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 22-1124/P 国内刊号
  • 1000-0690 国际刊号
  • 3.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道、论文、综述、纪念

地理科学 200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129-134

摘要: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城镇体系演变是两个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的过程,东北地区州、道、府、县等各级民事行政管理机构是为了管理从事农业开发的汉民而设立的.从城镇体系演变及城镇密度空间变化过程来看清代东北的土地开发,得出结论:清代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可区分出4次城镇设置的增长时期;清代城镇体系在空间上呈现出从南向北、从中间向东西两侧的阶段性扩张的特点.与此相对应,清代东北土地开发也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浪潮并发生了垦殖界线的北移;重点开垦区域是沿今沈阳-吉林、长春-哈尔滨一线不断往北的,且自该线往东西两边扩展,体现出自然区位条件、地形因素及政策等对土地开发的限制和影响.

山东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特征探讨135-141

摘要:基于不同的城市定义标准,对山东省城市体系的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地级市明确地服从异速生长定律,而县级市的关系则不够明朗.研究表明,山东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的标度因子均小于1,而且定义的城区越小则标度因子越大.由此可见,山东省城市体系的城区扩展速度整体上比较合理,不过在中小城市郊区地带的土地利用比大城市郊区地带要浪费一些.山东城市人口-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的状态不是很好,这暗示城市体系的发展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因素,借助数学模型变换揭示了其中结构退化的实质所在.文章指出,只有通过自组织方式在城市之间形成一种自下而上式竞争-合作关系,才能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的时空结构.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142-154

摘要: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差异;居民居住地域、性别、学历、收入以及出生地的不同,感知地图类型的级别也不相同.感知空间的构成要素在居住地域、年龄、收入和出生地方面差异明显,而发展阶段主要与性别、收入和出生地有关,社会角色和经济收入水平在决定居民感知空间发展阶段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文章最后还根据各种地物和构成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了北京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并发现它与现实中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极为相似.

广州市白云区的发展与空间控制研究155-160

摘要:广州市提出取消北部发展大组团,实施'东进西连、南拓北优'的规划发展战略具有'生态城市'和景观生态控制的科学内涵,其科学价值集中体现在白云区的功能定位上,即构筑大都市区及大尺度背景中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撑系统,体现'生态经济'的实践意义和广州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然而,白云区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与其作为经济发达的广州市的一个区的地位不相符.广州发展重心的转移,又削弱了白云区原有的优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将向东南部流动,使白云区面临着发展与控制的双重挑战.根据白云区的地域特征、面临的困境和所担负的功能,通过构筑三个片区、形成高效的工业组团、建设生态住宅区和廊道,解决控制与发展的矛盾冲突.

新疆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161-166

摘要: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卫星影象,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在这10年的时间里,新疆城乡建设用地扩展明显,其中城镇用地增长迅速.城乡建设用地类型及其结构变化在东疆、南疆和北疆三大区域和县(市)级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②新疆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占用耕地和草地为主.③新疆城乡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因素主要是人口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及不同典型下垫面的气温异常变化分析167-171

摘要:利用6个代表站1905~2001年较长时期的月平均气温,对缺测年代的数据进行了插补,建立了东北地区近百年平均季、年气温序列.对所建温度序列与同一区域内26个代表站平均温度序列的近46年同期资料做了相关分析,检验了序列的代表性.在所建序列基础上,分析了东北百年气温的年代、年和季节等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特点和地域分布特征,采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序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和Yamamoto方法对经过滑动平均的气温序列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东北近百年年平均温度表现为明显的增暖趋势,但为起伏式增暖;冬季增温非常强烈,夏季在1995年以前不仅没有升温,反而有明显降温趋势,但1995年以后夏季气温明显升高,春秋季的升温趋势与冬季类似,但幅度小得多;在区域内,增温强度似乎并不随纬度增大,纬度较低的沈阳增温最强;三种典型下垫面中以山地的增温幅度最强;功率谱分析表明了百年气温变化的2.3年和4.2年的主周期,其中2.3年周期比较显著.

近50年来东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异研究172-176

摘要:以ARCGIS8.3为关键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编制相关AML程序,对东北地区近50年来(1951~2000年)降水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东北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9 mm,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多年平均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的降水分别为635 mm,481 mm,355 mm.整体上看,东北区降水还有显著的周期性,东部区和西部区的降水周期均为11年,中部为32年.东北区降水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

东北三江平原全新世火演化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177-182

摘要:通过勤得利泥炭剖面碳屑、花粉记录,重建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全新世火演化与植被变化的历史;研究火演化与植被、气候的关系;探讨人类火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的信息.三江平原最近9 700a B.P.以来,疏林草原植被时期(9 200~8 500a B.P.)和疏林植被时期(9 700~9 200 a B.P.)对应了暖干气候阶段,碳屑浓度出现峰值,而湿润时期的碳屑浓度均很低.显示在暖干气候阶段,火灾发生的频次高、强度大;湿润或相对湿润阶段.火灾力度相对较小或频次较低.同时,自然植被状况和植物类型同样制约了天然火发生的频次和强度.20世纪50年代三江平原开发与垦荒对火演化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分析183-189

摘要:阐明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问题的实质,指出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对时间尺度的依赖性,进而深入探讨了以前研究这一问题所用论据的合理性题.分析结果揭示,那种认为黄河下游淤积由河口延伸控制和河口延伸作用局限于近口河段的说法都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沿三条水汽输送路径的降水中δ^18O变化特征190-196

摘要:分析和比较了沿三条水汽输送路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沿南方水汽路径,低纬度地区取样站降水中平均δ18O的季节差异较小.自曼谷起,降水中δ18O的季节差异明显增加.沿北方水汽路径,郑州以西取样站暖半年与冷半年平均δ18O的季节差异均大于零.随着经度的增加,降水中平均δ18O的季节差减小.沿高原水汽路径,印度次大陆南部降水中的δ18O相对较高,随着纬度的增加,降水中δ18O逐渐减小.在翻越喜马拉雅山后,由于强烈的洗涤作用,降水中δ18O急剧下降.

祁连山东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与机制探讨197-202

摘要:第四纪期间祁连山东段发育了多级洪积台地与河流阶地,它们是研究区域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良好的载体.对该区主要河流阶地序列的野外考察,利用ESR、TL、IRSL以及14C等测年方法,研究表明,第四纪期间石羊河上游的各大支流普遍发育了5~6级阶地,其中南营村附近金塔河五级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大致为1.24 MaB.P.(T5)、0.78 Ma B.P.(T4)、0.14 Ma B.P.(T3)、0.06 Ma B.P.(T2)和0.01 Ma B.P.(T1),完全可以与该区沙沟河、黄河兰州段以及长江三峡段的阶地序列相对比.从各级阶地砾石层的堆积时代以及阶地的沉积特征分析,我们认为,即使在构造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在河流地貌演化过程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黑土生态环境的影响203-208

摘要:应用时空转换的方法,研究了黑土区自然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在随后2~100年的耕作中1 m土层土壤持水能力、C、N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由自然土壤-植被系统转化为人工农田系统后,黑土储水量减少17.6%~30.8%;对土壤碳库影响是缓慢的,1m土层的碳库储量100年来减少了23.71%;在0~50 cm土层中氮素变化与碳库变化相似,但在50~100 cm土层氮库100年来变化不大.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水土流失效果显著,人工农田系统较自然生态系统多流失水27 t/hm2,土为38 t/bm2.在这些变化中,时间的作用是缓慢的,不占主导地位,仅起辅助作用,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方式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编辑部启事208-208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209-214

摘要:区域生态安全评价需通过评价模型实现.而此类模型的构建则要克服理论、技术、方法、数据等方面的巨大障碍.文章根据生态环境系统的本质特征,对层次分析方法、灰色系统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变权方法等常用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进行优化的复合,以期获得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层次分析-变权-模糊-灰色关联复合模型,作为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型.

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合理性评价215-220

摘要: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对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是极为重要的.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生态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性属Ⅲ级,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近2000年古里雅冰芯净积累量与南疆盆地南沿的干湿变化221-225

摘要:利用1951~1991年古里雅冰芯净积累量、1951~2000年南疆盆地南沿的降水资料和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的大气环流资料,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南疆盆地南沿近2000年高分辨率的干湿变化序列.

地理科学杂志综述
区域产业集聚研究进展226-232

摘要: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要响应全球化,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形成,培育区域发展优势,提高竞争力,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文章重点回顾了近10年来区域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区域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新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簇群理论、点-轴理论、公司地理论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区域产业集聚机制进行了研究,注重集聚经济、贸易与市场拉动、企业联系、知识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响应,区域企业集群与推进企业的培育是区域产业集聚的关键.要不断调整区域产业集聚要素,以形成产业集聚的最佳状态和效果,要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产业集聚研究.既要培育合理的产业集聚,又要注重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地理科学杂志研究报道
基于PRISM和泰森多边形的地形要素日降水量空间插值研究233-238

摘要:以黑河流域河西走廊中段地区为例,利用该研究区年、月降水与地形间较强的相关性特点,在PRISM方法的基础上对该地区日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计算.文章提出了以月降水量的PRISM空间插值结果为该月逐日降水空间分布的参考本底,利用泰森多边形方法确定空间日降水的概率,从而实现黑河流域河西走廊中段地区日降水的空间制图方法,并对该方法得到的日降水时空数据集进行了误差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简单可靠,满足分布式水文模型或相关陆表过程分布式模拟对分布式日降水数据时空精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