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区域发展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115-122

摘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剖析农村系统的要素组成、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是构建区域农村发展主导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①区域系统是一个连续的城乡统一体,农村问题必须置于区域整体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研究。②区域农村发展系统是一个由农村发展内核系统和农村发展外缘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农村发展的本质就是两者之间相互耦合协调作用的过程。③区域农村发展综合能力取决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外援驱动力两个方面,三者均是矢量的概念,符合物理学意义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分力之间相互组合,形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农村发展状态。④依据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性,将农村发展模式分为工业化、城市化外援驱动主导型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两个一级类,以及工业企业带动型和特色产业发展型等六个二级类。以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发展为研究主线,结合不同农村发展模式的特征与要求,是地理学研究农村发展机制与模式的新视角。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23-134

摘要:采用东南沿海地区市55个地区市的1995-2005年间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对东南沿海地区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1995-2005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时序分布和地区内部“极化”态势同向,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②东南沿海地区在1995-2003年间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扩大,这一时期,三大地区内部经济差异水平分布层次不齐,呈现南高北低的渐变趋势,表明这一阶段性的地区差异变动主要是由广东省、福建省内部差异构成;2003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缩趋势,同时期,三大地区经济差异均有收缩态势,与东南沿海地区整体差异变化趋势同向,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均衡发展驱动地区整体差异的缩小:⑧地区经济空间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相应地在空间上呈现出“极化→扩散”现象。

中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网络135-146

摘要:物流企业是承担物流活动的专业化组织,是具有空间网络的企业形式。基于相关研究的评述,分析了物流企业网络的基础理论,重点解析其空间体系、职能联系与运营机制。通过研究,认为物流企业由企业属性要素和物流属性要素组成,其共同作用形成企业部门的职能分化和区位分离,由此形成物流企业网络,包括企业组分网络和物流运营网络。物流企业在城市和区域尺度构筑企业组分网络,城市网络包括总公司、配送中心和营业点,总公司布局于市中心区,配送中心倾向于近郊区,营业点集中在物流密集区;区域网络包括总部、区域分公司、地方分公司、办事处和受理点,总部布局于国内大城市,区域分公司倾向于各区政治经济中心,地方分公司集中在省会、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办事处与受理点在企业网络外部或内部空白处布局。物流运营网络由运输专线、配送体系和物流网络组成,运输专线形成支线和干线两类,是物流运营的基本途径;配送体系形成区域、城市区域和城市三层,是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保障:运输专线和配送体系的交错、融合和优化,最终形成轴辐物流网络。

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47-155

摘要:对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乡镇数据分析表明。地理因素对农区经济发展具重要影响。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形和农业资源条件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在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模型分析表明,地形显著影响乡镇的人均收入,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其影响程度递减。人均土地面积显著影响非农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乡镇的人均收入。对非农产业比重低于20%的乡镇,人均土地每增加1hm^2,人均收入就增加约96元。地理位置影响着相关农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收入较高的农区的影响十分明显。全省高收入乡镇的70%集中在河南中部地区,正好与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相吻合。就单个乡镇而论,离县城的距离显著影响高收入乡镇的人均收入。地理因素对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影响处于变动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地理因素(如地形、农业资源因素等)的影响逐渐被对经济积聚有明显影响的地理临近性等要素的影响所取代。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下降。

地理学报杂志土地利用
AutoLogistic方法在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中的应用——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156-164

摘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当前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而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模拟是LUCC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研究单元,根据由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源得到的土地利用、地形、河流以及道路等空间数据,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的空间白相关性特征进行了建模研究,并通过在传统Logistic模型中引入描述空间白相关性的成份,实现了能够考虑白相关性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AutoLogistic模型),同时应用该模型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与没有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回归模型(传统Logistic模型)相比较,该模型显示了更好的拟合优度和更高的拟合准确率(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的ROC值分别从0.851、0.913、0.877和0.852提高到0.893、0.940、0.907和0.863)。研究结果说明了基于AutoLogistic方法的土地利用格局的相关性建模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以为永定区及其相似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基于多目标决策和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及其应用165-174

摘要:结合宏观用地总体需求与微观土地利用适宜性,集成灰色预测模型、多目标决策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建立了GCMG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GCMG模型包括非空间和空间2个模块,非空间模块侧重依据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区未来的总体用地需求变化,而空间模块集成多目标决策模型、元胞自动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实现了基于土地适宜性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运用该模型对龙海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园地和建设用地是该区域内变化最为显著的用地类型,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严格实施与否将对龙海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GCMG模型在龙海市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将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兼顾到区域宏观水平上的土地利用需求与局部尺度上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能够较好地同时模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人类决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转换概率,因而可为理解土地利用多尺度复杂系统提供一定的帮助。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区土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175-184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在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土地利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土地利用绩效的概念,构建了包括土地效益、土地利用效率和创新功能三个维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土地利用绩效理论模型,以这一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由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37个四级指标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土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土地利用绩效概念模型为理论基础,构造了与土地利用绩效指标体系相匹配的矢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区中5个不同类型的园区为例做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清华科技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以及中关村西区的土地利用绩效指数较高,中关村软件园和永丰基地的土地利用绩效指数较低。通过与其他评价模型的对比验证,本文构造的评价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创新能力指数的变化更为敏感,

地理学报杂志人口地理
2000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模拟分析185-194

摘要:以基于自主体模拟为建模工具。建立了包含气候、农业、社会影响因素的中国2000年来人口地理演变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南北人口格局的转变、东西人口格局(即胡焕庸线)的形成以及2000年来全局人口分布演化的动力机制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以及社会因素影响的情景下,中国各省人口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733,省区间初始农业生产潜力差异决定了人口的基本分布状态,是人口分布特征的内在因素.对人口地理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口分布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发生在910年代左右.以安史之乱导致的战祸和动荡的社会条件为主要演化动力:胡焕庸线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1235-1255年代左右,以1230-1260A.D.的气候突变为该人口分布特征线形成的主要动力:气候变化对2000来历史人口分布的全局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驱动作用,在单影响要素的情景中,气候变化对全局人口分布形成的贡献率最大,为0.9869,进一步,气候变化对人口地理演化的影响以1230-1260A.D.的气候突变为转折点表现为阶段性差异。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195-206

摘要:基于1947-2000年9个时相的上海土地利用遥感调查GIS数据集,从土地利用层面对50多年来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居住用地扩展与构成的数量变化特征,然后采用地理形态分析法划分各时期居住区类型,并分别从街区与城市两个尺度对居住区演变进行分析:在街区尺度下,以聚类特征表研究居住区的类型变化以及内部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在城市区域尺度下,分析不同时期居住区的空间格局变化以及工业用地、市政商服用地对居住区空间格局演进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由简单的组团加圈层结构向复杂的扇形、圈层和组团综合模式演变。其中以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为界,前期以住宅新村圈层扩展与和内部居住区不断被非居住用地侵入形成用地混合居住区为特征,后期以商品住宅指状扩展和内部旧城更新相结合为特征。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207-218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城市的快速转型。近年来,针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很多,但对在全球化影响下出现的跨国移民族裔聚居区的研究尚不多见。对广州黑人聚居区展开研究,以越秀区小北路为例,探讨其社会空间特征与演进机制。研究采用微观视角,针对典型案例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表明,广州黑人聚居区与西方同类族裔社会区存在诸多差异。小北路黑人聚居区因全球化下新的“自下而上”的跨国经济联系而生,因广州城市的商贸文化、宗教历史、贸易网络和地理气候条件而兴。其跨国移民多为来自西非地区的族裔散居者/漂泊者(Diaspora),其人口构成异质多元,且流动性强。小北路的社会空间机制既包含被动隔离也包含主动聚居,其经济形态已经开始向“族裔聚居区经济”(ethnic enclave economy)发展。

地理学报杂志综合信息
卢塞恩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宣言219-223

摘要: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借助联合国2005-2014年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计划的时机,确认其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和责任。当今,全球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为此,我们宣布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宣言。该宣言是1992年国际地理教育宪章的扩展,并且主要集中于以下主题: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会纪要224-224

《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