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第四纪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s

  • 11-2708/P 国内刊号
  • 1001-7410 国际刊号
  • 2.2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第四纪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第四纪研究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四纪研究杂志考古与人类环境演化专辑
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晚更新世人类遗存与生存模式969-977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在青海小柴旦发现旧石器遗存以来,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已经发现了1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年代属晚更新世晚期。这些遗存显示,古人类在距今30ka左右开始尝试向这些高海拔地区扩散,但直至距今15ka以后才有更多的人群迁徙至此。通过对这些遗存分布位置、古环境特征、年代测定和石器技术、组合分析,得以管窥古人类对该地区的开发利用过程,并进而阐释史前人类技术发展、生存模式演变和古环境的耦合关系。

欧亚大陆的黄土带与旧石器早期人类活动978-987

摘要:文章对欧洲和亚洲黄土分布资料进行了整理,结合欧亚的旧石器考古资料,发现在旧石器早期,欧亚大陆的考古遗址主要分布在黄土带上,这反映了在旧石器早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能存在着一条“黄土之路”。这条“黄土之路”东至中国华北,在天山、阿尔泰山地区分为两条线,在高加索地区汇合,通过欧洲,一直向西至法国和不列颠群岛。通过对欧洲、中亚和东亚黄土旧石器遗址剖面的对比,发现无论是冰期还是间冰期,在黄土分布区,有的地方一直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比如欧洲和东亚,周围的自然环境能使人类生存和生活;而有的地方只有在间冰期才适合人类生活,比如中亚。这需要进一步的工作证明。在S5(MIS 13-15)阶段,无论在欧洲还是亚洲,考古遗址发现的几率都比较大,这也许说明在这个时期人类的活动更为活跃。而且在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古土壤带上,相似的自然环境也许存在着更多的交流。这需要进一步对旧石器文化特征上进行比较方能得出更确切的结论。

东秦岭南洛河中游地区发现的旧石器和黄土堆积988-999

摘要:对2006-2007年在东秦岭南洛河中游地区河南省卢氏和洛宁两县发现的8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的160余件石制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产出石制品的黄土堆积剖面进行了地层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表明,南洛河中游地区的旧石器工业很丰富,石制品的加工技术与上游洛南盆地一致,同样采取硬锤直接打击法;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流堆积物中的石英岩和石英砾石等;石制品中有相当数量的小型石片和由小型石片二次加工修理而成的工具,还有直接由砾石加工而成的重型工具,如手镐等;除此之外,大型石片以及以大型石片加工而成的重型工具,如重型刮削器也多有所见。由于工作范围和力度的局限,南洛河中游地区目前尚未发现上游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中广泛存在的手斧、三棱手镐、薄刃斧和大型石刀等Acheulian类型两面加工技术生产的工具。新发现的南洛河中游旧石器地点分布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流阶地和黄土地层中。地层分析和光释光年代测试表明,南洛河中游地区的黄土堆积至少从中更新世便已经开始,并一直持续到全新世,至少在黄土剖面中S1,S3和S4的3个层位有石器分布;其黄土-古土壤旋回不仅可以用于石制品产出层位的准确定年,还指示了早期人类石器工业演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过程。

河南卢氏发现黄土旧石器1000-1006

摘要:文章报道了在河南卢氏发现的3个旧石器地点:石制品出自S1的Ly15地点;在S3,S2和S1中均有旧石器发现的Ly13地点;出自S2的Ly14地点。3个地点的石制品均以石英岩砾石为原料,锤击法打片,石器数量较少,有手镐、刮削器,这些发现为探索中国南北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行为探讨1007-1013

摘要: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自2004年发现以来已进行过3次系统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38件石制品。文章从类型、原料、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方法对石制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龙洞古人类选择围岩内部的石英质岩脉和洞外河流形成的河卵石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碎屑等,个体以中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基本方法,砸击法被少量使用;石器多为片状毛坯制作而成,刮削器是石器的主要类型,此外还有手镐、砍砸器、石锥和雕刻器等,石器为锤击法单向简单加工而成。另外,结合洞穴自然环境、动物化石埋藏及考古分析等证据,探讨了古人类于更新世晚期对黄龙洞的利用方式和生存行为。

人类牙齿表面痕迹与人类生存适应及行为特征——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使用痕迹1014-1022

摘要:人类为获取食物和满足其他需求而使用牙齿从事的各类非咀嚼性活动在牙齿表面形成使用痕迹。牙齿使用痕迹与古人类的行为特征关系密切,记录了丰富的古人类生存环境、食物构成、获取食物的方式、行为模式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信息。对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的观察发现:黄龙洞人类前部牙齿表面具有釉质破损与崩裂、齿冠唇面破损、齿间邻接面沟3种类型的使用痕迹。根据这些牙齿使用痕迹的分布和表现特点,推测生活在黄龙洞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经常使用前部牙齿从事啃咬、叼衔、或剥离坚韧的食物或非食物物品等活动,并可能将前部牙齿作为工具使用;齿间邻接面沟提示当时人类经常从事剔牙活动。结合已经在黄龙洞发现的其他人类活动证据,我们认为当时人类可能从事狩猎活动,食物构成中包含有较多的肉类及粗纤维植物。

第四纪研究杂志简讯
第12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国际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1022-1022

摘要:第12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国际会议于2008年9月18~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物理、化学、地质和考古等领域的近二百名第四纪年代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其中140多位来自国外。本届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由2008年Appleton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Ann Wintle教授担任,参加此次会议有《第四纪年代学》杂志主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地质学家Rainer Grun教授,印度物理学家Ashok Singhvi教授,和丹麦Riso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Andrew Murray教授等国际著名学者。

第四纪研究杂志考古与人类环境演化专辑
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骨化石表面痕迹研究1023-1033

摘要: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属于中更新世早期,发掘出表面带有痕迹的骨化石标本。使用肉眼裸视观察法、低倍显微观察法、高倍显微观察法、三维扫描数字模型技术等多种观测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鉴定出痕迹种类包括人工改造痕迹和其他动物改造痕迹。人工改造痕迹包括锤击痕迹、切割痕迹、砍斫痕迹、戳刺痕迹等,其中锤击痕迹主要出现在骨器表面(用于骨器制造),其他痕迹则出现在多种骨骼部位的残片上(可能由狩猎、屠宰、分割和剥皮行为产生)。动物改造痕迹包括食肉目动物啃咬痕、偶蹄目动物踩踏痕、啮齿目动物啃咬痕等。其中制造啃咬痕的啮齿目动物中,可能包括有豪猪、竹鼠和鼠科动物等。人工改造痕迹的研究对认识当时人行为模式提供了具体证据,如当时人对洞穴占据使用形式、骨质工具制造与使用、狩猎与分食行为(狩猎工具与剥皮技巧)等。本研究对其他动物改造痕迹也作了必要分析,如豪猪与鼠科动物的不同啃啮形态等。该遗址研究、鉴定出的多种痕迹标本,以及多种鉴定、分析方法的使用等,显示出古人类遗址中痕迹标本的复杂性,以及多种研究方法的必要性。三维扫描数字模型技术,是国内在该领域研究方法中的首次使用。

湖北郧西黄龙洞骨化石表面改造痕迹研究1034-1041

摘要:湖北黄龙洞遗址出土有距今约10万年的7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掘出石制品和骨制品等。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超景深数码显微镜以及三维扫描仪等对该遗址骨化石表面具有明显改造痕迹的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参考国内外关于标本表面改造痕迹的认识,对痕迹性质(种类)进行鉴定。然后以鉴定工作为基础,对痕迹在骨骼表面的分布组合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痕迹研究结果支持了发掘者此前提出的关于黄龙洞骨骼堆积属于原地埋藏的研究结论,并表明:黄龙洞内古人类的狩猎与屠宰等活动,是造成洞穴内骨骼堆积的主要原因;当时古人类可能在居址附近猎获动物后,将动物集中到洞穴内进行过较细致的屠宰。居住在黄龙洞的古人类屠宰技术行为主要有:切割、刮切、砍斫和砸击等。大多数切割痕迹主要是为了剥取肉食,部分位于骨骺端的切割痕迹以及砍斫痕迹是肢解行为的结果,而砸击痕迹则与取食骨髓以及骨器制作的行为有关。与人工痕迹同时出现的动物改造痕迹还反映出食肉动物和啮齿动物对人类遗留在洞穴内的骨骼有一定程度的再利用。

吉林东部含细石器遗存的初步研究1042-1049

摘要:文章对近年来发现于吉林东部即长白山山地地区的12处旧石器遗址中9处含有细石器的遗存予以关注,并将它们界定为“含细石器遗存”。由于延边大洞遗址的材料整理工作尚未结束,只对其中的8处进行了实际分析和研究。主要从细石核型式和细石器工艺技术两个方面对这些遗存中发现的细石器进行了分析,同时把与细石器伴生的非细石器制品作为石制品组合从原料、技术、器物大小和类型等方面给予探讨。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该地区含细石器遗存包括了以细石器为主体、以小石器为主体和以大石器为主体的3种类型,并初步认为该地区细石器制作技术来源于华北地区。遗存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或偏晚。

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1050-1060

摘要:气候环境变化作为影响或制约古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虽然经常受到质疑,但依然被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包括一些古气候学者所接受。关中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为探讨气候环境变化与古文化演化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提供了条件。本文对已有很好研究基础的渭南全新世黄土剖面的孢粉、植硅体、蜗牛化石及磁化率和粒度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该区全新世以来有3次突出的气候温暖湿润期(9000-7300aB.P.,6800-5500aB.P.和4500-4300aB.P.)和3次明显而短暂的寒冷干旱期(7300-6800aB.P.,5500-5000aB.P.和约4000aB.P.)。温暖湿润气候期与关中地区的老官台(8000-7000aB.P.)、仰韶(7000-5000aB.P.)、龙山(5000-4000aB.P.)等文化繁盛期几乎是同步的,而发生在7300-6800aB.P.,5500-5000aB.P.及4000aB.P.前后的寒冷干旱气候环境,不是简单的气候冷暖变化,而是影响了生物、水、大气等表生地球系统的气候变化事件,改变了该区的植被类型和生物群落的变迁,这3次气候变化事件时间上大致对应了老官台-仰韶-龙山-夏商文化交替的时间。然而,根据目前的气候记录及时间分辨率还难以判断更次一级的气候环境变化与各文化期不同文化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关中地区泉护遗址植硅体的分析显示,4500aB.P.以来水稻含量的增加与气候变干的趋势并不一致,推测可能与古人利用渭河水资源种植水稻有关。研究认为关中地区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但是由于目前对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幅度、详细的考古文化性质的认识不足,以及时间分辨率和年代学的限制,还无法确切说明什么程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哪些文化类型通过什么机制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

黄河流域史前经济形态对4kaB.P.气候事件的响应1061-1069

摘要:史前文化的经济形态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区史前经济形态的差异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不同响应方式。通过对黄河流域4kaB.P.前后不同文化中农作物、动物以及人骨同位素等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史前经济形态对4kaB.P.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3种不同的模式:甘青地区从农业为主向农牧并重、畜牧成分显著增加的混合经济形式转变;山东地区从稻粟混作向以粟为主的农业经济转变;而中原地区则是以粟为主的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究其原因,认为除了史前人类的文化传统和适应能力等因素之外,主要与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人类对气候变化的不同响应有关。

公元前2500年: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汞记录1070-1080

摘要:对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剖面5050-4000cal.aB.P.间的汞记录研究表明,剖面中Hg的累积速率主要是由大气沉降影响的。在5050-4550cal.aB.P.间,YC1剖面中的汞的累积速率相对较低,并且主要是受气候控制:气候越寒冷,剖面中汞的累积速率则越高;在4530-4000cal.aB.P.间,YC1剖面中汞的累积速率显著升高,此时影响剖面中汞的累积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原始金属冶炼活动,原始金属冶炼活动的规模直接决定了剖面中汞的累积速率。Hg在距今4500年前后的显著上升,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

辽宁海城小孤山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研究1081-1089

摘要: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更新世末期-全新世人类遗址,记载着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人类的体质及文化特征的演化历史。对1983年在此遗址发现的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进行了研究,该头骨是迄今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惟一较为完整的新石器人类遗骸,为探索早期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研究显示,小孤山人类遗骸为3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新石器时代及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小孤山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形态特点,大部分特征与现代人相同,少数特征如颅长和颅容量,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的上限,而与更新世晚期人类接近。小孤山人非常低矮的上面部和鼻部,使其具有独特的头骨形态特点而差异于其他全新世头骨。15组头骨样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非常大,难以将小孤山人的体质类型归入南方或北方类型,提示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人类体质特征的分型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第四纪研究杂志简讯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8)1089-1089

第四纪研究杂志考古与人类环境演化专辑
周口店东洞洞穴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1090-1097

摘要:周口店地区的古环境变化研究多数研究集中在中更新世时期,而缺乏对早更新世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缺少保存完好的早更新世沉积记录造成的。随着对20世纪80年代在周口地区发现的东洞剖面,发现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早更新世剖面,为研究早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特征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为了重建早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特征,利用XRF对东洞洞穴沉积物的主要元素(SiO2,Al2O3,Fe2O3和CaO)的化学组成进行了高分辨率分析,同时对沉积物中的FeO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东洞剖面沉积物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占41.6%-58.9%,其次是Al2O3和Fe2O3,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69%-29.63%和5.00%-9.81%。Al2O3和Fe2O3在剖面上与SiO2含量成明显的镜像变化关系,显示出Al2O3和Fe2O3对沉积物中SiO2含量的稀释作用。另外,Fe2O3与Al2O3在剖面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Fe2O3主要富集在富铝的矿物中。从元素含量在剖面的上分布看,东洞剖面的化学组成发生3次大的波动,主要表现为SiO2和FeO含量增高,而Fe2O3与Al2O3含量的减少。这3次波动分别出现在剖面的15.3-14.6m,11.0-9.9m和8.40-7.84m深度处。在3次化学组成的波动出现的同时,指示沉积物风化程度和温度变化的Si/Al(SiO2/Al2O3)和FeO/Fe2O3比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值增高,指示了3次大的干冷事件。另外,在剖面上部(10.00-7.84m,即第2次事件以后)SiO2/Al2O3和FeO/Fe2O3比值变高且波动频繁,表明自第2次干冷事件后沉积区的环境变得不稳定,逐渐向冷干气候转变。东洞剖面的地球化学记录(SiO2/Al2O3和FeO/Fe2O3)与泾川黄土剖面的粒度曲线具有较好的对比性,支持了东洞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与黄土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具有一致性。通过与泾川粒度曲线的对比发现,东洞剖面记录的3次干冷事件在时段上分别对应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L26,L15和L1

周口店田园洞洞穴发育与充填序列探讨1098-1105

摘要:周口店田园洞遗址是2001年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该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出土了34件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是中国目前从人类化石本身所测得的最早现代人遗址。田园洞地处华北地台北部的燕山板内(陆内)构造带西南缘,发育于中元古界蓟县系薄层碳酸盐岩地层内。周围褶皱和次级断裂发育,岩脉侵入和片理化作用明显,为地下水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提供了大量不同级序和不同形式的通道,提高了岩石的透水性,有利于岩溶的发育。田园洞的形成以岩溶裂隙水垂直渗流方式沿岩脉和节理裂隙溶蚀而成。洞内地层对比和岩石矿物分析显示洞穴经历了洞穴发育期-快速堆积期-稳定沉积期-充填完成期的充填过程。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属原地埋藏,古人类活动于角砾层快速堆积期。田园洞古人类活动的时间处于距今4万年前的晚更新世M IS 3阶段,对探讨中国现代人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萨拉乌苏动物群有关属种的修订与讨论1106-1113

摘要:随着地层学和年代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萨拉乌苏河地区的地层划分愈加仔细;原含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地层现在被划分为下部的萨拉乌苏组和上部的城川组。相应地,过去的萨拉乌苏动物群也被划分为萨拉乌苏动物群和城川动物群;而萨拉乌苏动物群又被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组合和上部组合,下部组合含王氏水牛和诺氏古菱齿象化石,与欧洲的末次间冰期对应;上部组合以野驴和披毛犀为主,与末次冰期第一阶段对应。但对萨拉乌苏河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中有些属种的分类命名问题,一直未达成共识,有些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关于萨拉乌苏动物群是否含有肿骨大角鹿的问题,争论持续了近20年。最新研究表明,在萨拉乌苏组中发现的两件有肿厚现象的大角鹿下颌骨,应当归入河套中国大角鹿(Sinomegaceros ordosianus),而非肿骨大角鹿。因为,下颌骨肿厚是大角鹿类所有种的共有特征。过去很多文献中提到萨拉乌苏动物群中有“蒙古鹿”,经笔者核对,该名称最早被用于“大角鹿蒙古变种”(Cervus megacerosvar.mongoliae)和“蒙古马鹿”(Cervus mongoliae);但这两个名称后来均被弃置不用。关于萨拉乌苏动物群中的恰克图转角羚羊,后来曾有人将其转入许家窑扭角羚,经笔者研究,认为萨拉乌苏河地区的转角羚羊应保持原有名称,即恰克图转角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