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06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青藏高原气候环境
青藏高原地气温差变化分析899-910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区域的99个气象站1960~2000年地表温度和气温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气温差6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青藏高原冷、暖季和年均的地气温差空间分布前三个载荷向量场大致可表现三种分布型:西北-东南反向变化型、地形海拔反映型、冻土分布反映型;载荷所对应的时间演变型:单调上升、单调下降型、基本平稳型和具有极小值的下凹抛物线型.高原地气温差的周期振荡在不同区域的显著性不同,普遍出现的是2年左右的周期.依据温差冷季第三主分量载荷的空间分布型,可将高原划分为两大区,即多年冻土影响气温区和季节冻土影响气温区.

西藏冻融侵蚀分级评价911-918

摘要:冻融侵蚀是仅次于水蚀和风蚀的第三大土壤侵蚀类型,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其研究甚少,有关其强度分级评价方面的研究则更为鲜见.本文在综合分析冻融侵蚀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选取气温年较差、坡度、坡向、植被、年降水量、土壤等六个因子作为西藏冻融侵蚀分级评价指标,用加权加和的方法建立了适合西藏自治区的冻融侵蚀相对分级评价模型,并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实现了西藏自治区冻融侵蚀相对分级.最后,利用分级结果对西藏自治区冻融侵蚀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藏冻融侵蚀具有分布范围广,不同强度冻融侵蚀空间分异明显,冻融侵蚀地区分布差异明显等特点.

柴达木盆地东缘祁连圆柏轮宽序列标准化的方法研究919-928

摘要:利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缘山地获取的大量祁连圆柏树轮资料,对拟合并去除树木生长趋势即标准化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总体曲线方法.该方法用包含完整树木髓心、并且在40~60年间达到生长顶峰的树轮资料拟合柴达木盆地东缘祁连圆柏的总体生长趋势曲线,并用广义的负指数函数来描述树木自茎的次生生长开始以来的径向生长过程.用相同的树轮资料建立估算缺失轮数的最初径向生长模型,其方差解释量高达90.9%.建立年表时包含髓心的样芯认定生理年龄为1年,不包含髓心的样芯用最初径向生长模型估算缺失轮数,然后全部样芯用生长趋势曲线对应部分进行去趋势标准化.该方法对建立可靠、准确的长年表有重要意义,所建年表比用传统负指数函数方法建立的年表保留了更多的低频变化信息.

地理学报杂志干旱区环境研究
油松树轮记录的1776年以来贺兰山地区气温变化929-936

摘要:利用贺兰山东西坡78个油松树芯样本建立了标准年表,分析发现1~8月平均气温是树木宽度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且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在此基础上模拟重建了贺兰山地区1776~1999年1~8月平均气温,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为43.3%(F=21.422,p<0.001).重建中相对高温的年份有:1805~1818,1828~1857,1899~1907,1919~1931,1968~1995;相对低温的时段为:1858~1872,1883~1895,1935~1953.重建气温10年滑动曲线表现出3个明显的气温缓慢上升阶段(1766~1853,1862~1931,1944~1995),每个升温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10年左右的快速降温,即贺兰山1~8月气温有缓慢升温而后又快速降温的特点.功率谱分析表明1-8月气温存在70、10.77、2.62、2.19、2.11年的准周期.

鄂尔多斯高原古城夯层沙的环境解释937-945

摘要:在2005年野外实地考察过程中,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神木县大保当古城、鄂托克前旗巴彦呼日呼等古城址城墙中发现“夯层沙”.实验分析表明其成因皆为风成,堆积时代应在建城之前,反映当时地表流动沙丘或半固定、固定沙丘的广泛分布,由此证明鄂尔多斯地区的沙漠在人类大规模开发之前即已存在.这一重要发现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沙漠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特殊的历史借鉴意义.

荒漠河岸植被的受损过程与受损机理分析946-956

摘要:以塔里木河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数据为依据,将地下水位划分为6个环境梯度,各梯度上6次重复采集植被样地数据.从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与群落类型等几方面分析了植被的受损过程,以及导致此过程的受损机理.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 m,而木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8 m.(2)植被盖度减少始于草本植物盖度受损,与群落多样性受损的临界地下水位相同,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在地下水埋深大于6 m之后,植被盖度不断减少则是由木本植物盖度的减少所引起.(3)群落类型受损体现在芦苇群落和胡杨林群落的结构与类型变化上,芦苇群落的衰退演变出现了优势种的更替,而胡杨林群落中优势种的优势地位没有变化.(4)此受损过程是由荒漠河岸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基质和外界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起因于人口的增加、需求的增长.植被退化是人类干扰作用于植被赖以生存的环境主导因子所致.在生态受损过程中,植物功能型差异与所承受的干扰强度差异对植被退化的程度有一定影响.

中国干旱区不同成因沉积物吹蚀速率的实验研究957-964

摘要:通过对中国干旱区8种不同成因沉积物吹蚀速率的风洞实验,从风蚀动力机制上讨论沙漠的物质来源及其与沙丘发育和沙漠形成的关系.对比风洞实验测定结果发现,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及其周围分布最广的8种沉积物中,吹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是:湖相沙>河流沙>砂页岩风化物>洪积物>冰水沙>花岗岩风化物>坡积物>冰碛物.吹蚀速率与沉积物组成中0.063~2 mm的易蚀性颗粒含量和分选性成显著线性正相关,与<0.063 mm的粉粘粒和>2 mm的砾石含量成显著线性负相关.根据不同沉积物吹蚀速率的差异性,可以将这8种沉积物划分为4类:(1)湖相沙和河流沙在干燥条件下极易遭受风蚀,是最主要的沙源物质;(2)砂页岩风化物、洪积物和冰水沙吹蚀速率较强,为次要的沙源物质;(3)花岗岩风化物和坡积物吹蚀速率较差,仅能提供少量沙物质;(4)冰碛物对风力有较强的抗蚀性,所能提供的沙物质数量甚微.我国沙漠的形成除了强盛的风力条件以外,内陆湖盆的干涸导致大范围湖相沙层的暴露以及流水对碎屑物质的前期分选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可能是我国沙漠一般分布在内陆湖盆周围或河流沿岸的主要物质原因.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组沙丘砂沉积特征965-975

摘要: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萨拉乌苏组含7层古流动沙丘砂、4层古固定-半固定沙丘砂.对这些沙丘砂的沉积构造观察以及粒度、扫描电镜和常量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沙丘砂具有与现代沙丘砂相似的风成沉积构造特征;(2)粒度及其参数——Mz、σ、Sk和Kg,以及主要化学组分SiO2、Al2O3和TOFE也与现代沙丘砂相近;(3)Mz-σ、SiO2-Al2O3+TOFE散点图和概率累积曲线显示这些沙丘砂与萨拉乌苏组中的河湖相、古土壤差别明显,而与现代沙丘砂一致;(4)石英砂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以及碟形坑、新月形坑、麻坑、上翻解理薄片、硅质沉淀和硅质裂纹等表面结构特征,反映其曾受持久的风力搬运作用.沉积构造、粒度、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和化学元素等多个方面具备了与现代沙丘砂类似的风成特征,证明这些沙丘砂的成因是风成的.

地理学报杂志地表过程研究
21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变化趋势976-984

摘要:以2000年和2005年TM影像为信息源,在建立目视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对科尔沁沙地近5年来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面积由2000年的22423.1 km^2变为2005年的22422.4 km^2,仅以0.14 km^2·a-1的速度减少,表明该区沙漠化面积不断加剧的态势得以控制并趋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同类型土地的沙漠化动态变化程度不一,原沙漠化土地沙漠化程度明显减轻,沙漠化逆转与恶化面积的差值为958.9 km^2,但监测期间有113.3 km^2非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发展速度为22.7 km^2·a-1,这一态势值得引起足够重视.

大量采沙对东江下游及东江三角洲河床地形和潮汐动力的影响985-994

摘要:通过分析东江下游及东江三角洲的采沙情况、采沙对河床演变和潮汐动力的影响.近几十年来东江下游及东江三角洲采沙量巨大,1980~2002年22年间采沙总量达到了3.32亿m^3.大量采沙对河床演变的主要影响是:大幅度扩大了河槽容积、河床平均高程显著降低、水深明显增加、纵比降减小.东江下游及东江三角洲潮汐动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网河区上段及东江下游潮水位明显降低,潮差增大,涨潮历时延长,主要分潮振幅加大;潮汐传播速度加快;潮区界、潮流界、咸潮界上移;网河区上段及东江下游潮汐动力得到明显增强,潮汐动力作用范围向上延伸,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挖沙所导致的河床剧烈变化.

地理学报杂志科学出版社2006年4—7月出版的地理学书目
科学出版社2006年4—7月出版的地理学书目995-995

地理学报杂志学术活动
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兰州举行996-1000

摘要: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于2006年8月19日-21日在兰州市西北宾馆举行,来自全国的近千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与会代表共提交会议论文700多篇.本次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承办.

2006年“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纪要1001-1003

摘要: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CNCIHDP.CNCIGBP/LCS)、国际景观生态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生物地理研究会、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新疆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地理学会协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1-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96个教学与科研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开幕式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郑度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吾满江研究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CNCIGBP)代表林海研究员,国际景观学会中国分会秘书长陈利顶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秀彬研究员,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原校长邓国雄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魏生贵先生,新疆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鹏研究员,新疆地理学会秘书长杨德刚研究员分别致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等10个学术团体和个人向大会的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向来自海内外与会代表介绍了新疆生地所的简况。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2006年第七届两岸三地生态保育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纪要1004-1005

摘要:由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和台湾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协办的“第七届两岸三地生态保育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0日一8月22日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山地生态保育与资源利用”。本次会议正值西藏农牧学院建院35周年之际,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福建、台湾和香港等17个省(市、区)50多个单位从事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资源、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企业界的代表86人(其中台湾代表22人)出席了大会。本次研讨会报名参会148人,收到论文90多篇,大会交流论文45篇。

2006年第十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学术年会纪要1006-1006

摘要: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主办,新疆财经学院经济学系承办的“第10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学术年会,,于2006年7月9日~1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国内外近50所高校、科研单位和出版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共收到参会论文37篇,内容涉及目前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各个前沿领域,主要内容包括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区域经济差异与合作、可持续发展问题、新疆经济发展与中亚经济合作等方面。此次会议取得了以下收获:

首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纪要1007-1008

摘要:中国地理学会首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006年8月18日在兰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会、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34所高校和研究所协办。陆大道院士、李吉均院士、程国栋院士等42位著名地理学者担任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秘书长、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陈发虎主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石培基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王开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专业博士生薛冰、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李一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生钟艳霞担任组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