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地理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道、论文、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0-0690
  • 国内刊号:22-1124/P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8-31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3.71
  • 综合影响因子:3.69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地理科学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城镇化水平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聚焦于城镇化水平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是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中国各省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份额反映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当城镇化水平超过36.26%后,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再推动制造业份额上升,反而会导致其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3种类型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份额变化和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并印证了制造业内部存在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此外,交通设施水平、区位条件等因素也会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产生影响。
259-267

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人口发展变化研究——基于2000~2010年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区面板数据

摘要:对2000-2010年的西部地区12个省(区)人口和经济(GDP)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模拟人口和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经济和人口发展变化特征,及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区)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0年,两部地区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平均值是39.0%,远低了二全围平均值(47.2%)。西部地区平均GDP年均增长率12.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8%)。四川、内蒙古、广西、陕西、重庆对全国的GDP贡献率最高,且波动最大。“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内蒙古城镇化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重庆在2008年后城镇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省城镇化水甲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越活跃,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西部地区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正负两种相关有关系,在排除GDP的影响外,重庆、四川、内蒙古的人口和城镇化景现负相关关系,其他省区呈现正相关关系。“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西部12个省(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区域发展政策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具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268-274

商业银行空间市场力的演进规律——中国光大银行拓扑结构的分析

摘要:构建商业银行空间市场力模型测度商业银行空间市场力,并应用于光大银行并绘制其拓扑结构图,分时段显示其拓扑结构的演进路径,度分布检测说明光大银行拓扑结构具有泊松分布特征。基于光大银行截止2009年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香港数据)尚有8个行政区尚未布局营业网点的状态下,按照有效拓扑路径模拟设置行政区网点,得到其设置的先后顺序,并与以后该银行真实情况对照并取得了大致一致,这说明该银行在后期对营业网点设置中遵循了拓扑结构的优化过程。
275-282

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摘要:从旅游发展质量内涵出发,建立包括5个子系统共31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旅游“质”-“量”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旅游发展质量的测度,判定旅游发展“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度,并结合旅游发展速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旅游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31个省区划分为高质量、中高质量、中低质量、低质量4种类型,旅游产品等子系统发展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②旅游发展质量与旅游经济规模等指标的关联性特征表明,传统的旅游经济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旅游发展质量的高低;③按协调发展度各省旅游发展质量可划分为良好协调发展型、中度协调发展型、勉强协调发展型、中度失调发展型4种类型,多数省区为中度协调发展型与勉强协调发展型;④基于局部加权回归(LOESS)的曲线拟合发现,随着协调发展度的提升,旅游发展速度总体上呈现出较显著的回落趋势。
283-292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与基地建设

摘要: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基地,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和集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对策。结论如下:①1978年以来,中部地区水稻和小麦具有稳定的比较优势,而玉米和大豆没有比较优势。其中水稻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均在1.10以上.小麦综合优势表现为稳中有升,从1978年为1.00上升到2012年为1.16;玉米的综合优势指数小于O.80;大豆的综合优势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年为0.90下降到2012年为0.80。②整体从横向来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规模优势大小顺序为:水稻〉大豆〉小麦〉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综合优势为:水稻〉小麦〉大豆〉玉米。2012年规模优势为: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综合优势为:小麦〉水稻〉大豆〉玉米。③中国四大区域中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集中度均有波动,唯有中部地区的粮食集中度保持稳定上升,其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集中度由1978年的28.65%、38.13%、28.83%、16.16%分别上升到2012年的30.08%、39.87%、42.40%、17.16%,2012年中部地区粮食、水稻、小麦的集中度位于四大区域之首。④分析表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采取各项措施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293-298

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关系特征研究

摘要:基于1995年、2003年、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年遥感图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结合GIS技术和SPSS统计工具,综合利用空间重心法、圈层分析法以及轴带扩展度等方法,对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关系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服务地块开发重心空间波动性差异性明显,扩展方式以快速向外推进为主,以内部填充为辅;②服务地快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态势,且扩展强度增加,服务地块郊区化显现;③长春市服务空间扩展与工业空间扩展具有非协调性;服务空间与居住空间整体属于混融状态,但剥离趋势凸现;服务空间“单中心”结构相对于交通空间分散化发展,已表现出滞后趋势。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时空特征形成的作用机理。
299-305

基于城市功能网络视角的城市联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摘要:以城市功能的演进历程为城市联系研究的新视角,构建了城市联系的城市功能网络分析框架。其中,城市功能网络由功能要素、联系通道和作用载体三部分组成,是城市功能在多元、差异和互补的基础上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联系通道,以实体或虚拟的空间“流”为作用载体形成的城市功能空间网络化结构。基于城市功能网络的概念内涵,以珠江三角洲城市功能网络的演化历程为实例,演示了该地区城市联系的演化历程和空间特征,探索了城市联系的城市功能网络分析视角。
306-313

基于改进景观扩张指数苏锡常地区城镇扩展空间形态变化

摘要:针对目前景观扩张指数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计算景观扩张指数的方法用于动态分析城镇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将景观格局的3种增长模式:填充式、边缘式和飞地式分别表示为3种拓扑关系:包含、相交及相离关系,通过判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斑块之间的拓扑天系计算景观格局扩张的各项指数,据此对苏锡常地区1985-2008年各阶段城镇扩展空间形态变化进行分析。从总体景观扩张模式的变化来看,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增长方式以边缘式的紧凑增长为主;从增长形态的空间位置来看,各市市区和各镇行政中心的增长形态基小可以归纳为以边缘式增长为主的紧凑增长形态,普通城镇则可能是紧凑增长形态或者蔓延增长形态。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景观扩张指数方法能够动态的反映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空间格局形态变化过程。进一步计算反映城镇用地分形特征的盒子维数作对比分析,从计算结果来看,随着时间推移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分维数值逐渐增加,从1985年的1.220增加到2008年的1.504,但增长幅度小大,说明城镇空间格局始终处于集中和均衡之间;而景观扩张指数计算结果反映,从1995年飞地式增长模式的数量和分布开始增加之后,给城镇发展的卡导的紧凑模式带来了扰动,这种扩散式的增长导致各城镇扩张的结果在空间形态上出现与总体趋势分异的现象。新建设用地的增长点引起了城镇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发展增加了城镇空间形态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这个结果可以作为前述盒子维数计算结果的补充,说明景观扩张指数可以解释分形这种形态结果的空间变化过程;并且通过计算景观扩张指数,决策者可以了解城镇扩展守间形态的变化趋势,从而从宏观上控制城镇的无序蔓延。
314-321

基于土地利用的哈尔滨市2004~2012年碳排放强度变化分析

摘要:采用2004~2012年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2004~2012年哈尔滨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结果显示:①哈尔滨市2004年碳排放量为361.451万t,2012年碳排放量增长至1875.658万t。②建设用地为主要碳源区,其碳排放占每年碳排放总量的96.98%;林地是主要碳汇区,约占碳汇量的99.90%,其总吸收量约为每年1523.02万t碳;⑧哈尔滨市碳排放强度由2004年的0.681t/hm2L升车2012年的3.534t/hm2,甲均每年增长22.854%;④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2008年以前呈快速增长,2008年以后为缓慢的波动增长:⑤预测2020年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为3558.264万t;碳排放总量为2055.839万t,比2012年上涨180.181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1.15%,增长速度较慢。
322-327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

摘要:选取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作为研究区,对不同海拔、坡度、坡向等要素上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农村居民点对农牧交错带内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坡度小于6°的地区以及阴坡上;②农村居民点对土地利用格局有着直接影响,居民点密度越高的地区,耕地所占比重越大,草地越少:反之,则草地所占比重越大,耕地越少;⑧在牧业区,距离居民点越远,草地比例越小,耕地比例越大,农业区和农牧区则相反。
328-333

利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监测东北地区春涝范围和程度

摘要:地表土壤水分是判断农田涝害的直接数据源,以欧洲太空局1978~2010年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2013年SMOS MIRASL3级土壤水分产品和气象站点的月降水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壤水分距平指数和土壤水分异常指数,分析2013年东北地区春涝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以黑龙江省受涝面积最大,约11万km2,约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1/4;②比较多年的月降水数据与涝灾程度,发现冬春季节强降水是引发春涝的主要原因之一;③春涝的严重程度与高程呈现负相关关系,涝灾区域多集中在高程500m以下。
334-339

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摘要:以苏打盐化草甸土和苏打碱土2种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苏打盐渍土土壤水分特征,并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0-40cm土壤层,盐化草甸土总孔隙度大于50%,毛管孔隙中以0.1~1.2mm当量孔径的粗孔隙为主,苏打碱土总孔隙度低,主要以小于0.1mm当量孔径的细孔隙为主;0~40cm土壤层在相同水势作用下,盐化草甸土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苏打碱土,说明苏打碱土土壤持水能力较低。通过模型模拟,获得不同土壤层的水分特征曲线参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模型具有可靠性。
340-345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摘要:洪灾风险评估是洪灾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作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一种,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洪水灾害的多方面特征。首先对洪灾风险形成机理、洪灾风险评估与区划、洪灾风险评估方法3个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指出当前洪灾风险评估中在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模型、风险演变驱动机制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346-351

黄河三角洲土壤氯离子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摘要: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发生与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及潜水样,运用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样品中优势离子Cl-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①土壤Cl-量与潜水Cl-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和相关性。②潜水借助包气带自身的水势梯度或植物蒸腾作用向土壤输送水分,进而控制着土壤Cl-的空间分布与变异。③地形地貌通过对水、气、热的再分配控制着包气带土层中Cl的迁移方向和富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是对区域“饱和带一包气带”盐分迁移富集起决定作用的内部因素,而地形地貌条件是起控制作用的外部因素。
358-364

珠三角土壤镉含量时空分布及风险管理

摘要:基于珠三角地区98个同点位土样,探讨了土壤cd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表明,两批次土壤Cd含量富集程度均很高,土壤Cd平均含量C2001和C2007唧均为0.28mg/kg,是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的5倍;两者均值多重比较表明,Cd的均值变化达到显著水平。土壤C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83和0.72,暗示了cd主要来源于人为成因。经估算,土壤Cd区域性年均累积速率KC2007-C2001、KC2012-C2007,分别为0.016和0.014mg/kg。采用“时空模式”和“空时模式”模型预测土壤cd含量的时空分布态势,在时间序列资料较少的情形下,“时空模式”预测结果较稳健。2020年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土壤cd有污染,未来的风险管理应对无污染区域采取预防策略;对有污染区域采取控制策略;对重污染区域采取修复策略。
373-379

长江北支口门圆陀角附近潮滩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及污染评价

摘要:基于圆陀角附近潮滩YY孔岩芯重金属(Co、Cr、Cu、Mn、Ni、V、Zn)富集系数和人为贡献率、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讨论了圆陀角附近潮滩重金属来源及污染。结果表明,重金属Co、V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除Cr是自然来源外,其它6种重金属受自然和人为来源的影响,且以自然来源为主。7种重金属总体无污染,仅Co、Cu、V和Zn在岩芯132cm处出现无污染至中度污染。7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属轻微水平。值得关注的是,1997年之后,重金属Co、Cr、Mn、V、Zn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均有增加的趋势。
38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