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 11-2708/P 国内刊号
  • 1001-7410 国际刊号
  • 2.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第四纪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第四纪研究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四纪研究杂志第四纪/新生代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专辑论文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背景的响应577-588

摘要:甘肃临夏盆地的晚新生代沉积物厚度巨大,其中富含从晚浙新世到早更新世各个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已知包括10目42科131属172种,在种级水平上全部是绝灭类型,仅少数属有现生代表。这些化石是研究哺乳动物群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背景关系的重要材料。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和形态特征与气候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对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尤其敏感。依据中国陆生哺乳动物分期对临夏盆地沉积序列中的物种分异度、新纪录和消失种进行统计。临夏盆地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变化在整个晚新生代时期相当显著,可以明显地分为不同阶段: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早更新世是多样性水平最高的时期,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多样性最低,上新世处于中等水平。从哺乳动物多样性分析得到的临夏盆地各时期气候环境变化过程与根据其他独立证据,如群落线分析得到的结果高度吻合,也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密切相关。

中国新近纪植被和环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589-596

摘要:探索新近纪植被和环境的发展规律,是了解当今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形成过程、预测今后可能变化趋势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鉴于中国新近纪植被和环境演化的错综复杂性,为使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真实有效,特提出下列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1)资料的不均衡性。现有的有关中国新近纪古植物资料因研究时期、产地和化石类型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如一些源于油田的孢粉资料,大多是以孢粉组合的形式陈述,孢粉组合所涵盖的地层往往很厚,其精度远比以样品为单元的资料为低。2)地质年代的精确对比。中国陆相地层年代的确定以往主要参照化石证据,其中孢粉为重要证据之一。鉴于新近纪植被分异的增大,大区域间的孢粉对比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工作中需要更多地运用其他证据,如古地磁等。3)大植物与孢粉资料运用的利弊。用综合化石证据来恢复古植被,需要根据不同化石的保存特性区别对待,如孢粉的产出层位一般比较连续,但更多地代表区域性植被面貌;而大植物的分布层位比较局限,主要反映本地植物的情况。此外,由于保存的缘故,草本植物的花粉比大植物更容易被保存。4)定量方法的运用。对原始资料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取舍标准,以去除因资料的不均衡所引起的误差。对孢粉和大植物资料要区别对待,因孢粉组分的百分含量对决定植被的类型至关重要。

甘肃新生代气候环境变化与哺乳动物群演替597-607

摘要:甘肃省境内新生代沉积中富含动物化石,以早渐新世晚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早期、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新生代青藏高原形成、快速隆升,改变了东亚的大气环流和中国的地理格局,使甘肃的气候和地理面貌发生了巨变。甘肃省境内的哺乳动物群在这些变化背景下发生了一次次的更替。本文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动物群所代表的生态特征分析和结合沉积物佐证,推测了甘肃新生代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古新世一早渐新世早期,海拔不高,气候炎热干燥,呈沙漠或干旱的荒漠环境;早渐新世晚期一早中新世早期为半干旱半暖湿气候下的森林环境,间有开阔的草原地带;中中新世晚期森林更加茂密,水体丰富,冬季风开始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晚中新世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环境,古冬季风盛行;上新世时变得越来越干冷;第四纪开始,青藏高原的抬升活动愈发剧烈,甘肃的海拔高度越来越高,从早期的干冷到中间的短期暖湿反复变化,生物和地貌也随之巨变,适应干冷气候和荒漠草原环境的哺乳动物兴起。晚更新世时甘肃北部以干燥寒冷的草原为主,夹有大面积森林草原或荒漠草原,但此期间气候有波动,出现过温湿气候;南部有茂密的森林,气候暖湿。晚更新世末,气候环境、地理和生物面貌已与现代相似。

内蒙古大庙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序列与环境变化608-613

摘要:中新世是现代地理、生态、气候格局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研究陆生哺乳动物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理想时段。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发现的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试图揭示同一区域哺乳动物群落演变过程、生态类型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庙共产出了3个时段的动物群,分别为早中新世谢家期、中中新世通古尔期以及晚中新世灞河期。从哺乳动物群落组成以及类群的演化序列上分析,大庙地区从早中新世谢家期至晚中新世灞河期生态环境相对稳定,明显不同于现代的干旱草原环境,应该是温湿的森林与开阔的草原共存的格局。

甘肃秦安崖湾剖面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及其生态环境特征614-621

摘要:甘肃东南部的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十分发育,其中富含哺乳动物化石,自20世纪六、七十年现铲齿象等哺乳动物化石后,一直鲜有关于这一地区化石发现的报道。近几年,在对天水盆地北部秦安一带的新生代地层研究过程中,经过野外考察和测量,确认秦安县城西北部约15.5km郭嘉镇附近的崖湾剖面属于新近系沉积,其沉积地层大致可以划分为3段(共37层),并于第二段的23层(褐红色砂质泥岩层)和28层(褐红色粉砂质泥岩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经有关专家鉴定属于三趾马动物群,共包含有5目10科11属13种。其中上化石层(第28层)三趾马动物群主要代表性属种有Hipparion chiai, H. weihoense , H. fossatum , H. plocodus , Acerorhinus fuguensis , Chilotherium wimani , Ch. habereri , Chleuastochoerus stehlini , Palaeotragus microdon等,其化石组合时代大致与府谷喇嘛沟动物群和临夏盆地大深沟动物群相当,时代可能为保德期早期,相当于欧洲MN11。下化石层(第23层)哺乳类可能为晚中新世灞河期晚期,相当于欧洲MN10。由于本地区正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向青藏高原区的过渡区,因此,崖湾剖面上化石层动物群代表了晚中新世华北三趾马动物群与青藏高原三趾马动物群之间过渡区域的三趾马动物群面貌,其化石组合特征反映出当时该区可能属于亚热带稀树草原的生态环境特征,气候相对较为适宜,是比较适合大型哺乳动物生存的。该区具有过渡性质三趾马动物群的发现,对于研究三趾马动物群在我国境内的分异与东西演化、确定该区地层年代以及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肃灵台雷家河剖面中的[鼠平]类化石与中国[鼠平]类生物年代学进展622-635

摘要:系统记述了产自甘肃灵台雷家河文王沟93001地点和小石沟72074(4)地点的[鼠平]类化石,包括比例克模鼠相似种Mimomys cf.M.bilikeensis、甘肃模鼠Mimomys(Cromeromys)gansunicus、欧洲异费鼠Allophaiomys deucalion、繁昌维蓝尼鼠相似种Villanyia cf.V.fanchangensis、波尔索地鼠未定种Borsodia sp.、沟牙田鼠Proedromys bedfordi和[鼠平]亚科属种未定Arvicolinae gen.et sp.indet.。将它们在雷家河剖面晚中新世-早更新世综合生物地层剖面上的时代分布与中国其他地点的早期[鼠平]类化石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早期[鼠平]类生物年代学的进展,探讨了中国早期[鼠平]类生物年代学框架建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运用Grichuk方法重建山西张村晚上新世古温度636-642

摘要:本文介绍了前苏联Grichuk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的古气候定量重建方法——Grichuk法,并运用该方法重建了山西张村晚上新世的温度参数,反映当时气候(年均温8.7—18.3℃,最冷月均温-3.0—9.5℃)远比今天(年均温8.8℃,最冷月均温-6.8℃)更温暖。同时,对同一套孢粉数据,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数据对比显示运用Grichuk法与共存分析法估算的古温度参数范围相近,但Grichuk法估算的古温度参数范围要比共存分析法的结果更宽些,其差别产生的原因可能与二者操作方法相异及参考的最近现存亲缘类群分布范围不同有关。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山神庙咀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发现643-653

摘要:2006~2008年,在泥河湾盆地山神庙咀化石点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已初步鉴定出如下种类:兔科(属、种未定)、鼠兔(未定种)、直隶狼、猫科(属种未定)、硕鬣狗(未定种)、草原猛犸象、披毛犀、板齿犀(未定种)、长鼻三趾马(未定种)、三门马、猪(未定种)、真枝角鹿(未定种)、转角羚羊(未定种)及中国羚羊等;尽管上述种类全部属于经典泥河湾动物群成员,但其中草原猛犸象、披毛犀、野猪、真枝角鹿及转角羚羊等材料都比前人所发现的要丰富和完整。从3次发掘情况看,该地点是泥河湾盆地几十年来所发现的含大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点。这些化石不仅对解决有关属种的分类与演化问题至关重要,而且对间接确认经典泥河湾动物群的确切层位和丰富该动物群的内容是重要素材;此外,还可为解决桑干河两岸及油房断层两盘之间生物地层对比工作的有关难题提供新证据。据野外地层的高程判断,山神庙咀动物群要比小长梁动物群的年代稍晚,即晚于1.36Ma;而经典泥河湾动物群的时代也应与之相当。

贵州毕节扒耳岩巨猿动物群的年代与环境——来自食肉类化石的分析和研究654-666

摘要:贵州毕节扒耳岩为一处新近确认的含巨猿化石的洞穴裂隙堆积,出土了若干伴生动物化石。其中食肉类标本数量不多,历次采集的仅有19件,但基本可以鉴定到种,且大多数具有断代指示意义。这批标本鉴定计有:桑氏硕鬣狗(Pachycrocuta licenti)、中国黑熊原始亚种(Ursus thibetanus primitinus)、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拟豺(Cuon dubius)和豹(Panthera sp.),共计4科5属5种动物。除豹属未定种外,其他4种均是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的特有种类,Ailuropoda microta和Cuon dubius则是广西柳城巨猿洞动物群的标志性物种。单就食肉类的组合而言,扒耳岩与广西柳城巨猿洞和田东么会洞两地的动物群相当,稍晚于巫山龙骨坡,早于建始龙骨洞动物群,为早更新世早期。扒耳岩动物群以森林型动物(如Ursus,Ailuropoda和Panthera)为主,缺少典型的草原型动物,呈现出单一的森林性组合面貌,据此分析推测巨猿应为典型的森林环境栖息者。

秦皇岛山羊寨洞穴堆积中的中更新世麝鼩Crocidura类化石667-674

摘要:河北秦皇岛山羊寨洞穴堆积中发现的中更新世麝鼩Crocidura类化石,包括翁氏麝鼩C.wongi和3个麝鼩未定种。翁氏麝鼩C.wongi的P4前附尖小、刃状纵脊发育、平均尺寸介于大麝鼩C.1asiura和小麝鼩C.3uaueolens之间,与周口店、金牛山等的特征基本一致。C.sp.1的P4冠面形态类似于Sorex型,前附尖相对发育,并与前尖相连,使唇侧纵脊由相对较矮的前附尖、高大的前尖及其后尖三尖相连而成;C.sp.2的M2长方形,长比宽小四分之一,与其他种近方形的臼齿明显不同,其M3较少退化;C.sp.3齿冠形态基本上为Sorex型,由两个三角形的齿座组成W形,下中尖发育,下斜脊唇侧视为不对称的V形或倾斜的L形,但它的齿尖却不染色。这些形态差异可能暗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北方的此类化石可能并非翁氏麝鼩C.wongi这一种。

黑龙江阿城交界洞穴遗址的哺乳动物群675-688

摘要:黑龙江阿城交界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来自洞穴堆积下部的第5层和第6层,目前鉴定出12个种类,以北方种类为主,缺少披毛犀和猛犸象等典型的喜冷种类,是生存于亚温暖期向寒冷期过渡阶段的北方动物群。交界动物群以含原东北鼢鼠相似种、东北兔(翁氏兔)和梅氏犀等中更新世类型为特征,在组成上与中更新世中晚期的金牛山和庙后山动物群、晚更新世的小孤山动物群和古龙山动物群接近。堆积下部第6层出土的化石种类可能生存于距今154—266ka之间的亚温暖期(倒数第二冰期Ⅱ和Ⅲ阶段之间)末尾,适合喜温的梅氏犀及对温差适应能力较强的北京斑鹿、斑鬣狗等大型动物的生存;而出土于第5层的化石种类可能生存在暖冷交替的倒数第二冰期Ⅲ阶段初始(距今154ka)附近,适合旱獭、原东北鼢鼠、东北兔等小型草原型哺乳动物的生存。交界动物群生存时期的环境为草原与森林镶嵌存在,在亚温暖期时(下部第6层堆积时期)的森林面积较大,而在冷暖期转变时(次下部第5层堆积时期)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面积增加。

西藏阿里门士的真马化石689-698

摘要:描述了2009年采自西藏阿里地区门士乡附近的2件真马化石,标本包括1件完整的右前第2指节骨和1件左第3踪骨近端,均采自门士河右岸河湖相砂砾岩堆积中。标本粗壮,第3踱骨近端关节面圆隆、对各跗骨关节面宽大,第2指节骨横宽。大小形态上与邻近的札达盆地上新世地层中的札达近三趾马Hippanon(Plesiohipparion)zandaense者截然不同,代表了一类比现生半驴Equus kiang和E.hemionus都要大的真马类,可能属于普氏野马E.przewalskii。真马化石的发现确定了门士河右岸的河湖相砂砾岩为第四纪沉积物,已知E.przewalskii出现的时间通常不早于晚更新世,如果以后能增加标本证明门士真马化石确实属于E.przewalskii,那么门士的这套河湖相地层的形成年代应不早于12.6万年。

广西平乐鸡母岩发现的晚更新世人类牙齿化石699-704

摘要:本文对广西北部平乐县鸡母岩发现的人类牙街化石进行了研究,认为形态学上区别于中中直立人和早期智人,而与晚期智人相似。与之共牛的哺乳动物群,包含绝迹种猩猩、大熊猫和绝灭种东方剑齿象、中国貘,指示其时代在晚更新世。平乐人类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现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福建莲花池山旧石器遗址孢粉记录的古环境初步分析705-714

摘要:莲花池山旧石器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2005~2006年的考古发掘中揭露出一个包含有砖红土及网纹红土的地层剖面,在其中的3个石英砾石夹层中出土数百件石制品。光释光测年数据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的活动时间大致在60—26kaB.P.,对应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古人类活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面貌属于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植被面貌,林下生长有丰富的蕨类植物,在这一良好的生态背景下,古人类活动频繁。遗址石器工业面貌是以刮削器为主的小型石器技术类型。这种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的特征不同于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以砍砸器为主的大型砾石石器工业传统,是我国南方地区MIS3阶段开始广泛出现的技术特征。MIS3阶段是寒冷干燥的末次冰期中一个温暖湿润的“间冰阶”,该阶段全球范围内古人类技术出现明显变化,遗址显著增多,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莲花池山的研究结果显示,气候环境转变是南方地区技术传统改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南方地区多样化的区域小生境也提示这一文化传统的变革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

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动物群研究715-722

摘要:针对广西邕江流域6处河岸型贝丘遗址(豹子头遗址、灰窑田遗址、顶蛳山遗址、牛栏石遗址、凌屋遗址和螺蛳山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这些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0000年左右至6000年左右,出土动物种属及动物群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的结果展现了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生物多样性以及贝类文化由形成到发展再到消亡的整个过程。邕江流域贝丘遗址共出土包括软体动物(腹足纲和瓣鳃纲)、节肢动物(甲壳纲)以及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在内的7纲84种动物,动物种属、数量以及个体大小在各贝丘遗址以及不同文化阶段存在显著的共性和差异性,其差异性可能主要是与遗址所处具体位置的微环境、动物的生态习性以及人类行为有关。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动物骨骼表面微痕与人类行为特征723-729

摘要:浙江跨湖桥遗址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距今约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中出土有大量哺乳动物骨骼,通过显微观测和统计,发现遗址动物骨骼表面有丰富的人工改造痕迹,并有家畜狗的啃咬痕迹等。其中人工改造痕迹的比重,达到所观察标本总数的17.57%。人工改造痕迹的显微特征、排列规律、分布位置等,反映遗址古居民已熟练掌握了剥皮、分解、剔肉等多种屠宰和加工技术。遗址古居民还对动物资源进行肉食之外的其他目的的开发,如把动物骨骼作为原料进行其他生产性加工等。跨湖桥遗址骨骼表面痕迹的观测,显示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居民屠宰加工方法,与中国旧石器时代有密切的技术渊源,如对动物躯体进行分解时切割位置的选择等。遗址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与以前对旧石器时代的许多认识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相异的地方,如切割刻划痕迹底部比较光滑,没有旧石器时代切割刻划痕底部的微细条纹(microstriations)等。这可能与该时期所使用工具发生变化相关。跨湖桥遗址骨骼表面改造痕迹的研究,对认识新石器时代古居民的行为方式、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技术渊源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中坝制盐遗址的孢粉分析与古植被、古环境730-735

摘要:考古证据表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重庆三峡地区的中坝遗址就开始了规模性的盐业生产。为了解盐业生产的环境背景及其影响,在中坝遗址厚达12.5m的文化堆积层进行了孢粉取样和分析。AMS ^14C测年结果显示,这些样品分别来自新石器时代晚期(4420~3700aB.P.)、商至西周(3550~2700aB.P.)和东周(2700—2300aB.P.)。孢粉分析表明:中坝遗址的样品均以草本植物花粉和蕨类植物孢子占绝对优势。主要以禾本科(Poaceae)、楼梯草属(Elatostema)和蹄盖蕨属(Athyrium)为主,而乔灌木植物花粉所占比例很低,除松属(Pinus)、桦木属(Betula)、枫杨属(Pterocarya)、栎属(Quercus)花粉外,还见到夹竹桃科(Apocynaceae)、女贞属(Ligustrum)、槛木属(Loropetalum)和枫香属(Liquidambar)等亚热带树种的花粉。中坝遗址及附近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植被以少林、灌丛草地为主,遗址周围分布大片杂草群落,并可能有大面积的农田,表明这个地区始终存在较强的人类活动。早在新石器时代,制盐业和种植业使得低山丘陵与河谷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遗址附近的河谷形成疏林草地景观。商至西周时期,尽管气候变干,但人类活动仍很强烈,似乎气候变化对盐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东周时期的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制盐业和农业活动规模扩大,森林植被破坏程度加大,草坡随之增多。

中国南方现代块根块茎类植物淀粉粒形态分析736-745

摘要:为了研究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历史,对中国南方常见块根块茎植物天南星科(Araceae)、薯蓣科(Dioscoreaceae)、百合科(Liliaceae)、睡莲科(Nymphaeaceae)、莎草科(Cyperaceae)、菱科(Trapaceae)、姜科(Zingiber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中13个种的14个样品进行了现代淀粉粒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类植物的淀粉粒与禾本科、壳斗科等其他被人类利用的植物的淀粉粒具有明显的不同。综合运用粒径、二维形状、表面特征、脐点位置、单复粒、消光臂形态、长短轴比值以及针状草酸钙晶体等一系列指标,可以对这14个样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块根块茎植物淀粉粒的长短轴比值与其粒径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植物淀粉粒组合中的某些特征性淀粉粒,可以作为该种植物淀粉的鉴定依据。此项研究结果充实了中国现代淀粉粒数据库,也为将来进行古代块根块茎类淀粉粒的鉴定提供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