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球物理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11-2074/P 国内刊号
  • 0001-5733 国际刊号
  • 1.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球物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应用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报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南极中山站电离层的极区特征1-6

摘要:本文利用1996年的电离层数字测高仪DPS-4所测的f0F2、f0E以及从美国NOAA和DMSP卫星观测估算的半球功率指数和午夜极光区赤道侧边界纬度等资料,考察中山站电离层的极区特征.结果表明,在太阳和地磁宁静环境下,冬季极夜磁正午中山站处于极隙区中心时,电离层内的电离密度达全天的最大值;上、下午各有数小时间隔位于极光带内时,高能粒子的电离作用也很重要;夜间进入极盖区后,电子密度则很低.夏季极昼时,太阳EUV辐射的电离效应使电离层电离密度比冬季值大许多,而且,日变化的最大值时间也提前了1~2h.强磁扰时,极隙区和极光带均向低纬侧移动;中山站上空的电子密度会大幅度下降.在中等扰动环境下情况更加复杂:磁正午前后极隙区内软粒子沉降的电离强度有所减小,而上、下午极光区内的高能粒子电离则有较大增加.

不考虑磁层顶磁重联的全球三维MHD模型7-1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磁层全球三维MHD模型,该模型可通过把IMF和地球磁场分开处理的方法"关闭"磁层顶的磁重联,从而可直观地显示不同IMF条件下磁层顶的IMF与地磁场的反平行区域,即磁重联最可能发生的地方.结果表明,IMFBx分量对磁层顶磁重联有重要影响.由于可关闭磁重联,该模型还可有效地研究有无磁重联时,太阳风对磁层位形(如晨-昏不对称性)、粒子输运等重要问题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磁层物理现象的基本特性.

CME和冕流结构相互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13-18

摘要:1980年4月14日SMM卫星曾经观测到了爆发在两冕流结构之间开放磁场中的CME独特的传播特征以及冕流结构的畸变和偏转.本文采用了2.5维MHD方程,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ME和冕流结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模拟结果不但展现了SMM卫星所观测到的CME的独特的传播特征和冕流结构的畸变和偏转,而且还发现了在冕流结构和CME的相互作用中,冕流结构内部轴向磁场分量的反转效应.模拟结果对磁云和磁暴活动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白天混合层顶部夹卷层厚度的特征研究19-24

摘要:本文首先对Deardorff的一阶模型给予解释,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流边界层湍流动能方程,分析机械湍流和对流湍流对边界层发展的贡献,提出一个新的速度尺度--混合层顶速度尺度,定义了全理查森数,给出夹卷层厚度的参数化方案,并用Boers和Elotanta的雷达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参数化方案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当夹卷层厚度表示为夹卷速度或夹卷理查森数的函数时,该函数曲线随边界层发展表现为磁滞回线形状现象,文中对此进行了解释.

热带气旋风场模型构造及特征参数估算25-31

摘要:探讨了利用热带气旋风场分布的经验模型估算热带气旋尺度(8级大风圈半径)的方法.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整编的200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最佳尺度"资料,确定了各模型的经验常数,并计算了各模型的估算精度.结果表明,"VBogus"模型能获得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尺度的较好估算.基于"VBogus"模型,通过拟合热带气旋尺度的非对称分布,构造了能描述热带气旋非对称风场的"修正VBogus"模型,并估算了该模型中各参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取值,为热带气旋尺度变化和非对称结构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依据.

GNSS掩星中大气水汽的非线性反演32-38

摘要:研究利用无线电掩星探测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参数.文中使用一维非线性方法,反演对流层水汽压廓线.首先,定义了一维目标函数,并以几何光学假设为前提,反演出电波弯曲角;将电波弯曲角作为掩星探测量,大气模式输出的温、湿参量作为初始场,代入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求最优反演出水汽压廓线.文中给出了部分反演结果,经讨论分析认为:非线性方法反演水汽压对初始场的精度依赖较小,能够同时反演出大气温度、水汽压廓线及相应的误差分布,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应用及数据同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39-45

摘要: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观测站41年(1960~2000年)的年平均气温记录,研究了北京地区的大尺度气温变化及其热岛效应.结果认为,(1)北京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具有大尺度的特点,1981年是显著的跃变点,跃变后比跃变前北京地区气温增加了0.55℃,近40年的增温率为0.25 ℃/10年.(2)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具有典型性.1960~2000年北京城市热岛平均强度接近1℃.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北京城市热岛强度也在明显地增加,近40年热岛强度的增温率为0.31℃/10年.

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源排放及其浓度分布46-51

摘要: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东亚地区一个黑碳气溶胶的排放源,并利用一个三维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的输送和演变过程.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模拟值与地面观测站和观测船获取的监测值相比,模拟值与监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表明本研究收集整理的黑碳气溶胶的排放量及其分布是基本合理的,模式系统较好地反映了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再现了许多观测到的重要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东亚地区春季间隙性的长距离输送对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黑碳气溶胶浓度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十世纪的地球偶极子磁场52-55

摘要:1900~2000年的IGRF(国际地磁参考场)资料使研究20世纪中地磁场的变化规律成为可能.在20世纪 中,即使从19世纪起,地球偶极子磁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偶极矩一直保持衰减的势头,地心轴的所有3个分量 都是减小的.地磁南极的位置变化在1930年左右发生大的转折,1960年起向西和向南快速移动.偶极子轴在纬度 方面变化只在1°左右,经度变化在3°左右,离磁极倒转的条件还差得远.

地磁正常场的选取与地磁异常场的计算56-62

摘要:根据2003年中国地磁观测数据(包括135个地磁测点和35个地磁台)以及我国邻近地区38个IGRF计算点的地磁数据,计算中国地磁异常场的分布.选取两种地磁场模型作为地磁正常场,一是国际参考地磁场的球谐模型,二是中国地磁场泰勒多项式模型.根据各个测点的地磁异常值(观测值减去模型计算值),用球冠谐分析方法计算地磁异常场的球冠谐模型,并绘制2003年中国地磁异常图(△D,△I,△F,△X,△Y,△Z).分析和讨论了中国地磁异常场.

基于多尺度边缘约束的重力场信号的向下延拓63-68

摘要:利用多尺度边缘检测理论,研究改善重力场信号向下延拓稳定性的新方法.简要介绍了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基本原理,以EGM96重力场模型为例分析了地球重力场的多尺度边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边缘约束的向下延拓方法,并给出了模拟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多尺度边缘约束改善向下延拓的稳定性是可行的,在观测值信噪比较差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效果尤为明显.

利用全球超导重力仪数据检测长周期核模69-77

摘要:采用全球地球动力学计划观测网中13台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观测资料,探讨了长周期核模检测的可能性.采用相同的方法剔除了所有13个观测序列中的重力潮汐信号、仪器漂移和大气重力信号,估计了各个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及其积谱密度,估计并分析了非潮汐不同频段背景噪声.结果表明,在两个潮汐间频段(0.047~0.075cph和0.089~0.117 cph)和亚潮汐频段(0.172~0.333cph),全球超导重力仪的平均噪声水平分别为0.0649,0.0350nm/s2和0.0138nm/s2,可以检测到的全球谐信号幅度极限分别为0.0416,0.0231nm/s2和0.0098nm/s2,表明全球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基本可以识别长周期核模信号.在全球超导重力观测中,在潮汐间频段发现周期分别16.55,15.79,11.00h和10.09h的全球谐信号谱峰,可能来自于液核长周期振荡;在亚潮汐频段没有Smylie 1992年发现的Slichter模信号,但存在8个全球谐信号的谱峰,参考现有的理论模拟结果,Slichter模是这些信号可能的来源之一.

青藏高原东北缘莫霍界面的三维空间构造特征78-85

摘要:通过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设计专门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而获得的莫霍界面反射波,利用三维反演方法反演重建了该区莫霍(M)界面的构造形态,得到了研究区M界面的三维构造图像和地壳深断裂的展布.研究区M界面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呈逐渐下倾趋势,而在不同的块体内部又具有不同的倾斜态势,反映了不同块体之间的差异和复杂程度的不同.鄂尔多斯块体M界面变化平缓,内部结构完整且坚硬;弧形构造区M界面的倾斜趋势发生了逆转,此现象可视为该区域在挤压、变形构造作用下M界面发生了明显的扭曲变形;秦祁块体M界面呈现出较陡的倾斜趋势,在本块东南端与弧形区结合部,M界面所显示出的局部隆起可视为地壳发生了强烈扭曲变形的迹象.综合二维、三维结果认为,特殊而复杂的构造变形环境,为海原8.6级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提供了地质条件和深部背景.

中国东部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成因86-97

摘要:综合利用7条地学断面(GGT)资料研究了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附近的壳幔地球物理特征模式.分析了形成上述地球物理特征的3种因素:东亚大陆边缘周边三大板块运动、地幔流运动和地幔热柱.对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的重力异常的正演拟合结果表明,壳幔物质密度不均匀和莫霍界面起伏造成该带的重力异常.地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产生了该重力梯级带系列地球物理特征.最后,探讨了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成因机制,提出了以'挤'、'涌'为动力的'三结点模型'.

台湾-阿尔泰地学断面阿尔金-龙门山剖面的地壳纵波速度结构98-106

摘要:通过分析阿尔金-龙门山地学断面的地震资料,建立了该剖面的地壳纵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北侧的塔里木盆地地区莫霍面为50km,而在其南侧的祁连地块莫霍面突然加深至73km,在柴达木盆地莫霍面又抬升至58km左右,然后,在松潘甘孜地块莫霍面降至70km,并呈现为台阶状向龙门山方向抬升到60km左右,最后在四川盆地,莫霍面的埋深仅为52km.以昆仑断裂为界,在其北部地区的中地壳底部存在-速度为5.80km/s的低速层,而在其南部地区则没有低速层出现,推测低速层为地壳中部的局部熔融物质.阿尔金-龙门山剖面上的两个莫霍面坳陷区分别与祁连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上的两个莫霍面坳陷区相对应,指示出这两个地块具有较深的山根,青藏高原北部的巨厚地壳很可能是由于中生代以来发生的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时受到来自东西及南北方向的挤压,使地壳缩短所致.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三维地壳结构层析成像107-115

摘要:利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三维空间深地震测深观测系统所采集的反射P波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技术,重建了该区地壳界面构造形态和速度分布图像.界面成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界面总体上显示了由北西向东南加深的趋势;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和富尔河-红旗河断裂是本区两条主要的深部构造,尤其是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北北东向穿越天池火山口,其两侧的地壳界面存在明显的错断,预示了该处地壳厚度陡变带或深大断裂带的存在.速度成像结果显示在10km深度,明显的P波低速异常分布在天池周围;15km深度上它表现为一个近南北向的P波低速异常条带,其延展尺度南北向为80~90km,东西向30~40km;随着深度的增加,P波低速异常分布在天池西侧,其尺度有明显的缩小,分布范围更加集中,而且低速扰动幅度更大.这种P波速度异常的变化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池火山口下方壳内岩浆系统的空间分布状况.

为科学家搭建阅读更多世界优秀学术期刊的平台 向国内科研人员优惠提供nature期刊115-115

地震动态触发机制的初步研究116-123

摘要:提出地震的动态触发摸式.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地震的动态触发的可能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应力波在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压缩波可以转变成拉伸波,反之亦然,因此,动应力包含有拉伸应力.拉伸波叠加或干涉形成较大的动态应力,减小围压,因此减小了内摩擦力,从而触发地震.研究表明断层形态会影响动态应力,认为地震触发的位置与孕震体边界形状有关.本文还结合有关地学理论和资料,对以上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给出物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