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32-1180/TP 国内刊号
  • 1000-1026 国际刊号
  • 3.65 影响因子
  • 3-6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7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电力视角下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专辑、学术研究、研制与开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专家论坛
极端外部灾害中的停电防御系统构思 (一)新的挑战与反思1-6

摘要:针对极端外部灾害,探讨停电防御系统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应对。回顾已投运的停电防御系统;归纳极端外部环境下停电灾难的特点;指出按一般故障场景设计的防御系统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将防御框架覆盖的时间段向两端扩展,不但提前到电力规划阶段以指导远期预防控制,也向后延伸到电网四分五裂后的恢复控制;提出将防御功能在广域信息、仿真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的具体任务。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运行可靠性与广域安全防御
尖峰电价决策模型分析11-15

摘要:尖峰电价(CPP)是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灵活的电价机制,制定合理的CPP实施策略并选择合适的尖峰日是其成功的关键。文中在分析CPP费率体系和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利用电量电价弹性矩阵来反映用户对CPP的响应,采用复合电价模型来预测电力批发市场电价,由此建立了一种兼顾用户和供电公司利益的CPP决策模型,并利用0-1整数规划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有利于节省用户的电费支出、降低供电公司的购电费用以及规避批发市场的购电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学术研究
电力系统多级负荷预测及其协调问题 (三)关联协调模型20-24

摘要:考虑到多级负荷预测协调的关联特性,将多级负荷预测的基本协调模型扩展为多维多级。首先针对典型的2维2级协调问题,建立了关联协调的标量模型和矩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关联协调方法。引入了不平衡向量和调整系数矩阵的新概念,从而阐明了2维2级关联协调方法的物理机理。为便于比较不同协调方法的协调效果,文中继承和扩展了基本协调模型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关联协调模型的单项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标准。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关联协调模型的协调效果。

考虑负荷动态模型的在线小干扰电压稳定指标25-29

摘要:对电力系统在任一时间断面上从某个负荷母线向系统侧看进去的部分进行戴维南等值,并对负荷采用三阶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动态模型,分析该负荷节点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通过对负荷节点PV曲线上的平衡点进行小干扰分析的结果表明,等值系统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本质上是负荷中感应电动机部分的静态稳定性,感应电动机部分采用三阶模型和一阶模型得到系统平衡点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是一致的,因而文中采用一阶模型条件下所推导出的系统在线小干扰电压稳定状态指标的解析表达式,能表征系统当前运行点各个负荷节点的电压稳定程度。IEEE39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指标正确、有效、计算简便。

区间不确定信息下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快速评估算法30-33

摘要:计及高压输电网络中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区间负荷下快速评估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新算法。该算法对传统分支定界算法进行了改进,证明了电力系统最小切负荷问题的负荷边界特性,将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转化为少量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改进后的分支定界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求解基于双层线性规划的区间至多切负荷模型,得到区间负荷下计及发电机的可调作用时,基于直流潮流模型的系统最小切负荷量的最大值。新算法的计算速度大大优于求解同类问题时所用的蒙特卡罗模拟法和分支定界法,精度较高。6节点和46节点系统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研制与开发
故障分量差动保护与故障变化量差动保护39-41

摘要:故障分量已在继电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通常只在故障后很短时间内有效。文中着重研究了在差动保护条件下,用2个周期以后的电量减去故障前2个周期的电量所得的差值代替故障分量,并以此构成差动保护的动作判据时保护的动作性能。结果表明,差动保护能保证区外故障时不会误动,但对区内故障,灵敏度会逐渐降低。为与故障分量有所区别,文中将这种分量称为故障变化量。此外,还对原来基于故障分量的相关差动原理改用故障变化量后的性能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方案。

一种利用电压模故障分量的选相元件42-46

摘要:针对系统参数可能的变化,分析了各种类型故障条件下电压模故障分量在故障点和保护安装处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压模故障分量的选相元件,该元件利用电压故障分量,故障发生后可以快速动作。在此基础上,针对线路末端经高阻单相接地时该元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选相方案。ATP仿真和MATLAB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基于MAS的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嵌入式平台设计52-56

摘要:由于缺乏统一设计和缺少有效的信息整合平台,变电站内“信息孤岛”现象及系统的异构化程度日趋加重,信息的有效利用受到很大限制。按照IEC61850标准及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一种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嵌入式平台,给出兼容变电站遗留设备及IEC61850标准设备的分布式接入方案,并提出基于多智能体系统(MAS)的软件体系架构。多个智能体之间通过分布式的灵活组态方式及/订阅机制,较好地兼顾了嵌入式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平衡。所述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捷性和可扩展性,为数字化变电站工作的开展和全面向IEC61850标准平稳过渡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途径。

基于MVC模式实现新型通信管理单元设计61-64

摘要: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通信管理单元的功能不断丰富,结构日趋复杂,需要支持IEC61850规范的通信协议等,系统升级频率加快,对其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引用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软件体系结构,规范通信管理单元的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根据其需要实现的功能对软件进行模块化划分,同时对硬件平台进行相应划分。采用该设计思路有效提高了在系统维护和系统移植等方面的效率。

自动电压控制中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的协调方法 (二)厂站协调控制65-68

摘要:遵循“离散设备优先动作,连续设备精细调节”的原则,以变电站母线电压上下限为协调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约束实时更新的厂站协调电压控制方案。首先在变电站侧增加虚拟调相机,通过站内协调,在给出离散设备控制策略的同时,得到虚拟调相机的期望无功出力;然后,按照控制等价原则,将虚拟调相机无功出力转换为实时更新的协调约束,并加入到本区域的协调二级电压控制(CSVC)模型中统一求解,该CSVC模型无离散变量,避免了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的求解。所述成果已在国内多个网、省级电网得到实际应用。

电气化铁路负荷最大电流突变量的估算方法79-82

摘要:冲击性电气化铁路(简称电铁)负荷产生最大电流突变量的主要原因不明,导致突变量启动元件定值不能准确估算,线路保护装置频繁误启动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对上海地区电铁供电线路的大量录波数据分析,发现产生最大电流突变量的主要原因是电力机车在启动时内部变压器产生了励磁涌流,最大涌流幅值大约可达最大容量机车额定电流的4倍。根据这一发现,结合牵引变电所的变压器接线方式给出了线路最大电流变化量的估算依据和估算方法。结果表明,根据该估算方法整定的电流突变量启动元件不会引起线路保护装置频繁启动。最后给出了提高启动元件灵敏度的改进建议。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绿色电力自动化
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在孤岛时的运行控制88-91

摘要: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对象,提出了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在孤岛下继续供电运行的控制策略,将含有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网进行孤岛分层,通过控制不同层次的孤岛控制单元和并网发电逆变器以实现孤岛运行,同时分析了孤岛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和并网逆变器在孤岛运行中输出功率自调整以及电网恢复正常后再并网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使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在并网和孤岛下灵活运行,从而提高了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使用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工程应用
电气试验数字仿真与网络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0-103

摘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3D)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远程虚拟培训和技能鉴定系统,仿真并集成了电气试验所有培训和鉴定工作,实现了模拟真实环境的仿真和网络培训系统,可便于电气试验行业培训工作。介绍了仿真系统的设计目标、原则、开发思路、软硬件方案、关键技术、主要仿真功能和应用情况。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实验研究104-107

摘要: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配电网多分支、长线路、高电阻等故障定位难题。研究发现,直流定位法不受分支数量、过渡电阻和线路长度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解决配电网定位难题。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验证实了直流定位法的可行性;在直流法的基础上,为简化定位操作,提出60Hz交流定位法,该方法可以地面检测,大大缩短定位时间。实验证明,直流法和交流法结合的综合定位法是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