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 22-1124/P 国内刊号
  • 1000-0690 国际刊号
  • 3.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道、论文、综述、纪念

地理科学 201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于城镇化发展趋势的中国交通网战略布局865-873

摘要:以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和日本高速交通网与京阪都市圈联结带建设为参照系,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变化新趋势,重点论述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面向集聚性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战略布局问题。世界城市化正表现为3个特征,它们是: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发展,都市圈再繁荣,城市巨型化和巨型区出现。日本三大都市圈呈现两极分化发展,在围绕产业发展实施东京首都圈功能重组的同时,通过编制和实施新的国土发展计划,集中建设京阪都市圈联结带世界超级巨型区。2018年中国人口迈过峰值进入下降通道,然而国家城镇化进程还处在加速期,未来国家城镇体系将从现在的“三纵两横”发展为“四纵五横”发展轴。从整体上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尽管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需求进入平台阶段,但在国家战略地带和潜力增长区以及由于新技术发展还会让以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异彩纷呈。在未来一段时间,首先国家战略地带交通网需要加密布局,例如发展长江经济带大通道、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区扇形网、粤港澳大湾区陆上通道、环首都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网;其次需要超前规划布局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如上海-苏州无人驾驶高速公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和北京冬奥会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同时,重视补齐交通基础设施拉动潜力增长区发展,尤其应关注东北地区东、西高速通道、山东外向高速交通互联互通和东北-山东互联互通。此外,乌鲁木齐-喀什、银川-兰州-西宁、西宁-成都、重庆-贵阳-南宁-钦州、成都-拉萨、昆明-保山、银川-西安-武汉-南昌-福州-台北、合肥-南昌-赣州-广州等重要交通线规划布局也非常重要。

中国人文地理学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展望874-885

摘要:以中国地理学界权威期刊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文献为样本,通过对文章数量、研究关键词、研究团队以及科研机构与地区分布的分析,总结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总体特征。发现: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发表的期刊文章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问题和内容主要包括城镇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动力机制等方面;研究方法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计量分析方法、3S技术、模型等。随着学者们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研究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在对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主要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1未来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当集中于拓展全球化视野、加强理论创新;2注重微观尺度研究领域的开拓,重点研究微观尺度空间发展的过程规律、类型与模式、动力机制;3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多元化,形成以地理学为主导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4加强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提升服务社会需求的决策支持能力等。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棕地研究综述与展望886-897

摘要: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棕地频现并已成为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的“毒瘤”。针对城市棕地研究空间视角缺乏和新型城镇化对老工业基地“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的实践需要,在明确城市棕地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基于Cite Space对2001~2017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关于棕地研究的461篇英文和244篇中文文献,分析其发文数量、年度前沿热点、关键词、研究学科等知识图谱,梳理城市棕地空间识别方法、GIS空间数据库、评估体系、污染治理技术、景观规划设计、再利用机制及政策等方面的现有研究,提出地理学视角下的棕地再利用研究展望,即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城市棕地研究框架、重视地理学视角下的棕地研究热点、完善统一的棕地概念体系、挖掘棕地空间识别方法及建立数据库、强化棕地再开发综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深入研究棕地再生模式与规划设计、注重典型城市和典型棕地再开发的实践研究。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西南区编撰对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启示898-904

摘要:《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地理卷作为其重要分册之一,是地理学的工具用书,更是普通大众了解地学知识的一个窗口,也是以书为鉴,明得失、知兴替的“铜镜”。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第三版的编写,聚焦西南区,分析地理词条的构成与特征,探讨区域地理学研究的特色。梳理出西南区旅游与地理学协同发展,资源与生态保护地位凸现,地质灾害研究成效显著,地缘与经济战略优势突出等特点。并在浅析西南区地理学研究不足基础上,提出区内地理学发展的展望,即加强西南区地理学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研究,提升地域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动态响应研究,拓展新时期地理学的量化与应用性研究,重视地理科学知识科普的人才队伍建设等。

网络视角下中国十大城市群区域创新模式研究905-911

摘要:从地理开放、区域协同和创新能力3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网络视角刻画2015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特点,并据此划分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模式。研究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已具有较好基础,海西城市群缺乏高水平的内部协同,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过度依赖外部联系,北部湾城市群拥有较明显的核心-边缘内部网络结构,哈长、中原和关中城市群各维度评价均不高,区域创新模式最差。

长江三角洲地区特色小镇地域类型及其适应性营造路径912-919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人口-产业-文化多维一体集聚与示范意义。选取长三角地区69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5空间分析及SPSS20.0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其空间特征及地域类型。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地区特色小镇分布趋于集聚型,具多个密集区,集中在以上海为核心的江浙沪皖交界处,各市域特色小镇分布不均衡,空间形态呈一心多组团集聚格局,沿交通干线呈带状分布,并且多位于县际边缘区;②特色小镇类型多样,地方特色资源与文化影响显著,长三角地区两批特色小镇中工业发展型特色居首,旅游发展型相对下降;地域类型呈现5类,其中平原地区工业发展型或农业服务型、河网或低山历史文化-旅游型地域本底条件优势显著。建议未来发展应考虑特色小镇区际异质性与邻近趋同性,注重毗邻县界多镇组团利用各自产业优势联动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基于DER-Wolfson指数的中国海洋经济极化研究920-928

摘要:从人均海洋产值、海洋经济密度、海洋产业贡献度的层面出发,借助DER指数、Wolfson指数和信息扩散技术对中国沿海11省市1996~2015年间的海洋经济极化趋势与规律进行分析,并利用DER指数的认同-梳理框架解释导致极化的原因。研究发现:①1996~2015年间,人均海洋产值、海洋经济密度、海洋产业贡献度的极化效应已经显现。②海洋经济密度、海洋产业贡献度的DER指数和Wolfson指数都呈上升趋势;人均海洋产值的DER指数呈上升趋势,Wolfson指数呈下降趋势。③认同性和疏离性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疏离性的变化是海洋经济极化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促进中国沿海省域海洋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高速公路流的东北大都市区边界识别与结构特征研究929-937

摘要:利用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分析东北大都市区的空间边界与中心-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心城市高速公路流随距离的分布符合距离衰减规律,随规模位序的累积分布符合“二八定律”,但在具体的指标阈值上却表现出显著差异。②四大都市区在空间上相连,以较小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区域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沈阳都市区和大连都市区在城镇关联体系中已实现融合;沈阳都市区、长春都市区、哈尔滨都市区间的空间联系则相对松散。③高速公路流空间下,各大都市区中心-空间结构表现出空间圈层、功能廊道和边界切割的典型特征。

湖南省县域乡村反贫困绩效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938-946

摘要:综合运用熵值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基本生存绩效、自身发展绩效,县域扶贫绩效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湖南省51个贫困县2017年反贫困绩效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南省贫困农户一般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自身发展绩效水平得分较高的区域大多处于武陵源区、鹤城区等城市市区周围以及罗霄山片区,而雪峰山脉周围县市则普遍较低;县域扶贫绩效水平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零散,大致位于各城区周围,而省城或西北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中南部绩效水平还有待提高。②反贫困绩效总体上呈现出高、中、低3种绩效水平交替分布的空间特征,愈靠近武陵源区、鹤城区和长株潭地区的贫困县市,综合反贫困绩效水平愈高。③县域发展情况是影响湖南省反贫困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农户条件与乡村状况是基础性因素,自然条件是重要因素,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远大于单因子,不存在独立作用的因素,体现出湖南省反贫困绩效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特征。

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淘宝村”乡村重构多维度分析——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为例947-956

摘要: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为例,利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与GIS可视化表达等方法对电子商务驱动下乡村经济、社会及空间重构进行刻画。研究表明:①下营村由传统的农业主导转变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结构,并显露出生态化转向。②社会空间趋向于就业高度非农化、治理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健全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及交往空间虚拟化。③农业生产空间逐步压缩,非农生产空间逐步扩张,生产-生态复合空间增加,居住空间呈现多功能化、集约化。④产业基础、电商平台、物流设施、乡村精英、资源禀赋和政府支持为其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初始引擎、资源支撑和外部支持。

中国台商农业技术时空扩散的格局、路径与机制——以福建省漳浦县为例957-966

摘要:结合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访谈数据,研究中国台湾青枣种植技术透过台商直接投资渠道在福建省漳浦县落地、发散与传播过程,分析其时空扩散路径、格局与机制,以期揭示中国台商农业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具特色的扩散规律与机制,为加速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制定技术应用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中国台商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呈现典型的S型曲线,但其扩散迅速、周期较短,扩散阻力小且示范效应显著;在空间维度,形成多核心、多强度、梯度扩散体系(中国台湾扩散源与本地扩散节点),扩散场相互叠加,以就近扩展扩散为主、等级扩散为辅的特色扩散格局。

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海南省产业空间分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967-977

摘要:采用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率、产业梯度系数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产业整体、三次产业和字母行业3个层面分析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海南省产业空间分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目前海南省产业整体和多数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异程度高,主要分布于少数沿海非民族市县,呈明显的沿海-内陆、非民族-民族地区与北-南向类似U型的分异格局;产业整体、三次产业与10个字母行业从业人员数空间分异趋于加剧,空间分布趋于向少数市县集中,而产业整体和三次产业增加值与6个字母行业从业人员数空间分异趋于减缓,空间分布基本趋于向北部沿海地区以南分散,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了旅游相关产业规划所确定的重点产业的空间拓展;海南省产业空间分异格局是要素禀赋作用效应、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分工经济效应、制度诱导效应、空间近邻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叠加的结果。结果基本验证了中国产业空间分异的一些研究结论,也表明海南省需要扶持内陆和民族地区发展公共服务业和优势产业,适度引导产业向部分内陆和民族市县集中和分散,以增强产业空间布局的均衡性。

中国本土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978-986

摘要:以旅游网评为大数据样本,构建评价体系,测度中国本土69家主题公园的旅游体验质量,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旅游网评为全维度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语义分析可量化旅游主体、客体和情景体验质量;②旅游体验质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等级结构特征,旅游主体和客体两维度得分级差分布显著,旅游情景维度波动性最大;③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明显不同;④不同等级的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分化不明显;⑤主题公园及其旅游体验质量的空间分布在市域尺度上出现空间错位,空间集聚效益显著。

基于GIS的呼和浩特市近百年街道时空演变及其特征分析987-996

摘要:以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城区为研究区,以GIS为技术平台,运用现代地图、古地图、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史料和现代文献,制作了6个典型时期历史街道GIS数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了研究区近百余年的街道时空演变过程及其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近百年的街道时空演变具有“摊饼式”空间扩展特征、先集聚后分散的空间演变特征;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街道演变具有向内填充式发展与向北缓慢扩展相结合演变的特点,而快速城市化时期研究区新增街道以原归化、绥远城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呈现出向外扩展的空间演变特征;百余年后的今天,原归化城内的街巷基本消失,而绥远城内的街道基本上保持了清代的棋盘式格局;人口增加、城市规划与建设、集聚与分散以及地质地貌条件等是研究区街道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1980~2017年环渤海海岸线和围填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机制997-1007

摘要:运用3S技术,采用水体指数法(MNDWI)、分形维数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环渤海海岸带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7年9个时期TM遥感影像为主数据源,研究近40a围填海活动影响下的环渤海海岸线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7年环渤海海岸线增加了1159.9km,分形维数持续增加,岸线呈曲折化。其中,人工岸线增长了1977.9km,自然岸线减少了80%。重点变化区域包括黄河三角洲及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顶部、普兰店湾等地区。1980~2017年环渤海围填海的面积增加了1988.5km2。主要类型由养殖池、盐田及农用地向养殖池、盐田、建筑用地转化。围填海活动与岸线长度、属性变化呈显著线性关系。综上,水产养殖、围海晒盐、农田开垦、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等围填海活动影响了岸线长度及属性等特征的变化。

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生态破坏损失核算研究1008-1015

摘要:利用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以及草地监测报告,对中国2015年森林、草地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①2015年中国生态破坏损失约为2.38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3%。其中,森林生态破坏损失约为2437.5亿元,占全部生态破坏损失的10.2%;草地生态破坏损失约为3112.1亿元,占比为13.1%;湿地生态破坏损失约为18269.6亿元,占比76.7%。②中国生态破坏损失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区域空间差异大,青海、湖南、四川、黑龙江、内蒙古、江苏等省份的生态破坏损失都大于1000亿元。③中国生态破坏损失主要来自气候调节和水流动调节服务损失。2015年中国气候调节服务损失量为17451.8亿元,占全部生态破坏损失的73.3%;水流动调节服务损失量为4234.6亿元,占比为17.8%。

近20年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热场空间特征变化分析1016-1024

摘要: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获取京津唐主体城区1995~2015年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和不透水地表盖度(Impervious Surface Percentage,ISP)数据。采用热点聚集和阈值分割法,依据地表的温度和不透水盖度属性将京津唐主体城区划分成9种地表热场类型,分析并探讨地表热场的发展规律、年际变化状况和区域贡献作用。研究发现,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温度与不透水地表盖度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两者分别呈现“阶梯降”和“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特征。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热场的发展主轴保持在西北-东南方向,且随时间推移沿主轴呈聚集态势。京津唐主体城区地表热场的影响范围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对于不同的主体城区,其在整体区域的热场贡献中有差异化表现。

水利工程对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1025-1035

摘要:利用1954、1975、1990、2008和2016年5期长江荆南三口水系图进行解译,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区内外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60多年来,荆南三口在水系结构一般特征上,河流数量由264条缩减为132条,河流长度由2183.6km缩短为1560.6km,河频率与水面率分别由0.084条/km2、17.45%减小为0.042条/km2、14.33%;在水系结构发育特征上,河网密度、面积长度比和河网发育系数由1954年的0.687km/km^2、3.96km/km^2、6.902,依次减小为2016年的0.475km/km^2、3.17km/km^2、4.165;从分形特征上看,三口水系4个河区的分维数都在1.5~2.0之间波动,但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荆南三口水系自然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干扰;②水系结构特征变化受水库总库容影响最大,内部水利工程次之,外部水利工程影响最小,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5。其中,区外水利工程与河频率、水面率、河网密度、河网发育系数、分形维数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5718、0.5922、0.5858、0.5771、0.6340;区内水利工程数量与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325、0.6527、0.6465、0.6306、0.6937;水库总库容与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依次为0.7070、0.7294、0.7226、0.7127和0.7284。③水利工程对水系结构的影响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不同时期水利工程相继运行的叠加影响下,水系受到水利工程影响逐渐增大,水系结构逐步呈现简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