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社
分享到:

东南传播杂志

《东南传播》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前沿、海峡传播、学术平台、传媒研究、史学、文化传播、业务研究、新闻采编、技术园地等。
  • 主管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主办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国际刊号:1672-9579
  • 国内刊号:35-1274/J
  • 出版地方:福建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3
  • 综合影响因子:0.1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南传播 2012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南传播杂志本期推荐

广电行业和IT行业员工敬业度比较——以18个基层团队为例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这个行业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对广电和IT行业的员工敬业度进行对比,从而更加深入了解这两个行业的员工状况。本文首先采用Mayer员工敬业度测量量表分别对来自广电行业和IT行业的18个基层团队,共131名员工进行了敬业度调查。其次,分别从员工心理安全性、心理意义性和心理有效性三个维度对两个行业的员工敬业度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发现和提出了广电行业影响员工敬业的几个问题。
1-3

论公共品与信息公共品

摘要:公共品是指在制度上规定的由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共同使用,并能从中获得某种意义上满足的物品。物品的公共性有两个维度,即“制度公共性”(又称“社会公共性”)和“自然公共性”。公共品一定是具有“制度公共性”的物品。由于信息既有“制度公共性”又有“自然公共性”,所以,信息就是公共品。信息作为公共品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即信息产权、信息自由、信息公平和社会的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信息公开的几点建议。
4-6

媒介形态理论是“技术决定论”吗?——对媒介技术本质的再思考

摘要: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
7-9

论作为政治符号传播的标语形式

摘要: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动员的重要方式之一,标语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一种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标语形式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种政治符号。通过探讨标语形式的分类、标语形式的内涵,并假设标语形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创新标语的未来形式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0-12
东南传播杂志主题专栏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广告文化批判范式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对广告所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就是直接导源于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即遵循的是文化批判的研究取向,秉承的是“皮下注射”模式。虽然这种批判存在明显的缺陷,但该学派建立了有别于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范式,从而在上世纪形成了广告研究的两大学术重心:欧洲的文化批判研究和美国的实证研究。
13-15

管窥传播研究的第三视野一再读“媒介即讯息”

摘要:媒介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认可。但是,对“媒介即讯息”这一媒介环境学经典观点的误读依然存在。“媒介即讯息”意在说明,媒介/技术除了本身具有实用意义,还会产生其它意义。这些意义并不一定为其发明者和使用者所察觉,但却真切地改变了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媒介即讯息”是媒介环境学的基石,它提出了思考媒介的环境视角,促使我们思考媒介技术、传播方式对人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16-17

基于品牌关系理论的全媒体品牌资产评估模型探析

摘要: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模型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品牌资产研究范式,但鉴于全媒体的复杂性与独特性,需要在品牌资产的确定中更多考虑动态因素与关系互动。因此本文借鉴品牌关系理论,在品牌社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全媒体的特征,尝试构建全媒体品牌评估的立体多维的测量模型。
18-21

中国内地新闻评议组织简析

摘要:新闻评议组织在国外早有体例,在台湾与香港地区也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但在我国大陆地区,至今还没出现一个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规范的新闻行业评议组织。这是因为成立新闻评议组织的契机未到,还是缺乏成立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理论和实例,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22-23

编辑活动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编辑活动是兼具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一种文化活动.编辑的选择和优化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同时,编辑活动的客观性要求其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囿于缺少一套清晰、健全、规范的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目前还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鉴于此,通过分析编辑活动社会效益评价的功能、特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试图建立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分析其可能出现的误差,提出修正建议,实属当务之急。
24-26

关于近年来网络编辑研究的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网络编辑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从网络编辑概念的界定、特点以及对其职业素养的要求方面进行了总结梳理,同时提出目前我国网络编辑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空白。文章认为内容为王的网络时代对编辑主体及其工作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促进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
27-29

市场逻辑下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转向

摘要:在传媒产业化和市场化背景下,受欧美商业化纪录片的影响,新世纪我国纪录片创作发生重要转向。我国纪录片不再专注于精英化纪录片创作。转而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大量制作面向大众的纪录片作品,创作手法上也非常注重内容的娱乐化,尝试利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和高技术电视手段提高观赏性。这一转向给我国电视纪录片创造了新的生机,但也带来一些值得反思与探索的问题。
30-32

中国电影版权担保融资的现实处境与风险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现象观察法和探索性研究方法,以中国电影版权担保融资的视角切入到中国电影产业乃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研究发现电影制片业在融资中处于不利地位,多数电影制片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实现较低成本的融资。在电影制片业以期待版权质押向银行获得贷款过程中,银行面临法律、市场、评估、变现等风险,希望通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设适合中国电影版权担保融资的金融和法律法规服务体系。
33-35

中国情景喜剧的困境与突围——以《武林外传》为例

摘要:“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简称sitcom)是指每一两集用单一线索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轻喜剧。是1947年在美国诞生的新兴的电视化喜剧模式。自1993年由英达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始,中国情景喜剧已走过17年的历史。在这段岁月中,中国情景喜剧走过发展,走过繁荣,走过荆棘,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形式。纵观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仍然存着种种困境,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前景值得探索。
36-38

围观时代之沉默的大多数心理机制分析

摘要:“围观改变中国。”当微博公民们传递着这一理念时,微博正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断定微博的出现和普及将成为一个历史节点显然还为时尚早。微博时代的到来或许给我们带来了变革的点滴曙光,但同时更彰显了这个社会还存在很多值得正视的问题。
39-41

大众传播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研究

摘要:本文从传播社会学视角出发,回归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关注大众传播语境中身份认同所受的影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媒介环境,探究大众传播对其身份认同的作用。指出一方面符号标识与媒体再现不断强化其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主体性的缺失与话语空间的匮乏使其自我认同陷入虚化状态。大众传媒有责任调整视角,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群体归属和获取自己的个性独立。
42-44

论媒介演化对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

摘要: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化,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社会性别的融合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着力从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使不同社会性别之间隔离“场景”的最小化,促使了崭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共享三方面来探讨媒介技术的演化对社会性别融合的影响。
45-47

新财经媒体的舆论监督——由《经济观察报》的“分拆铁道部”谈起

摘要:本文试由《经济观察报》“甬温线事故”特别报道着手,分析其四个月间共四十七篇相关新闻报道及评论,解读中国新财经媒体在舆论监督的优势及“大财经”、“大监督”特点。随着我国新兴商业阶层崛起,市民社会的逐渐发展。媒体将更好地担当“守望者”角色,从关注权力运行到监督权力本身,由事件追责发展为体制追问,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新方向。
48-50

近五年(2007-2012年)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我国近五年来网络舆论引导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整体的回顾和分析,在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基础上,认为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相关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多层面、多角度、深层次探究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方法和途径的阶段,同时,用相关传播学理论解释和引导网络舆论也开始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研究更多的可能会关注网络舆论引导在文化建设和引导层面上的一些深层次、多维度向纵深拓展的研究探讨。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