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 11-2188/TM 国内刊号
  • 1000-6753 国际刊号
  • 3.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6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工技术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电工理论、电机及其系统、电力电子、高电压与放电

电工技术学报 200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信息动态
第三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征文通知1-1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机电器
双定子绕组同步电机及其单绕组等效模型2-8

摘要:双定子绕组同步电机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建立其数学模型,尤其是能与普通同步电机相类似的数学模型,对其控制和广泛应用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借助电感参数统一计算公式和双d-q变换,求得了双绕组同步电机众多电感参数的表达式和d-q轴等效模型,取得与文献相同的结论。然后,运用戴维南定理将此模型进一步简化为单绕组模型,形式上与普通同步电机模型完全相同,从而可以借助普通同步电机许多成熟的研究成果,来简化双绕组同步电机的研究工作。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算例,证明了该等效模型的正确性。这一建模方法可推广到双绕组其他类型的交流机或更多相电机。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信息动态
《电工技术学报》征订详情8-8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机电器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脉动分析9-14

摘要:研究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和死区效应引起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推导出SVPWM引起的电流波动量和偏差磁链矢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死区设置引起的误差电压矢量及其所产生的死区效应,计算出误差电压矢量的幅值及其与三相电流极性的对应关系。通过仿真实例证实了两种转矩脉动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根据误差电压矢量的特性,通过补偿的方法消除死区效应。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的振荡15-21

摘要:针对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出现的电流、电磁转矩以及转速振荡问题,建立了其软起动通用仿真模型,分析了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引起振荡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用控制关断角的方法,即以电流关断时刻为基准,在电机软起动过程中使关断角逐渐减小为零来抑制振荡。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关断角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装置并进行了样机试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电力牵引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间接定子量控制22-27

摘要:在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阐述间接定子量控制的数学关系,论述全速度区域的间接定子量控制方案及恒功弱磁区的动态弱磁方法。采用一种基于Luenberge观测器的转速自适应估计算法,构建无速度传感器间接定子量控制系统。针对在电力牵引中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必须能在异步电动机任何未知转速时重新投入工作,给出了一种初始转速自优化搜索算法。利用TMS320C31和TMS320F240构成的双微机控制系统,对所提出的方案实施了全数字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无速度传感器间接定子量控制系统具有优异的动、静态性能。

基于神经元自适应PID的超声波电机速度位置控制28-33

摘要:超声波电机是强非线性时变系统,用常规的PID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针对超声波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提出了神经元自适应PID算法。由于神经元自适应PID可以在线调整其参数值,因此当电机运行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控制参数来实现速度和位置的快速跟踪。实验表明,使用神经元自适应PID算法对超声波电机进行速度和位置控制,可以达到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的控制效果。

小型潜器推进电机的鲁棒控制34-38

摘要:为了抑制转子电阻参数摄动和洋流、海浪引起的转矩波动对小型潜器推进电机调速系统的影响,研究应用状态反馈鲁棒控制方法来处理推进异步电动机磁场定向下的矢量控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立的小型潜器直航运动模型和螺旋桨四象限动态工作情况下的仿真模型进行小型潜器直航推进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转子参数摄动和负载转矩波动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是正确和有效的。

改进的双桥混合式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39-44

摘要:针对现有断路器开断容量不能满足超高压系统故障短路电流要求的现状,介绍了两种单相桥型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针对整流桥中直流偏压的引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桥混合式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深入讨论了新型限流器的工作原理,限流器的参数变化对其限流特性的影响,包括临界电流、动作电流和超导线圈电感。仿真与实验表明该类型限流器具有良好的限流作用,从工程的角度解决了直流偏压引入困难的问题。

永磁接触器合闸过程的动态仿真及实验45-50

摘要:提出一种适用于永磁接触器合闸过程动态仿真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Matlab的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了分别根据电压平衡方程和达朗贝尔机械运动方程建立的电压平衡和机械运动两个子模型。位移、磁链和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事先由有限元方法求得,用于仿真计算中已知位移和磁链时电流的查表计算,可大大提高仿真速度和精度。文中给出了全桥整流驱动额定电压情况下不同开通角时合闸过程及电压变化时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作了细致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电工技术学报杂志电力电子
单相全桥逆变器共模等效电路研究51-56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相全桥逆变器共摸等效电路。与现有电路相比,该电路适用叠加原理,而且它更好地反映了共模电流的传播机理。考虑叠加原理的需要,分别针对以下三种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实验:①两桥臂中的某一个从装置中完全拆离;②被拆离的桥臂恢复原位但不进行开关动作;③两桥臂按单极倍频PWM调制方式同时进行开关动作。根据所提出的等效电路和从实验装置上测量得的电路参数,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实测的共模电流时域波形和频谱吻合得较好。

一种新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方法57-63

摘要:针对现有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方法比较复杂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第四桥臂与前三桥臂分别独立控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三桥臂逆变器控制方法相兼容,简单易行,且方便对老产品进行改造。文中对四桥臂逆变器的三维空间矢量进行了分析,得出第四桥臂可独立控制的结论;建立了四桥臂逆变器的大信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仿真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FMSPWM逆变器输出波形谐波分析64-67

摘要:双极性FMSPWM逆变器以较小的循环电流实现软开关,其电路简洁,便于控制,是一种较好的工作模式。本文对双极性FMSPWM逆变器输出谐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论表明在载波频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FMSPWM逆变器的谐波分布与SPWM模式下的逆变器谐波分布基本相同,同时FMSPWM逆变器可以极大地减少死区对输出谐波的影响,并可以以较小的环流实现软开关,减小输出滤波器尺寸,改善输出波形质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三相Boost型PWM整流器输出误差无源性控制68-73

摘要:提出将无源性控制与频域理论相结合来控制三相Boost型PWM整流器,得到无源性电流控制器、输出误差补偿控制器和闭环系统的频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电路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时,无源性电流控制器和输出误差补偿控制器可以实现输入单位功率因数和输出直流电压恒定,采用频域方法设计参数的输出误差补偿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新型控制策略74-77

摘要:为了减少PWM整流器开关频率附近高次谐波的含量,采用三次LCL滤波器。但考虑到LCL滤波器存在谐振问题,如果控制策略不合适会导致系统不稳定,且增大输入电网电流的谐波畸变率,提出基于虚拟电阻思想的控制策略。采用控制算法取代阻尼电阻的作用,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对LCL滤波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完全和低频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理论指导。最后的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正确可行。

基于反步法的电流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78-83

摘要: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特性,使得控制器的设计较为困难。通过前馈解耦方法,将电流型PWM整流器在同步坐标系下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模型分解为两个单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模型,对每个单输入单输出模型,分别采用反步法设计了全局渐进稳定的非线性控制器,实现了对直流电流和功率因数的稳定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大功率三相电流型晶闸管SVPWM整流器多桥并联技术84-90

摘要:研究了一种新的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CSR)的拓扑结构及其多桥并联技术。每个并联的整流桥单元均采用普通三相晶闸管(SCR)整流桥和直流回路串联的IGBT来共同完成SVPWM功能,多个整流桥单元采用一种基于矢量合成原理的并联技术。对于N个整流桥单元并联的大功率PWM整流器,任意整流桥单元都具有相同的SVPWM调制特性和相同的开关频率,而整个整流器的等效开关频率为单个整流桥单元的N倍。该方法不仅保留了传统SVPWM技术的所有优点,而且实现简单、成本低廉,是电流型PWM整流器实现低谐波、高效率、大功率的一种较好选择。

Buck DC/DC变换器的输出纹波电压分析及其应用91-97

摘要:为使Buck变换器以较小的电感达到期望的输出纹波电压指标并满足本质安全要求,在输入电压一负载构成的平面上,按电感的取值将Buck变换器划分成四个工作区域,求出其在各个区域的输出纹波电压极大值;指出在变换器输出电流最大的情况下,如果电感的取值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最低时处于连续导电模式(CCM),而在输入电压最高时处于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则输出纹波电压极大值最高;最小负载电阻和最高输入电压所对应的CCM和DCM的临界电感,即为整个工作范围内使输出纹波电压极大值最低的最小电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