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南传播杂志 省级期刊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 35-1274/J 国内刊号
  • 1672-9579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东南传播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管的学术期刊。东南传播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别策划_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建党一百周年影视研究、乡村文化传播、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跨文化传播、产业研究、传媒与社会、受众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品牌营销、新闻采编

东南传播 200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论城市电视节目的系统改造与形态创新-

摘要:本文依据城市电视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及电视前沿的发展趋向与本体规律,提出城市电视必须在节目形态创新与节目本土贴近两大战略方向上重点用力,引入各种新思维,创新节目形态,以期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城市电视节目体系.

论网络传播新语境下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推进和应对突发事件经验的不断积累,国内传统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表现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历史性的进步,但遗憾与不足依然存在,而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传统媒体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本文以电视传媒的视角,对在网络传播新语境下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水平的命题作了初步探讨.

从《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谈舆论监督难-

摘要:本文针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难"的困境,以当前在广播媒体中盛行的融合舆论监督类和热线互动类于一体的特色栏目为例,从广播媒体的生存、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通过回顾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和广播发展趋势探寻舆论监督的发展规律.

传承闽南文化服务海峡乡亲——闽南方言电视节目谈-

摘要:如何发挥地方特色,增强闽南语电视节目的魅力,使闽南语方言频道得到本土和台湾受众的文化认同和审美认同,是一个新课题.本文根据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开播前后的节目策划及实践体会,从文化取向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闽南语节目在两岸合作交流中的传播意义-

摘要:闽南语是联系海峡两岸人民感情的天然纽带,更是彰显两岸同根同祖闽南文化的载体.本文从闽南语的渊源切入,论证了挖掘、保护闽南语的宝贵财富及传承、传播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营造大环境,办好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电视剧编排之我见-

摘要:本文对电视剧编排的几种常用模式作了阐述,对"后黄金档概念"、"与广告客户共谋发展"、"战略联盟"以及"尊重观众收视习惯"等电视剧编排新趋势作了分析,并对电视剧编排应坚持的几个原则加以探讨.

莆田市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初探-

摘要:本文以一个地市台为范例,深入分析了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战略与对策,对地市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民工报道与城市文化观念的互动轨迹——以福建泉州地区为例分析-

摘要: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务输出浪潮的产物.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他们无法享有与市民同等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泉州电视台对农民工新闻题材的介入从20世纪8o年代末90年代初的负面报道、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的经济关注发展到当下政治和文化的转向.从而揭示了城市电视台在与城市互动中的文化走向.

略论理性思维程序下的新闻评论策划-

浅析电视深度报道的比较优势-

摘要:电视深度报道博采其它媒介之长,发挥现代传媒电子化传播和多元化表现手段的优势,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魅力.面对新的发展趋势,电视深度报道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略论会议新闻的改革创新-

摘要:本文试图从会议运行特点和记者思维惯性来剖析会议新闻在困境中突围的轨迹,为改革开放后30年的会议报道创新梳理出一条从突出到突破的路线图.

"村村通"后农村广播电视发展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后农村存在的客观需要与现实需求,暂时通、低质通与长期通、优质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个方面作了研究,旨在更好地服务"村村通"建设,巩固"村村通"成果,

县级台主持人工作机制的改进与发展-

摘要:福建省东山县属闽南方言区,近年来东山县广播电视台大量引进外地节目主持人,在工作中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发了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展荧屏之美析主持之理——2007年度福建省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电视主持类参评作品评析-

摘要:庄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它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哲学智慧,笔者将此语改造为"展荧屏之美,析主持之理",借以评析2007年度福建省播音与主持作品奖的电视主持类参评作品.

声音的律动——2007年度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评论、专题参评节目评析-

摘要:题材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在由政治宣传逐渐向新闻本体回归后,其价值诉求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信息提供,构建受众获知信息的传播渠道;二是意见表达,构建一种公共的话语平台.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瞭望者,其最基本的使命与责任就是传递信息,实现新闻的第一个价值诉求.然而,一个有能力的媒体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此,它应在环境瞭望过程中对于所发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意见表达,建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代表受众意愿的公共话语空间,所以,新闻的第二个价值诉求应成为媒体追求的更高境界.

理性的回归——2007年度福建省广播文艺奖参评作品管窥-

摘要:福建省的广播文艺节目形态丰富多样,参评节目的质量在逐年提升,广播文艺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做好常规的传统节目的同时,广播文艺要立足当代媒介环境,不断创新,制作出适合当代人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的优秀作品.

媒介素养: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基于积极受众的讨论-

摘要: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已成为社会与人发展的关键性命题.目前关于数字鸿沟的表述主要考量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的鸿沟,而忽略从社会秩序中介化的现实来审视"积极的受众"提供的可能性.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争夺知识的控制成为社会的主要社会博弈活动.伴随着信息技术介入越来越多的社会情景,传播媒介的变化改变了社会进程、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媒介成为人类信息的关键性因素,人类怎样处理、学习与感觉信息成为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之一,于是,媒介素养应运而生.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迫切需要建构与完善公民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

从媒介的身份识别看危机传播管理中传媒问责——兼论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

摘要:传媒是危机传播管理中的重要主体,理所当然应在事件中承担责任.本文力图从国家传媒、商业传媒、公共传媒来解析传媒市场的身份识别,通过分析其个性角色,厘清它们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并希望通过对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表现,解读中国市场政府、媒介、公众之间的关系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