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11-2188/TM 国内刊号
  • 1000-6753 国际刊号
  • 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工技术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电工理论、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放电

电工技术学报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微电网及其控制专题
基于降阶模型的多电源微电网小干扰分析1-8

摘要:与传统大电网不同,微电网中电源种类较多,典型的微电源接口包括同步发电机、逆变器等,这使得微电网小干扰机电暂态分析时电网模型复杂,分析难度大。本文提出了含同步发电机和逆变器接口的微电网小干扰分析降阶模型,同步发电机采用三阶模型加一阶励磁控制器模型,逆变器忽略电流环、锁相环等快速动态过程,仅考虑功率环等慢动态过程。各个微电源接口首先在各自本地坐标轴上建模,然后通过网络方程将各微电源接口和负荷变换到统一旋转坐标轴,最后将方程线性化得到微电网小干扰分析模型。本文采用此模型分析了微电网孤网运行情况下网络参数变化和控制器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影响,并采用PSCAD/EMTDC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取得和特征值分析一致的结果,证明了这种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三相T型滤波并网逆变电源的网侧电流直接控制技术9-16

摘要:并网逆变电源是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关键装置。为了利用较小的电感量就能获得低谐波含量的高质量馈网电流,通常在逆变电源与电网之间接入T型滤波器,然而,T型滤波网络为三阶无阻尼系统,易发生谐振。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网侧电流反馈作为外环和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的电容电流反馈作为内环的网侧电流直接控制策略,对该方案进行了系统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研究了T型滤波网络与控制器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既能使并网逆变电源输出电流的相位与电网电压相位完全一致,又可抑制系统振荡,增加系统稳定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保证了向公共电网输送的电能质量符合IEEE 929—2000标准要求。

基于微分几何的微网Z源逆变器并网控制17-23

摘要:针对应用于微网系统中的Z源逆变器及其并网控制研究,以光伏系统为例,根据Z源变换器本身具有的非线性特性,建立Z源逆变器直流链及逆变侧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利用微分几何基本工具,构造恰当的坐标变换和预反馈,将原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然后对该系统进行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该逆变器集最大功率点跟踪、升降压和并网发电等功能于一体。仿真及实验表明:当光伏电池在输入条件发生变化时,本文控制方法能够使Z源逆变器直流链快速稳定无超调地跟踪最大功率点,逆变侧输出的三相电压能够实现快速平稳过渡并改善并网电流畸变。

用于简化微电网结构的微分几何广义同调方法24-31

摘要:基于发电机功角同调的动态等值方法是目前大电网系统分析中常用的等值方法。针对具有线路短、电磁耦合程度高、非线性极强等特点的微电网系统,开展其局部网络的动态等值模型研究,对系统实时仿真与控制设计、安全稳定分析、系统重构和动态潮流分析计算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基于微分几何的微电网系统的广义同调等值理论并分析其降阶数学本质,将原有的大电网功角同调拓展到微电网领域,并通过含有两台共母线并联电压型逆变器的微电网系统的建模仿真和物理实验,验证了广义同调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微网中三相逆变器类功率下垂控制和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与分析32-39

摘要:基于公共节点电压的逆变器并联功率理论在微电网系统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本文以逆变器输出端电压为切入点重新推导了并联功率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类功率"的无互联线并联下垂控制策略。依据"类功率"定义,建立了新型控制策略下的并联系统小信号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系统传递函数,依据自动控制原理分析下垂参数的变化对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为并联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两台光伏发电三相逆变器组成的小型微电网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多逆变器环境微网环流控制新方法40-47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在与传统下垂控制方法相比较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方法在等效输出阻抗与无功功率输出的解耦和提升负荷功率分配精度方面的优势和原理,同时对下垂控制器进行小的修正,减小并联运行逆变器空载运行电压和频率差值,以使其满足不同额定功率逆变器并联功率分配和空载环流抑制的需求,并添加微分环节补偿功率计算带来的控制滞后。设计两台容量比为2∶1的逆变器互联仿真和实验,在模式切换和负载突变情况下可实现快速跟踪功率变化和环流抑制,并能按照单位容量均分负荷。

微网分布式电源非线性功率控制策略48-55

摘要:微网中多种分布式电源需要借助电力电子接口与大电网互联,其自身稳定性以及对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问题都尤为重要,传统的控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通过一种特定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控制问题的求解转化成线性最优控制的求解,通过反变换得到最终非线性系统控制规律的解析解,并验证该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本文利用该方法对微网中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输出进行了有效控制,与传统的PQ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基于PSCAD/EMTDC软件平台上验证了非线性控制的控制效果的优越性。

含风电微型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56-62

摘要:异步风力发电机作为微型电网的重要分布式电源,其工作状况将影响系统的运行以及电压稳定性。本文研究了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转速-电压特性以及功率-电压特性,分析了其投切容量、位置分布、运行状况等因素对微型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两种基于储能的电压稳定性控制策略,分析并对比了其对系统电压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出现阵风、渐变风等风速扰动时,储能能够有效抑制系统电压波动,确保微型电网的稳定运行;出现线路故障,故障清除时储能可以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孤岛及并网运行的建模与控制策略63-68

摘要:微型燃气轮机是目前世界上新能源利用的一个主要方向,特别是在微网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其发电系统控制对于微网并网及孤岛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MTGS)的机电一体化仿真模型,包括微型燃气轮机本体,永磁同步发电机、整流器和逆变器四个部分。并着重研究了MTGS系统孤岛及并网运行的相关控制策略,前者采用了输出电压控制以维持负荷输出电压,后者采用了PQ解耦的双闭环控制,并提出了输出电压解耦控制与电流滞环控制相结合的新型控制策略来调节MTGS的输出功率。仿真的结果表明该策略的可行性。

发电用微型燃气轮机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解耦控制69-73

摘要:针对发电用微型燃气轮机系统中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提出了基于内阻变换的解耦控制策略。主要将逆变器和其输出滤波器作为一体化逆变电源,进行一体化建模和一体化控制。经过等效变换,将零线桥阻抗值变换为零,将其他各相的阻抗等效地降为较低的阻抗值,将其解耦成三个相互独立的单相逆变器。控制方法上,采用幅相多环控制,特别是对不平衡和非线性负载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光伏与微型燃气轮机混合微网能量管理研究74-84

摘要:在分析光伏发电和微型燃气轮机动态模型及运行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光伏与微型燃气轮机混合微网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光伏与负荷功率波动的频率特性,提出了变步长时间序列法预测光伏与负荷功率,控制微型燃气轮机输出。为了保证混合微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提高蓄电池的运行效率和工作寿命,提出了模块化的储能蓄电池管理模型。混合微网并网运行时,利用可控的微型燃气轮机平滑光伏功率波动,使混合微网成为一个可调度的功率源;孤岛运行时,储能蓄电池与微型燃气轮机共同补偿光伏与负荷功率的差额,实现微网的稳定运行。采用PSCAD/EMTDC和Matlab联合仿真,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的正确性,同时可有效减小储能设备配置容量。

电池储能系统在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中的应用85-89

摘要:微电网中的电池储能系统不但可以用于维持微电网的功率平衡,还可用于治理微电网中非线性负荷注入的谐波电流和配电网侧渗透的谐波电压。为充分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冗余容量和改善微电网的电能质量,本文提出了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多功能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主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各子系统控制指令信号的生成,其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一个由两种微电源、两类负荷和两条支路构成的简单微电网模型,最后在微电网模型中对该多功能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这种控制策略下电池储能系统既可以有效地维持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又能很好地改善微电网的电能质量。

应用于智能微网的SVPWM固态变压器研究90-97

摘要:固态变压器(SST)是美国北卡大学所兴建的新型智能微网示范工程FREEDM的核心设备。本文以FREEDM的先进理念为背景,对SST的工作原理、主要创新功能和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一个基于我国电力系统参数的三相交-直-交型SST模型,探讨该模型输入AC-DC整流单元、中间DC-DC变换单元和输出DC-AC逆变单元各部分的实现方式和控制策略,并引入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提高SST的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表明,该SST模型能够实现单位输入功率因数和电能双向流动,输出三相工频正弦交流电压,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对FREEDM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直流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98-106

摘要:直流微网作为连接分布式电源与主网的一种微网形式,能高效地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价值与效益,具备比交流微网更灵活的重构能力。但由于直流电灭弧困难,直流微网系统的设计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直流微网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本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直流微网研究中的控制技术、保护技术、结网方式、通信技术和电力电子接口电路等关键技术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阐述;最后,结合我国的电网国情,就直流微网在城市居民小区内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方案。

直流楼宇技术初议107-113

摘要:直流供电架构有利于节能和绿色能源的接入,在数据中心、未来家庭和先进楼宇等场合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直流供电的特点、直流微网研究的起源、国外直流微网研究的典型例子和发展动态,着重提出和阐述了直流楼宇的定义和关键技术。最后指出在我国应重视和加强直流微网技术的研究工作,期望有更多的机构和企业支持直流楼宇这一新兴的绿色电力技术的发展。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机与电器
近极槽数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齿顶漏磁分析与计算114-118

摘要:近极槽数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齿顶漏磁比较大,凭传统经验选取齿顶漏磁系数,再利用有限元软件仿真的方法延长了电机设计周期,即齿顶漏磁的快速、准确计算十分必要。根据半单元电机内每个齿的齿顶漏磁各自不同的特点,提出了平均每极齿顶漏磁的计算方法。将半单元电机内的所有齿的齿顶漏磁规算到每个磁极下,推导出了平均每极齿顶漏磁和齿顶漏磁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电机极数和极弧系数的变化对齿顶漏磁系数的影响。平均每极齿顶漏磁解析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平均每极齿顶漏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多相圈式绕组电机的定子端部漏感计算119-123

摘要:建立了圈式绕组感应电机定子端部的空间模型。以Biot-Savart定律为基础,通过剖分线圈的端部面积,推导了定子绕组为圈式时的多相电机的端部互漏感计算公式。利用Matlab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出了某型样机的定子线圈端部互电感。结合回路电流分析法,计算了样机在不同短距系数下的定子相漏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发电机进相能力的RBF神经网络模型124-129

摘要:发电机进相运行是调节电网电压、改善电能质量的一种经济性、技术性皆优的先进手段。由于发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基于传统分析方法难以精确建立其进相能力分析模型,本文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发电机进相能力模型,以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输入,以发电机功角、电网电压为输出,采用江苏电网某600MW发电机进相试验数据训练和测试RBF网络,并探讨了基宽、神经元数的选择对RBF网络收敛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发电机进相RBF模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其性能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克服传统进相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适用于发电机进相运行实时控制,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