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杂志社
分享到:

当代小说杂志

《当代小说》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艺批评、文艺评论、文化万象、学术沙龙等。
  • 主管单位: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济南市文联
  • 国际刊号:1000-7946
  • 国内刊号:37-1068/I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29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当代小说 2012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小说杂志“金阳杯”大赛征文选登(小说类)

高处

摘要:一陵南小区少女失踪案发生在2007年3月的一天午后。午后四点多,小区里的人们就陆续回来了,下班的、放学的、做零工的,还有在幼儿园圈了一天的孩子们,楼里楼外热闹起来。4号楼尽东边单元顶楼西屋的厨房里,玲玲姥姥正忙碌着。今天是外孙女十五岁生日,她一大早就盘算好了,要做几道玲玲最喜欢吃的菜,外孙女可是她的心头肉呢。老伴前几年就去世了,女儿女婿又整天的忙,家里能陪她说说话的就是外孙女。孩子懂事,知道哄姥姥高兴,还动不动就弄个小把戏什么的,逗得她咯咯地笑个不停,她可不能亏了这宝贝疙瘩。
4-14

麦稍儿黄了

摘要:春去了,天热了,小燕子飞回来了,麦子长高了,麦稍儿黄了,树上的枝叶也繁茂起来了,密匝匝的。田野里,风不大,一眼望去,麦田像青黄的海面,微波荡漾。在安书海的眼里,麦田里的那个女人就仿佛在海面上漂浮了。安书海站在自家的麦田前向田里张望,麦田里的那个女人是他雇用的,他要给她工钱,请她给自家的麦田打药。打药就是喷施农药。
15-20

故人桥

摘要:一黄家丽手里握着一口大菜刀,立在故人桥头,不怒而威。过桥的人纷纷挨着桥边,飞速地跑过去。连拉着板车送煤球的刘老头,平时都要人帮忙推着车才能过桥的他,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口气就推着满满一车煤球冲过了桥。其实,黄家丽并不是要阻挡大家过桥,而是在等着她的儿子江水安。
21-26

音乐卡片

摘要: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子里。这天,一个叫露妮的女孩决定向母亲讨要十块钱。镇上文具店里的音乐卡片到了,她要买一张当生日礼物送人。在她去年生日的时候,瘸子娜娜是唯一送她礼物的。她说,露妮,我给你送礼物,是因为我想在生日那天收到一张会唱歌的音乐卡片。
27-29

好人事件

摘要:豆花怯生生地站在四叔的面前,看着四叔把一小碗浓得发黑的茶水吸进嘴里,又闭上嘴漱了两漱,这才咕噜一声将茶水咽下去。"四叔,梁子该去医院检查了。"豆花的声音低低的,像窝在嗓子眼儿里,她的两只黑黑的手搓在一起,满是一道道皴裂的口子。"那就赶紧去啊,还等什么?"四叔说这话时依旧没看她。
30-35

飞翔的鱼

摘要:一隶书想从六楼阳台上跳下去。隶书仔细看了一眼楼下所有的情景,甚至包括楼间距中的空气。斜对面的草坪上高耸着一棵核桃树,树上的核桃看上去是光溜溜的有点黑,因为有点黑,所以就显得很沉重,好像刮一场风过来,那些核桃就会接二连三地掉到地上,这让隶书体会到了一种生命结束的悲伤滋味。这棵核桃树一直是被人们议论的对象,有的住户嫌核桃树影响采光,要求小区管理人员砍掉这棵高耸的大树。
36-43

命案风波

摘要:周八被边防军用枪击毙的消息,像一阵旋风似的迅速在小城传开来了。这是小城发生的突发事件,也是比较特殊的。更是小城有始以来唯一的命案。此事轰动小城,人们议论纷纷,漫延开去。小城叫阳城。地处祖国北部边陲,在松花江与黑龙江相隔之间的平原上。在这片广阔的平原上,从前没有村庄与城镇,只有些临时性的盲流点。在盲流点上居住的人不多,也不是以种地为生,而是以守猎,捕鱼为主要生存手段。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国家为了进一步巩固边防,建设边疆,开拓荒原,才把一个老生产建设兵团里的部分人员分离出来,在这片辽阔的荒原上,建起了又一个生产建设兵团。
44-47

伤不起

摘要:马可现在双目紧锁,像一团和多了水的面,摊在病床上。他一看见惨白的墙壁和被套,就想到拔过毛的腻白的鸡皮,在水里泡了好几天,便恶心,胃痉挛。可即便闭上眼睛,一片漆黑,但也头疼欲裂,而且在裂开的缝隙里塞满了脏兮兮的鸡毛,鸡毛堆里摇晃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这颗脑袋在他大脑里已经塞了好久,让他痛苦、烦恼、甚至恐慌。马可卷起被子把头捂得紧紧的,试图弥补裂开的脑袋,但终究徒然,他只觉得一颗沉重的脑袋像西瓜一样裂成了几牙,殷红的血液沿着白床单渗透开了。
48-51
当代小说杂志“金阳杯”大赛征文选登(散文类)

金色的耶路撒冷

摘要:一2008年9月,我去了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美是满眼的金色: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圣殿,金色的城墙,金色的山峦,金色的土壤……这里的土地是金黄色的。沙漠化的土地,光秃的山峦,堆积如山的石头,全是一种金黄色。阳光一照,金光闪耀。建筑是清一色的浅黄色的天然石材,简洁、古朴、自然,仿佛从金黄色的土地上生长出来,与大地浑然一体。在温暖阳光照射下,散发出迷人的金色。黄昏时分,耶路撒冷更加辉煌,明亮而圣洁,仿佛田野中的新娘,披上了朦胧的金纱。
52-54

三塘湖的胡杨

摘要:"看,胡杨!"那是去巴里坤大草原的路上,司机惊喜地叫声,一下把我从漫无边际的想象中拉了回来。扭过脸,看到明亮的天幕被一道屏障一般的山崖遮去了半壁,崖底的沟谷里,一弯浑黄的浊水欢快地奔流着蜿蜒远去。一株浅绿安然的树静默在那里,枝叶扶疏。
55-56

汉明堂

摘要:即便最好的地方,若被自己的步履踏平了,也会觉得兴味索然,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凡是陌生的地方,对人都有一种诱惑。或诱惑于美丽,或诱惑于传说。快乐永远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中。到郊外去,只要留心,处处都是风景。
57-58

将心来,与汝安(外一章)

摘要:家里的茶器静置案头,不常用。夜饮茶后常辗转反侧,不得好眠。虽为茶人却不敢嗜茶,每每浅尝辄止。新识茶友曾笑我:非茶之恶,汝有不安分之心,故也。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求安心法。慧可问:"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沉默良久,然后才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
59-59

半个世纪的眺望

摘要:一半个世纪前,我家就住楼房了。那是一座四层楼,我们住在二楼,朝南的一面地势低,又是平房,就显得我们是住在"高楼大厦"里了。对面是一座小学,二层楼,地势略高,与我们两两相对。妈妈都是步行去上班。每天早晨爸爸先上班去了,妈妈把我们叫起来,急忙忙地和我们一起吃罢早饭,给我们备好午饭,再叮嘱几句"不要调皮,在家等着"之类的话,这才出门。等她下楼后,我和大我两岁的哥哥就跑到阳台上,看着妈妈在楼东边的土路上走着。早晨的太阳暖暖地照在土路上,照在妈妈的身上,照在妈妈急匆匆的脚步上……我们一直目送着她,直到她的身影被对面小学校的楼挡住。
60-60

乡村的眼睛

摘要:乡村是鲜活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自然不会缺少透视心灵的窗户,那就是明亮的眼睛。倘若大地的眼睛是湖泊,乡村的眼睛便是水井了。乡村的水坑,清澈,如镜,是季节性的,算不上眼睛,太浅显了。只有深邃、洞透的水井,直通大地深处,才是乡村的眼睛。在浩瀚的天空上,飞翔的雄鹰一样俯瞰着扎根在大地上的乡村,那镶嵌在村庄上的水井,更像一只只透射着光芒的眼睛,从大地深处,仰望着辽远的天穹,更以无穷的泪腺滋润着村庄,才使干渴的乡村潮润、葱笼起来,有了鲜活的生气。
61-62

触摸沙漠的苍茫

摘要:梦中的北方,终于在国庆期间逐次掀开厚厚的幕帘,神秘的色彩渐渐退去,在我眼前明晰地裸露它的元素,草原,沙漠,旷野,久远的历史积淀,还有风沙挥不去的生活痕迹。
63-64

蜗居的日子

摘要:有人说,坐在阳台上写作,文章会落满斑斑花影,显得清新明丽;而在书房里写作,面对书橱中众多杰作名著,下笔就谨慎多了,往往显得凝重深沉。是不是这样呢?我没有书房更没有阳台,就无从在实践中作一番检验了,我们的家只有一间房。
65-65

家乡四章

摘要:弟弟们的遗憾我常常为大群、川子和典典三个弟弟感到惋惜,当他们记事的时候,老家已经不再种田,不再养蚕,做饭不再烧大锅,取暖不再点炉子……对他们来说,老家除了有爷爷奶奶,就不再有其他特殊的意义。但对我是有的。我比三个弟弟年长十余岁,以前老家是一个平铺的村庄,最高点不高于五米。现在老家是个堆叠的村庄,全村占地不超过一千平方米——作为一幢楼,你摞多少层,占地面积也不会变。
66-67

沐春醉周庄

摘要:江南三月沐春光,惜别苏杭来周庄。王剑冰的美文《天堂回韵》,像美酒,令人陶醉;像仙乐,把我引向这绝妙的好地方。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来周庄一看,嘿,这里比天堂更天堂!入口处的石牌坊造型非常独特:侧面看像一只展翅的凤凰。迭檐间腰栋两端是八龙探首,与坊柱构成了龙门式样。翘起的飞檐似浪涛翻滚,浪尖上那腾空的鲤鱼跳过了龙门,还想要飞跃直上!牌坊正中闪着"贞丰泽国"四个苍劲大字,告诉游人,这里是"中国第一水乡"。鱼龙下的层层浪花似祥云朵朵,仿佛要伴着我在这水乡徜徉。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