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0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城市发展与机场格局
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787-797

摘要:正确的城乡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统计城镇人口,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划分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上海市2000年的航空遥感影像和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作了实验性的城乡实体地域划分。特别对上海市主城区、郊区青浦区、远郊金山区张堰镇三种类型的城镇实体地域,作了较详细的划分方法探讨.以此来分别模拟国内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实体地域划分。本文分步骤介绍了各类型城乡实体地域划分的基本过程,同时对每种类型实体地域的多种精度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别探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城镇三种类型的实体地域划分在近远期分别应达到的精度.精度合适、操作简便,是本次研究的重点,目的是为了将城镇实体地域划分工作在大范围内推广,

全球化与新经济背景下的广州市空间结构798-808

摘要:全球化与新经济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统计资料及实际调查,分析了广卅l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及格局。结果显示.广卅l城市演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包括单中心增长模式、飞地发展模式、“二元”空间结构模式及融合多核心网络模式。现阶段处于二元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阶段,新城市区域与老城市区域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景观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演变及格局.是全球化及新经济因素、体制因素、政策及城市规划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全球化与新经济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对我国大都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809-817

摘要:近年来,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开始在我国城市地理学界逐渐兴起.通过问卷调查、图片辨认和认知地图调查对大连市微观空间情景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因子分析方法应用于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偏好分析.并运用均值比较检验及方差分析研究了年龄、性别、学历等属性对个人辨认照片数目及意象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受其功能、区位、使用者、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本体的影响;宏观空间结构意象是以道路为主要支撑,以居住区与商业区为背景.人口集散地与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寺体框架结构:意象区域是以中部为主轴向东西两个方向辐射.并且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商业区及风景旅游区;由于受到年龄、性别、学历的影响,个人的意象范围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大连市旅游规划及城市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变动818-828

摘要:以广州市1984年第三产业普查数据和1996年、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比、评估和解释方法,对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过程及原因进行了研究一结果显示:①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向城市新区扩散和向城市中心区集聚并存.“集中于越秀”的初始空间格局变为“中心区多点集聚”的现状空间格局.金融服务业集聚地段的生成表现为一个“南南而北、南西往东”的时空运动过程,②礼会经济体制和金融管理体制转型、金融机构行为变化以及城市空间扩张分别是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的前提条件、微观基础和空间张力;城市化集聚经济效应促进各区金融服务业差异化增长.递次集巾兴建的城市办公活动空间吸引金融机构在城市特定地段集聚。③研究时段内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缺少西方国家城市那样的高端金融服务总部集聚中心.也没有观察到西方大都市CBD衰退现象和金融服务“废弁型”城市空间。

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829-838

摘要:利用定量模型和GIS方法,从空间布局、服务范围以及航空客流分布等方面来研究中同的机场体系及其服务水平一中国机场存在空间布局不均衡和等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各机场的服务水平空间表现不一致.整体服务格局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协调.航空客流趋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空间联系和拓展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具有一定的轴一辐式网络特征,整个机场体系表现为以“京沪穗”为核心的“鼎形”空间系统.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研究表明.中同机场体系的结构与全同或区域城市体系结构有一定的相互联系,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发展.未来机场体系的建设既要注意平衡机场区域布局.又需重视优化网络与等级体系.从而合理引导航空网络结构的演变.

地理学报杂志地域开发与水土资源配置
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839-846

摘要: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域开发过密和无序的状况,导致自然生态及农业发展受到较大破坏,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一以生态一经济为导向的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强调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能力强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以此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及空间秩序的协调.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通过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矩阵分类分析,将苏州地域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以及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分区管制要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847-854

摘要:水土资源匹配系数(Ri).是指表征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洪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时空上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依据东北地区1997~2002年土地利用、水资源和人口数据.从水土资源总量及其匹配的动态分析入手.构建了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分析模型。模拟分析表明: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欠佳且区内差异较大.占全国16.68%的耕地面积仅拥有占全国4.01%的水资源量.水土匹配系数为1.1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1)根据市域尺度R1值的差异性.将东北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程度划分为匹配较优、良好、一般、较差和极差等5个等级区域水利工程建设.是增强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根本途径.东北农田水利重在“北水南调”等大型骨干工程与中小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重视发展井采结合、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

中国内陆河流域绿洲发育度的综合评价855-864

摘要:人工绿洲是干旱区人类活动主要场所。绿洲管理和生态建设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而不适当的土地开发与经济活动又形成了对绿洲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过度压力与生态负荷。科学准确地对绿洲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已成了人们正确认识绿洲并对其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针对目前我国绿洲综合评价研究的指标单一、应用区域受限等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可普遍用于内陆河流域绿洲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绿洲发育度”。并以河西走廊的15个绿洲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发育度综合评价值可将河西走廊绿洲划分为工业绿洲、较高开发程度的农业绿洲、中度开发的农业绿洲和衰退或较低开发程度的农业绿洲4个等级。与当地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同时.还可通过因子水平上的发育度指标对各个绿洲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准确的定量表达.为绿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简明、准确的科学依据。

地理学报杂志土地利用
1980—2000年中国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865-872

摘要:基于中国1980~2000年气候数据及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数据.利用Holdfidge植被生态分区模型、重心模型及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植被覆盖及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1980~2000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植被群落分区.更进一步影响了植被群落的生长状况:东北、华北、内蒙古高原等区域未利用土地型向草地和灌木生态类型转换,草地和灌木型生态类型向林地和耕地型转换:又因为1980~2000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区域城市乡村建设用地及交通用地的增多.使土地利用类型由农业耕地型向建设用地型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升高。气候变化及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导致中国土地利用程度重心20年来向东北方向移动了54km.东西方向土地利用程度偏移强度,气候占81%,人类活动占19%,南北方向土地利用程度偏移强度.气候占85%.人类活动占15%。

广州市土地覆被格局异质性的尺度与等级特征873-881

摘要:基于SPOT遥感数据源形成广州市土地覆被类型图,在中心城区选取互相垂直的南北和东西两条样带.用Fortran编程计算各样带在125m、250m、500m和1000m4个幅度下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Moran I、Geary C系数和半变异函数。再将样带分别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等间距划分.形成一系列面积相等的区域,计算各区域以及样带整体上的多样性指数的尺度方差。结果表明.土地覆被景观多样性在不同的研究幅度下都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具有方向性。尺度方差结果显示,尺度方差与尺度和幅度都有关,随着研究尺度增大,尺度方差都呈下降之势,而随幅度增大,尺度方差并非单调变化。如125m和250m两种幅度时.方差随着尺度增大而减少。尺度方差结果进一步揭示研究样带上土地覆被存在多尺度等级结构.并且具有方向性特点.同时也反映尺度方差不失为景观异质性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

基于粗集的知识发现与地理模拟——以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为例882-894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模拟地理现象的复杂演变过程,提出了用粗集理论来确定元胞自动机(CA)不确定性转换规则的新方法。CA可以通过局部规则来有效地模拟许多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但目前缺乏很好定义CA转换规则的方法.往往采用启发式的方法来定义CA的转换规则,这些转换规则是静态的.而且其参数值多是确定的,在反映诸如城市扩张、疾病扩散等不确定性复杂现象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粗集从GIS和遥感数据中发现知识.自动寻找CA的不确定性转换规则.基于粗集的CA在缩短建模时间的同时.能提取非确定性的转换规则.更好地反映复杂系统的特点.采用所提出的方法模拟了深圳市的城市发展过程.取得了比传统MCE方法更好的模拟效果.

地理学报杂志书评
《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评述895-895

摘要:ICT(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正日益重构着人类礼会的方方面面,从城市到区域毫无例外ICT对城市和区域究竟带来了何种影响?造成了何种新变化?从卡斯特斯到彼得.霍尔,从大卫.哈维、威廉.米切尔到萨斯克亚.萨森,西方学者已经开始从社会、城市、建筑等多角度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和建筑的影响,他¨同样在探求这一问题的答案一远程ICT的出现将给城市与区域空间带来何种变化?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将走向何方,

地理学报杂志会议报道
2006年IGU区域国际地理大会在布里斯班举行896-896

摘要:南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澳大利亚地理学家协会(IAG)和新西兰地理学会(NZGS)组织的“2006年IGU区域国际地理大会”于2006年7月3日—7月7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昆士兰理工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近50个围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地理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本次会议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