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11-2188/TM 国内刊号
  • 1000-6753 国际刊号
  • 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工技术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电工理论、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放电

电工技术学报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工理论
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磁路等效方法1-6

摘要:运用经典的磁通管方法建立了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等效磁路网路图物理模型,并推导了基于该模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定性分析了内外气隙的磁场耦合特性。通过有限元法对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内外气隙磁场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该磁路等效模型的正确性,为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基于直流偏磁实验的叠片铁心磁化特性分析7-13

摘要:铁心中直流磁通的预测是研究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基于损耗函数的改进迭代法,在考虑磁滞效应的同时对基本磁化曲线进行修正,计算叠片铁心内的直流磁通。通过比较励磁电流的测量值与计算值,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获得了直流偏磁条件下叠片铁心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对有无直流偏磁条件下的基本磁化曲线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准确模拟直流偏磁磁滞回线的方法,并分析了直流偏磁下的铁心损耗。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工材料
基于稳定性CICC设计模型14-18

摘要:根据CICC运行在大电流和快变磁场中的要求,提出了基于稳定性、质量流和交流损耗机理的导体数值模拟设计思想,结合能量(稳定性)裕度、stekly参数、温度裕度和空间电流密度等计算方法,推导了CICC结构设计参数矩阵方程,构建了导体仿真设计数学模型,开展了导体模拟设计研究,并由交流损耗对CICC结构进行了校核。将仿真设计结构与工程设计情况作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证明二者吻合得较好。

电极材料对高密度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影响19-22

摘要: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了不同电极材料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空间电荷的影响。试样厚度为100μm,实验场强为50kV/mm,电极材料为铝(Al)和半导电橡胶(SC)。实验发现对于Al-SC电极系统负压下电子和空穴注入较正压下少,并且镀铝电极可以有效抑制电荷的注入。

不同掺杂对可加工陶瓷二次电子发射及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23-28

摘要:固体绝缘材料的表面特性极大地影响着其真空沿面闪络特性,长期以来这一现象极大地制约着真空绝缘系统的整体性能,限制了高压电真空设备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一种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及表面耐电特性的低熔点可加工微晶玻璃陶瓷引入真空绝缘的背景,在不明显降低可加工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在可加工陶瓷原材料内掺杂不同的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金属氧化物Cu2O以及Cr2O3,研究掺杂之后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变化,对不同掺杂工艺下试品的沿面闪络电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掺杂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金属氧化物能够相应降低可加工陶瓷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通过研究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材料的闪络电压,发现试样的闪络电压随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降低而提高。

添加物Bi对AgSnO_2触头材料的影响29-33

摘要:AgSnO2是最有可能替代AgCdO的新型材料,在其制备方法中,合金内氧化法是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制备过程中合金粉末氧化速度较慢且不能完全内氧化,添加金属元素促进合金内氧化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Bi与Ag、Sn粉经机械合金化得到AgSnBi合金粉末,将合金粉末压制成型、烧结、致密化加工后置于电阻炉中在大气气氛中进行粉末内氧化。采用内氧化物增重法分析Bi对AgSn合金内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PhilipsXL30W/TMP型扫描电镜观察试样AgSnO2-Bi2O3的显微组织及形貌,并用其能谱仪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i元素大大地提高了AgSn合金的内氧化速度,并且氧化得到的AgSnO2-Bi2O3材料组织致密。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机与电器
单绕组五相永磁无轴承电机的SVPWM控制34-39

摘要:针对单绕组五相永磁型无轴承电机,利用多相电机多控制自由度,在转矩平面(d1-q1)和悬浮平面(d2-q2)内选取了合适的电压矢量,根据在两个平面内实时的反馈,按照给出的SVPWM算法和电压矢量的选择方式,可以唯一确定五相逆变器各个功率元件在该周期内的导通时间。区别于传统多相电机利用谐波平面空间电压矢量来实现改善磁场,提高功率密度以及提高电压利用率等控制目标,本文通过控制多相电机的谐波平面空间电压矢量实现了电机平稳悬浮。基于TMS320F2812的控制平台对一台五相无轴承电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主元分析神经网络补偿的感应电动机逆解耦控制40-45

摘要:对于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慢时变等特征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实现定子磁链与电磁转矩的高精度动态解耦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首先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建立感应电动机的α阶积分逆模型,并分析非线性状态反馈的误差对其逆模型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主元分析神经网络补偿的感应电动机逆解耦控制方法,将补偿后的α阶积分逆模型串联到对象的输入端建立广义被控对象。复杂的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被解耦成电磁转矩与定子磁链的两个独立回路,利用线性系统理论分别对独立回路进行综合设计,实现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对各自给定值的渐进跟踪。实验结果验证了建议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于三维磁场仿真分析的含永磁继电器等效磁路模型的建立46-50

摘要:具有非线性B-H特性曲线永磁体的等效是影响含永磁继电器等效磁路计算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永磁进行三维磁场仿真分析,获得永磁各截面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根据曲线特点对永磁进行分段等效,给出各段永磁等效磁动势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某型号含永磁继电器磁系统的具体结构,建立其等效磁路模型,计算继电器的吸力特性。最后将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磁场仿真结果及实际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该磁路模型能够将吸力计算误差减小到10%以内,成为继电器可靠性设计计算吸力特性的有效方法。

工频磁场对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51-56

摘要:外部磁场对于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干扰,是研究继电器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典型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受到工频磁场干扰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详细分析了继电器的吸合时间、电磁力矩、吸合速度以及吸合电流随外部工频磁场变化的规律,并定量给出了动态特性的各参数随磁场变化的曲线。实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符合得较好,从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所得结论对于研究电磁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反复短时工作制下密封电磁继电器瞬态热分析仿真57-62

摘要:为计算反复短时工作条件下电磁继电器温度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填充层法,通过修改填充层材料参数即可用一个网格剖分模型模拟触点分断与闭合两种状态。运用Ansys软件对继电器进行了反复短时工作制下的瞬态温度场计算,根据结果总结出了瞬态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同时得出了继电器内部主要热源与电流等级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种减小继电器温升的优化方法。

电磁继电器振动极限加速度分析方法63-67

摘要:以典型电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基频谐振部件衔铁触簧组所具有的刚柔耦合结构特征,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其振动特性数学模型,通过自由振动方程与受迫振动方程的数值求解,完整地提出了该类继电器固有频率及振动极限加速度的分析方法。将实例计算结果与应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的衔铁触簧组振动位移响应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激振频率与继电器振动极限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最后,将计算所得的触点位移响应转化为继电器接触电阻值并与实验测试结果比较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所得结论可为机械振动条件下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失效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价值。

纵向与横向磁场作用下分断直流感性负载时的电弧特性实验68-74

摘要:研究AgSnO2触头组以不同速度分断直流感性回路产生的电弧在纵向与横向磁吹作用下的特性参数。电压与电流为28V/5A,回路时间常数为2ms。吹弧磁感应强度为0~200mT,分断速度为10~50mm/s。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电弧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同时,采用数字示波器存储电弧电压波形。研究在不同分断速度下,燃弧时间、电弧停滞时间与吹弧磁场强度的关系,以及弧根位置分布、移动速度与吹弧磁场强度的关系。在不同磁场与分断速度下,每5000次分断操作测试质量转移,比较不同强度与类型的磁场对质量转移的影响。该研究可为永磁体吹弧技术在开关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微粒碰撞噪声检测的冲击试验条件75-80

摘要: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是航天继电器出厂前必做的筛选试验,冲击是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中的重要环节。为找出影响冲击加速度峰值和脉冲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研究冲击试验条件对多余物微粒的激活效果,增加检测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冲击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参数对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基于电像力理论推导最小冲击加速度与多余物微粒物特征参数的关系;将"损伤等效原则"用于确定冲击试验条件,给出了等效冲击条件表,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选择不同冲击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多余物微粒进行有效的激活。

接触器式继电器的失效分析81-85

摘要:接触器式继电器广泛用于电气系统中,但接触器式继电器的触点经常发生接触不良,导致电气控制系统无法可靠地正常运行。对接触器式继电器发生接触不良的失效机理进行研究,分别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触点形式和常用的银-铜(Ag-Cu)和银-镍(Ag-Ni)复合触点的接触器式继电器进行可靠性试验,由试验结果分析不同触点形式的失效水平,对失效的接触器式继电器触点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表面分析(SEM)和触点表面能谱图(XES)分析,分析产品失效的主要原因,进而找出减少接触器式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的方法。

基于双目立视技术的开关电弧图像处理86-91

摘要:提出利用计算机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对低压电器开关电弧进行深度信息提取,构建了双目立体视觉电弧图像采集系统物理框架,并对系统硬件实现作了详细论述,采集了开断电弧从燃弧到灭弧整个过程图像。为了把电弧图像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使电弧运动图像边缘清晰可辨,在对传统的图像边缘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高斯核的电弧图像边缘检测方法,采用径向基(RBF)核函数,引入拉格郎日(Lagrange)函数分类,构造了一种新的边缘检测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电弧弧柱边缘信息检测的同时,降低了噪声的影响,使得电弧图像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力电子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关系及新型拓扑92-99

摘要:多电平变换器在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及交流调速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多电平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多电平拓扑结构之间的联系,提出了通用多电平拓扑简化成其他多电平拓扑所要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拓扑结构,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拓扑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也进一步证明所提出的通用多电平拓扑简化规律的正确性。

大功率400Hz逆变电源数字控制设计100-107

摘要:为了实现大容量中频逆变器的数字控制,在两级H桥结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控制时由采样、计算及脉宽调制过程产生的延时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P+谐振控制,通过在连续域设计中引入等效延时环节的方法,对数字控制参数进行了设计。建立了一个100kVA的400Hz/115V逆变器仿真模型,通过离散数字仿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采用DSP和现场可编程序门阵列(FPGA),以同一个正弦信号为参考,生成了单更新采样和双更新采样时的PWM波形,得到各波形基波分量与参考信号的相位差,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明了延时分析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