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 22-1124/P 国内刊号
  • 1000-0690 国际刊号
  • 3.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道、论文、综述、纪念

地理科学 2010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地域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心地及其扩散域803-809

摘要:中心地理论与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契合与互馈,经济地域系统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对理解和认识中心地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工与联系是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的重要理论契合点,中心地系统无论是概念内涵还是运行机制都是属于经济地域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经济地域的一般属性,同时具有动态性特征、等级性和尺度差异特征、圈层异质性与多向性特征、重叠与嵌套特征、再集聚特征等。中心地系统作为具有复杂性的地域经济系统,在条件变化下,会呈现出扩散域的重叠、嵌套、轮空、扩大、再集聚等多种空间层次变化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基因分析810-817

摘要:对少数民族聚落景观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双重意义。以景观基因的视角,将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的特征归纳为聚族而居、向心性强、自我防御、尊重环境等方面。并从景观要素基因、景观总体基因、原始图腾基因、标志性建筑基因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同时,考虑到时空差异,从景观基因的地域差异性和变化性,对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基因进行了比较。

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818-825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各地区间的经济联动性,一个地区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模式不仅影响本地区的环境质量,也会对其他地区尤其是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这种地域间环境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已不容忽视。为此,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假定,引入空间相关因素,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基本满足EKC的假定,并且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基于地理权重的估计模型明显优于经济权重模型,即造成中国环境污染溢出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因素而非经济因素。

基于社会网络的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测度及转化826-832

摘要:行政边界是跨界旅游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边界效应测度是分析其影响性质、方向与程度大小的重要尺度。借助社会网络的密度和中心度等网络指标,构建了跨界旅游区的整体边界效应和节点边界效应两类测度指标,以大别山天堂寨跨界旅游区为例,对其边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省界旅游区的整体边界效应显著大于跨县界旅游区的整体边界效应,边界两侧的整体边界效应也存在分异;跨省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显著性节点组织的比例高于跨县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显著性节点组织的比例,其中非显著性的节点主要集中在景区管委会、旅游局、景区经营公司等社会组织。边界效应大小取决于行政边界的层级、地理交通、边界两侧旅游发展水平和成熟度的差异、情感认知等因素。跨界旅游区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的源动力来源于旅游资源共生性、利益主体对旅游市场拓展意愿,根本动力来自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转化途径。基于社会网络的边界效应分析法为研究跨界旅游合作机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基于租金的北京城市办公活动经济空间结构解析833-838

摘要: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6个行政区1037个写字楼实测点位数据和租金属性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格插值等空间分析方法,与北京市基准地价的综合地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北京办公活动的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写字楼租金大体呈同心环状分布,与基准地价的综合地价在空间分布态势上基本吻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北京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即总体上呈现同心环状向心集聚,并沿交通干道和对外放射状道路延伸。北京城区写字楼租金的空间分布"高高"模式在办公集聚区和交通主干道附近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态势,说明北京目前办公活动的空间趋势仍然以向心集聚为主,区位与交通条件是影响写字楼租金的重要因素。写字楼租金的空间偏向差异显著,"高高"聚集区主要位于北城,而"低低"模式在南城集聚明显,城区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揭示了北京城市内部经济格局失衡现象依旧显著。历史惯性、规划引导、事件推动以及办公活动自身对交通和区位条件的要求是导致北京城市办公活动经济空间结构现状特征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租金作为办公活动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衡量地价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间接影响着城市内部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平衡性研究839-846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国家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的根本需要,也是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明与健康的需要,对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扩展、资源共享和生存环境的优化等方面也有重大意义。文章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指数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于村庄人口、村庄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之间的不平衡和滞后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这种不平衡性和滞后性进行了原因剖析,并借鉴国外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经验,提出推进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福建省经济空间增长变异特征及驱动机制847-853

摘要: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运用地统计分析方法的空间变异函数,以福建省为本底,从区域经济空间增长的视角入手,分析了自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增长的空间变异特征、空间梯度形态演化过程、分维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总体空间格局上,空间增长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自组织性,热点区域从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向内陆地区转移,总体差异在缩小,空间连续性和结构性越来越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机理越来越显著;从不同方向的空间变异格局来看,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带状异向性,南北方向上的福州—泉州—厦门沿海一线始终为经济增长的主轴线。最后,解释了经济空间增长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主要受政策因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影响。

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空间特征分析854-859

摘要: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引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构建产业联系强度测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方向、分异特征及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强度以京沪线为轴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核心区产业联系密切,且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四大区域板块产业联系差异显著;南北联系为淮海经济区主要产业联系方向,而东西联系则为产业联系的次要方向;从空间组织看,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依据产业联系方向及空间组织模式确定区域开发重点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从更高层次推进省际边界区域统筹发展。

辽宁沿海城市带界定及其结构特征分析860-867

摘要:目前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之一。辽宁沿海城市带是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的一个新兴城市群,在沿海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起着战略支点作用。首先根据城市群内涵构建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指标体系,据此对辽宁沿海城市带进行空间界定。在此基础上,从多中心性、功能性、网络性3方面深入分析该城市带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辽宁沿海城市带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多中心性特征,但是人口规模中心与人口密度中心的等级分布并不完全对应。而且"大连营口盘锦"发展轴的城市中心表现为强集聚型特征,城市带东西两翼表现为弱集聚型特征。城市带工业生产功能具有区际意义,而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区际影响还很有限。内部各城市的工业结构趋同性明显,但是在服务功能、交通运输功能、商业功能等方面各具优势,已形成较为明确的分工与互补关系。辽宁沿海城市带交通网络发育比较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内部各城市基于交通网络实现了较好的经济联系网络链接,城市带的点轴空间结构已经形成并且开始向网络结构过渡。

城市CO2排放结构与低碳水平测度——以京津沪渝为例874-879

摘要:在科学设计城市CO2排放、城市低碳水平数理模型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法,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通过1995~2008年京津沪渝4市CO2排放结构和低碳水平测度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可以发现:4城市CO2排放量逐年递增,但存在较大差异;城市CO2排放量和发展态势取决于4城市CO2排放结构及变化;低碳水平测度结果表明4城市的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碳基能源消耗,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提高低碳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基于BP神经网络法的短期预测比传统预测法更为合理和精确。

长江三角洲典型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880-885

摘要:采集不同年代被覆盖,且性质可比的土壤为载体,运用空间转换时间法,重建长三角宜兴市1950~2006年期间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Cu、Ni、Pb、Zn4元素含量和土壤重金属累积水平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As元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Cd元素含量呈明显累积;Co和Cr元素含量则稳定波动。(2)各指标与重金属含量和累积水平有较高的关联度,且排序稳定。重金属含量的主要经济影响因素为总人口、农村化肥施用量和总播种面积,而与总货运量、农村工业产值和总产值的关联度较小;对重金属累积水平的影响,农村化肥施用量、总人口和粮食总产量最为重要。

杭嘉湖地区城市发展对降水影响的分析886-891

摘要:利用杭嘉湖地区长系列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回归、R/S分析、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方法,探讨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年雨量、汛期雨量、大雨和暴雨日数上,杭嘉湖地区城区降水的增多趋势较郊区明显,城郊降水差距在增大,城市"增雨效应"显著;城郊年雨量的集中度均具有减少的趋势,但郊区递减速度稍大于城区;而冬季雨量则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且城市化对小雨和中雨日数的影响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反映出城市化对降雨影响的复杂性。

生物结皮对内蒙古沙地灌丛草地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898-903

摘要:利用静态暗箱法分析生物结皮对内蒙古典型油蒿沙地灌丛草地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水热敏感性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BSC)与裸地(BG)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类似的季节变化动态,BSC土壤呼吸年内变异系数约66.6%~81.7%,高于同期BG的50.9%~76.5%,其年际变异(22.4%)远大于BG(8.0%);BSC生长季土壤呼吸总量约126.88~186.07gC/m2,显著高于BG(91.22~100.90gC/m2)(p〈0.05);BSC土壤呼吸对表层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较BG更敏感,两个年份生长季BSC与BG表层0~10cm土壤含水量变化分别能够解释土壤呼吸变异的81.3%,53.2%,57.8%以及55.4%。

重庆新崖洞4.5ka以来气候变化的石笋微量元素记录及环境意义910-915

摘要:根据重庆新崖洞石笋XY6已有的碳氧同位素成果,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指标(Mg/Ca,Sr/Ca,Ba/Ca及Mg/Sr)的气候及环境意义。认为Mg/Ca比值可以作为古降水的气候指标,极好地记录这4500a来的气候干湿变化,尤其对4000aB.P.左右的季风降水减少有明显的响应。此外,Mg/Ca与碳氧同位素记录反映的气候信息也基本一致。Sr/Ca和Ba/Ca与Mg/Ca比值的变化也有相似性,但其作为气候指标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地表植被、土壤微生物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干扰。

加速遗传算法在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模型参数估计中的应用916-920

摘要:为提高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模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工作效率,根据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模型的基本假定把模型参数估计问题转换为相应的优化问题,并提出用加速遗传算法(AGA)同时优化模型参数。实例计算的结果说明了用AGA进行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和较高的演算精度,实现了参数估计的优化和简化,在洪水灾害管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00~2008年长白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响应研究921-928

摘要:利用2000~2008年MODIS/NDVI数据,结合谐波分析、影像处理和基于像元的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长白山地区的植被覆盖年内和年际变化与气温、降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近10a来长白山地区气温和降水都均呈增加趋势;年内和年际变化过程中,长白山地区植被覆盖受气温影响的程度要高于降水;长白山地区春季和秋季植被覆盖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主要呈负相关;不同月份的相关统计与年统计和分季节统计相比,更能细致地反映植被覆盖与气候的响应关系。

基于GAME-Tibet IOP的青藏高原蒸散研究929-935

摘要:由于缺少足够的观测资料,人们对青藏高原上蒸散问题的认识还不充足。以1998年5~9月"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加强观测试验期(GAME-Tibet IOP)资料为基础,结合1967~2006年40a的气象站数据,计算了6个样点的参照蒸散量和潜在蒸散量,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实际蒸散量的大小。结果显示,高原参照蒸散有下降趋势,但在试验期内却比40a平均值明显偏高,且和潜在蒸散之间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试验期内气温、太阳辐射强度、风速以及饱和水气压差等环境因子的值均高于40a的平均状况;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饱和水气压差的增强是导致参照蒸散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后两者对参照蒸散量的影响尤为显著;试验期内旬实际蒸散量在9~23mm之间波动,6~8月份实际蒸散的总量可达123.3~136.9mm,占同期降水量的38.2%~73.4%;蒸散在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1736年以来南京逐季降水量的重建及变化特征936-942

摘要:基于清代雨雪档案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自然降水入渗试验结果及雨雪分寸与降水量统计关系,重建南京1736~2006年逐季和年降水量。分析显示:(1)18世纪春、冬季为多雨期,秋季为少雨期;19世纪秋、冬季和全年为多雨期,春季为少雨期;20世纪上半叶,4季和全年均为少雨期;自20世纪末期始夏季和全年进入多雨期。(2)年降水变化存在2~5a周期,经历1851~1860年和1893~1894年两次突变。研究结果与区域内其他旱涝等级或降水量序列有较好可比性。绝大多数粮食欠收年对应于降水异常年,生长期为干旱异常的欠收年数量多于为洪涝异常的欠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