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东南传播杂志 省级期刊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 35-1274/J 国内刊号
  • 1672-9579 国际刊号
  • 0.3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东南传播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管的学术期刊。东南传播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别策划_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建党一百周年影视研究、乡村文化传播、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跨文化传播、产业研究、传媒与社会、受众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品牌营销、新闻采编

东南传播 200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我们在一起-

摘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综合频道有着46年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福建电视的主频道、文化宣传、资讯传播的主阵地、节目创新的主力军和内容产业的主干道,她正进入一个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电视综合频道坚持"大策划、大制作、大活动、大品牌"的创作理念,为观众朋友奉献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新形势下增强对台广播宣传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对台广播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对台广播的政治任务,也是对台广播自身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

节目的生命周期对台广播不能忽视的问题-

摘要:本文用市场营销中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来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市场周期的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通过对节目收听率的市场变化周期的阶段性分析,更准确地了解节目的现状和拥有的潜力.

台湾广播听众收听心理与行为分析-

摘要:台湾当局开放广播频道申设以来,台湾已成为全世界广播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广播业竞争激烈,听众地位相应提高.但听众占总人口比例并无相应提高.这与台湾听众对广播的使用满足度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台湾广播媒体调查与研究资料整理出台湾听众的整体特点,分析了台湾听众收听行为和收听心理的基本特点.这对大陆电台的听众研究颇具启发意义.尤其对大陆对台广播机构而言,研究台湾听众特性更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基础.

两岸青年思想互动感情融合的媒介平台——东南广播公司大型系列谈话节目《海峡青年论坛》介绍-

摘要:2006年12月24日晚上八点零五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倾力打造的大型系列谈话节目《海峡青年论坛》正式开播.

中国传播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摘要:在中国,传播学的"西学东渐"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许多学者看来,现在是该为这一"舶来品"进行深入反思的时候了.当然,反思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看看我们在引进这一新兴学科过程中有何得失,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中国具体语境中对传播学进行理论创新和体系建构.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了2006年以来的研究动态.

建设和谐文化与新闻舆论监督-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是我国未来的总的发展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然而,和谐文化的建构,必然伴随着对不和谐文化的清理与解构.在信息高度扩散的'后信息时代',新闻传媒对和谐舆论场的建构必然包含对民意的尊重、集合与梳理,需要处在政府议题、媒介议题和社会舆论的交汇点上,妥善地协调好各种舆论,从而有效地引导舆论.在这个过程中,健全新闻舆论监督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之义,是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历史使命.

胡愈之国际新闻报道思想初探-

摘要:胡愈之从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角度主张加强国际新闻报道、改革报纸国际新闻栏目的编辑方法、不断提高报道质量,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味.他认为国际新闻报道要产生久远的效力,必须尽力扩大消息来源,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注重研究国际新闻报道的规律,将新闻报道与知识普及和对读者的教育结合起来,与读者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摘要: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社会更加和谐",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广大党政干部、媒体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出现了很多关于大众传播媒介与和谐社会的研究论文.笔者对这两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梳理,勾画出自2005年以来传播学界对这一论题研究的大致轨迹.经过梳理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议题: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和责任;媒体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其角色定位与实现历史使命的途径;网络媒体与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媒体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即如何调整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

电视的逆向思维与栏目"孵化器"-

摘要:一、研发也是"生产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强调重视研发工作,已成为许多电视媒体突围和突破的一个常用招法.台内研发是电视台"生产力"的有机构成,但要有别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纯学术研究.研发重在创新,首先要在思维方式的选择上求新求异,如果一味正向、顺势思考问题必然陷入跟风与模仿,很难实现大的突破;当今电视媒体,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二者不可或缺.

国家形象与大众传播-

摘要:在传播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浪潮猛烈冲击的当今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国家通过自己的媒体为本国或别国塑造形象,通过这种国家形象的塑造,在本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氛围,形成有利于本国政治决策的舆论环境.因此,大众传媒的国家形象塑造作用也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试从传播的"拟态环境"和"议程设置"的角度分析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新闻理论视野中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实践规约——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摘要:本文从当代新闻理论视角归纳出政府新闻发言人应遵循的实践规约:坚持新闻性原则,实现有效传播;坚持党性原则,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指导性原则,正确引导舆论.

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我国政府形象的建构-

摘要:随着西方现代政治传播理念的引入,政府形象如同企业形象一样,逐渐被人关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浅探我国政府形象的目标建构及其主要建构方式,特别提及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建构问题.

政府国际公关:国家形象塑造的新视野——兼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主题.加快步伐融入全球化轨道,增进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当前我国外交战略的根本任务.我国在国际信息传播中长期处于劣势,加之长久以来与西方国家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导致我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国家的歪曲和误读.这种歪曲和误读势必影响中国在国际中的形象、地位和影响力,影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因而,国家形象的塑造是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

摘要:一、公关之意义新闻发言人(press and public relation officer-press and public relation chief)的英文表达明确体现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公共关系内涵.从政府新闻发言人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也与处理公共关系的诉求密切相关.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公共关系管理主要通过危机管理、日常沟通、国际交流等来实现.

海外华语媒体对我国对外传播的作用-

摘要: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汉语热预示着中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放眼世界,分布在各地的海外华语媒体已逐渐走出华人社区,承担起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将海外华语媒体纳入我国对外传播战略,也意味着华语传媒体系在全球的构建.本文主要分析海外华语媒体给我国对外传播所带来的价值,并从双赢的立场出发,探讨海内外华语媒体之间可行的合作方式及其对我国对外传播媒体进一步发展完善带来的启示.

不一样的华文媒体同样的中华情结——浅谈东南亚华文媒体对增强当地华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摘要:东南亚是海外侨胞传统的聚居地,也是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同时,海外最早的华文媒体也诞生在这里.可以说,东南亚是迄今为止除中国之外,华文媒体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地区.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曙光,到今天《联合早报》、《星洲日报》、《世界日报》等著名华文媒体的辉煌,东南亚华文媒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曲折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过风雨和坎坷,但更多的是阳光和彩虹;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华文媒体总是以传承中华文明、传递祖国信息为己任,并得到当地华人华侨的信赖和支持而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东南亚华文媒体对增进当地华人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广大华人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两个世纪的荏苒光阴里,东南亚地区诞生了不少各种类型的华文媒体,但是,不一样的华文媒体,却有着同样的中华情结.

反观"女性主义"天空-

摘要:从启蒙时期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几个世纪以来女性在为自身的地位和权利的不懈努力中,不断创设丰富着自己的天空."女权"概念的提出也说明两性对社会发展的权利义务尺度上的失衡,而失衡结果所导致的是社会前进步伐的减缓,主流社会对女性小脚襄起的同时也襄起了自己.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理论沿革的展现,分析不同时代伴随人类不断成长的媒介对女性主义诠释的同时女性依然受主流社会的羁绊的现状,提出以非卷入式的实践活动来改善女性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