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 22-1124/P 国内刊号
  • 1000-0690 国际刊号
  • 3.7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道、论文、综述、纪念

地理科学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村工业地区竞争力差异分析1-6

摘要:农村工业近20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农村工业的地区竞争力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工业的健康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农村工业竞争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影响我国农村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把握,构筑了我国各地区农村工业竞争力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我国各省区农村工业竞争力指数,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工业竞争力地区差异的状况,并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农村工业竞争力差异的基本类型及其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7-16

摘要:论述了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过程、特点和趋动因子.指出封禁时期土地开发主要集中于辽河流域及辽西地区,吉、黑两地只有零星开发,总的呈现一派大荒景象.开禁后,先后在奉天、吉林、黑龙江进行了大面积的放垦.大规模的移民和高速度的土地开发世所少见.最后分析了影响东北地区土地开发的主要趋动因子,指出巨大的人口压力、连年的大灾荒以及清朝政府的土地开发政策是造成清代晚期东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和高速度土地开发的重要原因.

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的重建17-22

摘要:在分析我国城市地域系统重新建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地域系统建立的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指出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界定中存在的问题,从可比性和功能性的角度,提出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重新建立的理念,并对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的基本构造、建立方法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集群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比较研究23-28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主导产业理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实践纪录.然而,半世纪后,该理论产生和应用的条件时移境迁,自80年代以来,该理论实践的绩效多有不佳,我国十五计划的编制仍然沿用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思想作指导,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的结构趋同性.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学术界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广泛总结了全球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开拓了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维度,是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之一.本文从不同层面比较了上述两大理论,展望了集群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珠江河口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29-35

摘要:未来发展对珠江河口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此认识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河口区发展水平、可持续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状态变化的定量分析,得出;①珠江河口区总体已进入经济资源驱动阶段;②在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中,社会子系统滞后;③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

整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36-42

摘要:整合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各个阶层协同进化的最高水平,由生物圈景观和石油燃料驱动的技术圈景观组成,整合景观生态学致力于将两者从结构和功能上整合为一个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圈.文章在讨论整合景观生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整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整合景观生态学的系统论基础、控制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自组织理论基础、协同进化理论基础、等级理论基础、相互作用系统理论基础和隐含次序理论基础,目的是使整合景观生态(经济和自然景观)和其他跨学科一起,共同促进当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共生"过程.

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小波分析43-48

摘要:文章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对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具有明显的3年左右、9年左右和1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且特征时间尺度近年来逐渐缩短,即成灾面积的变化渐趋频繁.根据这几个特征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洪涝成灾面积呈现下降的总体趋势.根据小波方差分析发现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具有显著的3年、9年和17年的主要周期,并以9年和17年的周期尤为显著;同时,根据功率谱的比较分析同样发现,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同样存在着3年左右、7~9年和17年的主要周期.

宁夏降水变化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49-55

摘要:分析1959~2001年的月降水数据发现;20世纪60~80年代宁夏降水有较明显的干旱趋势,但90年代降水较80年代有所增加.功率谱分析表明,ENSO和宁夏降水具有一致的变化周期,即14年、3.75年、准2年和1.5年.宁夏降水对EL Nino事件达到最显著响应需要滞后2~4个月,而对LA Nina事件的响应比对EL Nina迅速,只需滞后1~2个月便达到最显著响应.ENSO对宁夏不同季节降水的影响差异很大.EL Nino发生4个月后,春、夏、秋三个季节降水都偏少,但冬季降水却是增加了.LA Nina发生1个月后,夏、秋、冬三个季节降水都偏多,但春季降水减少了.EL Nino事件发生期间,宁夏年降水偏少28 mm,占常年降水量的10%,而LA Nina发生期间,年降水偏多24 mm,占年降水量9%.

华南与中南半岛三角洲发育特征之比较56-62

摘要:韩江、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三角洲同处东亚季风热带.河流丰水少沙,径流强劲,洪枯流量比值大,洪泛平原和湿地发育,有珊瑚礁和红树林堆积,平原推进速率较大,出海口门多,这些都是热带三角洲的特色.各三角洲的构造基础都是断陷盆地,由于断陷的幅度和时代不相同,故而第四系的厚度和年龄差异很大.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末次冰期以来,各三角洲经历了相似的沉积过程,发育3期三角洲.所处位置(湾内或湾外)、滨外陆架坡度、海洋动力等条件,使各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地面高程、平原推进速率、水下三角洲、水动力类型等有较大的差异.

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盆地冲沟沟头形态学特征研究63-67

摘要:金沙江干热河谷因独特的气候类型--干、热、降水集中,冲沟侵蚀破坏十分严重.从冲沟沟头形态学特征的角度,运用分形几何学理论,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盆地的冲沟为研究对象,对沟头的分形弯曲度和土壤分形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沟头空间形态、土壤形态与冲沟发育的相关关系及不同沟头形态所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差异性,这对研究冲沟的空间格局和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冲沟侵蚀治理,防止土地劣化具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68-73

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做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心,对该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将该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数值模拟,避免了以前将各行政区边界作为研究区边界分别来模拟各局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所带来的人为误差.对如此大面积、条件复杂的多层含水层系统,建立了反映该区地下水贮存和总体运移特征的三维模型,在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国际通用标准软件GMS对其进行精细剖分的基础上,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进一步对该区地下水资源几种不同开采方案进行了评价,为该区今后建立水资源管理模型提供依据,为其经济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用水建议.

遥感影象中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与制图74-80

摘要:如何自动获得居民地矢量信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光谱特征分析,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重点研究如何将已提取的居民地图斑进行形态综合,得到满足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建库与更新、遥感制图等的可视化图形数据,为灾害评估、城镇扩展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最后,给出文章方法的实验结果并做出讨论.

基于遥感的东北农牧交错区景观格局与变化研究——以吉林省长岭县为例81-86

摘要:根据1980年和2000年的两期Landsat-MSS、Landsat-TM数据,应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了地处东北农牧交错带的长岭县景观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始终是研究区域内的基质景观;该地最显著的变化为高覆盖度草地面积的大量减少,耕地和盐碱地面积的增加;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在大小上有很大差异;多样性和均匀性减少,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

基于TM影象的快速大气校正方法87-93

摘要:文章针对Landsat TM影象,设计出一种简单快速的大气校正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DOS法的基础上,比较合理地分析暗体反射率值,并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通过对大气程辐射的确定方法进行改进,给出一种基于TM影象自身信息的快速的、行之有效的大气辐射校正方法.此方法显著特点就是不需要依赖任何外部信息,直接从TM影象上读取所需信息,运算速度快,简单有效.

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与生态恢复重建策略94-101

摘要:徐连过渡带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当南北要冲,为一典型的生态过渡带;低山丘陵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任重道远.基于10个样地4 650 m2的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包括2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2个群系.根据建群种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分析了12个森林植被群系间的演替关系,构建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以次生演替模式为指导,论述了徐连过渡带低山丘陵生态恢复重建策略.

西太湖沉积物污染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对比研究102-107

摘要:通过对西太湖MS、DLS沉积短岩芯中金属元素、营养指标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西太湖近80年来的元素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西太湖沉积物中元素为自然来源;40~70年代末期,除北部Hg、TP受到人为污染之外,其余元素仍主要为自然来源;70年代末期以来,重金属元素人为污染逐渐加重,湖泊营养程度升高.西太湖北部沉积物中Pb、Zn、Mn、Ni、As污染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Hg污染开始于40年代初期;与北部相比,南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历史较短,Pb、Zn污染开始于70年代末期,As、Mn、Ni、Hg污染开始于80年代中期~末期.西太湖北部、南部沉积物中TN、TOC含量70年代末期以来开始增加,C/N比值增大,有机质外源输入比例增加.西太湖北部沉积物中TP含量自40年代初期以来逐渐增加,受到人为污染;南部TP含量在40~70年代略高,但无明显的人为污染特征.

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108-112

摘要:以长春市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重,尤其是铅和镍.污染源的空间差异性引起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长春市土壤达到轻微生态危害,且铅、铜和锌对土壤生态危害达到轻微生态危害;不同功能区达到生态危害程度的顺序依次是公园>郊区耕地>工业区>住宅区>开发区.

南京幕燕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113-118

摘要: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评价可以为风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南京幕燕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幕燕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进行了研究.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幕燕风景区次生植被分类系统,并以植被为标志,拟建了风景区景观生态分类系统,调绘了风景区景观生态现状图;选取多样性、代表性等8项指标对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将类景观类型划分出4个等级;以景观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了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关键措施,研制了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图;最后,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提出了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