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球物理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11-2074/P 国内刊号
  • 0001-5733 国际刊号
  • 1.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球物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应用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报 200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2001年4月2日太阳耀斑及其太阳质子事件的观测结果研究737-742

摘要:2001年4月2日,太阳爆发了一个近年来X射线通量最大的一次耀斑并伴有质子事件,利用"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和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资料,对这一事件的高能粒子响应进行了特例研究."资源一号"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高度约800km,和宁静时期的统计结果对比,这次耀斑后,星内粒子探测器在地球极盖区(地球开磁场区)观测到耀斑粒子的出现,这是宁静时期没有的;神舟二号飞船轨道高度400km,倾角为42°,X射线探测器在42°中高纬地区也观测到高能电子通量比宁静时明显的增加,这表明,太阳耀斑引起的近地空间辐射环境的变化遍及纬度约40°以上的区域,甚至在40°N附近400 km左右的高度上仍然有响应.但是,中高纬度、极光带和极盖区的粒子来源,加速机制和响应方式却不一定相同,需要分别讨论.资料分析和对比还表明,质子事件的强度并不一定和耀斑的X射线通量成正比,因此,近地空间高能粒子对耀斑的响应也不是完全决定于X射线强度.

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强周期的小波分析743-746

摘要: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1749年以来每个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相对数的最强周期以及第1~22太阳活动周的最强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在第5和第6个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强的周期分别为64.67年和69.31年;在第13~15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相对数的最强周期分别为98.02年,105.06年和105.06年.在第1~22太阳活动周中,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强的周期是128个月,约10.67年,其他太阳活动周的最强周期介于9.29~11.43年之间.本文最后给出了128个月周期的幅度随时间的变化.

磁场重联中的电子加速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747-755

摘要:在应用2.5维混合模拟方法研究Petschek模型磁场重联的基础上,考察了试验电子被加速的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稳态的低频重联场能将少量试验电子加速到高能,电子的能谱为幂律谱,但总体分布函数未发生显著变化.电子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被束缚在低磁场的加速区内,由重联产生的感应电场Ey分量对其直接加速,根据加速时间和加速区域可以将这些电子分为两种情况:初始位于加速区和漂移到加速区被加速.

地球同步轨道附近哨声湍流对“种子电子”的加速756-761

摘要:本文在等离子体准线性理论下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附近哨声湍流对亚暴"种子电子"的波-电子共振相互作用.当发生这种共振时,"种子电子"的动量分布函数经动量扩散而随时间演化,部分低能电子数减少了,而高能尾部分的相对论电子(能量大于1MeV)数增加了,说明"种子电子"得到了哨声湍流的有效加速,且哨声湍流的能量越高,其加速效率越高.另外,哨声湍流的频率越低(或波数越小),共振电子的能量越高(或单位质量的动量越大);频率范围越宽,共振电子的能量范围越宽,被加速的电子数也越多.磁层哨声湍流加速"种子电子"大约在30h内就可以造成相对论电子数显著增加,这正好和大多数磁暴期间观测到的相对论电子通量的增长时间相当.

用AE-D卫星近地点上观测的n(He)估算湍流层顶高度762-766

摘要:本文分析了AE-D极轨卫星近地点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大气膨胀和密度分布情况.在高度相同情况下,中低纬区热层底部的大气密度比高纬区大,卫星受阻也就更大,从而卫星近地点的高度在中低纬区比高纬区要低、白天比夜间低.采用近地点上的n(He)观测资料,根据大气数密度在低层内均匀混合和高层内扩散分离的不同垂直分布特征,粗略地估算出湍流层顶的高度Zt及其变化.高纬区内Zt高低与纬度几乎无关,但对磁暴的响应十分明显.中低纬区内,Zt随纬度减小而增大;白天地区Zt大于夜间,而与磁暴的关系不大.

东南亚地区生物体燃烧影响华南地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的个例分析767-775

摘要:2001年3月7日与8日在香港与昆明用电化学臭氧探空仪探测到了对流层低层异常的高浓度臭氧分布.本文使用NCEP(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分析资料、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的大气环流数据、卫星观测的东南亚地区的生物体燃烧状况、气溶胶指数等资料,分析了这段时间的天气形势、大气环流、空气的后向轨迹以及生物体燃烧产生的烟尘的轨迹,结果发现高浓度的臭氧空气来源于有生物体燃烧的中南半岛地区.燃烧烟尘的轨迹还表明生物体燃烧地区的下风方的对流层低层臭氧的分布会受到上游地区生物体燃烧产物的影响.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776-784

摘要: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资料中心的模式预测结果,本文分析了SRES A2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中国大陆21世纪前30年的10年际气候变化趋势.研究揭示:大陆冬季和夏季表面温度、表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升高0.3~2.3℃、0.1~2.0℃、0.5~2.7℃,增幅大体上呈现东西向带状分布,由南至北升温逐渐加强,且增幅随时间加大.此外,上述三气候要素冬季升温幅度要大于同期夏季、表面最低温度升幅要强于同期表面最高温度,冬季和夏季表面温度的季节内变化范围减小.冬季东亚地区海平面气压异常幅度在-1.0hPa至0.4hPa之间变化,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表现为南正北负、随时间推进异常幅度有所加大,正负交界面向南扩展;同时,东北、华北和西部海平面气压负异常较大.夏季海平面气压异常空间分布与冬季相似.2001~2030年,青藏高原大部、大陆东南部和河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加0.1~0.8mm/d.

穿云飞机电磁噪声的实验分析785-789

摘要:利用高灵敏度和高时空精度的三维雷电观测系统LMA(Lightning Mapping Array)分析穿云飞机的观测资料,发现这一系统在地面可探测到穿云飞机产生的60~66MHz带宽内的电磁辐射,其强度在1W~10kW之间,甚至更高,且与所探测到的辐射源数成线性反比,辐射是由飞机上的尖端放电产生的.穿云飞机在10~12km高度上产生的辐射最强,且在靠近发生闪电的对流区比远离这一区域强.飞机穿过不同云系时,辐射强度不同,其中穿过层状云系时,辐射最弱.

欢迎订购《地球科学量和单位规范使用辨识》789-789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壳上地幔地震层析成像研究790-797

摘要:根据横跨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区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和区域地震台网的走时数据,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该地区4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呈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体现在不同块体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块体内部;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P波平均速度低,而鄂尔多斯地块的P波平均速度高,这与两个地块的地质构造活动特征相吻合.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上地幔存在宽约200km的过渡带,该过渡带在地表的界限在兰州-海原之间,在上地幔表现为向东45°左右的倾斜条带,基本结构特征表现为高速与低速物质的混杂;青藏高原内部的柴达木地块平均速度偏低,而祁连地块的上地幔的平均速度偏高,两者相差约8%;在泽库、兰州和海原地区的上地幔顶部有明显的低速体侵入特征.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西缘壳幔过渡带研究798-804

摘要:利用复杂性系数、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方法处理了穿过张家口-渤海断裂带西缘的地震测深剖面的Pm波形资料,研究不同构造单元壳幔过渡带的多参数特征以及它们在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意义.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单元Pm波的复杂性系数和频谱特征有较大差异,内蒙地轴复杂性系数小,莫霍面具有明显的一级间断面特征,怀安-张北位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西缘,该区域Pm波复杂性系数大并且频谱为多极值,Moho面为复杂的壳幔过渡带.利用小波分析和反射率理论地震图得到该壳幔过渡带由2~3层组成,总厚度约为6~9km,最大厚度位于怀安盆地下方.该壳幔过渡带是大陆裂谷环境中底侵作用的产物,壳幔过渡带的分层特征与该区域中新生代的多期岩浆活动有密切联系.

川滇地区活动地块现今地壳形变特征805-811

摘要:利用川滇地区1998~2002年间200多GPS点位的多期复测结果,将川滇地区分为9个次级活动块体,计算了各个活动块体的欧拉旋转矢量和主要活动断裂的运动速度,并分析了该地区的应变场特征.结果表明,川滇地区的地壳运动速度具有北强南弱、西强东弱、以菱形块体为主顺时针旋转的特征;菱形块体外各个块体运动速度大幅衰减;与地质结果的差异表明,川滇菱形块体的现今地壳运动由北往南逐渐增强;青藏高原物质的侧东向挤出在滇中块体南部明显下降,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的吸收作用并不明显;川滇地区以压应变为主,四川石棉和云南新平一带出现的应变集中地区也许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

中国大陆及邻区SKS波分裂研究812-821

摘要:SKS波分裂测量是研究大陆地幔的形变特征、探索大陆动力学和演化过程的重要工具.本文对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台站的SKS波分裂现象进行了研究.选用中国数字化宽频带地震台网(CB台网)和美国IRIS数据中心提供的三分量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资料,使用SC(Silver and Chan,1991)方法,得到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80多个台站下方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龊涂炻ǖ绞辈钿t.快波偏振方位在相同地块有一定的优势排列方向,大多数台站快波偏振方向都能与过去或现今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得到很好的符合.整个研究区域所得到的分裂延迟时间在0.4~2.4s之间,平均为1.2s.根据SKS波测量得到的分裂参数,分析了该研究区域各向异性介质的特性,从而探索与岩石弹性各向异性相关的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

华北地区Lg尾波衰减研究——Lg尾波Q的测量822-831

摘要:利用1989~1998年间发生在中国华北地区ML≥3.0级的地震事件,华北遥测台网以及数字化台网记录到的信噪比较高的Lg尾波时间序列,经过滤波、消除背景噪声等预处理,采用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得到传播路径上Lg尾波Q0(Q=Q0f?Q0是1Hz的Q值,缡荙值与频率相关系数),进而获得该地区Q0和绲目占浞植?测量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地壳Lg尾波Q0值分布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与该地区地壳的速度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与该地区地表地质特征明显的一致性,即传播路径位于太行山隆起和燕山隆起区为高Q0值分布;传播路径位于冀中坳陷和黄骅坳陷等平原区表现为低Q0值;传播路径位于隆起区和坳陷区二者之间,其Q0值也介于二者之间,说明华北地区的地壳结构没有很大的阶跃式变化而使波导遭到破坏,Lg尾波Q0值基本上反映了地壳内介质滞弹性的固有衰减.

新疆和田ML7.1地震前ULF电磁辐射的激发机理832-837

摘要:1996年11月19日新疆和田地区发生了ML=7.1地震.在这次地震发生前,观测到了地震的超低频(ULF)电磁辐射前兆.电磁辐射前兆的特点是电位漂移、极化椭圆主轴的垂直方向指向震中和大幅度的电磁辐射.本文根据电磁辐射特征建立了地震电磁辐射前兆垂直电偶极子模型,并且给出了观测结果的物理解释.偶极子产生一个不稳定的静电场使水平分量的电位日均值发生明显漂移,震前电偶极子中电荷复合放电产生的随机弱电磁噪声造成在ULF频段上水平分量偏振主轴方向偏转.喀什台站和安西台站观测到的电势比值与模型估计值相近,从水平分量判断出偶极子间电流方向向下,与垂直电偶极子模型一致.

云南地区地壳中上部横波速度结构研究838-844

摘要:根据云南地区的基阶瑞利波相速度频散资料,用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该区域中上地壳S波速度结构.给出了研究区域内在4个深度上的S波速度水平分布图像和沿100.5°E、24°N、25°N、26°N及27°N的S波速度-深度剖面图.结果表明:在小江断裂与红河断裂围成的川滇菱形块体内,26~30km深度处的速度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其南段从地表到15km深度均为明显的低速区域.云南地区的强震(M>6.0)震中位置与S波速度分布图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分布于高速与低速的过渡区域.

南海东北部海陆深地震联测与滨海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分析845-852

摘要:南海东北部首次成功实施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填补了海陆过渡带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利用该次海陆联测地震数据,通过数据处理、震相分析、射线追踪、走时模拟等方法,获得了滨海断裂带附近的纵波地壳速度结构,探明了海陆联测剖面中滨海断裂带可能位置.地壳速度结构为陆壳结构,地壳厚度由陆地向海区逐步变薄;在上地壳下部普遍存在一层速度为5.5~5.9km·s-1、厚度为2.5~4.0km的低速层,并向海区方向减薄,该区未发现明显的高速层.滨海断裂带为-纵向低速带,位于南澳台东南35km处,对应于重、磁异常带,断裂带断至莫霍面,是华南陆区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地壳断裂.

本刊启事85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