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13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地理学家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的杰出学术贡献1451-1452

摘要:北京大学资深院上侯仁之先生,原籍山东恩县(今武城县),1911年12月6日出生于河北枣强县。1932年人燕京大学历史系学爿,1936年获文学士学位,留校为研究生,兼做系主任助理。1940年获文硕上学位,继续留校任教并担任燕京大学学生辅导委员会剐丰席。1946年夏,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留学,专攻历史地理学,其间曾担任留英中国学生会副主席。

地理学报杂志气候变化
1990年以来中国小麦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1453-1460

摘要:利用1991-2009年中国农业气象站点记录的灾害及物候资料,首先对小麦各类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及所在生长发育期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然后通过对比较暖10年(2000-2009)与其前10(1990-1999)年两个时期的灾害时空变化特点,探讨气候变化对灾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是小麦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类型,其发生频率高达79.21%,冰雹、干热风、大风、连阴雨等灾害类型也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有较多发生。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典型气象灾害发生频次有所增加,并且主要发生在生殖生长期。空间上,灾害类型增加较为明显的有:山东半岛的干热风、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暴雨及冰雹。分析表明:不同灾害种类的发生及变化的空间分布与中国气候变化特征有很强的关系。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规律——以上海市为例1461-1471

摘要:以上海市为例,从土地利用规模和强度的变化、类型和布局的变化、利用方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揭示其对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城市化是上海城市热岛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就建成区扩张对热岛强度的具体影响而言,累积效应大于其增量效应;(2)工业化、房地产开发、人口增长对上海城市热岛强度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就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具体影响而言,密度效应通常大于其规模效应;就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20层以上高层建筑数量对热岛强度的影响而言,累积效应小于增量效应;就人口增长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具体影响而言,密度效应与规模效应大体相近;(3)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差异。

近50年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472-1480

摘要:利用山西62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的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分析了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近50年平均终霜冻日为4月12日,总体上呈现南部早北部晚的规律,但具体分布还受地形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平均终霜冻日与纬度和海拔高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且纬度对平均终霜冻日的影响要大于海拔高度。(2)M-K突变检验表明,大部分站点的终霜冻日都发生了显著的气候突变,突变时间在1975-1996年之间;突变年份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且与纬度的相关程度比海拔高度更为密切。(3)山西近50年终霜冻变化趋势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提前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西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推后幅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以及中东部;变化趋势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海拔高度对变化趋势的影响大于纬度。(4)山西正常终霜冻的出现概率为54%~74%,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位于东南部以及北中部等地;偏晚终霜冻出现概率为2%~22%,北部和东南部是偏晚终霜冻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特晚终霜冻的出现概率为14%~36%,出现概率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北中部和中西部。(5)海拔高度与偏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呈负相关关系,纬度与特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呈正相关关系;纬度、海拔高度与正常终霜冻发生概率的相关都不密切;纬度对不同程度终霜冻发生概率的影响要大于海拔高度。

近50年新疆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1481-1492

摘要: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和低云量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春季日照时数总体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点;夏季为“北疆多,南疆少,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格局;秋季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冬季具有“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新疆各地年日照时数2450~3450h,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格局。(2)1961-2010年,除春季日照时数呈不显著的略增趋势外,新疆夏季、秋季、冬季和年日照时数分别以-4.27 h·(10a)^-1、-4.30 h·(10a)^-1、-14.36 h·(10a)^-1和-19.42 h·(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且,夏季、秋季、冬季和年13照时数分别于1988年、1986年、1987年和1982年发生了突变。突变年前后,全疆各地日照时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以年日照时数为例,1982年后较其之前,除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少部分区域年日照时数有所增多外,全疆大部为减少的态势。(3)云量是影响新疆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新疆总云量和低云量较少的区域日照时数相对较多;反之,亦然。近50a,新疆总云量变化不明显,但低云量明显增多,这是导致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成因。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冬季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1493-1503

摘要:选取青藏高原东部地区1961-2010年64个测站的积雪数据,分析了冬季积雪日数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东部冬季积雪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多雪且变率大,藏南谷地、川西干暖河谷地带及柴达木盆地少雪且变率小,这样的空间分布是由周边大气环流系统及复杂局地地形共同造成的;高原东部冬季积雪表现出“少一多一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别在80年代末和20世纪末发生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两次突变,尤其是20世纪末的突变更为显著;降雪和气温的变化是影响积雪日数的重要因素,其中降雪的影响更为显著;80年代末高原冬季降雪由少到多的突变是造成积雪日数发生相应变化的主要原因;20世纪末高原冬季气温和降雪分别发生由低到高和由多到少突变,其影响叠加导致积雪日数发生了更为显著的突变。

地理学报杂志环境研究
近10年中国大气PM10污染时空格局演变1504-1512

摘要:为分析近10年来中国PM10污染时空格局演变,运用统计学和GIS方法对2002-2012年PM10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级及1t22:城市ρ(PM10)年均值由0.130mg·m^-3下降至0.076mg·m^-3,达标城市比例由37.6%上升至92.0%;环保重点城市ρ(PM10)日均值超标天数比例由24.7%下降至7.0%。②12月份PM10污染最重,其次为1月和11月;8月份污染最轻,其次为7月和9月。③PM10的重污染区域明显减小,由集中连片分布变为零星点状分布。但空间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地区及山东、江苏、湖北一直是PM10污染相对严重地区。④北方地区PM10污染重于南方地区,两者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北方采暖期(1-4月及11-12月)。⑤PM10污染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重污染城市的改善,1/10左右的重污染城市对降低全国PM。。平均浓度的贡献约占1/3,而清洁城市PM10污染则有加重趋势。⑥环保重点城市污染天气以轻度污染为主,占全部污染天数的80.4%。受沙尘天气影响,3、4月份发生严重污染天气的比例较高。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机理1513-1526

摘要:本研究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实现了1992-2010年以市级为基础单元的我国碳排放估算,弥补了统计数据不全、统计口径不一的缺点。从全国、4个经济区和6大城市群3个层面的碳排放分析结果显示,我国CO2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各地区、省市增速各不相同,空间聚集程度越来越明显,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城市高高集聚,西部欠发达城市低低集聚”的格局。人均碳排放强度基本呈现为“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为“东北部和西部较高”、“东部和中部较低”。GDP增长是决定CO2排放总量增长的主导因素,而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原因。对于西部和东北部等以能源和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其减排策略应着重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于东部和中部等以技术、劳动密集型和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其减排策略应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河南省史前人类遗址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子1527-1537

摘要:基于ArcGisl0.0平台分析了河南省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濒河性、空间集聚度等指标。结果显示,18.8%的仰韶期遗址分布在河流的1km缓冲区内,而龙山期遗址只有16.5%,其濒河性呈减弱趋势。豫西山区、南阳盆地、颍河一淮河地区龙山期遗址的空间集聚度比仰韶期分别增加了0.006,0.016和0.021,暗示龙山时期的自然条件逊色于仰韶期导致人类活动范围受到局限。遗址密度3-D分析表明,河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格局从仰韶期的“单核型”演化为龙山时期的“多核型”。这种空间格局的变化可能与5.4ka BP降温事件相关,而且龙山期的气候特征与仰韶时期相比显得温凉、干燥,加之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口增加促使史前人类活动核心区从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和豫北平原地区扩散。同时4.0ka BP前后河南地区的干旱、洪水、低温等自然灾害频发亦加速了人类活动范同的快速扩展,并且石家河、大汶口、关中等史前文化类型向河南地区的渗透,造成河南龙山文化类型的多元化和空间分布的复杂化。而全新世早期的裴李岗遗址和晚期的二里头遗址数目较少且均匀分布于嵩山两翼,初步推测环嵩山地区是河南史前文化的肇源地区。

基于NPWP的云南植物保护优先区分析1538-1548

摘要:本研究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NPWP-National Protected Wild Plants)为指示物种,基于云南各县(市、区)的NPWP信息统计,应用Dobson算法系统筛选出云南植物保护优先区,并利用已建自然保护区信息评价所筛选的植物保护优先区及其关联生态(亚)区的保护现状。结果表明:在75%和100%的NPWP保护水平上,分别筛选确定了河口县等7个和24个县/市/区为植物保护优先区,其中75%保护水平上的7个植物保护优先区是云南植物多样性保护最关键地区;在75%和100%保护水平上,分别有4个和8个植物保护优先区的自然保护区面积百分比低于5%,亟待加强建设;2个生态区和7个生态亚区的自然保护面积百分比都明显低于10%,未达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0年的基本目标;应将I-25-03、I-25-04、I-28-07生态亚区纳入云南植物保护地体系优化之中。

近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历史演变研究1549-1558

摘要:近百年来江苏沿海进行了大规模的滩涂围垦开发。本研究评估了近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历史演变情况,分析其演变机理。研究搜集整理了清末至今多种历史地形图、地方志、遥感资料,利用统计分析以及空间分析,定量地揭示近百年来江苏沿海围垦时空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背后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围垦的时间分布上,不同时期的历史围垦程度不同,其中民国时期1910年代和解放以后的1950年代的围垦规模分别为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两个围垦高峰时期;(2)在围垦的空间分布上,总的来说,盐城市围垦面积最大,总量占全省总围垦面积近70%,南通、连云港市相对较少,而沿海三市围垦面积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大丰市、射阳县、连云区、响水县、如东县;(3)从围垦特点看,空间缓冲区分析显示历史上江苏沿海围垦多为鱼鳞似的圈围,用途则以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国营盐场为主,工业用地、港口建设用地大大不足,用地综合效益不高。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垂直分异研究1559-1567

摘要:以岷江上游山区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的方法,利用遥感资料和GIS技术,提取岷江上游山区空间信息,定量研究山区聚落生态位影响尺度、人口密度及民族类型带谱垂直分异特征,并建立民族聚落生态位类型图谱。研究表明:聚落生态位地理半径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其数值介于300~600m;相反,聚落生态位人口密度却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其数值介于200~630人/km^2;聚落生态位地理半径和人口密度的垂直分异特征,是山区居民长期适应山地环境的结果,与民族类型及其生计方式密切相关。在流域尺度上,岷江上游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民族廊道,聚落生态位民族类型空间格局具有典型的带谱特征:藏族和回族聚落生态位均处于河流干支流的上部,羌族聚落生态位对应于干旱河谷和V型河谷上部的低半山缓坡地带,汉族聚落生态位位于岷江上游人口处的河谷地带。

汉江上游郧县五峰段史前大洪水水文学恢复研究1568-1577

摘要:通过深入的野外考察,在汉江上游郧县五峰段多个地点发现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沉积学记录,为恢复史前特大洪水事件的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系统获取河道水文参数的基础上,采用ArcGIS耦合HEC-RAS模型,推算出其洪峰流量介于42 220~63 400m^3/S之间。对于河槽糙率的灵敏度检验表明,给定糙率变化士25%,模型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误差在-10.6%~613%之间。这个误差范围远小于采用比降一面积法获得的结果。同时,采用该模型和同样的参数,依据该河段现代大洪水洪痕高程,恢复推算其洪峰流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在-3.9%~1.0%之间。与其它方法相比较,这种新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水文参数选取准确性,使得古洪水水文恢复计算结果更为可靠。本研究为超长尺度大洪水水文学恢复提供了新的途径,也获得了汉江上游万年尺度特大洪水的水文学数据资料,对汉江上游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水资源调度和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理学报杂志学术活动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在天津举行1578-1580

摘要: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于9月15。17日在天津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学术会议主题为“城市发展与区域环境演变”。会议主要宗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发展与区域演变的关系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与周边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环境演变、人口迁移和文化扩散等诸方面问题,为建成生态宜居城市以及促进各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和环境良性演变献计献策。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在武汉举行1581-1583

摘要:9月27-29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在武汉举行,会议主题是“地理科学与区域发展”。来自河南、江西、湖南和湖北四省的50余家研究和教学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中学、教科所、教研院、出版社、编辑部和媒体机构等)共26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注册参会的研究生近100人、中学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管理人员70余人,共收到论文(含摘要)120篇。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在大连举行1584-1586

摘要:10月18-21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暨中国地理学会十届四次理事会议在大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主要地理单位的理事、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东北地区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近500人参加了本次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东北地区代表处、辽宁省地理学会、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和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吉林省地理学会、黑龙江省地理学会、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办。

海峡两岸2013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纪要1587-1588

摘要:2013年10月12-19日,“海峡两岸2013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承办,昆明理工大学协办。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海峡两岸高校及科研院所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科研与教学进展、海峡两岸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科研教学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探讨、中国海疆权益维护与地缘政治问题探讨、海峡两岸风景旅游地貌资源与自然和文化遗产利用及开发保护等。

地理学报杂志书评
《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著作出版1589-1589

摘要:陕西师范大学延军平教授等完成的《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著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重大自然灾害的时空对称性:结构、机理与适应对策”(41171090)的阶段性成果,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出版。 在灾害的综合研究中,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是灾害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其研究的关键是准确判断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趋势,即研究未来2~20年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可能年份。目前灾害研究中存在着单一手段多,综合方法少;害的风险多,灾的风险少;历史评价多,趋势判断少;学术研究多,减灾价值少等问题。针对该“四多四少”现象,该著作努力提取灾害对称性结构的信息,由表及里逼近灾害发生的物理机理,提高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水平,开辟了地理学开展灾害综合研究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