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社
分享到:

东南传播杂志

《东南传播》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前沿、海峡传播、学术平台、传媒研究、史学、文化传播、业务研究、新闻采编、技术园地等。
  • 主管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主办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国际刊号:1672-9579
  • 国内刊号:35-1274/J
  • 出版地方:福建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3
  • 综合影响因子:0.1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南传播 2011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南传播杂志开篇

电视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关系辨析

摘要: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协调运转,电视媒体作用巨大,责无旁贷。责任能否有效落实,体现在能否有效引导主流舆论,进而反映媒体品质的优劣和状态的高低。本文认为,要落实电视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责任,就需厘清四种关系:新型传播格局与新时期电视媒体的关系、创新电视媒体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电视媒体品牌与舆论引导能力的关系、创新市场营销手段与创新节目体系的关系。
1-3
东南传播杂志本期推荐

应急事件的新闻管理——从技术层面展开

摘要:应急事件中的新闻管理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有幸赴美学习公共行政管理和应急管理,研习了美国应急事件新闻管理的具体做法。认为应急事件的新闻管理本身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话题。从技术层面展开,应急事件的新闻管理旨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人群提供正确的信息”,让公众知悉事件状况,在政府主导、社会帮助下有效自救减灾。其注重将事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担当,注重公众的知情参与,注重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希冀美国的做法对我们能有所启迪。
6-8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与流程创新

摘要:在媒介融合驱动下,传统报业已逐步演变为数字报业,报业集团也成为多媒体传媒集团,其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亟需进行创新,以整合不同媒体类型的资源、提升竞争力。本文探讨报业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的几种范式,以及采编业务流程创新的基本走向。
9-11

论学术研究中的分期标准——以方汉奇学术道路的分期标准为例

摘要:论文着力探讨了学术研究中阶段划分的前提——“分期标准”问题。文章从“分期标准与发生学上的历史事实”,“分期标准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分期标准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分期标准与子分期标准的问题”等四个维度分别展开论述。并讨论了新闻史研究中阶段划分的革命政治史范式的分期标准和新闻事业自身规律范式的分期标准问题。
12-13

对话文化视角下的媒介变迁研究

摘要:本文从对话文化角度,梳理媒体变迁过程,探索媒体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传统咖啡馆带来了对话文化的一时兴盛,而大众传媒的兴起抑制了对话文化,致使商业驱动的、单向传播的媒介形态大行其道。但同时,大众传媒也提升了公众关注新闻事件的热情,为对话文化再次兴盛打下基础。网络传播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大众媒体中对人际互动交流的束缚。“网络咖啡馆”快速兴起,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模式正在回归。
14-16
东南传播杂志主题专栏

国际传播10年:理论研究述要与思考——基于2001—2010年《新闻与传播》的文献研究

摘要:本文采取二次文献检索的方法,对进入新世纪10年来的国际传播理论进行综述,归纳出这一领域研究的三个重大主题,分别是全球化时代与中国立场、跨文化传播与国际议题和传播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并对每一个主题下的文献逐一作观点摘要,还就不同主题的理论研究特点作深入剖析,以期对深化新传播生态下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有所借鉴。
17-19

中国电视分级模式探略

摘要:电视节目分级制度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法国、韩国等都应用的非常广泛。它在当今电视节目日益走向低俗化的环境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在中国却迟迟难以出台,发展缓慢。本文试图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探讨电视分级制度在中国难以发展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个适合中国的电视分级的基本模式。
20-22

中国公益广告运作机制的反思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剖析中国公益广告运作机制及其问题。笔者认为,制约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根本在于其运作机制未能理顺,应该大力培育公益文化、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公益广告组织、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及注意广告效果检验。
23-26

论“五缘”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对台广播理念

摘要:推动和实践文化发展战略是新形势下提高对台沟通交流水平、做好对台传播工作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利用两岸深厚的五缘关系,作为实践的社会资本,发展大陆对台广播事业,主动扩大对台合作,扩大对台传播效果,提高节目收听率,对大陆广播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7-29

少数民族地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情况调查

摘要:本文调查了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情况。当地居民在媒介接触过程中,严重依赖于当地的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的媒介接触程度最高、使用效率最高、居民的期望值最高。当地汉族和瑶族居民对有线电视网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信息鸿沟”。
30-31

国防部例行记者会评析

摘要:2011年4月27日,我国开始建立常态化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制度,更加主动地争取国际话语权。本文从例行记者会出现的必然性入手,进而从内容、记者提问和新闻发言人回答等三方面分析例行记者会呈现出的特点,并就平民化视角、分析舆情和手段多样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32-33

从“五道杠”事件看网民的从众效应

摘要:“五道杠”事件在网络迅速蹿红有着诸多成因。网民广泛关注和海量回复的背后是网民的从众心理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从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需要。本文将通过分析“五道杠”事件中各网友的反映,以期解释网民从众效应的发生过程。
34-35

虚假新闻典型的价值伤害——从“烈士老师”谭千秋事件谈起

摘要:当前,受众的认知能力和主体意识在不断提高,典型示范效应趋于弱化,与之同时,价值多元化与价值行为多元化的发展,又使得从业者对虚假新闻典型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模糊。本文拟从虚假新闻典型的产生出发,探讨虚假新闻典型的价值伤害和危害。
36-38

从会理PS事件谈网络时代的政府危机公关

摘要:会理PS事件,从一开始的全民声讨,到“PS风潮”再到最终网民的理解和包容,仅仅经过了不足四天的时间。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情况和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认为微博在舆论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会理县政府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微博这一平台积极回应、坦诚面对、持续关注,最终转“危”为“机”,此次会理PS事件的圆满解决堪称“政府公关危机的经典案例”。同时带给我们启示,在“微博问政”渐成趋势的新时期,政府的宣传更需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39-41

媒介事件的社会建构及其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报道分析

摘要:2010年上半年,媒体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报道引导公众焦点投射到新生代外来务工群体的生存问题上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呈现了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图景,分析了媒体报道同类社会事件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媒体报道通过引导公众认知构建社会事件,形成以弱势群体为关注点的传播场域,进而推动社会改革的进程。
42-45

BBC新闻价值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以《BBC风云50年新闻精选》为例

摘要:文章从新闻价值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决定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BBC风云50年新闻精选》所折射出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其新闻价值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指出了BBC对新闻价值的选择的双重性。
46-48

网络舆论监督研究——以“我爸是李刚”事件为例

摘要: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各类公共事件的传播扩散和解决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本文通过对“我爸是李刚”事件的传播过程和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对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互动性、主体的大众性和虚拟性等特点进行探讨,根据目前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自发性、匿名性、盲从性和网络暴力等问题,试图从网络自律和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入手,促使网络舆论监督发挥更加良性的作用。
49-51
东南传播杂志学术平台

解读《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跨文化传播的视角

摘要: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