黑子22a和11a周期频率,表明太阳活动变化可能是小冰期十年际尺度亚洲季风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

安固里淖湖近5000年来环境变化的孢粉及地球化学沉积记录130-142

摘要:探讨生态敏感区5000年以来,特别是小冰期和中世纪温暖期植被和气候水文环境变化,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一步理解现代气候环境的背景。安固里淖湖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前缘河北省张北县境内,是河北坝上地区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属半干旱与半湿润过渡带及东亚季风的尾闾区,对气候变化敏感。本研究根据河北坝上地区安固里淖湖泊一个1.2m长钻孔沉积物孢粉、粒度与常量元素分析,结合4个^14 C测年数据,探讨了安固里淖湖近5000cal.a B.P.来的环境变迁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安固里淖湖近5000cal.a B.P.来气候一直向干旱的方向发展,湖泊一直处于退缩过程中,特别是1000cal.a B.P.以来,干旱程度加剧。5030-1070cal.a B.P.是气候相对湿润阶段,花粉浓度高于6000粒/g,干旱指数((K+Na+Ca+Mg)/(Fe+Mn))多低于3.42,退碱系数((CaO+K2O+Na2O)/Al2O3)多低于1.44,CaO/MgO多低于0.73,湖水面积和深度较稳定;中世纪温暖期(1070-620cal.a B.P.),平均花粉浓度降至3200粒/g以下,沉积物粒径变粗且变幅增大,干旱指数(平均3.60)、退碱系数(平均1.53)迅速增加,气候干旱化明显,但干旱程度低于小冰期;小冰期(620-45cal.a B.P.)干旱化及寒冷程度进一步加剧,花粉浓度进一步降低至2400粒/g以下,小冰期最盛期出现在490-250cal.a B.P.,该阶段花粉浓度多低于1000粒/g,干旱指数(平均3.63)和退碱系数(平均1.67)最高;45cal.a B.P.以来气候转暖湿,但湖泊内生碳酸盐含量升高,CaO/MgO值〉1,显示水位继续下降,应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及上游修建水库所致。安固里淖湖剖面孢粉组合中高含量的松属、云杉属应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南部的坝缘山地,由河流携带入湖。

中国南方古人骨中羟磷灰石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可行性初探——以浙江省庄桥坟遗址为例143-154

摘要:对人骨保存与污染情况的研究是利用骨骼进行测年和食谱分析的前提,而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人骨骨胶原普遍流失的现状促使国际学界不断加强对人骨中无机质(羟磷灰石)的研究;然而我国对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人骨保存情况研究甚少,极大限制了对当地史前先民食谱分析研究的进展。本文以浙江庄桥坟遗址(3700-5000a B.P.)出土的50例人和动物骨骼为例,运用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从骨胶原和羟磷灰石两方面,探索当地骨骼保存及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这50例样品的骨胶原已经全部降解或被污染;骨胶原实验后尚余44例样品,对其进行XRD实验,结果表明14例样品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石英、钠长石和钾长石,说明骨样受到了外来物质的污染。而另外30例骨骼样品的最主要成分是羟磷灰石,不含其他杂质。将这30例样品进行FTIR实验后发现,图谱中PO4^3-和CO3^2-主要振动带的特征峰明显;引入PCI、BPI、C/P等FTIR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指数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样品中羟磷灰石的保存状况较好,可以进一步用于今后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江西萍乡杨家湾2号洞哺乳动物化石及其时代探讨155-165

摘要:2015年11月和2016年10月先后对杨家湾2号洞化石点进行发掘。目前已出土哺乳动物化石1000多件,主要为单个牙齿化石,骨骼较少且较为破碎。初步鉴定出31个哺乳动物属种,其中偶蹄类数量最为丰富,野猪所占比例最大;灵长类和食肉类较为丰富;啮齿类、长鼻类及奇蹄类较少;尚未发现食虫类和翼手类。大部分属种为现生类群,少量灭绝属种如巴氏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及华南巨貘等。从动物群组成来看,该动物群与杨家湾1号洞、湖南道县福岩洞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但是其所包含的动物属种相对后两个化石点都较少,尤其是小哺乳动物属种单调。杨家湾2号洞的堆积物颗粒比1号洞的较粗,且含较多角砾,缺少红色粘土;据初步判断,该洞的堆积物是由洞口进入。动物群组合指示该地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温暖湿润。

重庆万州盐井沟地区黄昏爪兽(爪兽科,奇蹄目)化石新发现166-173

摘要:黄昏爪兽(Hesperotherium)是我国早更新世代表物种之一,因发现标本稀少,其形态特征和灭绝时间是存疑的。重庆市万州区盐井沟大垭口地点发现了多件Hesperotherium化石,其中多数骨骼属首次发现,新材料增加了我们对该类动物的骨骼形态学的认识,其后肢骨骼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可能正是这种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导致其不能适应第四纪多变的气候环境,最终灭绝。同时通过对已知含Hesperotherium动物群的分析,认为Hesperotherium可以作为早更新世早-中期的代表物种,对应于邱占祥命名的NCMQ 1或欧洲的维拉方中-晚期。

中国北方从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变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的解释174-186

摘要:农业经济的形成经历了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的漫长转变过程,目前关于中国北方农业起源的动因研究还不够。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的狩猎采集-农业生产方式转换模型,分别探讨了技术、环境、人口因素对于人类生产方式选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北方从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变过程的影响因素,认为距今10000年前开始的对禾草类植物的早期利用及之后农业技术的发展,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一系列冷气候事件及地貌演化,以及新石器中晚期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加速了中国北方生业模式从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变的过程。

我国城市考古中翼手目遗骸的首次发现及其生态、资源域分析187-195

摘要:翼手目是哺乳动物纲中唯一真正会飞翔的动物。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较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鲜有发现,城市遗址考古中重庆南宋府衙遗址为首次发现。2012年重庆南宋府衙遗址H43考古发掘中,通过使用水洗法获得2件小褐菊头蝠(Rhinolophus stheno)下颌骨标本。下颌骨齿式为2·1·3·3,下齿列长度7.82-7.87mm。骨骼材料属于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小型类型。下颌骨的p3高度退化,生长位置完全退出于下齿列中轴线外侧;p2和p4齿冠直接接触。下臼齿m1-m3齿冠结构相似,齿冠底部前面-颊侧-后面,生长有明显的齿带(前高、后低);下内尖比下次尖弱小;3枚下臼齿从前向后,呈现微弱的规律性变小现象(m3不呈现特别退化现象)。小褐菊头蝠现生区域,是从赤道一带沿马来半岛(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泰国等)向北回归线附近分布,生存区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重庆南宋府衙遗址小褐菊头蝠的发现,证实宋代中国西南峡谷低海拔区域,存在有与热带季风气候区相近似的自然环境特征。该批标本发现于宋代重庆主城区,反映当时重庆主城区阔叶林竹林等原生植被繁茂,自然水域较多并很少受到人类干扰。城市居民生活资料并非是依靠对城内资源进行开发和索取,而主要依靠城市之外的社会供给渠道向城内提供。这一认识为历史时期都市资源域特点找到了例证,也为现代“森林城市”建设理念找到了历史模板。东南亚型翼手目小褐菊头蝠发现于重庆古遗址,还反映中国西南地区古动物群与东南亚古动物群之间,具有很大共同性和密切演化关系。

中国古代淀粉研究:进展与问题196-210

摘要: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淀粉粒分析方法应用于考古学领域以来,已经在中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学者通过开展现代植物淀粉粒形态学研究建立了一系列不同种属植物淀粉粒的鉴定标准,而对现代淀粉沉积过程的相关模拟实验的开展则为古代淀粉数据的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近20年的普及和发展,古代淀粉研究帮助我们在粟作和稻作农业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生产生活工具的功能以及社会生计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然而,伴随着发展,淀粉粒分析方法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如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大量出现的小麦族淀粉该怎么解释、现代数据库样本量不足导致的鉴定标准不统一、容易受到污染等,都需要面对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