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社
分享到:

东南传播杂志

《东南传播》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前沿、海峡传播、学术平台、传媒研究、史学、文化传播、业务研究、新闻采编、技术园地等。
  • 主管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主办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国际刊号:1672-9579
  • 国内刊号:35-1274/J
  • 出版地方:福建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3
  • 综合影响因子:0.1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东南传播 2010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东南传播杂志本期推荐

知识分子何以介入传媒?——转型时期媒介知识分子的社会意义探寻

摘要:媒介知识分子常常被认为是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反叛和背面而出现,多数学者对媒介知识分子的价值评判带有明显的贬义。而事实上,转型时期知识分子走向传媒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潮流,本文主要从媒介知识分子何以介入传媒的视角,分析了转型时期媒介知识分子存在的社会意义。指出从历史的角度:传媒是知识分子无法割舍的言说阵地;从现实的角度:专家意见报道和公共事务言说呼唤知识分子利用传媒发言;从知识分子自身的角度:介入传媒是知识分子自我社会价值实现和文化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
1-3

“合理使用”范畴内的表达自由——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合法性

摘要: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畴和表达自由的理论渊源出发,本文考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否合法。在"合理使用"范畴内,《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并未构成对《无极》的侵权。此外,《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促进民主、接近真理和增强文化多元性三方面促进实现宪法中的表达自由权利。作为"合理使用"范畴内的表达自由的体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具备合法性。
4-6
东南传播杂志主题专栏

进化认识论对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的影响

摘要:保罗·莱文森在波普等人的进化认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技术进化认识论的思想,认为技术在客观知识与认识能力的进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强调技术作用的进化论思想,贯穿于莱文森整个媒介理论,形成了其非媒介决定论与技术乐观主义的倾向,认为媒介的发展有着补偿原有媒介缺陷与人性化的趋势,并进一步指出,技术(媒介)在知识与世界的关系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7-10

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概念辨析

摘要: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概念混为一谈,这种情形直接影响到了该领域的研究深度。本文在分别考察上述两概念的基础上,再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中国的"媒介公信力"与"媒介可信度"概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前者比后者指涉范围更广,且通常采用定量方法加以测量,而后者则同时采用思辨和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
11-12

网络环境下“意见领袖”在国际舆论引导中之运用

摘要:国际舆论引导系近年来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课题。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如何增强我国国际舆论引导能力、如何增强中国话语权的力度和广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认的国际舆论引导之主体主要有二:国家和大众传媒。然而,个人,尤其是其中的意见领袖亦国际舆论引导中不容忽视之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一因素之影响更是不断增强。基于此,本文试从此角度切入,试图探讨网络环境下"意见领袖"在国际舆论引导中之运用。
13-15

西方媒体对内外部事件报道的差异

摘要: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西方媒体在内外部事件报道中的信源类型、信源所提供的信息类型及基本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方媒体在内外部事件报道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宣传报道策略是内外有别的。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现象,是缘于西方媒体的本质,它是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6-18

日本媒体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偏向——以《朝日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建国60年国庆阅兵的报道为例

摘要:在中国建国60国庆阅兵之际,《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报道中鼓噪"中国威胁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偏向。新闻的"客观性"神话背后是"国家利益优先原则"的深刻烙印。
19-20

校园暴力事件新闻报道的负面效应——以系列侵害事件报道为例

摘要:近期以来,我国连发多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这六起事件分析行凶者的共有特征,我国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新闻报道易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借鉴《华盛顿邮报》在报道美国校园暴力事件时的做法,对我国媒体如何有效地规避这些负面效应提出建议。
21-22

探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舆论传播的特征及引导——以“6·28瓮安事件”为例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此阶段,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经凸现出来,若没能妥善处理,极易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6.28瓮安事件"中的舆论进行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舆论传播的特征,并指出舆论引导的注意事项。
23-25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26-28

论新经济条件下的媒介责任与价值取向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存方式的日新月异,媒介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其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也应有不同于以往的内容与实现方式,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多地偏向社会效益,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并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9-31

“官员博客”产生的动因与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

摘要: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个人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化,博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一些官员纷纷开起博客,以博客文章表达尊重网络民意,架起与网民沟通的桥梁。本文对"官员博客"的产生动因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媒体生态下,官博应少些"官气"与"应景";完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政府官员可设立私人博客和政府博客群;官博内容多些"亲和"与"常态"。将"官员博客"打造成常态化表达意见的平台,促进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32-35

从《人民日报》增设“新兴媒体版”看党报在引导网络民意中的作用

摘要:在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网络民意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从《人民日报》在新一轮的扩版中,增加"新兴媒体"版为突破口,阐述努力通过以党报为首的主流媒体积极引导网络民意,使之既能反映民意,在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知情权的同时,又能使其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运行。
36-38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话语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量网络危机事件彰显了网络话语的迅速膨胀,由此往往迫使现实社会中的行政机关、司法部门、社会舆论向虚拟的网络作出让步。我们在为网络监督的进步欢呼的同时,也要正视这样一个问题:随着网络话语权力的无限发展,一旦形成霸权,后果堪忧。
39-41

网络小说产业化刍议

摘要:技术的发展、媒介的融合以及当下消费社会的资本诱因是网络小说产业化的外部基础,网络写作薪酬制度与阅读付费制度的建立是其产业化的内在基础。网络小说产业链的构成是指原创作品文字内容从线上向传统出版、影视业及游戏业等多方向融合流动。与此同时,网络小说产业化也面临着一些自身的发展瓶颈,如在线盗版问题、产业本身的单薄稚嫩以及市场化与文学性的冲突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要从创作者、读者及文学网站等几个环节入手加以解决。
42-44

论产品低龄化对动漫产业的制约

摘要:目前国产动漫存在动漫产品内容低龄化现象特点。本文首先阐述动漫产品的内涵,从内容和传播渠道两个方面分析国内动漫产品低龄化的表现,并指出动漫作品的低龄化对动漫产品内容的拓展和动漫产业由内容领域向高级衍生品领域的发展运动的双重局限。必须打破动漫产品的低龄化现状才能使动漫产业长足发展。
45-47
东南传播杂志学术平台

略论网络实名制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作用

摘要:基于网络匿名的判断,大学生上网时易呈现出攻击心理、从众心理和狂欢心理等匿名心态。网络实名制的推广能有效地规避这些上网心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具体来看,网络实名制可以实现对于大学生网络自律的技术补充;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促进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现实化回归。
48-49

论博客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多维价值

摘要:利用博客实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且可以鼓励他们广泛地参与网络媒介产品制作,增加他们的切身体验;通过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专题研究与互动交流,还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