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南传播杂志 省级期刊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 35-1274/J 国内刊号
  • 1672-9579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东南传播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管的学术期刊。东南传播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别策划_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建党一百周年影视研究、乡村文化传播、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跨文化传播、产业研究、传媒与社会、受众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品牌营销、新闻采编

东南传播 201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南传播杂志传播视点
创新重大主题宣传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兼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大片”现象1-3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才能更好引导舆论?近几年,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推出一批"新闻大片",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百姓心声,以宏大主题、生动叙事、大片制作、立体传播的态势在线上线下广受好评,成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经典案例。文章围绕这些"新闻大片"在强化受众思维、打造新闻精品、推进融合传播等方面的成功实践,探讨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提升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喜迎 我说新福建”主题活动的创作探索4-6

摘要:为了全力做好党的宣传工作,做好"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主题宣传,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举办"喜迎我说新福建"主题活动,旨在用砥砺奋进的五年新福建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本文从创作者的角度,阐述了"喜迎我说新福建"主题活动优秀作品汇报展演的创作过程,如何通过记者主持人的讲述全景呈现新福建建设,如何打磨内容,并探索讲述类节目的舞台文艺形式创新。

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与思考——以纪录片《逐梦山海》为例7-8

摘要: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如何打造中国形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逐梦山海》为例,从立意主旨、内容框架、叙事方式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剖析,意在探索如何以纪录片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以期为其他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移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探析12-15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几乎被取代。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其移动化发展必然也必要地成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经之路,然而移动化发展的元素多元而又杂乱,本文所旨即从众多的移动化发展的思维、创新、互动、内容与品牌等因素中找到电视移动化发展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媒介融合视域下《人民的名义》传播策略初探16-19

摘要:自2017年3月底开播以来,《人民的名义》迅速掀起了一股观剧热潮,收视率一时成为双网第一。该剧的热播固然得益于其在内容生产方面的诸多"突破性"尝试,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台网同播、主动设置话题、传受互动等全新传播策略,也为剧目走红助力良多。通过对《人民的名义》走红的传播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中国影视业发展探寻一些新的路径。

传媒生态视角下的《山西日报》“两微一端”格局20-23

摘要:大数据环境促进了新闻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对曾经享有信息主导和把关权力的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解构。为了改变现状,传统媒体纷纷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两微一端"成为不少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试水新闻传播、探索媒介融合的试验地。《山西日报》作为山西省委机关报,把握着全省的舆论导向,目前已经奠定了"两微一端"格局,为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传媒集团媒体融合产业化的优秀标杆。研究其媒体融合之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对各省级报刊和其他传统媒体来说具有十分客观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分析《山西日报》"两微一端"发展状况、现存问题及其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而探讨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合理运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优质的新闻资源和内容,提高与用户的互动性,结合媒介融合相关理论,从内容和组织机构两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东南传播杂志特别推荐
“软联通”视角下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路径选择24-26

摘要:在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的背景下,福建要积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不仅需要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与经贸合作等方面的"硬联通",更要重视文化信息传播为主要内容的"软联通"。福建悠久的对外交往历史、数量庞大的海外华人华侨、深厚的人文认同基础等优势都有助于"软联通"的达成与实现,而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分层推进的区域传播格局以及将官方引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应成为推进软联通的路径选择。

从媒体“一带一路”报道角度研究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政治风险27-29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媒体"一带一路"报道信息对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进行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主要围绕该国的基本政治情况、投资环境、经济状况、对外对中关系等方面,分析出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政治风险,得出中国企业应该把握住机遇、合作双赢,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的见解。

浅析海外华文媒体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作用30-32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但是中国仍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话语权体系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海外华文媒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它在塑造中国新形象、消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精神交往论视阈下的中国新闻奖分析——基于第26届中国新闻奖的实证研究35-37

摘要:精神交往论认为"物质交往和生产"与"精神交往和生产"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中国新闻奖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为我们分析二者关系提供了一个切入点。通过对第26届中国新闻奖进行地域分析、题材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印证了"物质交往和生产"对"精神交往和生产"的决定作用,也说明了"精神交往和生产"的相对独立性,而"精神交往和生产"如何发挥更大的独立性值得探讨。

城市综合体的文化消费空间分析——以苏州诚品为例38-40

摘要: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文化消费"的思路可以对城市综合体兴起现象进行解释。本文选取两岸三地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体品牌——诚品书店为例,对具有文化消费特性的"诚品模式"空间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其他城市新空间的建立与发展产生借鉴与思考意义。

《中国有嘻哈》对嘻哈文化本土化启示41-43

摘要:嘻哈音乐在传入中国后,一直属于地下小众文化,2017年夏天一档现象级的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让说唱艺术进入大众视野,甚至带热了一个行业的发展,节目在打造中国嘻哈说唱音乐时,注重歌词、歌手、语言和价值观念的本土化塑造,对于嘻哈音乐文化这个舶来品如何进行本土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启示作用。

企业文化视阈下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新时期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器44-45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更新换代呈爆发式出现,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必然导致职工面临生活压力加大,工作紧张程度增加,淘汰和适应的焦灼和紧张状态,时刻包围着每一个人。出现心理障碍,发生精神疾病的概率也随之增长,在很大程度引发不稳定因素。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注重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让职工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浅析旗袍元素在民国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传播意义——以电视剧《旗袍》为例46-48

摘要:旗袍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服饰符号,有着其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该文以电视剧《旗袍》为例分析了旗袍这一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服饰符号学中的组成部分,旗袍在影视剧表达中根据影视剧主题被赋予了一定符号文化意义。

IP热下广播节目产业路径发展的思考——以福建经济广播《股市百家谈》为例49-51

摘要:今年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盗墓笔记》大火的同时,也带火了IP经济。凭借粉丝成功营销的IP模式为广播节目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自带粉丝的属性也为广播节目IP化提供了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本文从分析成功IP的盈利模式出发,以福建经济广播《股市百家谈》在实践中的探索为例,对什么样的广播节目可以打造成IP,以及广播节目如何通过运营成为IP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广播节目未来产业化发展的IP模式。

中国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钻石模型52-54

摘要: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但中国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本文重点探讨中国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从要素禀赋,广告公司策略、广告市场结构与广告市场竞争,跨国广告公司,企业需求状况,媒介产业、其他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与广告协会,机遇七个角度,分析中国广告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媒介接近权的历史演化与当展——以《迈阿密先驱报》诉托罗尼案为例55-58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众传播法制史上出现"媒介接近权"这一学说。媒介接近权,也被称为"接近使用媒体权"(Access to the press)。1967年,由美国法学学者巴隆(Jerome A.Barron)首次提出了这项有关公民的权力。70年代,巴隆亲身参与关于接近使用权的托尼罗案,有关于媒体接近权的讨论随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还原这一学说产生,以及巴隆参与该案的全过程,梳理这一学说产生及发展的整个脉络,为更深刻理解传播学中各思潮的学习提供借鉴。

互联网时代谣言高热度传播的组合路径研究——基于2016年十大谣言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59-62

摘要:本文以人民网最新盘点的2016年十大谣言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的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的多种路径组合方式。研究提炼出了影响谣言传播热度的八项路径因子和谣言得以高热度传播的三条组合路径。研究发现,人们并非是完全盲目地相信谣言的,谣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实。而且,事件衍生类谣言容易在微博等弱链接渠道发酵、卫生安全类谣言容易在微信等强链接渠道扩散,权威机构或人士容易在微博等弱链接渠道开启卫生安全类谣言讨论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