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11-2188/TM 国内刊号
  • 1000-6753 国际刊号
  • 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工技术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电工理论、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放电

电工技术学报 2019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专题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专题特约主编寄语1985-1986

摘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是未来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预计2030~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30%。放眼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将逐步成为重要发电形式甚至主流发电形式。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为电力系统带来严峻的挑战,将改变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带来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方法的巨大变革。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应该如何规划和运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将面临哪些挑战?大量电力电子装备并网会带来哪些影响?迫切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更好地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挑战。

混合输配电系统的分布式随机优化规划1987-1998

摘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是未来电力系统一大重要特征,其使得输配电系统间的电力电量流灵活双向、物理耦合性增强。提出一种输配电系统的分布式随机协调优化规划方法。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波动不确定性,利用分解优化建模理论,在满足输配电系统间交互信息一致性的前提下,将输配电系统联合优化规划问题分解为一个输电系统规划子问题和一系列配电系统规划子问题。对于配电系统规划子问题,基于配电系统潮流方程和约束松弛技术,构建配电系统规划的二阶锥规划模型。采用双层循环迭代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对所建模型加以求解。分别从输、配电系统层面,通过算例对比是否考虑输配电联合下的系统规划方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环境下扶贫光伏布点定容双层优化模型研究1999-2010

摘要:大量扶贫光伏无序接入贫困地区的薄弱配电网,造成了电压越限、网损攀升和消纳难度大等多方面问题。针对该问题,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环境下,该文充分考虑扶贫光伏接入政策及规范约束,计及各扶贫村集体等利益主体的投建行为,建立扶贫光伏布点定容双层优化模型,下层以扶贫村集体收益最大为目标决策光伏投建容量,上层考虑电网公司多类型单目标运行决策光伏接入模式。采用卡罗需-库恩-塔克(KKT)条件转换方法将双层模型转换为单层模型,利用凸松弛技术实现非凸模型的近似求解。以某乡镇实际配电网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布点定容优化模型的接入方案在提高扶贫村落经济收益、减少电网公司经济损失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电网运行水平,更大程度地接纳了光伏投建量,达到了“一举多赢”的效果。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理论的直流配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2011-2021

摘要:随着分布式电源(DG)和多样性直流负荷的大量接入,直流配电网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科学合理地评估直流配电网规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直流配电网规划的特征和DG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构建计及网架协调性、DG配置合理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区间直觉模糊理论的直流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估方法,采用前景理论和MYCIN不确定因子处理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充分地体现决策者偏好,挖掘不确定信息,降低决策者主观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结果的辨识度。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简化直流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估这一复杂问题,是评价和筛选这类电网规划方案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含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动态优化2022-2037

摘要:充分挖掘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DG)动态无功电压调控能力,对改善配电系统内风电、光伏出力随机性和负荷波动导致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优化模型,包含日前优化调节层和实时滚动调控层。日前优化侧重于运行经济性,协调配合不同类型无功设备进行大尺度无功调节,并预留充足动态无功储备响应动态调控,降低运行风险;实时滚动调控侧重于系统运行可靠性,基于RDG、负荷超短期预测进行滚动调控,根据无功补偿需求及时决策反馈校正,逐层细化实现配电网无功电压“大幅调节”、“小幅调控”和“反馈调整”,抑制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电压越限。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文所提模型和算法可有效削弱预测误差影响,提升系统电压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风电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协调控制策略2038-2046

摘要:采用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来平抑风电功率波动,实现风电平滑并网。首先,针对风功率非线性、不稳定的波动特性,结合1min/10min两个时间尺度的风电场输出功率变化最大限值,采用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实现风功率的自适应分解,得到风电并网功率和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指令;其次,根据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出力需求,结合储能设备荷电状态(SOC)等约束条件,提出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协调控制算法,实现储能系统内部功率相互流动;最后,基于风电历史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计及条件风险价值的含储热光热电站与风电电力系统经济调度2047-2055

摘要:含储热的光热电站是一种可调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其接入系统为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利用含储热光热电站可控的出力特性,以削减接入大规模风电后调峰问题带来的影响。考虑到风电和光照功率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调度运行风险的增加,借鉴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VaR)来度量不确定性因素给调度运行带来的风险损失,并以系统总调度成本和风险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计及CVaR的含储热光热电站和风电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采用IEEE 39系统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探讨了不同风险系数、储热容量对优化调度结果的影响。

电力用户行为模型: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2056-2068

摘要: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广泛的用户互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灵活性、实现个性化的用户服务,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智能电表等信息获取手段的不断普及,电力系统“物理-信息-社会”深度耦合的特征日益突出,对电力用户的分析面临手段上的突破,以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成为重要趋势。本文提出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概念,借鉴社会学对于用户行为的解读,从行为主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和行为效用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然后进一步延拓为集群行为和预见行为;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用户行为模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阐述用户行为模型的研究意义;最后对电力用户行为建模的理论研究框架进行了分析。

基于风电场总功率条件分布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二次规划方法2069-2078

摘要:在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调度中,需要考虑由风电功率的预测误差导致的随机性成本,通常为风电功率随机变量的积分形式,并基于迭代算法求解。迭代算法在求解过程中由于步长选取等原因,难以保证较好的收敛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风电场总功率条件分布的经济调度二次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截断通用分布的混合形式对风电功率边缘分布建模,结合Copula理论,得到多风电场总功率条件分布,在避免使用高维分布的基础上考虑多风电场出力的相关性。以总功率条件分布为输入,建立同时优化机组出力和系统备用置信度的经济调度模型。将含风电功率积分形式的调度模型转化为二次规划形式,从而能够被现有的求解软件高效可靠求解。最后,在IEEE30-Bus标准系统中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

多机并联接入弱电网的改进型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的抑制2079-2091

摘要:多机接入弱电网的同一公共耦合点时,多机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一个潜在威胁。传统的引入带阻滤波器的网侧电感电流反馈控制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机并联的高频振荡,但会导致稳定性降低,甚至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多机并联的改进型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多机并联的谐波电流流入电网,避免阻抗网络的高频振荡现象发生,而且能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保证系统在弱电网下具有足够的稳定和较好的动态性能。考虑改进型带阻滤波器的陷波深度和动态性能,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考虑风电场并网的大电网快速主动解列策略2092-2101

摘要:针对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的快速主动解列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高风电渗透率下大电网全时段快速主动解列策略。在第一阶段,通过修正系统的收缩导纳矩阵将风功率进行等值,离线计算出电机耦合程度的分类结果并对其功角拉普拉斯矩阵进行在线修正,进而在线获得当前的同调分群结果;在第二阶段,以图论为基础,通过约束谱聚类算法将解列断面搜索问题转换为广义特征值求解问题,并运用改进k-means算法快速求取实时的最优解列断面。最后通过IEEE 118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快速性。

考虑储能调频死区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2102-2115

摘要:提出一种考虑储能调频死区的综合一次调频控制方法。通过对常规机组调频死区机理分析,定义储能参与调频的死区限制,为充分发挥储能快速、精准响应在电网调频中的潜力,将储能调频死区的界限设置在常规机组死区的范围内,有效改善电网频率质量,并避免常规机组参与调频的频繁动作;通过分析虚拟下垂与虚拟惯性控制对电网频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将二者合理结合的控制方法,依据系统调频需求,选择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实现两种控制策略的协调运行及优势互补;为了约束储能功率输出,对虚拟下垂与虚拟惯性控制采用基于logistic函数的自适应控制规律,从而避免荷电状态(SOC)耗尽或饱和现象的发生。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典型区域电网进行了仿真证明,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频率质量,同时能明显减少常规机组的动作比例。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默认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的规划与运行"专题征稿启事2115-2115

摘要: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由于规划、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弃水弃光弃风”问题十分突出,2016年、2017年“三弃”总电量均超过1000亿kW·h。通过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能够实现不同能源类型间的优势互补,对于减少可再生能源弃电、建设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专题
双馈风电场孤岛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并网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振荡抑制方法2116-2129

摘要:风电场孤岛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并网已成为规模化风电外送及消纳的重要手段之一。孤岛风电场出力受风速影响存在多变的功率运行点,导致其经内部动态特性复杂的MMC并网时,很有可能在某些功率运行点处出现振荡失稳现象。本文首先建立双馈风电场孤岛经MMC-HVDC并网系统的详细小信号模型,并通过详细电磁暂态仿真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特征根法研究风电场出力变化时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并基于参与因子法揭示导致系统失稳的主导模式及关键参数,指出环流抑制控制器(CCSC)参数对并网系统稳定性影响很大,若CCSC参数不合理,随着风电场输出功率增加,并网系统容易出现振荡失稳现象。最后综合考虑CCSC独立控制环节的动态特性及整个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约束,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抑制双馈风电场孤岛经MMC-HVDC并网系统小信号失稳现象的方法。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输出特性分析2130-2140

摘要:为克服传统交流微电网输出电压谐波含量高和对外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半桥串联结构的微电网,即将微源、交直流变流器及储能装置等组成的发电单元接入MMC子模块直流侧构成三相逆变系统,再通过交流母线接入滤波器、保护装置及负载等组成微电网。基于系统孤岛运行等效电路,建立系统输出电压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系统输出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输出电压波动、能量调度和微源输出功率协调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Simulink中搭建了系统模型。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推导和分析的正确性,验证了该微电网拓扑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新能源船舶并网逆变器电网支撑协调控制2141-2154

摘要:新能源船舶近年来发展迅速,并网逆变器是其关键设备。逆变器能够单独运行,也能与船舶柴油发电机组协调工作,支撑船舶电压与频率。本文提出柴油发电机组离网、并网及切换过程等不同模式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以解决船舶电站中电网电压与频率容易受负载突变影响的问题。离网时逆变器采用电网电压及输出电流双闭环控制,并把负载电流全前馈;并网时采用功率控制,并通过滤波器技术提取负载电流的动态分量前馈至补偿电流;两种模式切换时采用状态锁定方法避免参数突变造成的不稳定。该控制策略充分利用了船舶电站中容易获得的负载电流参数,有效地提高了船舶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机与电器
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状态估计与性能分析2155-2165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中的扰动抑制问题,采用多变量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在估计系统状态、负载扰动及不确定性的同时,基于频域法,在参数选取的全范围区间内,系统分析LESO参数选取对估计的收敛性、快速性以及对干扰和测量噪声的鲁棒性影响,给出针对PMSM的LESO参数整定步骤。与已有方法相比,拓宽了LESO参数选取的范围,提高了LESO对PMSM状态的观测效果,进而为改善其控制品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果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实践指导意义。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默认
“交流环保型管道输电技术”专题征稿启事2165-2165

摘要:交流管道输电是解决特殊地理条件输电瓶颈的重要方式,虽然我国已研制出SF6气体绝缘1000kV 输电管道(GIL),但因SF6 已被列入国际禁排的温室气体,且SF6在电气设备中大量使用,开发替代SF6 的环保气体及采用环保气体的GIL 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