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32-1180/TP 国内刊号
  • 1000-1026 国际刊号
  • 3.65 影响因子
  • 3-6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7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电力视角下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专辑、学术研究、研制与开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运行可靠性与广域安全防御
不确定负荷下小干扰稳定的区间分析方法6-10

摘要:计及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区间负荷下的小干扰稳定区间分析方法。基于增广矩阵的灵敏度求解,推导了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对负荷有功的灵敏度指标。以负荷灵敏度指标为指导,通过迭代搜索求解了典型负荷水平下关键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区间极值,进而可以确定区间负荷下的阻尼比区间分布,并据此可推断特征值阻尼比随负荷变化的规律,提供更加全面的稳定性信息。通过4机系统和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算例实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结果对比,表明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计算速度上的优越性。

基于EEAC理论分析低频振荡11-15

摘要: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通过互补群惯量中心-相对运动(CCCOI—RM)变换,将多机系统受扰轨迹映射为一系列时变单机无穷大(TV—OMIB)系统的映象轨迹,并解耦各振荡模式的信息,进而可以识别主导振荡模式,并实现稳定性的量化分析。文中提出以轨迹特征根反映系统非线性对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以轨迹特征根对各机组机械阻尼系数的灵敏度来反映各机组的参与因子;发现按减小联络线功率的准则调整机组出力可能产生负阻尼效应;指出为抑制低频振荡,应以减小映象功角为准则来调整机组出力。分析扰动大小对系统振荡特性的影响,发现系统振荡特性在分岔点附近可能与平衡点特征根明显不同。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学术研究
节点负荷预测与发电控制结合的状态预估方法16-20

摘要:欲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超前预知可信的信息对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控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电力系统状态预估模型和算法,构建了考虑节点扰动功率的状态预估模型。该模型以当前时刻的状态估计作为初始值,考虑了系统扰动前后总变化量的准稳态过程,兼顾因节点负荷需求变化的随机性、发电调度控制计划本身及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导致节点扰动功率所具有的量测特性。借助加权最小二乘及高阶项修正的方法,预估电力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实际系统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考虑时段优化的地区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31-35

摘要:为了实现地区电网无功优化控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方法。将时间分段中的起始点和该分段中的控制变量一同构成解向量,从而避免了先进行时间分段的优化后进行无功优化的二次优化,达到了从整体上进行优化的效果。当邻域解普遍陷入不符合电压约束条件的不可行解区域时,将目标函数切换为以当前电压偏离额定电压最小为目标,当邻域解普遍回到可行解区域后,将目标函数重新切换回以全天内电能损耗最小为目标,从而确保搜索可以持续进行而避免因无可行解而导致优化终止。建议了一种扩展邻域搜索策略改善算法的全局寻优特性。采用IEEE6节点、IEEE14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作为算例进行测试,表明提出的方法可行且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必要、有效。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讨论园地
巨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设计建议——由发电机主保护定量化设计引出的反思45-48

摘要:从多个水轮发电机主保护定量化设计的工程实践中发现某些绕组形式的发电机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保护性能。提出通过合理选择定子绕组形式,兼顾电机设计和继电保护的要求,在绕组设计阶段就力求减少继电保护的动作死区。建议首选保护性能优异的整数槽“全波绕组”,同时针对其他绕组形式,探讨相应的综合优化设计规则,在不改变电机电磁性能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定子绕组内部短路时继电保护动作死区的存在比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研制与开发
数字化变电站中的通信网关53-57

摘要: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现有系统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过渡期。为了解决新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兼容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变电站中常规智能电子设备的接入方案,设计了一种IEC61850通信网关,包括配置工具、协议转换器、数据采集过滤器、IEC61850和过程控制对象链接与嵌入(OPC)客户/服务器等软件模块。另外,基于上述方法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通过测试验证了所采用方案的可行性。

基于COMTRADE的可跨平台在线自动故障分析软件系统58-61

摘要:针对当前各种基于IEEE标准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COMTRADE)的故障分析软件无法进行自动在线故障分析、不能有效地与故障信息系统融合的现状,采用多种跨平台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COMTRADE的可跨平台在线自动故障分析软件系统。运用了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配置文件驱动的设计原则,采用STLport和宏技术实现了可跨平台的最简COMTRADE解析算法,利用QT4完成了可跨平台的图形绘制及其图片生成技术,采用Xerces和Xalan实现了可跨平台的XMI。解析及其转换,可生成HTML,WORD和PDF格式的故障报告,扩展了突变量检测算法,实现了多个故障起始数据位置的检测。讨论了系统中基于选举的可靠故障选相算法,介绍了单端、双端测距算法的选用原则。该软件已与国内多个不同厂家的故障信息系统融合,投入运行。

双端不同步线路参数自适应时频域故障测距算法62-66

摘要:故障测距时域法所需时间窗短,能弥补频域法的不足,但考虑线路参数不确定及双端不同步影响时,其精度和稳定性偏低。利用故障前正常状态的稳态工频相量,建立含双端不同步时间差和线路工频参数的自适应观测方程,利用粒子群优化一最小二乘混合算法求解;建立Bergeron模型的故障测距时域观测方程,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实现双端数据不同步及参数自适应的时频域故障测距。通过建立1000kV特高压输电系统模型进行全面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测距方案能在较短时间窗内实现准确故障测距,且不受线路参数变化及两端数据不同步的影响。

基于限值判断的DSTATCOM分频协调控制方法67-71

摘要:以江西樟树±2Mvar的配电网静止无功发生器(DSTATCOM)的动态补偿项目为背景,以同步补偿谐波和无功为目的,通过现场电能质量测试分析,提出通过对谐波与无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补偿,以降低DSTATCOM的容量需求。以此为基础,从工程实用性出发,提出一种基于限值判断的DSTATCOM分频协调控制方法,并进行了详细仿真验证。该方法通过实时的限值判断确定无功与各次谐波电流的补偿重点,以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电流检测方法为基础,结合直流侧电压的直接比例积分(PI)控制算法和补偿电流的增量迭代式广义积分控制算法实现基波与各次谐波的分频控制。该方法工程实用性强,可根据不同工况有选择性地分频率解决最为关键的电能质量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实际应用中DSTATCOM所需的容量,从而大力提升其性价比,对推广DSTATCOM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基于BPEL的电厂竞价系统设计77-81

摘要:由于电厂竞价系统需要基于重用来灵活地应对竞价规则的频繁变更,提出采用基于Web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和面向服务架构(SOA),建立电厂竞价系统。设计了系统的架构层次和部署结构,描述了基于BPEL的系统流程管理框架。最后,应用Active VOS Desinger对电厂参与日前市场竞价的流程建模,部署到BPEL Server中,快速实现了面向竞价流程的组合服务编制和。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绿色电力自动化
用户自备分散电源同时启动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其措施分析82-86

摘要:用户在市场环境下与电网公司的博弈过程中,将倾向于在电网负荷较高时启动用户自备的分散电源(DG)并网。文中首先建立了含异步型分散电源(IDG)的配电网启动模型,根据该模型对杭州局某10kV配电网进行了多IDG的启动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多IDG同时启动将造成并网过程中的电压骤降或电流增大,对系统运行和保护配置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随后,提出了采用并联电容器组就地补偿方法和采用自耦减压启动器降压启动的解决方法,并分别进行了算例仿真研究。

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87-91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速恒频双馈电机的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以风电场出口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控制目标。介绍了该控制策略的总体结构,阐述了风电场高压侧电压控制的原理,并考虑风电场无功功率极限,研究了无功功率控制、分配和故障情况下紧急电压控制方案。针对风速扰动和电压骤降2种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与功率因数控制和传统的电压控制策略相比可以明显地提升风电场电压水平,且无需高压侧信号、经济有效。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工程应用
基于模式识别的电能量数据辨识和校正100-103

摘要:针对电力市场运营对电能量数据准确性提出的实际要求,结合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实际特点,在传统电能量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电能量数据辨识和校正手段。该方法通过分析电能量计量系统的采集过程,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特征模式,对不同的特征模式下采用不同的指标,通过对指标综合分析判别电能量数据可靠性,同时采用SCADA积分数据对不可用数据进行校正,提高了电能量数据辨识水平和数据的可用性。

广告索引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