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 11-2708/P 国内刊号
  • 1001-7410 国际刊号
  • 2.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第四纪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第四纪研究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四纪研究杂志青藏高原与东亚环境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几何图像、运动转换与高原扩展775-788

摘要:基于近十几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与定量研究结果,在总结区域活动构造运动特征基础上,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有近东西-北东东向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祁连-海原断裂、阿尔金断裂等)、北西西向的逆冲断裂带(祁连山内部及边缘断裂、河西走廊内部及边缘断裂和六盘山断裂等)和北北西向的右旋走滑断裂带(主要是鄂拉山断裂与拉脊山断裂)3组不同方向以及不同运动性质的活动断裂,它们共同控制着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活动构造几何图像和运动转换;其中,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在区域构造运动转换过程中起着控制性作用,逆冲断裂一般发育在大型走滑断裂的端部,起着调节和吸收大型走滑断裂端部水平滑动的作用,而祁连山南部右旋走滑断裂主要是对不同块体差异运动过程进行调节。结合区域新构造变形的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方向和性质活动构造的发育、形成、生长以及扩展过程,控制着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和演化的历史;高原东北缘由南向北逐渐扩展,逐步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现今构造格架,而高原东北缘新活动边界在新生代晚期已越过河西走廊到达阿拉善地块南缘,同时在东北缘弧形构造带的位置也已形成了以三关口-牛首山断裂带为主的高原隆升和向外扩展的新边界。

宁夏同心丁家二沟哺乳动物群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及青藏高原隆升背景789-809

摘要:宁夏同心丁家二沟哺乳动物群是中国中中新世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动物群,但长期以来,对这一动物群产出层位的认识处于模糊和混乱的状态。本文通过对丁家二沟一带新生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将出产丁家二沟动物群的彰恩堡组划分为下、中、上3个层位,其中下部和中部的层位分别产出两个时代不同的动物群:下部的印子岭动物群以Alloptox gobiensis-Protanancus tobieni-Caementodon tongxinensis-Turcocerus sp.1组合为代表,时代对应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MN5;中部的马二嘴子沟动物群则以Alloptox gobiensis-Platybelodon tongxinensis-Hispanotherium matritense-Turcocerus sp.2组合为代表,时代对应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MN6;而上部的地层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划分。同时,丁家二沟地区彰恩堡组的下部层位的时代约为17~15Ma,跨越了中中新统的下界,可以考虑在这一地区重新建立中国陆相通古尔阶下界,使其与中中新统的下界相一致。此外,丁家二沟地区北部彰恩堡组与下伏清水营组成不整合接触,南部干河沟组中发育了生长断层,可能代表了这一地区对约20Ma和10Ma青藏高原两次强烈构造事件在东北部的远程响应。

中国北方哺乳动物群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的记录和表现810-819

摘要: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无不受其生活环境的调控和制约,因此化石物种及其组合的特点与变化是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东亚的哺乳动物群在晚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换,中新世中、晚期之交即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动物群演替事件,适应于森林环境的铲齿象动物群被适应于草原环境的三趾马动物群所取代。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变化也达到一个顶峰,南极冰量显著减少,大洋底层水温度进一步上升,形成17~15Ma期间的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简称MMCO),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与人类活动无关的一次强烈的增温事件。中国中中新世的哺乳动物群对MMCO的升温事件有敏感的响应,出现了大量喜暖喜湿的哺乳动物,如铲齿象、上猿、河狸、睡鼠、安琪马、爪兽、库班猪、利齿猪和古麟等。中中新世的铲齿象动物群反映了相当暖湿的气候环境,上猿等典型的森林动物在此背景下甚至分布到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中国的北方地区。尽管中国的中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几乎都产自河湖相沉积中,尤其以河流相的砂岩为主,保存为化石的机会较少,但仍然有充分的材料显示出哺乳动物对温暖湿润环境的适应性状,从而有足够的记录来描绘哺乳动物在MMCO期间的表现和响应。

晚新生代以来中国西北植被演化及反映的干旱化过程820-831

摘要:亚洲内陆干旱化是全球新生代大陆环境变化中最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之一,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起源、演化及其机制仍存在争议。本文系统整理了具详细定年的30条孢粉序列,利用生物群区化方法,重建了晚新生代以来我国西北植被的时空演化历史,探讨了干旱化过程。结果显示:约36~28Ma,我国西北植被以森林为主,气候湿润;约27~24Ma,出现草原,开始呈现干旱化趋势;约23~18Ma荒漠扩张;约8Ma以来,大部分森林被荒漠、草原替代,干旱程度显著增强。上述干旱化历史与全球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及副特提斯海退缩在时代上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认为,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起源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副特提斯海的退缩有关,而之后干旱化过程受全球变冷影响逐步加强,约8Ma以来的急剧干旱化可能与北半球高纬变冷的关系更为密切。

柴西红沟子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山隆升的约束832-846

摘要: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山间盆地,发育了巨厚的中-新生代地层,详细记录了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构造活动历史。本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厚约1040m并具有精确古地磁年代控制的红沟子剖面(包括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七个泉组)开展精细沉积学研究,包括岩性特征与沉积相、砾岩与砂岩含量变化、剖面沉积速率变化特征以及沉积区物源分析等,结果表明:1)红沟子剖面晚新生代沉积相经历了下油砂山组(〉17.0Ma) 的冲积扇或扇三角洲平原相到上油砂山组(17.0~9.8Ma)扇三角洲前缘-半深湖-扇三角洲前缘相,再到狮子沟组(9.8~5.0Ma)扇三角洲前缘相,最后转为七个泉组(〈5.0Ma)洪积扇相的较复杂的沉积演化过程;2)红沟子剖面大套砾岩主要集中于〉16.5Ma、9.8Ma以及〈5.0Ma,砂岩主要出现在9.8~5.0Ma;3)红沟子剖面沉积速率具有"三低两高"的变化特征,尤其在约9.8Ma沉积速率呈现陡增;4)红沟子剖面砾岩层砾石成分、古水流方向分析,并通过综合梳理对比前人在毗邻研究区不同剖面的沉积物物源研究结果,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晚中新世(〉16.5~5.0Ma)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北部的阿尔金山地区。基于上述认识,将红沟子剖面晚新生代沉积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1)〉16.5Ma 主要以粗颗粒砾岩为主的冲-洪积相沉积;2)16.5~9.8Ma 沉积环境主要为半深湖或前扇三角洲,以泥岩或泥灰岩等细颗粒为主,沉积速率较低;3)9.80~8.53Ma 沉积环境为扇三角洲前缘,岩性变粗且有大套砾岩堆积,沉积速率达到剖面最高值,并在9.8Ma存在不整合面;4)8.53~7.48Ma沉积环境基本与上一阶段类似,砾岩含量减少,砂岩沉积相对增加,沉积速率呈现低值特征;5)7.48~5.00Ma 主要是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砂岩含量较高,沉积速率较高�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中中新世以来古气候变化847-858

摘要:全球变冷、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特提斯洋海退被认为是控制亚洲大陆新生代气候变化的三大因素,然而由于长时间尺度古气候记录的匮乏,对于三者影响的认识并不清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盆地,发育巨厚且连续的新生代地层,详细记录了周缘山体构造隆升过程和区域气候演化历史。本文通过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怀头他拉剖面的中中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物气候代用指标碳酸盐、硫酸根和氯离子含量分析,显示该研究区中中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经历了15.3~13.0Ma相对湿润、13.0~6.6Ma半干旱-半湿润和6.6~1.8Ma干旱的3个演化阶段。结合生物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柴达木盆地干旱化历史可能从中中新世13Ma左右开始逐步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干旱化始于6.6Ma以来。全球变冷是控制柴达木盆地干旱气候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同时青藏高原晚期持续阶段性的强烈隆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新生代地层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859-869

摘要: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能够有效地记录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应力场方向,然而过去对该盆地磁组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始新世下干柴沟组和中新世下油砂山组,因此不能有效界定应力场方向发生变化的年代。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大红沟剖面沉积岩进行了详细的磁组构分析,获得了新生代较高分辨率(平均6~10m)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数据。结果表明,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和上油砂山组及狮子沟组磁面理发育较为明显,磁化率椭球体呈压扁状,具有较强的压扁效应;而路乐河组磁线理发育更为明显,可能记录了较强的构造作用力。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磁组构指示构造应力的方向为近南北向;上干柴沟组和下油砂山组磁组构指示应力的方向为东北-西南向。因此,柴达木盆地由南北向挤压转变为东北-西南向挤压发生在始新世下干柴沟组和渐新世上干柴沟组之间,指示青藏高原北部应力场发生了变化。我们将青藏高原北部应力场的转变归因于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而中晚中新世应力的进一步加强可能与下地壳流或昆仑山断裂开始走滑也有关系。这一研究加深了对青藏高原北部变形机制的理解。

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在祁连山北缘断裂中的应用:以黑河口断层为例870-883

摘要:逆冲断层运动学过程研究可为造山作用和盆地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北缘逆冲断裂(NFT)是一条主要的边界断裂,控制着祁连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变形,但对于该断裂系统的运动学过程缺乏研究。甘肃张掖西南莺落峡附近,黑河口断层(祁连山北缘断裂的一部分)穿过红沙沟并导致其阶地面错断和褶皱变形。为了研究该区域褶皱变形特征和断层运动学过程,我们首先在红沙沟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考察并对变形的地层和阶地面进行了测量,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验证褶皱模型。红沙沟保存有9级河流阶地,利用差分GPS对阶地面的高程进行了测量,同时在野外测量了部分地层的产状。多处断层剖面表明该区域变形属于基底卷入的构造类型,另外变形的阶地面在近断层处表现出明显的褶皱形态。结合阶地面变形特征以及地层的变形,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模型被初步用于该区域构造变形的解释。模型模拟得到自T5、T6和T7形成以来断层滑动量分别是 44±7m、59±10m和 164±28m;结合T6年代得到自约9万年以来该断层的平均滑动速率为 0.68±0.19mm/a,垂直分量为 0.58±0.13mm/a。根据地层与阶地变形特征,并结合模型模拟结果,我们认为祁连山山前基底断层卷入的构造中,在断层出露地表之前,断层顶端存在一个分散式的三角形变形区,区域的应力状态控制着下伏地层和上覆地貌面的褶皱变形。

基岩河道河流水力侵蚀模型及其应用:兼论青藏高原基岩河道研究的迫切性884-897

摘要:河流作为对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最为敏感的地貌单元,记录了丰富的水系演化、构造变形以及气候变化信息。目前基于数学推导与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水力侵蚀方程,将构造抬升与基岩河道水力侵蚀作用相结合,使得通过河流纵剖面形态提取基岩隆升速率的时空分布特征成为可能。现有研究与应用主要包括:1)利用方程的稳态形式获取水系陡峭系数(坡度-面积对数分布图,Chi-plot),并以此探讨构造隆升速率高低及空间分布特征;2)构建河流裂点的溯源迁移模型,定量获取裂点迁移速率;3)利用方程的线性非稳态形式,获取区域基岩隆升历史;4)获取不同流域水系河段x值,判别分水岭的迁移方向。对于方程的非线性非稳态形式,在求解及应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将是水力侵蚀模型今后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简单回顾现有青藏高原基岩河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开展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尺度青藏高原基岩河道相关研究的迫切性。

六盘山断裂带活动性差异及其对六盘山隆升的影响898-906

摘要:六盘山断裂带包括西麓断裂和东麓断裂,二者的活动时代和活动性质都有明显差异。其中,六盘山西麓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的挤压逆冲断裂,全新世不活动;六盘山东麓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左旋走滑断裂,最北端与海原断裂带相接,南端与陇县-宝鸡断裂带相连,其北段左旋走滑速率为2.0±0.3mm/a,逆冲速率为 0.80±0.08mm/a,向南走滑速率逐渐降低,逆冲速率不断增大。定量化的地貌因子(河道陡峭指数)显示六盘山东西、南北的分布明显不同,具有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揭示了六盘山抬升速率南侧及东侧较大,反映出地貌形态对活动构造具有良好的响应。分析认为六盘山地区断裂活动性差异及断裂性质、滑动速率的转变是造成六盘山差异抬升的主要原因。

金塔南山河流砾石特征指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演化907-916

摘要: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不但塑造了高原及其周边的地貌,影响了气候的变化,而且极大地改造了其周缘的水系格局。其中,河流沉积物最直接地记录了河流演化与水系演变的过程。本研究主要利用河流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分析金塔南山地区水系演化对高原东北缘扩展过程的响应。金塔南山顶面普遍沉积一套磨圆度较好、分选较好的河流砾石层,其砾石岩性主要组分为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和硅质岩,在局部地区也存在较多的砾岩和灰岩。祁连山北部主要的7条河流出山口主河道的砾石组分统计结果显示砾石岩性主要组分存在较大差异;河流之间的砾石岩性差异很好的解释了金塔南山顶面砾石岩性组分自东向西的变化。根据对比金塔南山顶面砾石组分和祁连山北部主要的7条河流主河道砾石组分中不同抗风化能力岩性的含量与分布,我们认为金塔南山顶面砾石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对金塔南山顶面砾石ab面的测量发现:东段砾石倾向单一,指示古流向为北;而中西段倾向复杂。总体来说,砾石倾向指示的古水流方向是北向。结合砾石岩性组分与分布以及古流向,认为在金塔南山顶面沉积砾石层时,此处的河流处于摆荡状态且河流之间可能有汇合现象,造成局地砾石ab面指示的古流向与整体流向不一致;而后随着中更新世以来金塔南山的抬升,黑河和北大河下切分别形成正义峡和鸳鸯峡,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水系。

柴达木盆地西部SG-1钻孔中伊蒙混层结构特征及环境意义917-925

摘要:本文运用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察汗斯拉图地区SG-1岩芯(38°24'35.30"N,92°30'32.70"E;长938.5m)的粘土矿物组成,重点讨论伊蒙混层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意义。样品取自非盐层中,取样间隔为2m。伊蒙混层矿物中的伊利石晶层含量为85%~90%,为高度有序的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晶层间隔层数(n)有高类型(H)和低类型(L)。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盐度和温度,盐度高的时候钾离子浓度也高,并且离子间的交换作用强,促进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因此,盐湖环境下H型的出现概率普遍高于咸水湖环境。盐湖环境下(2.2~2.0Ma和1.2~0.1Ma)伊利石晶层的间隔层数高,以H型为主,咸水湖环境下(2.8~2.2Ma和2.0~1.2Ma)以L型为主。钻孔中1.2~0.9Ma时期为盐湖环境,但H型出现概率却最低(4.94 % ),这与全球性的极冷气候有关。与粘土矿物种类相比,矿物结构的变化具有更微观的环境意义。

石膏岩中粘土矿物提取的一种新方法及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926-934

摘要:目前通用的前处理方法难以从石膏岩中有效提取足量粘土矿物进行测试分析,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本研究改进了原有的粘土矿物分析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下简称EDTA)溶解石膏岩,释放其中所含的粘土矿物,有效提高石膏岩中粘土矿物的提取能力。本文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塔山剖面(36.5°N,101.8°E) 始新世祁家川组、洪沟组和马哈拉沟组的9个石膏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对比试验确定了EDTA的溶解条件,明确了采用EDTA提取石膏岩中粘土矿物的实验流程和方法,并探讨了溶解过程对粘土矿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DTA对石膏岩的最佳溶解条件为:温度=100℃、pH=10~12、浓度=0.32mol/L,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提取粘土矿物质量是原来的1~25倍,且不破坏粘土矿物的晶型结构。使用EDTA溶解法提取9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西宁盆地始新世石膏岩样品中粘土矿物含量以伊利石为主(62%~90%),含少量绿泥石(3%~17%),蒙脱石(含伊蒙混层矿物)含量变化较大(0~35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反应该区域始新世以干旱气候为主,盆地内石膏岩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湿波动现象。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研究935-944

摘要:本文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设计并进行了7组高原不同隆升情景的数值试验,集中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在欧亚内陆干旱演化中的作用。在无高原试验中,亚洲副热带干旱区为东西对称的纬向型分布;随着高原高度的增加,一方面有助于东亚季风降水的向北扩展,另一方面导致欧亚大陆西风强度显著减弱,使得亚洲副热带气候纬向不对称性增加,同时欧亚中纬度干旱面积增加。其原因是,高原隆升导致近地层气温下降,进而大气含水量减小;同时,地形的阻挡效应导致纬向和经向的环流减弱,这两个因素综合导致内陆地区水汽输送的减弱是中亚干旱区范围增加的主要动力学机制。与以往大气模式试验一致,海气耦合试验支持了高原隆升是亚洲内陆水汽输送和降水减少,以及内陆干旱化加剧的重要原因的科学认识。

青藏高原主体与周边区域隆升对亚洲季风气候的影响945-952

摘要:本文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设计并进行了7组高原不同隆升情景的数值试验,集中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在欧亚内陆干旱演化中的作用。在无高原试验中,亚洲副热带干旱区为东西对称的纬向型分布;随着高原高度的增加,一方面有助于东亚季风降水的向北扩展,另一方面导致欧亚大陆西风强度显著减弱,使得亚洲副热带气候纬向不对称性增加,同时欧亚中纬度干旱面积增加。其原因是,高原隆升导致近地层气温下降,进而大气含水量减小;同时,地形的阻挡效应导致纬向和经向的环流减弱,这两个因素综合导致内陆地区水汽输送的减弱是中亚干旱区范围增加的主要动力学机制。与以往大气模式试验一致,海气耦合试验支持了高原隆升是亚洲内陆水汽输送和降水减少,以及内陆干旱化加剧的重要原因的科学认识。

以蒙古高原小地形为例对青藏高原动力气候效应的探讨953-960

摘要: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演化的影响是古气候学热点问题之一。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效应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中高原对大气环流的阻碍作用被认为在亚洲冬季气候形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的理论及重建研究大都强调青藏高原主体的贡献,忽略了高原边缘中小尺度地形的可能贡献。以青藏高原北边缘蒙古地形为例,现代大气流场显示蒙古地形对冬季对流层低层西风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本研究利用一个海气耦合模式评估了蒙古地形对亚洲冬季气候的影响及其同青藏高原主体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蒙古高原地形对亚洲西风急流和东亚冬季风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蒙古高原存在时,东亚大槽加深,日本上空的西风急流增强,东亚冬季风环流也增强。该效应主要源自于亚洲大气热力结构的变化,对流层低层西风在蒙古地形的动力强迫下向北绕流,在下游产生强烈的北风异常,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该温度冷平流最终导致西风急流和冬季风环流的响应。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主体对西风急流和冬季风的贡献要明显弱于蒙古高原。该结果启示我们,传统认识的青藏高原动力效应可能被一定程度高估,亚洲各地形的动力效应不仅同其规模和高度有关,也与其所处位置有关,处于敏感区域的较小尺度地形同样会对亚洲气候形成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晚全新世气候组合特征961-969

摘要:青藏高原北部受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共同影响,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但该区古气候记录相对较少,特别是缺少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对该地区的气候组合特征(温度-湿度组合)的解释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研究选择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的库赛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湖泊自生碳酸盐稳定碳、氧同位素的分析,结合纹层定年,探讨了碳、氧同位素的气候指示意义,重建了1600年以来的气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湖泊内源生物增加,水生生物选择性利用水体中溶解的12C,导致湖水中13C富集偏正,因此δ13C值能够指示流域气温的变化,即δ13C值偏正,温度偏高;与此同时,蒸发作用显著导致流域内有效湿度降低,造成湖水中18O富集,因此 δ18O值指示流域有效湿度的变化,即δ 18O值偏正,有效湿度偏低。在此基础上,重建了1600年以来青藏高原北部的气候演化序列:400~600A.D.(黑暗时代冷期DACP),气候冷湿;600~1400A.D.(中世纪暖期MWP),气候暖干;1400~1900A.D.(小冰期LIA),气候冷湿;20世纪后,进入近代暖期(CWP),暖干气候特点更加明显。过去1600年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温度和湿度的气候组合总体表现为冷湿、暖干的特点,其中冷期有效湿度的增加可能是由于中纬度环流活动频繁,具体表现为西风急流的增强,导致降水增加。

中国中世纪暖期温度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970-982

摘要: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的过去2000年气候模拟试验资料,在与历史气候重建资料、观测/再分析资料及其他模式模拟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世纪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简称MWP)地表温度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在公元801~1250年的中国中世纪暖期期间,在年代际尺度上,中国地表温度EOF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为全区一致型,并且北部的变率大于南部,最大的变率中心位于中国东北部;EOF第二模态反映出研究区内南北反向的空间分布特征。40°N以北地区温度变化一致;40°N以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沿海地区与华北地区呈反相变化,最大的变率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中世纪暖期地表温度EOF第一模态主要归因于太阳辐射的影响,火山活动也是影响因子之一;EOF第二模态主要受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其他外强迫因子的影响较小。但是,温室气体、土地利用/覆盖两个外强迫因子对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在中国,中世纪暖期太阳活动剧烈、火山活动较少,下垫面吸收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地表净辐射通量增大,是中世纪暖期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