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32-1180/TP 国内刊号
  • 1000-1026 国际刊号
  • 3.65 影响因子
  • 3-6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7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电力视角下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专辑、学术研究、研制与开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学术研究
在线安全预警中的预想事故生成15-18

摘要:电力系统在线安全预警需要综合考虑电网实时运行状态、重要元件状态及外界运行环境信息,并结合以上信息的趋势预报,采用有效的系统安全分析算法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能做出正确评价并提供决策建议。在具备了有效的在线动态安全分析手段以后,预想事故集的构造是影响分析结果可信与否的重要因素。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是在线安全预警的主要监测对象。文中阐述了在电力系统实时安全预警中构建实时预想事故集的一般思路,给出了基于广义加权Borda排序的预想事故排序方法,并针对典型灾害类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UPFC控制的交互影响分析——可控参数域计算方法19-24

摘要:在回顾和论述一般电力系统控制交互影响,特别是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控制的交互影响这一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以装有UPFC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UPFC的控制交互影响与控制器控制运行点之间的关系。为了在讨论UPFC的控制交互影响与控制器控制运行点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排除参数整定值这一因素的影响,提出通过分析计算UPFC的可控参数域随其控制运行点的变化,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基于转矩面积的UPFC稳定控制器优化设计25-29

摘要:通过推导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稳定控制器的状态方程,分析了UPFC稳定控制器对同步发电机电磁转矩的影响。同步发电机的同步转矩分量和阻尼转矩分量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最直接的因素。考虑到利用UPFC稳定控制器提高系统阻尼转矩时有可能会恶化系统的同步转矩,文中利用转矩面积对UPFC稳定控制器进行了优化设计,较大的转矩面积可以确保同步发电机同时拥有足够的同步转矩和阻尼转矩。优化后的UPFC稳定控制器在提高系统阻尼转矩的同时,改善了系统的同步转矩,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水平。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进行验证,EMTDC的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梯级水电站实时发电补偿调度风险分析30-33

摘要:在由“龙头”水库与若干日调节或无调节水电站组成的梯级水电中,枯水期末和汛期洪水间隔阶段,“龙头”水库根据下游电站区间来水情况,在正常发电流量外实施小流量泄流补偿,不仅可以提高“龙头”水库的防洪安全性、减少无益弃水,而且可以给下游电站提供更多的发电水量,改善机组的运行效率。文中建立了梯级水电站实时发电补偿调度风险分析模式,提出了梯级水电站实时补偿增益的计算方法、“龙头”水库不同补偿方案下风险的定量化方法以及基于期望增益最大的补偿方案选择方法。实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具有较好的辅助决策价值。

电力系统多级负荷预测及其协调问题(一)研究框架34-38

摘要:基于对传统负荷预测中总需求与各子需求预测结果的不均衡现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问题所具有的“多维多级”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中多级负荷预测协调的科学问题,阐明了多级负荷预测和多级负荷预测协调的新理念。进一步分析了负荷预测模型的“量测”特性,并将多级预测协调与状态估计进行了类比,阐明了多级预测协调的理论基础。文中还探讨了多级负荷预测协调问题的类别及其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基本协调和关联协调模式,由此建立了多级预测协调问题的理论研究框架。希望该研究能够丰富和发展负荷预测理论,为广大预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研制与开发
基于故障相关区域自适应划分的分布式保护新原理39-43

摘要:分布式发电(DG)条件下的配电网潮流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配电网保护原理已不再适用于DG系统。结合多DG接入下的配电网部分母线节点可以通过电流量来判断故障方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自适应性的故障相关区域划分方法,而这种分布式的、缩小上传保护电流数据范围的算法减少了保护数据在信道上排队避让的时间,保护装置只需得到故障相关区域内的故障电流数据即可正确动作,实现了保护的选择性及速动性,降低了对通信系统的依赖性。将IEC61850应用在DG系统的继电保护中,可以解决DG的保护与控制系统中的异构性和保护数据异步传输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快速性。

基于网络的行波故障定位软件设计44-47

摘要:基于整个输电网的行波故障定位方法,综合网络中各变电站测量到的故障行波到达时刻计算故障点位置,能有效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文中基于该方法,设计了基于网络的故障行波定位软件。包括故障计算单元、数据库管理单元、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无线通信单元、故障信息单元。实现了全网故障定位计算、分散分布的行波定位装置与故障定位主机之间GPRS无线通信、全网故障信息数据的管理以及基于Web的故障信息等功能。现场运行表明,该软件稳定可靠,定位准确,完全符合工程要求。

检测暂态零模电流相关性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48-52

摘要:提出了一种利用暂态零模电流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新原理:故障点前非故障区段两侧馈线终端装置(FTU)检测到的暂态零模电流波形相似,相关系数接近1;故障区段两侧FTU检测到的暂态零模电流初始极性相反,波形差异很大,相关系数接近0。通过求取相关系数最大值,避免FTU数据采集不同步引起的计算误差。数字仿真与静态模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故障定位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短路保护的新方案53-56

摘要:电力机车不降弓通过牵引变电站时容易引发异相高阻电弧短路,此时常规保护将出现拒动。文中建立了高阻电弧故障仿真模型和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模型,并对异相短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异相短路时故障相间电压中3次谐波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检测故障相间电压大小和3次谐波含量的保护方案。该方案不受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受电弓接入瞬间的暂态电压影响,能正确区分异相短路和常规短路,且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一种新型低频电压注入式励磁绕组接地保护57-62

摘要:新型低频电压注入式励磁绕组接地保护将交流电压经变压、整流后,再由电子开关切换得到频率可控的低频方波电压作为注入电压。文中介绍了保护的原理、动作判据和硬件运行机理,对保护精度和灵敏度也进行了分析。静态模拟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保护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满足实际运行需要。另外,对保护应用中的3个问题也进行了分析: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保护的精度、两点接地保护的应用以及对间歇性接地故障的处理。在三峡左岸电站的运行记录表明,装置运行可靠,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分频输电系统变频器桥臂不导通故障及相关问题69-72

摘要:桥臂不导通是交一交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脉冲缺失、换相失败都可以归结为这一类故障。文中分析了分频输电系统交一交变频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变频器工作在逆变条件下发生桥臂不导通故障后低频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与传统的拖动用变频器同样故障相比较,得出了两者的区别,并认为分频输电系统变频器故障可能较拖动时后果更严重。将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了以上分析的正确性。通过分析低频故障电流与故障时基波电压、功角的关系,对变频器桥臂不导通故障的识别提出了建议。

配电网模式化接线优化规划73-77

摘要:为了指导配电网模式化接线设计,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规划方法。指出对于“手拉手”环状网,在2条馈线的最下游子分区间的最短路建设联络线的方案最优。以联络线的建设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将各供电分区作为偶图的2列,采用最小权匹配算法得到“手拉手”环状网的最优配对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和最小权匹配算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改变偶图2列的节点,实现了多分段、多联络接线模式优化规划。对一个10条线路的实例进行了规划,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行业信息
“2008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举办通知77-77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研制与开发
基于多载波调制的远动信号传输78-81

摘要: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一般采用频移键控调制方式实现远动信号的传输,在话音与远动复用时,远动信号传输速率不超过600bit/s,而在远动专用时,远动信号传输速率不超过1200bit/s。为了提高远动信号的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载波调制原理实现远动信号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对输入数据进行串/并变换、数据编码,接着插入帧同步序列、信号映射,然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反变换从而实现多载波调制;对多载波输入信号进行抽样、离散傅里叶变换、信号逆映射,然后删除帧同步序列、解码、并/串变换从而恢复出原始数据。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方案82-86

摘要: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出发,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电力自动化设备(系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介绍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相关概念,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给出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时钟的组成及其对时方式,以及适用于主站、子站的不同的时间同步配置方案。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绿色电力自动化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联网运行仿真及实证分析87-91

摘要: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功率波动对所接入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运行性能的影响将越加显著。为获得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联网运行特性并校验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接于实际电力大系统的风电场短路试验。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辨识出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基于所建模型对短路试验进行了仿真重现。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计及节能调度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及其并行计算92-97

摘要:研究了多负荷水平下计及节能调度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DG)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2层规划数学模型,上层优化以DG并网运行价值最大为目标,确定DG与储能电池的位置和容量;下层优化模拟配置储能装置的配电网最优节能调度,确定DG的运行出力。采用蚁群算法结合线性规划的混合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实现了主从模式与对等模式相混合的并行算法。算例表明,该模型可显著提高DG接入容量和实际发电量,使DG并网运行价值最大化;并行算法可有效提高算法的计算速度和搜索效率。

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98-103

摘要:考虑到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所具有的分散性,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以及与储能装置的不同组合方式,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相应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下垂特性的电压/频率(V/f)控制实现了负荷功率变化时不同分布式电源间变化功率的共享,且在微网孤岛运行时能为微网系统提供频率支撑;PQ控制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实现分布式电源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指定控制。通过对微网孤岛运行模式和联网运行模式之间切换、孤岛模式下切/增负荷以及微网内某一电源功率变化3种情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微网中相应分布式电源的功率、电压、电流及系统频率的变化规律,证明了PQ—V/f综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