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社
分享到: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7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学术研究、研制与开发,工程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讨论园地、微文等。
  •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0-1026
  • 国内刊号:32-1180/TP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40
  • 创刊时间:1977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65
  • 综合影响因子:4.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于阶梯峰谷电价的微网柴油机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摘要:提出了2种微网柴油机组的管理方式,综合考虑阶梯峰谷电价、不同类型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的时序特性、柴油机组运行特性,建立了用于微网柴油机组调度的优化模型。并以实际微网系统为例,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下的单位节能减排投资费用。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经济性相对较优的一种管理方式进行了优化,进一步降低了微网单位节能减排的投资费用。结果表明,柴油机组采用重要负荷缺额供电管理方式最优,可以为实际微网系统柴油机组建设容量及其管理方式提供参考。
1-6

微电网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及评价指标

摘要:复合储能在微电网功率平衡、平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升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多重作用,针对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典型负荷的微电网,提出一种合理配置复合储能容量的方法。针对复合储能优化配置,以装置成本最低、功率匹配最佳、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平滑度最好建立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复合储能多目标函数最优解;针对子目标函数权重系数的确定,提出目标函数适应度离差排序法;提出了定量评估微电网储能多目标优化效果的参数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对比了微电网内蓄电池单一储能多目标优化与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结果。最后,通过MATLAB编程进行实例验算,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7-14

双馈感应发电机暂态性能精确计算及Crowbar电路参数优化

摘要:随着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大规模应用及对其低电压穿越能力(LVRT)要求的提高,关于电网电压跌落时刻DFIG的暂态过程及LVRT改进措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之前的研究无论是用仿真方法还是数学手段,大都进行了一系列省略及近似,包括忽略定子电阻及认为定转子漏感相同等,这导致对DFIG暂态性能的研究及仿真计算的准确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文中首先从理论上对电网电压对称跌落后DFIG的暂态性能进行了精确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定子磁链的暂态自然分量变化的本质规律,得到了转子参数对发电机各暂态衰减量的不同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Crowbar电路结构,并给出了Crowbar电阻和转子漏感的最优化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23-29

基于风险的输电断面经济输电功率计算

摘要:为有效协调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更合理评估输电断面最佳运行功率,文中基于安全稳定风险分析与定量评估,提出了输电断面经济输电功率的概念,即使得断面输电的经济效益与系统失稳风险代价之差获得最大值时的断面输电功率值,并将故障下使系统保持稳定的紧急控制代价作为系统失稳风险。给出了输电断面经济输电功率的实用化计算方法和调度运行应用的建议。实际大电网的算例表明,输电断面按经济输电功率运行,可在系统安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经济性。
30-34

输电线路的潮流介数及其在关键线路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输电线路在电网发电负荷节点对间的功率传输中被利用的程度,同时考虑发电容量和负荷水平的影响,提出输电线路的潮流介数指标,并以此作为辨识关键输电线路的判据。该判据能够适应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潮流分布的特点,量化了输电线路在全网功率传输中的作用和贡献,其物理背景更加符合电力系统实际。甘肃电网的实际算例表明,电网中输电线路的潮流介数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点,少数的几条输电线路在电网的功率交换中起到关键作用;基于潮流介数的相继故障方式下的负荷损失明显高于已有电气介数指标和随机故障方式;以潮流介数指标识别出的关键输电线路以及电网不同运行方式对潮流介数的影响结果,非常符合甘肃电网的实际运行特点;从而证明了利用潮流介数辨识关键输电线路的有效性。
35-40

分时电价下的高耗能企业发用电响应

摘要:高耗能企业通常是所在地区的用电大户,具备一定量可调度负荷,许多高耗能企业还建设有自备电厂。针对分时电价下高耗能企业发用电响应问题,讨论了各时段之间的价格关系对高耗能企业发用电响应行为的影响,进而建立了高耗能企业自发电调度和负荷转移一体化调度模型。针对案例企业情况,讨论了不同价格信号下企业的发用电决策,并讨论了能够促使企业将用电向谷时转移并在峰时多发电的电价信号。研究表明,电网在制定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机制时如果充分考虑企业的自发电成本、负荷转移成本等信息,电网可以通过价格手段引导高耗能企业的发用电决策,从而实现电网和企业的双赢。
41-49

一种考虑N-1约束的智能配电网信息网络启发式规划算法

摘要:随着分布式能源、微网以及高级量测体系等在智能配电网中的接入和应用,智能配电网中的信息流量将远大于现有配电网。为了保证智能配电网信息网络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文中从智能配电网信息网络的可生存性出发,采用N-1准则构建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来保证模型的顺利求解。最后,通过某县级配电网信息网络规划算例,将启发式算法与1+1保护优化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启发式算法能够满足网络规划的可生存性约束。
50-55

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摘要:针对常用的次同步振荡控制器不能较好地适应电力系统时变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引入余弦迁移模型、早熟判断机制、变尺度混沌变异策略及排重操作的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基于该算法结合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对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锦界电厂算例分析表明:经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优化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能较好地提高机组扭振的模态阻尼,可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进而保证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传统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及遗传算法相比,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在搜索最优控制参数时具有较快的搜索速度和较高的搜索精度。
56-60

一种电力云数据中心的任务调度策略

摘要:随着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平台及通信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电力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而现有电力数据中心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效率不高,无法满足电力用户多服务质量(QoS)需求。通过对电力云数据中心设计方案的分析,研究了云数据中心的任务调度策略。结合电力数据中心自身的特点,定义了一种电力用户多QoS评价模型,给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贪心算法,并以QoS总体效应值为目标进行任务调度。最后,以变电设备状态评估实验中心为例,对其故障诊断、状态评估、检修维护等任务进行模拟调度,并使用CloudSim平台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用户多QoS需求,有效提高电力数据中心运行的效率,达到更加优越的负载均衡效果。
61-66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监控通信适应性评价方法

摘要:分布式电源(DER)与配电网之间以及DER之间的通信不畅,会导致DER并网后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孤岛问题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影响整个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文中综合考虑技术性、经济性、适应性、扩展性和对DER的支撑性,设计了一种DER并网监控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含DER的配电网通信方式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DER并网监控通信需求,提出一种模糊一致的层次分析评价方法,并选择多种通信方式进行适应性评价。该评价方法结合了主客观需求,为含DER并网的配电网通信平台建设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72-77

一种高效率低输入纹波电流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摘要:针对传统光伏系统存在热斑、整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率、低输入电流纹波的隔离型单相两级式光伏并网微逆变器。该微逆变器由前级DC/DC升压环节和后级逆变环节组成。DC/DC变换器采用有源钳位和倍压整流电路,使变压器原边开关管及副边整流二极管实现软开关,分析了其稳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变换器关键波形曲线;后级逆变环节应用软件锁相、脉宽调制等技术实现了逆变并网。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在中间母线电压环中加入扰动环节的方法,抑制了两级式逆变器直流输入侧存在的两倍交流输出频率的电流纹波。研制了一台220 W光伏微逆变器样机并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91-97

串联补偿输电线路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改进算法

摘要: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是目前串联补偿(简称串补)输电线路的主要保护。文中归纳了国内外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电流差动保护判据,从理论上分析了它们在串补输电线路上应用的灵敏性,以及系统阻抗和线路的串补度对保护灵敏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会由于灵敏度不足而拒动。提出的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改进算法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PSCAD/EMTDC软件对四川电网500kV串补线路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这一结论。
98-103

多功能测控装置电参量测量算法融合方法

摘要:提出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多功能测控装置的电参量测量算法融合方法。分析了变电站中稳态遥测测量、同步相量测量、电能量计算的需求,比较3种电参量测量的数据采样、运算处理的特点,提炼出3种测量的共性技术。充分考虑了数字化采样的特点及其带来的数据丢点、通道间不同步等异常处理。通过对算法的融合与优化,实现了单装置完成3种测量功能的集成。融合方法最终在智能变电站多功能测控装置中实现。
104-107

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线路中的适应性分析

摘要:在输配电线路现场通信网络中,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需要解决远距离传输带来的适应性问题,也需要支持电力信息处理的时间同步。文中讨论了以IEEE 802.11g(2.4GHz)为代表的微功率无线传输技术构建现场通信网络的技术方案,重点针对点对点组网拓扑下的通信吞吐量、时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测试了设备远距离通信与时延和吞吐量的关系,并基于分析数据获得了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对IEEE 2030标准定义通信技术指标的适应性。针对电力信息的业务同步需求,提出了微功率无线在现场网络中的同步技术,对所提出的同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
113-118

青藏直流稳控与极控系统的接口及协调控制方法

摘要:随着青藏直流工程的建设和投产,西藏缺电问题基本解决,但鉴于西藏电网大机小网的特殊性,对于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需要实施准确、精确的协调控制。文中通过对青藏直流稳控与极控系统间的接口以及相关策略的配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现了稳控与直流极控系统的光纤通信,提出了稳控与直流极控系统的准确和精确控制方法,总结了弱电网直流互联系统中稳控与直流极控系统之间的系统控制技术。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