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11-2188/TM 国内刊号
  • 1000-6753 国际刊号
  • 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工技术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电工理论、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放电

电工技术学报 2012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工理论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低能电子在水中的径迹结构1-6

摘要:建立一个低能电子在水中散射径迹结构的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Emfietzoglou最新发展的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液态水截面来完成低能电子与水的非弹性相互作用计算,将平均散射截面概念与Mott截面结合来计算低能电子在水中的弹性散射,从而提高模拟效率。基于本文方法,模拟了不同能量低能电子在水中的能量沉积、非弹性散射事件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范围。这些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方法可严格有效地模拟低能电子在水中的径迹结构。

基于区域分解的EFG-FE耦合法及其在电机运动问题的应用7-12

摘要:有限元法计算电机电磁场时,对于定转子相对运动问题,伴随着转子的不断运动必然要进行大量的磁场计算。气隙有限元网格的存在造成了转子运动的困难;而无单元法由于不存在有限元网格,因而不必担心由转子运动带来的网格的畸变,将其同有限元法耦合,可消除有限元网格畸变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解的无单元和有限元耦合方法,并用来处理定子与转子相对运动问题。计算证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将该方法应用在电机电磁场中,分析得到的结果克服了由于有限元法单元畸变产生的误差。

基于PCB空心线圈和数字积分器的脉冲强磁场装置放电电流测量13-19

摘要:脉冲强磁场装置放电电流的准确测量对实现放电过程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仿真分析了脉冲强磁场装置放电过程及电流波形特性,根据脉冲大电流的特性及空心线圈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印制电路板(PCB)空心线圈和改进Al-Alaoui算法数字积分器的电流测量方案。通过和Pearson 4427电流互感器的标定和对比测试,验证了电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该方案可满足脉冲电流测试需要。

高海拔地区直流特高压大尺寸复合外绝缘污闪特性研究20-28

摘要:在实际高海拔条件下,通过大量的人工污秽试验分别对大尺寸的特高压直流悬式复合绝缘子以及±800kV支柱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两种特高压直流绝缘子的污闪特性曲线,人工污秽试验涉及的加压方式包括均匀升压法和恒压升降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均匀升压法所得悬式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普遍高于利用恒压升降法得到的结果;恒压升降法试验中支柱复合绝缘子的最大泄漏电流随着污秽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达到最大泄漏电流的时长随污秽度的增加而逐渐缩短;通过紫外成像仪对大尺寸支柱复合绝缘子染污沿面放电过程的观测表明顶端一节绝缘子的局部放电最为严重;支柱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与串长符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安装离地高度对支柱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影响不大。本文的工作丰富了高海拔地区直流特高压绝缘子外绝缘特性的研究,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覆冰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有限元仿真29-35

摘要:国内外对覆冰复合绝缘子电位电场分布研究甚少,研究覆冰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与选择合理均压环参数,对覆冰地区复合绝缘子设计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利用Ansys12.0软件,采用准静态场有限元法开展了覆冰形态对220kV复合绝缘子电位畸变影响研究。建立220kV复合绝缘子二维轴对称模型,研究了大伞桥接前后冰棱长度,覆冰厚度对复合绝缘子电位影响,对比分析了干冰湿冰情况下沿面电位分布,同时,探讨了均压环几何参数对覆冰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桥接前,随冰棱长度增加,冰棱间等电位分布线愈密集;桥接后,全部大伞被冰棱桥接时电位分布畸变最严重;复合绝缘子湿冰电位分布比干冰更不均匀,干冰受冰厚影响比湿冰更明显;最后提出改善覆冰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的均压环几何参数。

棒-板短空气间隙淋雨交流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36-42

摘要:国内的运行经验和研究表明,强降雨条件下输电线路绝缘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实际工程在对外绝缘进行设计时很少考虑降雨的影响;同时,在目前的IEC标准中,对降雨条件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的校正也没有做出相关规定。为此,选择0.2~0.6m的棒-板空气间隙,在人工气候室和雪峰山自然试验站分别进行了模拟和自然条件下的淋雨交流放电试验,分析了淋雨强度对棒-板间隙交流放电电压的影响,提出了淋雨条件下棒-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电压的校正公式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棒-板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将随淋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最大降低幅度为10.32%;根据试验数据提出的校正方法不仅适用于0.2~0.6m的间隙,而且还适用于0.7m的空气间隙。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力电子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评估新指标及基于LSSVM的预测新方法43-50

摘要:当前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多为元件级,且未考虑电源、负载波动等工作条件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仅与电路本身故障相关的电路级故障评估新指标——故障特征参数相对变化量,并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实现电力电子电路级故障预测。首先,采用LSSVM算法对电路工作条件时间序列、电路参数时间序列预测;其次求解所预测电路未来工作条件下对应的健康电路参数;利用相同工作条件下,健康电路参数与预测的电路参数计算故障评估指标,最终判定未来某时刻电路是否发生故障。以Buck电路为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LLC半桥式谐振变换器参数模型与设计51-55

摘要:根据LLC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建立了LLC半桥式谐振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基于最优转换效率和宽负载变化范围的转换关系,根据模型确定了漏感、励磁电感和谐振电容,并设计了一款LLC半桥式谐振变换器,开关频率提高到兆赫兹级,在轻载和满载时效率均达到94%,功率密度达到500W/in3,实验结果表明了模型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基于阻抗分析的三相逆变器负载不平衡控制56-62

摘要:通过逆变器输出阻抗的分析,得出了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设计适当的闭环控制来减小逆变器输出阻抗,以减小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度的控制思想。本文根据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时的特点,提出了通过DSC提取出负载电压及电感电流中的正序、负序分量,分别在正序dq坐标系及负序dq坐标系下对正序分量及负序分量采用电压、电流的双环前馈解耦控制的方案,用于对逆变器负载不平衡引起的输出电压不平衡的控制。闭环输出阻抗的分析显示,该控制方案在整体减小闭环系统输出阻抗的同时,能够大幅有效地减小负序分量对应输出阻抗。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案对不平衡负载引起的输出电压失衡有较好地控制作用。

基于预测控制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63-70

摘要:研究了基于预测控制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开关周期平均建模法,在dq0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的预测模型;选定并联系统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差值及各逆变器输出电流之间的差值构建控制系统的优化性能指标,通过滚动优化操作,实现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预测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基于预测控制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能够在不同负载条件及逆变器投切等工况下实现系统输出电压的跟踪及负载电流的均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及自适应性。

双级矩阵变换器的网侧功率因数71-78

摘要:通过建立双级矩阵变换器数学模型,得到了网侧功率因数角的解析表达式,着重探讨了系统各参数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得出了18开关双级矩阵变换器网侧功率因数可调范围受系统参数影响的结论,通过仿真试验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解决双级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不为1的问题,提出了网侧功率因数闭环控制方法,解决了目前网侧功率因数无法实现动态补偿的问题,使网侧功率因数在系统参数变化时仍然保持为单位功率因数,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无电解电容的高功率因数AC-DC LED驱动器79-86

摘要: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能效高、光学性能好、寿命长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但是传统AC供电的LED驱动器中短寿命的电解电容,限制了LED照明光源的长时间使用。本文结合LED驱动器对驱动电流的要求,提出使LED承受一定脉动形式的电流,减小了母线电容承担的脉动功率。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在母线电压纹波不变的情况下,储能电容容值最大能够减小到52.7%,从而可以用薄膜电容取代电解电容,并且取得很高的功率因数。分析结果在一台50W的原理样机上进行了验证。

混合导通模式三相三电平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87-93

摘要:对三相三电平VIENNA型整流器进行物理解耦,进而分析单相三电平整流电路分别在连续和断续导通模式下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适合用于混合导通模式的前馈控制策略。定参数电流环仅适用于一个电流工作模式,出现混合导通模式时,其控制效果很差。而在电流控制环中引入前馈,将理论上想要的占空比叠加在原电流环的输出端,新的控制环便能适应不同电流工作模式,从而大大降低电流总谐波失真度(THDi)。最后通过5kW三相实验样机,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混合导通模式满载时的功率因数(PF)接近于1。

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94-101

摘要: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可以减小用电设备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并具有比较高的功率因数,因而应用越来越广泛。PWM整流器一般采用双闭环控制,电流内环使用电压前馈解耦型比例积分调节控制。但该方法对整流器准数学模型和参数准确性依赖较强,同时调节器参数繁多导致调试困难。本文将内模控制应用到PWM整流器电流内环控制中,用内模控制器代替传统PI调节器,不需要整流器准确的模型和参数,并能减少系统调节参数,避免重复试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整流器系统能够保证很高的功率因数和输入电流较好的正弦度,能适应负载和直流母线电压的扰动,电流内环具有很好的跟随和动态性能。

基于H_∞控制与最优跟踪控制相结合的三相PWM整流器控制策略102-108

摘要:针对三相PWM整流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H∞控制与最优跟踪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策略。电流内环,采用了最优控制策略,无需解耦;电压外环,采用H∞控制策略。基于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满足H∞控制标准型的状态方程,并选择合适的权函数。通过求解Riccati不等式,得到H∞控制器。由于混合控制器待定参数较多,计算所得控制器参数难以保证系统运行在最优状态中。本文基于PSO算法,结合模拟退火以及混沌搜索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PSO算法,对所设计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PWM整流器的控制性能,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性。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控三型TSC快速重复投切晶闸管闭锁问题研究109-116

摘要:基于零过渡投切原则,对低压配电系统常用的二控三型TSC装置电容器组快速重复投切时出现晶闸管闭锁现象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对发生该现象的概率进行了计算。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电容器组损耗、放电电阻及残压等参数对重复投切时间响应的影响,并对防止出现晶闸管闭锁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法,提高了TSC装置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通过仿真和实验对上述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为设计快速响应的TSC装置提供了依据。

基于零序注入的NPC三电平变流器中点电位反馈控制117-128

摘要:对NPC三电平变流器中点电位不平衡时,输出交流电压的补偿与中点电位的反馈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注入的NPC三电平中点电位反馈控制方法,在保证输出电压无畸变的同时还能实现中点电位的任意调节。调制策略基于SPWM原理,实现十分简单,适用于强化传统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或需要对上下组直流电压进行分别控制的场合。文中给出了本文控制方法的中点电流控制能力,并对中点电位的低频波动问题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一种新颖的铁路静止功率调节器双环控制方法129-137

摘要:为治理由电力机车而引起的牵引供电系统的负序、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研究了一种先进的铁路静止功率调节器,同时为了改善功率调节器的治理效果与控制性能,本文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框图。考虑到内环电流跟踪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积分的双滞环复合控制方法,有机结合了两种控制方法的特性,实现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互补,提高了电流跟踪的速度和精度。为了稳定直流侧电压以保证调节器的正常稳定工作,根据功率调节器的结构和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直流侧电压的复合准PI控制方法,从而实现了对电压的平滑、稳定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有效地改善了牵引网的电能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