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南传播杂志 省级期刊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 35-1274/J 国内刊号
  • 1672-9579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东南传播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管的学术期刊。东南传播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别策划_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建党一百周年影视研究、乡村文化传播、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跨文化传播、产业研究、传媒与社会、受众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品牌营销、新闻采编

东南传播 201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南传播杂志传播视点
中国传播媒介的绿水青山——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四十年之九1-8

摘要:传媒绿水青山是什么?2005年8月15日,首次提出"绿水青山"概念,2013年再次强调了这个概念.从此以后,这个概念就被应用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中国的传媒绿水青山概念也就是2013年以后在阐述传媒生态、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传播媒介生命体时借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共区分为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长"和生命的"消存"三个阶段.生命的"产生"是生命个体的形成并以其物质体的形态成为地球上生命群体中的一员;生命的"存长"是指生命个体的存在和成长;生命的"消存"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的要求,生命个体消亡后的存在模式.人类生命体系不仅具有一般生物体的生命特征,而且在其生命体系中所体现的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尤为突出.所谓"生命"群可区分为有机生命群和无机生命群两大类就是根据人类生命体系特征得出的结论.人工智能机是人将其"智能"外化在"机器"上以后"机器"才能够成为智能机,其智能不是机器的本能,而是由人外化给机器的.人工智能机所展现出来的智慧是人的智慧,机器本身是没有智慧的.机器人永远是机器,它永远都不会成为人;机器人代替人从事某种工作是人"教给"机器人去做的,绝对不会相反.传媒生命是人类本体生命体的外化,它属于人类无机生命体.这种人类无机生命体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传播工具的使用,人类智慧通过人类本体生命体逐渐外化到传播工具上,这时,一方面是人类无机生命体的形成,另一方面是体现人类无机生命体功能力的人工智慧传播工具也逐渐成为人类传播重要工具.传媒生态是传媒个体、传媒整体同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传媒状态.传媒生态决定传播媒介的生命,决定传播媒介的机构,决定传播媒介的未来.�

话语分析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运用(2004-2018)——基于八本CSSCI新闻传播学类期刊的视角9-13

摘要:本文基于2004-2018年CSSCI数据库八本新闻传媒类期刊的相关论文,以点带面,从媒介类型、研究题材、借用理论、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描述话语分析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运用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探求话语分析对国内新闻传播领域学术研究的促进和提升,并对传媒话语分析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解读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舆论——由"李杜之争"谈起14-17

摘要:1922年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李普曼发表的《公众舆论》一书在美国学术界引起的巨大反响.书中李普曼强烈抨击了传统参与式民主的弊端,认为公共舆论含有非理性因素,而日益发展的大众传播的再现化手段更是不利于公众把握社会议题,公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只能带来社会的混乱.作为美国传统参与式民主的积极倡导者,杜威则为参与式民主正名,指出大众传播能够促进公众意见沟通,是公共舆论形成并影响公共事务的渠道之一.本文旨在将"李杜之争"简做梳理之后将其二人有关公共舆论的观点放置新媒体环境中以作新的解读.

碎片化阅读对人的生存的影响——从报纸用户到手机用户的阅读行为的考察18-22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碎片化阅读已经从报纸用户扩大到手机用户.所谓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报纸、手机等媒体,人们在业余时间对业余内容进行没有明确目的的浅易阅读行为.报纸碎片化阅读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形成的,具有阅读的业余性、媒体的商业性和信息的保密性等特点.数字化时代以来,碎片化阅读扩大到手机用户,其业余性特点已经转化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无限性;其商业性特点加深,把手机用户的阅读行为转化为一种数字劳动;其保密性特点也受到挑战.图文并茂的影像资讯、现代社交媒体和各种游戏软件赋予手机更加强大的社交功能,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手机碎片化阅读最显著特点是娱乐性对人的注意力的强大吸引和时间不经意间的无意义地流失.手机碎片化阅读不仅给现代社交媒体和游戏软件开发商带来利润,而且把人的注意力异化为数据商品,给人的生存带来身心双重的影响.

第三种力量:技术在整合营销传播发展中的动力分析与审视23-28

摘要:技术作为继创意、媒体之后驱动广告与整合营销行业的第三种核心力量,正在更广的领域、更多的应用、更深层次的介入整合营销传播,为整合营销传播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遐想.本研究以媒介技术分析为立足点,探讨技术作为整合营销传播发展核心力量的动力机制,尝试总结概括新媒体技术在整合营销传播发展中所存在的若干进本矛盾,探索技术在三种核心力量中的坐标及所扮演的角色,并尝试在反思当前技术瓶颈的基础上推动整合营销传播发展,提出未来整合营销传播的若干假设.

亲属称谓泛化的语言实践和意义解码——以"爸爸"为例29-32

摘要:亲属称谓泛化作为一种交往策略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语言的不断更新,"爸爸"的泛化已然成为一个传播学和语言学事实."爸爸"泛化的语言实践包含了当代青年对商业社会文化逻辑的认同、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无奈控诉以及青年群体内部微观的权力操演.剖开"爸爸"这一文化符号,能寻觅到中国父权文化逻辑的肌理,也能窥探到青年共享的现实困境、化解策略以及戏剧化的表达风格."爸爸"背后退缩型主体的投降姿态和传统权威体认值得当下社会警惕和思考.

历史中的"后真相"借鉴——从媒体反思走向受众反思33-35

摘要:作为新生概念的"后真相",其实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与其内涵相似的概念,即一二战期间的西方的宣传概念.两者都强调先入为主的非理性认知习惯,强调情感和感觉处于意见形成过程中的首位.战时西方的宣传概念在战后丧失了话语合法性,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后真相"是否也会如此?本研究认为两个概念所处的时代不同,造成了两者传播主体的差异,战时宣传主体是媒体,能够经过反思最终回归了新闻客观性,而现阶段的传播主体极大的多元化,难以形成一致的认知,后真相的克服最终更可能需要的是全体民众对于非理性话语的反思.

刍议传统广播电台开发移动客户端的转型发展之路——基于地市级与省级电台客户端比较研究36-38

摘要:笔者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市级电台客户端和五个省级电台客户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地市级电台客户端打造"智慧城市"、尝试"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构建社区圈层等特点,而省级电台客户端则更侧重于深耕内容.通过对比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地市级与广播电台客户端可以互相借鉴彼此发展经验,聚集传统广播电台深化媒介融合发展的合力.

增强"四力",让广播连线报道更出彩39-40

摘要: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集中反映了与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战线队伍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1].本文通过探讨广播连线报道的特点及如何才能做好广播连线报道的角度,阐述广播新闻者要不断学习贯彻增强"四力"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好广播连线报道,发挥出连线报道作为广播媒体新闻报道的最大优势与特有魅力.

微信对农村文化的重组与再造——论微信与二十一世纪以来乡村文化的生成41-42

摘要: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1]自微信推出以来,用户量在不断增加,据腾讯《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8.89亿;报告还显示,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达到了90分钟.而这庞大的用户群体,不只包括城市群体,也包括农村群体,不只包括青年群体,也包括中老年群体.在实用微信的过程中,微信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各个方面,其中就有文化方面的变化.

东南传播杂志特别策划
闽台乡村文化传播策略及发展路径的研究现状、思路及方法43-45

摘要:系统梳理海峡两岸乡村文化建设比较,重点比较有关两岸及闽台乡村文化传播、发展、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基于美丽乡村建设比较视角的相关研究阙如,结合闽台乡村文化传播策略和发展路径的应用对策比较研究匮乏.阐述闽台乡村文化传播策略的比较研究思路,主要包括福建美丽乡村建设与台湾乡村社区营造乡村文化建设的异同点,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符号等方面的策略比较,闽台在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城市文化的互动发展的比较,采用比较研究、个案分析、扎根理论等方法,选择闽台的历史文化名村具体案例研究.

叙事学理论框架下的桌面电影表达——以《网络谜踪》为例46-48

摘要:桌面电影的兴起无疑是数字技术革命的产物,而其新颖的叙事模式更是打开了新的叙事格局.传统的电影叙事强调内容大于形式,而这种新的叙事方式却发出了相反的声音:形式大于内容.因此,探讨桌面电影的叙事方式就显得无比重要.本文将论点建立在叙事学理论框架下,试以2018年最受好评的桌面电影《网络谜踪》为例,旨在从电影叙事学中的叙述者、视觉聚焦和叙述接受者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桌面电影中的独特叙事方式.

新世纪以来华莱坞女性电影中的阶层书写49-51

摘要:本研究梳理了新世纪华莱坞女性电影的阶层书写,其中分别通过城乡差异、职场竞争以及婚姻再现了女性的阶层流动.笔者进一步分析了女性阶层上升的叙事模式与人物特征,认为华莱坞女性电影建构了理想的女性阶层上升模式,这基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其叙事模式与电影生产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深刻影响.

诗意的"假象":作者论视角下的李沧东影像序列解读52-55

摘要:脱胎于社会题材,借助于影像与媒介的传播,韩国导演李沧东一贯善用高度诗化、意象层叠的电影语言表达现实的冷峻与暴烈.本文以作者论为观照视野,从李沧东影像作品序列的个人标识、深层结构和呈现方式角度切入,系统探讨了其作品的传播内核与意义.影像主体上,"失意人物"贯穿其作品序列,成为李沧东导演的个人标识;影像内核上,存在与阶级的变奏形成其影像中近乎不变的深层结构;风格表征上,诗化的电影语言、多义的隐喻文本及反类型叙事共同构成电影的诗意呈现形式,其中诗意为表,实质在于幻象背后的潜流.李沧东通过诗意幻象来传达现实社会的双重母题,实现了现实与影像的连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论贾樟柯电影中的空间呈现56-59

摘要:在贾樟柯的电影里,背景里的空间和前景里的其他主体同样重要,甚至空间本身就是主体.空间不仅是实在的,更是隐喻性质的;不仅包含叙事功能,更具有表意作用.破旧残败的居住环境,奋斗打拼的工作场所,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渴望离开的故土家园,这些都可以作为理解贾樟柯电影人文情感和现实关怀的重要参照.细致开展相关探讨,既是对贾樟柯作者研究的精细开掘,也是对电影空间研究的有益补充.

东南传播杂志特别推荐
文化认同的迷思:一种集体自我防卫性反应——从科纳维尔的"街角帮"说开去60-62

摘要:凭借精致的深入调查和详实的田野日志,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最终付梓的博士论文《街角社会》向我们解构了意大利贫民窟内以一套相互义务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等级制度,其研究远与带有种族排斥性质的本土主义和民粹主义赋予科纳维尔"秩序混乱"、"无法无天"的话语标签矛盾,但他却未对冲突背后的根源之一是文化认同的桎梏进行深入的阐释.本文以《街角社会》作为细读对象,依托怀特既有研究基础,旨在从文化层面探讨裹挟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科纳维尔"小人物"缘何终究无法规避四邻陌生、语言不通、文化相异、孤立寡与的窘境.本文认为,包括街角帮与社区俱乐部在内,社区大多政治组织和群体结构的产生是社会行动者的自我防卫反应.

新时代讲好传统文化中国故事的策略分析——以《人民日报》"走近国医大师"系列报道为例63-65

摘要:时代精神与民族品格往往从传统文化中孕育而生,中国故事也从中开篇立序.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头与支柱,是每一代国人身上都留有的时代印记.随着社会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前行,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产物却不时呈现对立姿态.平衡并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新时代讲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故事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人民日报》2018年4月开篇的"走近国医大师系列"文章为研究对象,试探究出传统文化与时代故事之间的结合点.让传统文化不过气,让时代故事更具魅力.

"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创新研究66-68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与媒介的演变紧密相连.通过对"微信公众号+非遗"、"网络直播+非遗"两种当下最典型的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研究发现,"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在传播范围、用户数量、用户参与和互动方面表现突出,但存在传播主体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传播内容文化内涵缺失、传播效能持续性弱等问题.可以从组建志愿者传播团队、深耕传播内容、打造届次化新媒体传播活动等方面着手,构建新媒体与非遗之间持续良性互动的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