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11-2188/TM 国内刊号
  • 1000-6753 国际刊号
  • 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工技术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电工理论、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放电

电工技术学报 2010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工理论
一种超导磁悬浮系统的设计及悬浮力特性分析1-5

摘要:根据一种计算超导体薄间隙磁场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导磁悬浮支承结构。首先分析了其支承系统在无源悬浮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式,然后针对无源磁悬浮支承刚度低的缺点,引入了线性反馈控制系统,并分析了线性反馈控制下的力学特性。最后悬浮力的计算结果经过有限元计算验证,一致性较好。本超导磁悬浮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电磁力计算方便等优点,对设计超导加速度计和超导陀螺仪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电路辐射干扰机理诊断与特性估计6-13

摘要:针对远场测试无法准确获取电路辐射机理且电磁测量过程复杂问题,提出基于近场测量的高频电路辐射机理快速诊断和基于电路射频参数测量的空间场辐射特性快速预估方法。首先,通过近场电磁场天线测量得到波阻抗及与测试点空间位置关系,分别根据共模和差模辐射的近场特性进行机理诊断;其次,根据共模辐射电流与空间总辐射场之间关系,得到基于射频共模电流分析的辐射EMI估计方法;最后,完成了针对不同无线通信设备和高速数字PCB的辐射干扰诊断与抑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此外还利用美国ETS-Lindgren公司3m法标准电波暗室做了对比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且误差小于5.13%。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电磁干扰问题分析与解决14-17

摘要:针对在屏蔽室内进行电磁兼容测试时遇到的电磁干扰问题,通过实验判断出干扰主要来自屏蔽室电源滤波器的漏电流和地环路感应的噪声电压。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两个干扰源对测试系统产生干扰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漏电流干扰和地环路干扰的措施。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工材料
基于局部放电因子向量和BP神经网络的油纸绝缘老化状况诊断18-23

摘要:模拟真实变压器的内绝缘运行环境,设计了一种单因子加速热老化试验。提取了局部放电脉冲相位分布(PRPD)模式的四个图谱及其对应的27个特征量,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27个特征量中提取了10个主成分因子。在局部放电10个主成分因子的基础上,选择BP神经网络对油纸绝缘的老化状况进行诊断。输入训练样本数据分别采用BP标准算法和四种改进算法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并对测试样本进行了老化诊断。基于10个主成分因子的BP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诊断油纸绝缘的老化状况。各种算法的诊断结果表明L-M算法是比较合理的油纸绝缘老化诊断的BP网络算法。

滑动电接触磨损过程变化的实验研究24-29

摘要:以浸铜碳滑板、铜锡导线为摩擦副进行对磨实验,得出摩擦系数湍流状波动曲线,从而提出了滑板受流磨损过程的两个阶段:跑合期、相对稳定期。针对滑板在跑合期磨耗量大的问题,论文通过实验得出了适当增大接触压力、提高滑动速度可以缩短跑合期总时间,以减少磨损过程中总的磨耗量,同时提高受流质量。利用SSX?55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跑合期、相对稳定期的滑板形貌进行分析,得出在跑合期受流磨损的主要形式为宏观电弧侵蚀与磨粒磨损;而相对稳定期以微观电弧烧蚀和粘着磨损为主。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机与电器
永磁同步电机分数槽集中绕组磁动势30-36

摘要:对单元电机的单个线圈、线圈组、相绕组和三相绕组的磁动势进行了分析。当定子槽数为奇数时,除3的整倍数之外其他极对数的磁动势都存在,其中与基波绕组系数相同、转向相反、幅值最大的谐波极对数仅与基波相差1对极。当定子槽数为偶数时,除偶数和3的整倍数之外其他极对数的磁动势都存在,其中与基波绕组系数相同、转向相反、幅值最大的谐波极对数仅与基波相差2或者4对极。电机内部还存在幅值较大的次谐波以及绕组系数与基波相同的高次谐波,它们会对电机造成不良影响。电机高速运行时,这些谐波磁动势产生的磁场会在永磁体内感应出涡流,产生损耗,造成永磁体温升增加,甚至去磁。

功率分配用双定子永磁无刷电机设计与电磁特性分析37-43

摘要:介绍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HEVs)功率分配用双定子永磁无刷(DS-PMBL)电机内外定子绕组功率合理配置的设计方法,导出了电机的尺寸方程,设计并制造了一台额定功率为2.5kW的样机。基于二维有限元法对电机的反电动势、电感、定位力矩等电磁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该电机用作HEVs功率分配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考虑主磁路饱和与铁损的异步电机模型44-50

摘要:通过推导任意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考虑主磁路饱和与铁损的异步电机状态方程,研究互感与铁损等效电阻随压频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互感曲线的工程辨识方法。采用多项式拟合互感与铁损等效电阻曲线描述主磁路饱和与铁损变化,建立了考虑主磁路饱和与铁损的异步电机仿真模型。仿真及实验的动态及稳态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精确性,为异步电机的高性能控制提供了一个更接近电机真实物理行为的实用模型。

基于电流片模型的永磁推力轴承优化设计51-58

摘要:为便于永磁推力轴承的优化设计,利用基于电流片模型的永磁推力轴承推力解析算法,给出了适合单对和多对同轴磁环或磁块阵列的简明磁力解析表达式。经有限元分析软件验证该解析算法的准确性后,对永磁推力轴承的推力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然后以轴向推力为优化目标,得到了可作为优化设计的相关依据,继而提出了一种含有交替充磁方向永磁环的交错式永磁推力轴承结构。最终在前述工作基础上,完成了交错式永磁推力轴承样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在一个飞轮储能系统的测试平台上对其进行了部分实验研究。

永磁同步电机重载驱动的伺服压力机动力系统电容储能参数59-65

摘要:阐述了曲柄机械式伺服压力机样机研制的整机方案,动力系统以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容储能装置的组合取代传统机械压力机的异步电机和机械飞轮—离合器组合,重点对该动力系统的电容储能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伺服压力机的工作模式及该电容储能装置在冲压过程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在Matlab环境下建立重载伺服驱动系统的模型,以研制一台80t的伺服压力机为目标,通过仿真对电容储能参数的选取进行分析,提出一组合理的储能参数,并设计实现了该样机的重载伺服驱动系统。结合曲柄式机械压力机,以液压蓄能器作为负载对象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该伺服系统能够满足压力机冲压加工的重载驱动特性,提出的储能参数是合理的,设计的电容储能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机械飞轮的助力作用,而且减缓了峰值电流对电网的冲击,采用的动力系统方案具有大功率高过载的特点,在伺服压力机场合应用是可行的。

开关磁阻调速电机混沌特征分析与混沌扩频策略66-72

摘要:为了研究数字控制开关磁阻调速电机非线性特性,进而改善系统性能,以Matlab软件为基础建立了系统非线性数值仿真模型。利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分析了系统转速偏差变化率时间序列,结合不同运行工况下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结果,证明了系统存在混沌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转速偏差变化率实现混沌调频的新方法,并与Chua’s电路混沌调频策略对比论证,给出了母线电流功率谱分布的仿真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证实了文中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

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自适应鲁棒控制73-80

摘要:针对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为了提高系统对电机参数变化和转矩扰动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鲁棒控制策略。研究了一种改进全阶自适应状态观测器设计方法,将静止坐标系下状态观测误差系统变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以克服系统的复杂非线性,通过分析单输入单输出误差系统获得了观测器稳定条件,并采用一种增强型定子电阻自适应率以降低观测器对电机参数变化的敏感性。为了提高异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的抗负载转矩扰动能力,在分析扰动转矩对控制系统动态模型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扰动转矩前馈补偿控制策略。通过11kW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电动车辆用牵引型水性电解液超级电容器模型81-86

摘要:针对电动车辆使用的牵引型活性炭电极水性电解液超级电容器,根据其实际工作电压范围内的脉冲充放电特性建立了四阶RC网络等效电路模型,考虑到充放电过程不精确可逆,将充电与放电过程分开来建模,并给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对模型仿真的结果与实际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等效电路模型对于超级电容器脉冲充放电特性的拟合精度是令人满意的,符合实车应用。

高压直流换流站电容器的振动与噪声特性87-93

摘要:电容器装置是换流站中噪声来源的主要设备之一,开展其振动与噪声特性的研究对电容器装置噪声的治理和抑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电容器内部结构分析了其静电力的产生,介绍了电容器振动及噪声产生的机理。基于半消声室内建立的试验系统测量了不同频率和电流下的表面振动加速度信号和噪声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底面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为其侧面的4~6倍,噪声声压级高出约10dB(A);振动加速度信号与电流幅值的平方成正比,噪声声压级水平与电流幅值取对数成系数为40的正比关系;由于电容器表面固有特性的影响,电源频率的变化会引起振动模态和声辐射模态的差异,使得其振动与噪声规律较复杂;电流为多次谐波叠加时,噪声频谱中会出现频率分量增加的现象,且辐射效率较高。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力电子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频域特性94-100

摘要:基于双重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多模块并联的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在频率域的一些工作特性定量地进行了数学分析。文中主要研究了采用载波相移SPWM技术时,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交流侧电流的谐波特性和直流侧电压的谐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载波相移SPWM技术时,该整流器不仅在交流侧可以获得等效高频载波的多电平PWM电流波形,而且其直流侧电压中不包含低次谐波,最低次边带谐波群发生在N(N为整流器的并联模块数)倍载波频率处。最后,本文将频域分析结果应用于该整流器的参数设计,提出了一种简单、通用的分流电感参数的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本文的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基于DPWM1的无差拍解耦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101-107

摘要: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不连续PWM调制的无差拍解耦控制策略。和传统不加补偿的无差拍控制器相比,新的无差拍控制器在相同的采样频率下可以减少输出电流脉动和畸变,改善了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性能。分析了不同不连续PWM的特点,根据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特点,DPWM1方式被采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和无差拍控制,实现了三相并网逆变器的d轴电流和q轴电流的解耦控制,使d轴电流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有功功率,q轴电流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加了控制延时补偿的无差拍控制器,具备非常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真正实现一拍达到给定值。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双级矩阵变换器网侧功率因数的控制方法108-114

摘要:与传统PWM变频器相比,双级矩阵式变换器具有输入功率因数可控、能量双向流动、无需大容量直流环节储能电容等优点。为了减小双级矩阵变换器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在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保证网侧功率因数为1。本文以双级矩阵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拓扑结构以及整流级和逆变级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换器前端功率因数角的调节范围。而后,考虑到输入滤波器的影响,推导得出了实际的网侧功率因数角和滤波器之后的功率因数角之间的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建立了实用的网侧功率因数调节方法,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一种混合式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策略及12V电压调节模块拓扑115-121

摘要:随着开关频率和输入电压的不断上升,使得按照临界电感法设计的VRM效率受到很大的约束,通过增大电感值可以减小电流纹波以抑制由此引起的损耗,但是却会影响VRM的瞬态响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电感的混合式AVP控制方法及VRM拓扑,通过增大电感提高稳态效率,同时采用了简单的混合式AVP控制使瞬态响应不受占空比饱和的影响。基于所提出的控制方式及拓扑和基于传统的临界电感量,设计制作了两台12V-1.6V/20A的样机并进行比较,试验波形和效率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及拓扑在不影响瞬态响应性能的前提下,可大大提高VRM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