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球物理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11-2074/P 国内刊号
  • 0001-5733 国际刊号
  • 1.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球物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应用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报 200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内日球子午面瞬态激波的传播特性1-5

摘要:采用日球子午面内的二维三分量MHD模型,研究瞬态激波的传播特性,着重分析日球电流片(HCS)、日球等离子体片(HPS)和低速流结构对激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HCS和HPS对激波传播几乎没有影响,而跨越HCS和HPS的低速流则显著改变激波的传播特性.低速流对激波的反射,导致激波扰动源一侧的激波速度加快、强度增强,低速流对激波透射的阻碍作用导致激波扰动源异侧的激波滞后、强度减弱,但激波阵面的纬度跨度有所加宽.在激波穿越过后,低速流区朝激波传播方向弯曲并受到骚扰,使得激波下游出现复杂的扰动结构;对于激波扰动源同侧的激波下游,反射波与该处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同样会导致较为复杂的扰动出现.

重力波诱导OH气辉分布的变化6-9

摘要:利用全隐欧拉格式和全球热层-电离层-中间层-电动力学环流耦合模式(TIME-GCM),本文分析了非线性重力波在向上传播过程中对OH气辉廓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较小垂直尺度重力波经过OH气辉发射层时,对其峰值分布有明显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双峰现象,说明非线性重力波传播是引起气辉双峰分布的一个直接原因;重力波在中层顶区域的破碎在OH气辉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不仅可以解释一些实际的观测,同时也对利用OH气辉观测分析重力波传播特性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北半球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异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异常的影响10-18

摘要:探讨了东亚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EAJS)位置的年际变化特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EAJS南北变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亚澳季风区和气候平均的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轴的南北两侧,这与SOI或ENSO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响应很不相同,后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东太平洋上.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存在着两个显著不同的模态,其中一个模态反映的是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的西风急流的南北变异,另一个模态出现在150°E~120°W的中、东太平洋上.它们分别联系着不同的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但都能对夏季200hPa南亚高压的强度产生影响,尤其是南亚高压的东部,从而可以对我国东部夏季旱涝灾害的形成产生作用.

应用九层全球大气格点模式进行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性试验19-24

摘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对夏季气候进行了30年(1970~1999年)集合回报试验,并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跨季度夏季短期气候的可预测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对流层中、高层大气环流的预测能力强于低层,位势高度场和表面气温的可预测性最大,而降水的可预测性则相对较小.对流层中、高层位势高度场的可预测性基本呈带状分布,越靠近赤道可预测性越高;而降水的可预测性基本局限于赤道东太平洋及热带个别区域.由此可见,降水的预测极为困难和复杂,订正系统的研究和寻找新的预报物理因子非常重要.

雷暴电活动对冰雹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25-32

摘要:利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模式,数值模拟了风暴演变过程中电活动对冰雹增长及地面降雹的影响.结果指出,带电冰雹与云内强电场作用使地面降雹量增加约50%,雹块直径增大0.7mm,降雹时间滞后约3min.文中还讨论了强电场通过对水成物降落速度的调制来影响冰雹微观增长过程,即主要是影响碰并过程和冰雹融化过程.电活动使冰雹源、汇总量都减少,但汇总量减少更多,总体效果使冰雹总量增加,数目减少,冰雹长得更大,更易降落到地面.

台风涡旋螺旋波及其波列传播动力学特征:诊断分析33-41

摘要:运用台风移动涡旋影响域统计分析动态区域序列概念,采用3个目标台风卫星TBB资料,对台风螺旋云带波列结构特征进行了功率谱合成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出台风涡旋中心与周边区域对流云的相关场呈螺旋带波状特征;台风影响域螺旋波亦表现出显著次天气、中尺度波动特征,其波动周期尺度及其传播相速可类似重力内波与涡旋Rossby波,即周期呈双峰特征,为大于6h与24h左右时间尺度;螺旋波高、低空流型特征与台风的维持、发展结构特征相关;扰动TBs场时间偏差分布呈类似涡旋Rossby波螺旋波列,其波列路径与涡旋Rossby波传播特征相似,并提出了台风涡旋螺旋波结构模型.

高原地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的光谱研究42-46

摘要:用无狭缝光栅摄谱仪,获得了青海西宁地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谱,并首次在闪电的单次回击光谱中记录到了波长为604.6nm和619.4nm的谱线.将原子结构的理论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有关光谱线的波长、振子强度以及相应的激发态能量等参数,理论与试验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高原地区闪电首次回击光谱的结构及跃迁特性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区别,除NⅡ离子n=3的低激发态产生的跃迁谱线外,激发能量为13~14eV左右的中性NI和OI的跃迁增多,但很难观测到OⅡ离子的跃迁谱线.

欢迎订阅《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46-46

沙尘暴电效应的实验观测研究47-53

摘要:利用国内大型风沙物理风洞实验模拟沙尘暴电现象,研究风沙起电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不同沙粒会产生不同极性的电场强度和电位效应,风沙电随风速增大而增强,且随沙粒度增大而减小.在沙漠区的16m,8m,4m和1m高度上观测到27次不同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电场和风速随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晴天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小正电场值,电场随高度降低而减小,最大电场强度在5kV/m以下,日风速变化对各层电场起伏没有较大影响.有沙尘天气,各高度上的电场强度随风速变化而变化.16m高度上电场均为负值,平均值为-20kV/m;中层8m电场一般为较高正电场值,达到10~40kV/m,与16m高度上电场呈反相关;下层1m电场值变化一般很小,在1kV/m以下.在强沙尘暴天气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负电值,电场值随高度降低而减小,16m高度上最大平均电场强度达到-200kV/m以上,瞬时值超过-2500kV/m,与晴天电场矢量相反.

启事53-53

极光亚暴期间的南极中山站地磁共轭点位置研究54-60

摘要:通过对北极斯瓦尔巴特(Svalbard)岛Longyearbyen台站的极光扫描光度计和地磁观测数据在地磁亚暴膨胀相期间的对比分析,发现扫描光度计记录中的极光边缘的快速极向运动和地磁数据x分量的陡峭负弯之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地磁数据可用来研究两极高纬地区极光亚暴的地磁共轭特征.对南极中山站、挪威Tromsφ-Svalbard台链和东格陵兰岛地区共15个地磁台站在7个典型极光亚暴事件中的地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中山站的地磁共轭点位置存在明显的漂移特征,漂移的范围在斯瓦尔巴特岛与东格陵兰岛之间,纬度值与CGM模型值近似.

液核自由运动的变分方法61-74

摘要:从流体静力平衡地球的弹性-引力运动动量方程出发,以角动量方程控制弹性地幔、液态外核和弹性内核之间的相对转动,在球对称近似下考虑了地幔和内核对液核边界扰动的形变响应,并以此作为液核边界运动的约束条件.根据地球简正模对称性的一般特征,建立了自转、非黏性、椭球分层流体外核自由振荡运动的变分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泛函.

O(T^2)精度下椭球界面Dirichlet边值问题的积分解75-80

摘要:研究了边界是参考椭球面的Laplace方程Dirichlet边值问题的求解,在O(ε4·T)精度下给出了参考椭球界面上扰动重力位Dirichlet外问题的积分解式.该结果理论上优于目前常用的球近似下的积分解式,从而为研究物理大地测量中边值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依据.

弹性波场数值模拟的隐式差分多重网格算法81-87

摘要:为了得到稳定的弹性波数值模拟,而不得不选择隐式差分方程;为了提高解的精度,又不得不增加节点数目,但同时也降低了隐式迭代求解的收敛速度.为此,本文使用隐式差分的多重网格算法进行弹性波数值模拟,多重网格算法通过粗网格收敛较快的迭代过程求出近似解,以近似解为初值使用细网格进行精确的迭代求解,从而加速了隐式迭代求解的过程,能够以较高计算速度、精度、稳定性完成弹性波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

高速屏蔽层下广角地震波场分析及成像方法88-94

摘要:在高速玄武岩屏蔽区进行勘探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以我国南方典型靶区为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广角地震信号存在的条件以及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利用正演理论模型分析了广角地震信号的运动学特征以及噪声对广角反射的影响.利用物理模型对广角地震的动力学特征、波场特征及动校拉伸现象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对广角地震数据作了精细处理,完成了玄武岩下的地震成像.

重复绝对重力测量观测的滇西地区和拉萨点的重力变化及其意义95-100

摘要:根据近年来在滇西地区和西藏拉萨绝对重力点上的一些新的绝对重力重复观测结果,对1990年以来在这些点上绝对重力重复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滇西地区的5个绝对重力观测点的近10年的重复观测结果表明,大部分观测时段没有出现与地球动力学事件有关的重力变化,只有丽江和洱源2个绝对重力观测点的观测结果显示丽江地震前后有变化.为了研究该重力变化的原因,本文正演模拟了出现重力变化期间丽江地震同震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西藏拉萨近10年以来的重复观测结果给出了拉萨点的绝对重力值以-1.82±0.9×l0-8m·s-2·a-1速率下降,这从重力学的角度反映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拉萨点的重力变化机制进行了探讨,根据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俯冲模型计算的拉萨点重力变化速率与观测到的重力变化速率较一致,表明现今拉萨地区重力变化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俯冲所引起.根据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位错模型计算的拉萨点的重力变化与地表垂直位移的关系,将重力变化转换为拉萨点的隆升速率为8.7mm/a.

基于BISQ模型的双相介质位移场Green函数101-105

摘要:以BISQ模型的波传播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弹性波在孔隙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与流体的Biot流动和喷射流动力学机制的关系,进一步利用场势分解和δ函数的性质,给出了同时受Biot流动和喷射流动两种动力学机制作用下,两相介质波场位移在集中力作用下的Green函数,并讨论了喷射流动在Green函数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共反射元弧叠加方法在火山岩成像中的应用106-111

摘要:常规叠加方法假设叠加的地震道集的反射波来自地下同一个反射点,而地表观测到的反射波场在空间上小于菲涅尔体范围是不可分辨的.本文根据火山岩体特征,用元弧描述火山岩的反射界面.将来自菲涅尔体范围内的反射波沿着元弧界面求和,进而扩大叠加次数,达到增加反射信号能量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叠加成像质量的目的.文中给出了反射波走时参数与地下元弧反射界面之间的联系和叠加实现的步骤.计算结果表明,元弧叠加方法能够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加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