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11-2188/TM 国内刊号
  • 1000-6753 国际刊号
  • 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工技术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电工理论、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放电

电工技术学报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工理论
RF MEMS器件时变结构电磁特性数值计算方法1-5

摘要:准确掌握射频微机电(RFMEMS)器件的电磁特性是WSN节点射频收发前端设计可靠与否的关键,为解决RFMEMS器件时变结构的电磁特性数值计算问题,建立了RFMEMS器件垂直运动结构的机电耦合模型,实现了模型的时域离散,在时域有限差分的基础上,提出电(磁)介质参数插值的新思路,详细阐述了线性电(磁)介质参数插值法的基本思想,并推导了一维线性插值的计算公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易实现、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

基于局部放电统计参量的脉冲电压下绝缘老化分析6-12

摘要:主要针对匝间和对地绝缘电磁线在脉冲电压下老化后的局部放电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老化时间的局部放电相位相关分析,在高频脉冲电压下老化后放电次数相位分布出现明显的“放电丛”现象,并通过工频老化后的局部放电结果对此加以证实。通过两种不同电磁线老化特征对比,匝间绝缘和对地绝缘呈现不同的放电特征,匝间主要以内部气隙放电为主,而对地绝缘电磁线则以槽放电为主。此外,测量和分析了局部放电统计参量(如偏斜度、峭度、不对称度等)随老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平均放电量的偏斜度和老化时间有着一定联系。为更深入地研究脉冲电压下绝缘老化机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机与传动控制
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主绝缘结构优化热性能分析13-19

摘要:大型同步发电机的绝缘减薄问题是对发电机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研究了由于主绝缘的减薄所导致的股线涡流损耗的变化;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定子径向沟内的流体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径向通风沟内不同位置处的流体速度,并由此计算出表面散热系数。此外建立了定子三维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定子三维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将求解结果和试验值进行了比较。最终讨论了由于绝缘减薄对发电机定子三维温度场造成的影响。

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风道结构对空气流量分配影响20-24

摘要:为使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通风道中轴向分布的各径向风沟通风均匀,本文在150MW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实验研究基础上,通过减小轴向中心处截面的面积、改变槽楔出风口沿轴向的直径大小等几何量,根据计算流体力学(CFD)原理,应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转子通风道内空气的紊流流动等三维离散方程组,研究了转子风道几何结构等几何量变化对轴向各径向风沟通风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入口风速下,副槽通道中心处截面的高度越小,进入前部风沟内的空气流量越多,最小流量对应的出风口位置随着末端截面积减小向后移动。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综合控制设计25-31

摘要:应用目标全息反馈法(NCOHF)来处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非线性综合控制问题。根据NCOHF的原理,非线性控制设计过程并没有涉及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中间再热器的动态方程,因而设计十分简单。同时指出,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中间再热器的动态方程组成了稳定的零动态子系统,因此无需被非线性设计过程考虑。在设计中,通过反馈系数的选择,提出的控制规律能有效配置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极点。仿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的感应电动机解耦线性化改进策略32-38

摘要:由于感应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磁场定向控制和解析逆控制所实现的解耦线性化遭到破坏。为此,基于输出为转子磁链幅值和转速的电流控制型感应电动机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逆解耦线性化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感应电动机系统的自适应解耦线性化,弱化转子磁链与转速之间的耦合,从而简化外环控制器的设计,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控制性能。最后,对采用所提解耦线性化方法的整个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该解耦线性化方法是有效的。

基于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的MC-PMSM矢量控制系统39-43

摘要:针对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SVM-HCC)方法存在的缺点,如虚拟整流环节在零矢量导通期间,虚拟逆变环节的输出电流滞环控制失效,提出了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的思想。该方法将空间矢量的60°相区分为两个30°相区,使用不同的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使虚拟直流环节具有有效直流电压,从而有效控制电动机电流。对MC-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SVM-HCC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分析和试验研究。原理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后,采用SVM-HCC的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好的网侧性能,而且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波形的正弦性较好。

基于Delta算子理论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非脆弱H∞速度伺服控制系统44-47

摘要:考虑控制器在实现时其参数偏离原设计值发生摄动的情况,以H∞为性能指标,提出一种基于Delta算子理论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非脆弱H∞速度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所设计的控制器与基于传统Z变换方法以及基于连续系统模型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比较。通过对系统闭环极点的分析,表明在快速采样的情况下,基于Delta算子理论所设计的非脆弱H∞速度伺服控制器能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稳定而且满足所期望的H∞性能指标,具有较好的跟随给定和抗干扰能力,而基于传统Z变换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器将使闭环控制系统不稳定。而且当采样周期趋近于零时,基于Delta算子理论所设计的控制器参数趋近于基于连续系统模型所设计的控制器参数。

基于模糊逻辑的定子电流谐波控制48-52

摘要:为了消除电机谐波转矩,驱动系统常采用定子电流波形优化控制策略。本文通过对传统滞环电流控制器的分析,结合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方式,提出一种改进的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电流滞环比较的结果和电压矢量在每个桥臂的周期值结合起来,然后根据各个变量的隶属度函数来确定电流滞环系数的模糊逻辑规则。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电流控制方法不仅克服了电流滞环控制器开关频率不固定、输出PWM电压波形不规则等缺点,且明显提高了驱动系统的性能。

基于改进层叠式可编程低通滤波器的磁链观测方法53-58

摘要:磁链观测是异步电动机控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为了改善层叠式可编程低通滤波器(Programmable Cascaded Low-Pass Filter,PCLPF)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新的校正补偿方法,即改进层叠式可编程低通滤波器,它通过先补偿后低通的方法大大改善了PCLPF的动态性能,尤其是低速时的动态性能。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改进层叠式可编程低通滤波器(MPCLPF)动态性能改善的原因,然后对基于该方法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补偿新方法的有效性。另外,针对MPCLPF起动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起动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器
基于稀疏列表法的新型换流变压器数学模型59-65

摘要:稀疏列表法是一种用于建立电网络方程的有效方法,具有能同时求解所有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的特性。文章以变压器耦合电路原理为基础,以实际变压器设计参数为依据,并结合新型换流变压器耦合电路的有向图,首次通过稀疏列表法建立了反映新型换流变压器绕组联结特点、电气参数等信息的基本数学模型。通过对基本模型的拓展,建立了更为详细的计及中性点接地阻抗的节点拓展模型和计及二次侧角接三角形绕组抽头处滤波装置的支路拓展模型,便于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实际算例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文章的建模方法输入参数少、简单灵活,对于解决各种复杂多绕组变压器建模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基于LPCT的激光供能电子式电流互感器66-72

摘要:介绍的基于铁心、线圈式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的激光供能高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克服了空心线圈测量精度易受温度和制作工艺影响的缺点。首先描述了LPCT的测量原理和互感器的结构。互感器的一次转换器能够提供两路传感器数据通道,并且具有温度补偿和高压侧采集通道自校正功能,在较宽温度、较大电流范围内保证了极高的测量精度;二次转换器具有数字和模拟接口,可以接受数据并发送命令控制一次转换器,包括同步和校正命令在内的数据信号可以通过同一根供能光纤传送到一次转换器。互感器还提供一些在线监测功能,这种预防性的维护和自检测功能能够提示维护或提出警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系统测试表明:具有低功耗光纤发射驱动电路的一次转换器平均功耗在40mW以下;上行光纤中通信波特率可以达到200kb/s,下行光纤中更是高达2Mb/s;系统准确度同时满足IEC6044-8标准对0.2S级测量和5TPE级保护电子式互感器的要求。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力电子
基于改进离散法的含输入滤波器电流型Buck变换器稳定性分析73-80

摘要:基于系统精确的状态方程,数值仿真研究了含输入滤波器电流型Buck变换器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输入滤波器参数Rf增大会引起系统慢时标意义下的低频振荡,Buck变换器控制参数k的增大则会引起系统快时标意义下的次谐波振荡。提出了一种改进离散法,建立了系数矩阵不可逆时系统的离散映射模型,并结合仿真结果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稳定性边界。最后,还将本文结果与现有输入滤波器设计标准进行比较,指出了标准不足之处。

一种新型四象限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81-86

摘要:传统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无法实现能量双向流动。提出一种可四象限运行的新型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将PWM整流器与传统H桥逆变器相结合,进而实现了级联型逆变器的四象限运行。提出一种限频式电流滞环控制方法,以获得优良的输入电流控制特性;将载波移相SPWM技术引入到级联型逆变器,有效减小了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对单相三单元逆变器拓扑进行了实验验证。所提出的逆变器拓扑具有输入电流波形近似正弦,无需移相变压器,自动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等优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拓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信息动态
《电工技术学报》英文稿件征稿启事86-86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力电子
SPWM逆变器复合控制策略87-92

摘要:采用何种控制策略和如何实现控制方法是决定正弦波逆变电源输出波形质量和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详细分析逆变电源常用控制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在线辨识自学习整定PID控制和重复调节相结合的新型复合控制策略,并在一台以DSP为核心控制器件的逆变电源装置上进行了实验论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实现正弦波逆变器的高精度稳态输出波形和快速动态响应性能,适用于感应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等需要高性能输出电压波形的场合。

采用Z源变换器的小型风力并网逆变系统93-97

摘要:基于Z源变换器的小型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工作特点及控制结构,不同于传统的电压型逆变器,Z源变换器引入特定的阻抗源网络将变换器主电路和电源耦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新增直通零矢量调制实现独特的直流升压功能,从而得到大范围变化的交流输出电压。经过对系统电路和要求的分析,文章对控制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通过原有正弦波调制因子的控制,实现内环并网电流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和外环Z源电容电压的稳定;通过直通零矢量调制对发电机输出整流电流进行闭环控制,实现风力发电机的电能输出控制。最后,以2.5kWZ源变换器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一种新颖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开关变流器电路的设计98-103

摘要:分析研究了单相电流连续和电流不连续型Boost功率因数校正开关变流器拓扑。针对单相电流连续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流器开关压力和输出电压高的缺点,提出了带有源浮充平台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流器方案。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周控制技术和控制方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功率因数校正AC/DC开关变流器电路,并给出了电路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