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社
分享到: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7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学术研究、研制与开发,工程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讨论园地、微文等。
  •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0-1026
  • 国内刊号:32-1180/TP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40
  • 创刊时间:1977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65
  • 综合影响因子:4.2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特约专稿

2013年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会议学术动态评述

摘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EPCC)会议专门研讨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心的最新技术发展,着力解决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文中介绍了2013年第12届EPCC会议的情况,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概括。综述了能量管理系统、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广域相量测量与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柔性负荷、配电控制中心等重点议题,并就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
1-7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绿色电力自动化

大规模并网风电场的无功电压紧急控制策略

摘要:近年来频发大规模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需要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机理以及防御该类事故的措施和方法。文中首先基于实际风电外送电网拓扑和参数建模,仿真重演了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的暂态过程;分析了该暂态过程中风电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动态无功响应能力。提出了综合考虑以上动态无功响应能力的大规模风电场全过程无功电压紧急控制策略:在电压跌落期间,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基于电压变化量提供实时动态无功支撑,以缓解电压跌落;在故障切除之前,主动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装置来抑制暂态过电压;在故障恢复阶段,根据电压判据重新投入无功补偿装置,为系统提供无功调节能力。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述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8-14

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将影响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的因素划分为风力机的动态性能和最大功率点的跟踪要求两大方面。以此为指导,围绕风速条件和风力机结构提取出多个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平均风速、湍流强度、空气密度、风力机的转动惯量、叶片尺寸和最佳叶尖速比。通过仿真分析这些具体因素与现有两种功率曲线改进方法中的设定参数的量化关系,探讨它们对MPPT控制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风速环境和风力机结构参数的变化都会改变风电机组的MPPT效果。因此,在设计与应用MPPT控制时,需要全面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并相应调整控制器参数。文中工作将为MPPT控制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15-21

基于改进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结构的微电网控制策略

摘要:在电压等级为380V的微电网应用中,针对主电网三相四线制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结构的微电网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有效补偿主电网电压跌落、过电压和电压畸变,以及由微电网中非线性和不平衡负荷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并网变流器(包括串并联变流器)在补偿电网电压和电流的同时,不仅解决了串并联变流器耦合带来的干扰,而且实现了微电网合理的功率分配。通过改进微电网公共连接点的UPQC结构,提出了改进型最小能量电压跌落补偿法,克服了传统补偿算法的缺陷,确保负载电压不会发生相位突变,不仅提高了分布式电源补偿电压的能力和范围,而且降低了变流器的容量和成本。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2-27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学术研究

考虑机组恢复成功率的黑启动阶段待恢复机组优选

摘要:待恢复机组的选择是制订黑启动方案的首要任务。分析了影响黑启动阶段机组成功恢复的主要因素,其中重点分析了变压器空载投入时励磁涌流引起的黑启动机组机端电压波形畸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线路权重、变压器权重和辅机权重,提出了黑启动阶段机组恢复成功率的概念。综合考虑机组恢复成功率和机组容量等因素,对黑启动阶段待恢复机组进行优选。为了减小计算量,首先从所有待恢复机组中筛选部分机组作为寻优集合,并使用前K最短路径算法搜索寻优集合中机组的可选恢复路径。山东电网实际仿真证明了定义的机组恢复成功率的有效性和所述方法的快速性。
28-34

世界首个士500kV同塔双回直流工程开始送电

摘要:2013年10月12日,世界首个±500kV同塔双回直流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500kV最大容量直流输电工程——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第一回极2投入试运行,开始向广东送电,最大输电容量1600MW。该工程起于云南昭通换流站,止于广东从化换流站,线路全长2×1286km,额定输送容量6400Mw,相当于广州市一半的用电负荷。该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同塔架设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双回直流共用接地极线路和接地极极址,可节约大量建设用地。该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了1035大截面新型导线穿越云贵高原重冰区,可有效防止覆冰对线路的影响。
34-34

考虑风电场出力随机性的电网静态安全分析

摘要:基于灵敏度分析理论和随机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风电电网规划的静态安全快速分析的概率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风电场出力随机性、常规机组强迫停运、负荷预测不确定性等因素,运用灵敏度分析法对电网进行断线模拟,通过考虑电网结构变化的随机潮流计算进行概率分析。在计算灵敏度矩阵时考虑了网络结构变化的影响,提高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运用半不变量和Gram—Charlier级数的相关理论避免了复杂的卷积计算,加快了该方法的计算速度。同时,运用故障排序技术避免对所有线路进行开断校验,减少了工作量。对含风电的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了静态安全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35-40

基于邻接矩阵的电力信息系统脆弱性定量评估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将更加依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这样如何定量评估电力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基于邻接矩阵的电力信息系统脆弱性的定量评估方法,从攻击者的角度出发,将针对电力信息系统的攻击过程分为2个阶段:首先选择攻击接入点,然后从被选中的接入点出发对网络中其他节点进行攻击。此外,采用节点间转移可能性指标来描述攻击者对攻击节点的智能选择能力。之后,建立了一个配电子站的信息模型作为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41-46

计及负荷分级的并网型微网供电可靠性分析

摘要:随着微网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制定完整的微网供电可靠性评估体系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理论研究环节之一。在故障模式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及微电源出力随机特性的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算例系统的系统可靠性指标和用户可靠性指标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负荷分级机制,分析了不同分级方法下用户和微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的变化,并对微网负荷分级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47-53

基于戴维南等值的多谐波源配电网单调谐滤波器分步配置

摘要:合理配置单调谐滤波器是进行谐波抑制的有效途径。文中根据单调谐滤波器的戴维南等值模型,分析了单调谐滤波器谐波抑制作用的机理。针对多谐波源配电网的谐波问题,以区域配电网的整体谐波治理效果为目标,提出了多谐波源配电网的单调谐滤波器分步配置方法,推导了每步中单调谐滤波器配置节点的影响因子表达式。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单调谐滤波器分步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60-65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研制与开发

配电网高级应用分布式计算平台通信架构设计

摘要:配电网高级应用软件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复杂环境下的数据交互问题,以及基于数据级任务分解的分布式计算通信需求问题,提出了基于ZeroMQ消息中间件的分布式通信架构,并设计了能够传输复杂消息的通用消息格式。ZeroMQ的优秀性能使得该通信架构可有效支撑分布式计算平台在异构系统间快速交换数据,缩短了高级应用分析的计算时间,并增加了系统的容错性。利用济南市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实际工程环境进行了部署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该通信架构的可行性。
66-72

基于IEC61850的简易母线保护

摘要:遵循IEC61850标准对简易保护的信息和服务进行分类,在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上实现了简易母线保护。为提高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在过程层中采取合并单元双重配置和点对点的组网模式;为提高站控层网络的可靠性,采用双星形网络架构,并对其通信冗余机制进行了设计。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组成的闭环测试平台上,模拟了保护区内和区外故障,以及通信网络故障等,详细论证了简易母线保护的可靠性。
79-83

地磁感应电流对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及差动保护的影响

摘要:直流偏磁可能影响电流互感器(TA)的暂态传变特性,威胁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高压直流输电(HVDC)引起的直流偏磁相比,地磁感应电流(GIC)产生的偏置磁通对TA暂态传变特性的影响情况更为复杂,GIC本身的随机性和时变性决定其不能与纯直流引起的偏磁视为等同,而应加以区分。文中研究了由GIC及由HVDC引发的直流偏磁对TA影响的异同。结合TA等值电路,对GIC引起TA饱和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在PSCAD/EMTDC中构建仿真模型,根据GIC的特征用低频余弦量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由GIC引起的TA暂态饱和及局部暂态饱和现象,研究了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表明,GIC可能通过影响TA的暂态传变特性从而对变压器差动保护产生影响,GIC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威胁需引起重视。
84-89

电阻分压式转子接地保护改进算法

摘要:对转子电压采用电阻分压方式,将分压后的电压引入保护装置,参与转子接地运算。针对目前常见的乒乓式与低频电源注入式2种接地保护,从接地电阻及接地位置2个方面对保护测量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三峡ALSTOM机组为例,在PSCAD/EMTDC建立仿真模型,仿真数据结果表明,采用电阻分压式转子接地保护能准确计算接地电阻阻值及接地位置,避免较高电压直接接入保护屏,同时利用对不同抽取电阻的切换,能正确定位接地点是在励磁回路上还是在测量回路引线电缆上。
90-95

输电线路雷电流测量用Rogowski线圈低频失真校正技术

摘要:自积分式Rogowski线圈用于输电线路雷电流测量时,由于雷电流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往往导致测量得到的雷电流波形出现低频失真现象,影响雷电流参数的精确测量。为此,经过对自积分式Rogowski线圈低频失真现象产生机理的理论分析及雷电流频谱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模拟积分补偿电路的低频失真校正方法,用以对被测电流逆向还原,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根据Rogowski线圈的电磁参数计算出电路各元件的参数值,此外,电路中的二阶高通滤波电路可以滤除工频负荷电流对Rogowski线圈的电磁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提高了自积分式Rogowski线圈的低频响应性能,解决了Rogowski线圈雷电流测量中的低频失真问题;在已投入的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系统实际应用中,有效提高了故障行波电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96-100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工程应用

计及电力安全事故责任的稳定控制系统风险管理

摘要:《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的实施明确了稳定控制系统切负荷等同于故障损失负荷,对电网运行和稳定控制系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稳定控制系统配置和日常运行管理,梳理了稳定控制系统的风险因素及其后果,通过将电力安全事故责任代价转化为可承受的经济损失代价期望,提出了涵盖国民经济损失、电力安全事故法律责任和罚款损失的稳定控制系统风险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的稳定控制系统配置方案决策和风险管理方法,利用风险代价不能大于风险转移代价的标准表征稳定控制系统风险承受能力,提出基于风险代价和风险转移代价之和最小原则的稳定控制系统风险应对策略优化方法,以实际算例证明该方法可降低电力系统运行风险。
106-110

计入电网损失及社会影响的500kV终端站综合风险评估

摘要:为了对终端变电站改造方案进行安全评估,针对500kV终端变电站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工程化的风险评估方法。考虑了电网安全风险、缺供电、设备损坏、社会影响等几种主要的风险因素,基于解析法建立了各类风险的计算模型,并以广东电网某500kV变电站的终端站改造方案作为算例,进行了风险评估,比较了改造前后的风险变化,分析了各类风险所占比例,对几个主要的风险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备损坏和缺供电是主要的风险因素,500kV枢纽站进行终端站改造后,其设备损坏风险显著降低,缺供电风险有所上升,综合风险下降。
111-117

省内发电企业补结算新方法

摘要:分析了省内发电企业各种补结算的复杂情况,提出了补结算与月度结算分开、还原法补结算的新方法,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思路,包括分析补结算类型、构建还原环境、修正还原环境和还原法补结算,来解决各种类型的补结算和反复补结算的问题,满足结算进度精准跟踪分析的需求。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设计流程和算例。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省级电力市场,并能够满足用户的结算需求。
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