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12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地理信息系统
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867-877

摘要:地理学语言是人类理解、研究、表达与传播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演进。本文根据地理学语言在结构、功能及其特征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结合地理信息本体论、认知论和语言学理论,总结了GIS语言的定义与基本属性,阐述了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内容体系,明确了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GIS语言实现了地理对象的语义定义、特征抽象、行为表达和时空运算处理过程的高度统一,是地理学语言的高级形态;通过分析GIS语言所具有的抽象性、系统性、严密性、确切性、层次性等基本特征。认为GIS语言的概念与体系结构的形成,将推动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文中从数字技术的影响、学科范式的转变、发展导向和地理表达能力四个方面对GIs语言的研究作了展望。

地理学报杂志环境变化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878-888

摘要: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资料很缺乏,传统的研究方法很多不适用,为科学地认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的特征与变化规律,制定符合喀斯特环境的防治对策,2006.2010年间,结合石漠化治理工程,对鸭池、红枫湖、花江典型示范区进行了长期的水土流失定位监测,结果显示,总体上各研究区在生态及工程治理后土壤侵蚀量明显下降,地貌类型从宏观上控制着各区域的侵蚀特征,高原山地土层厚,大量陡坡开垦,水土流失严重;高原盆地自然条件较好,发展生态畜牧和生态农业,侵蚀量较小;高原峡谷经历早期的剧烈流失后,现阶段几近无土可流,侵蚀量极低。生态修复是石漠化治理的核心,水保林、封禁治理的生态效益好,草地畜牧业和经济林模式能带来良好经济与水土保持效益。不同等级石漠化的坡度与土被组合特征差异显著,对土壤侵蚀量有强烈的控制作用,今后应根据石漠化等级细化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分级和制定合适的治理措施。地下流失受研究深度所限,目前尚无法准确判断其在地表一地下水土流失总量中的贡献率,对落水洞等关键部位进行工程防治能大大降低其危害性。

基于能值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分析889-902

摘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采用能值形态从投入指标测度耕地的利用集约度,系统分析了研究区2000-2009年间耕地的劳动力集约度、机械化集约度、化肥集约度、农药集约度和地膜集约度的时序特征,然后以这5种投入能值为基准对研究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整体特征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指数增加,其中农业机械集约度的比重最大,达到了99.50%以上,且逐年上升,农业机械化成为研究区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②耕地属于高度集约利用和低度集约利用的县(市)最多,属于精细利用和粗放利用的县(市)最少;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东部耕地精细利用区、中东部耕地低度集约利用区、中部耕地高度集约利用区、南部和北部耕地中度集约利用区5个区;④耕地利用集约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县(市)逐年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越来越明显。

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903-916

摘要:对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发现4000cal.aBP前本区史前文化遗址在空间上不断扩大,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一次发生在马家浜一河姆渡文化时期,另一次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同时以河流谷地为通道,史前文化从西向东不断向沿海扩展。4000cal.aBP后,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各史前文化地域明显收缩,东向沿海扩散的趋势终止,同时伴随有南北两种不同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转变。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分布与全新世海面波动有显著的关系,尤其是杭州湾两岸的史前文化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的关系最密切,7000cal.aBP以来的低海面一海退成陆过程为史前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陆地生存空间。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变迁与环境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对比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环境演变记录表明,4000cal.aBP前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东向地域扩展是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背景下进行的,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共同作用下的扩展和延伸;而4000cal.aBP后史前文化的地域收缩是在气候干冷和沿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以上初步证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收缩与环境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气候环境变化正是引起上述这种变化以及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气候环境成为浙江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其对文化的分布、传播、扩展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为例917-928

摘要:利用1975年MSS影像,1992年、2006年、2010年TM影像和1999年ETM+影像等5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奈曼旗35年来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旨在为科尔#心地区沙漠化治理和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f1)35年来,奈曼旗沙漠化土地面积总体呈逆转的趋势,沙漠化总面积减少了123.43km^2,沙漠化土地主要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2)景观格局呈波动性变化,1999年以前,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蔓延度和聚集度减小,破碎化程度加强,沙漠化程度上升,沙漠化主导类型为中度和重度沙漠化,1999年以后破碎化程度变弱,沙漠化程度明显下降,沙漠化主导类型转变为中度和轻度沙漠化;(3)1975—2010年问轻度和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最为明显,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了6.35km,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了7.24km。

近50年来天山地区典型冰川厚度及储量变化929-940

摘要:冰川储量变化与冰川水资源量变化以及冰川对河川径流的贡献量密切相关。在GPR-3S技术支持下,本研究基于雷达测厚数据、不同时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形图及实测资料,分析了天山三个典型地区四条代表性冰川近期厚度及储量变化特征,并通过对比探讨了造成变化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962.2006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厚度平均减薄0.15ma^-1,冰储量亏损26.2×10^6m^3,冰川末端平均退缩3.8ma^-1;博格达峰南坡的黑沟8号冰川在1986-2009年间,冰舌平均减薄0.57ma^-1,冰储量损失了25.5×10^6m^3,末端平均退缩11.0ma^-1;位于博格达峰北坡的四工河4号冰川在1962.2009年间冰舌平均减薄0.32ma^-1,冰储量亏损14.O×10^6m^3,末端平均后退8.0ma^-1;1964-2008年间,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冰舌平均减薄0.22ma^-1,由此至少造成冰储量亏损14.1×10^6m^3,末端退缩达40.0ma^-1。对比分析显示,青冰滩72号冰川消融退缩最为强烈,黑沟8号冰川次之,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科其喀尔冰川相差不大,稍大于四工河4号冰川和哈密庙尔沟冰川。这种差异可能与区域气候变化和冰川物理特征有直接关系。

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趋势预测941-950

摘要:利用1961-2011年长江源区流域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和国家气候中心2009年11月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2.0版本),通过分析长江源区流量的演变规律和揭示气候归因,预测了未来流量可能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近51年来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总体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04年后增加趋势显著,并具有9a、22a的准周期;青藏高原加热场增强,高原季风进入强盛期,流域降水量显著增加,加之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水增多,是引起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增加的主要气候归因;根据全球气候模式预测,在SRESA1B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20年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仍有可能以增加为主。

西藏高原近40年积雪日数变化特征分析951-959

摘要:利用近40年(1971-2010年)西藏高原积雪日数资料,分析了西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藏东北部、南部边缘地区积雪较多,年积雪日数在60d以上。近40年来,西部和东南部积雪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除东南部各站、聂拉木和昌都积雪日数减少明显,聂拉木减幅最大,达到-9.2d/10a,其它各站地区积雪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西藏各区域积雪日数出现了准2年、准4年、准8年、准14年和准17-18年的年代际周期,南部边缘地区、东北部和西部地区积雪日数以10年以下的周期为主。各区域积雪日数与冬季平均气温有明显的负相关,但降水与积雪的相关在那曲中西部地区、沿江一线、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

近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960-970

摘要:基于2000.2009年MODIS.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Hurst指数和偏相关系数等数理分析方法,对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实施10a来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09年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呈现明显增加趋势0.032/10a,远快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2—2006年植被覆盖平均增速0.007/10a;②陕甘宁地区植被恢复具有阶段性,整体呈“S”型增长,具有两次明显的植被高恢复期;③陕甘宁地区植被恢复以轻微改善为主,中度改善次之,呈退化趋势区域比重较小(2.38%),零星分布于宁南八县、定边东部、甘肃陇东的环县和镇原;④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驱动,其中人类经济活动作用明显;⑤陕甘宁地区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未来大部分区域将持续改善,退化区集中分布于陕北中东部、“彭阳—镇原”南部以及盐池北部。

地理学报杂志环境化学
日照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环境风险评价971-984

摘要:选择日照市的东港区和岚山区为研究区,采集了445个0-20cm表层土壤样品,并测定了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与土地利用、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绘制了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①As、Co、Cr和cu的平均值低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背景值,Cd、Hg、Mn、Ni、Pb和zn的平均值高于背景值,尤其是Cd、Hg的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1.85和1.38倍,土壤中重金属累积较为明显。②10种元素可被辩识出4个主成分(PCs),PCI(Co、Cr、Mn、Ni和Zn)和PC3(As、Cu)为自然源因子,PC2(Cd、Pb)为工农业及交通源因子,PC4(Hg)为工业源因子;其中Pb、zn在PCI和PC3上均有较大载荷,受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控制。⑧Cd、Hg含量在不同的覆被类型有显著差异,在城镇建设用地的含量最高;Co、Cr、Cu、Mn和Ni在花岗岩和变质岩母质的含量高,与冲积与海积物母质有较大差异。④来自于同一主成分的元素及元素组合的环境风险空间格局与相应主成分插值结果基本一致,所有重金属综合环境风险的高值区在西部和东部呈点状分布,主要是由西部的高地质背景和东部的强烈人为干扰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洪泽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985-991

摘要:研究了洪泽湖9个湖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和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性质与磷吸附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磷浓度条件下(0-1mg/L),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50.67-85.17mg/kg,沉积物在磷酸盐初始质量浓度较低时都存在负吸附(释放)现象。各湖区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EPCo)范围为0.06-0.11mg/L,均小于其上覆水中磷的含量,沉积物对其上覆水中的磷表现为吸附作用。沉积物最大磷吸附量(Qmax)、本底吸附态磷量(NAP)和总最大吸附磷量(TQmax)与沉积物中活性铁和活性铝的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物中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有机质的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o)与沉积物各理化参数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地理学报杂志地理学家
追忆地理学家张景哲教授的业绩992-996

摘要:北京大学地理系资深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张景哲先生于2011年8月25Ft在美国芝加哥仙逝,享年92岁。作为他的学生和共事多年的忘年之交,我愿意与朋友们分享张先生的生前业绩,让历史记住这位爱国的地理学家。张景哲先生1918年11月13日生于河南郏县城关。1937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因正值抗战,第一个学期在长沙上临时大学,1938至1942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读书。毕业后留校给张印堂先生当助教三年。1945至1946年在迁至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当讲师。1947年9月至1957年7月先后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地理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工作。1957年8月回国,同年12月被分配到北京大学任教,先后在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和经济地理教研室工作共31年,直至1988年70岁时退休。

地貌学家杨逸畴先生的学术贡献997-1001

摘要:杨逸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地理科学事业。1959—1998年他前后20余次到青藏高原考察,其中二次在喜玛拉雅山库拉岗日峰和南迦巴瓦峰参加登山科考,八次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他五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考察。2001年后,他还开展了对台湾澎湖、兰屿、绿岛的历史环境考察。他曾四次到日本考察并开展学术交流,2003参加了北极考察。他在多年实地考察基础上,以丰富的资料和测量数据,参与论证和确认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地位,为中国地理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地理学报杂志学科进展
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1002-1004

摘要: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资源和环境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30多年来,我国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但同时对世界经济和资源的依存程度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过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如何从全球经济、资源和环境角度,构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与战略,如何建构能够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中国自己的全球地缘政治战略,并参与全球共管,是开展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的战略需求。因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根据本所创新2020需求和长期发展规划设立了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由地理资源所直接领导。研究中心于2012年1月正式成立,研究中心现有正式职工近20人,其中,博士后和研究生10多名。研究中心具有完整的组织结构,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燕华研究员任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由孙鸿烈、曲格平等知名科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刘毅研究员。研究中心主任为成升魁研究员,刘卫东研究员和杨林生研究员为中心副主任。2世界地理和资源研究中心的目标和任务

2011年度JCR的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数据1005-1005

摘要:2012年6月28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公布了2011年度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该报告共收录全球期刊8281种。其中包括中国期刊196种(大陆143种;台湾37种;香港16种)。JCR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国际地理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中国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Journalof Geographical Sciencesf《地理学报》英文版)的学术质量在逐步提高。在该报告的统计数据中,Journalof Geographical Sciences的影响因子由2010年度的0.673提高到2011年度的0.832,提高了23.6%。在43种国际自然地理学期刊的排名居第34位。总被引频次由2010年度的276增加到2010年度的366,增加了32.6%。在43种国际自然地理学期刊的排名居第31位。

地理学报杂志学术活动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在台湾花莲召开1006-1006

摘要: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6月15日至6月17日在台湾花莲东华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防灾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花莲分局、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协办;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永续资源与防灾研究中心承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资源一环境一生态一防减灾。来自海峡两岸三地从事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环境资源与环境灾害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学者与专家共22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开幕式由东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夏禹九教授主持,东华大学校长吴茂昆教授、东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夏禹九教授致欢迎词,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理事长蔡强国教授作大会致词。

地理学报杂志书评
中国气候史研究最新成果——读葛全胜等编著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1007-1008

摘要:葛全胜等编著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由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书90余万字,共分12章,“试图采百家之言,究内在机理,精细描述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见《自序》),是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和推陈出新,是中国气候史研究最新成果。拜读之余,受益良多,兹略述一二,与大家共享,藉以求教是书著者。1全球化视野下鸟瞰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历史上,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气候虽有自己特色,但多数情况下受全球大气候环境的制约。所以,研究中国的气候,应当将其置于全球气候背景下去探讨,得出的结论会更准确。该书就很好地贯彻了从世界看中国这一辩证思路,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区域气候变化的背景;在全球尺度上,区域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对各时间尺度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中国的气候变化在许多方面与各个时问尺度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共同特征”(见第2页)。

《当代地理学方法》中文版评介F0002-F0002

摘要:英国学者尼古拉斯·克里福德、吉尔·瓦伦丁等编著的《当代地理学方法》(Key Methodsin Geography)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了。该书由张百平、孙然好等翻译、蔡运龙校对。全书共计4编30章,全面介绍、解读和分析了当代地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供地理学研究人员和学生参考使用。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科整体进步,学科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完善、方法的突破和新技术的引入。其中,研究方法更能体现学科本身的核心特征。因此,许多学科从发展的需要出发,更加强调研究方法的创新、完善和总结。作为传统而古老的地理学,研究对象涉及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微观和宏观多个尺度、格局和过程多个模态,涉列了多种研究方法。从基础研究的角度出发,国家一些资助机构特别强调科学方法的创新,科技部为此给予了特别的支持,其目的是对地理学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