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当代修辞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ontemporary Rhetoric

  • 31-2043/H 国内刊号
  • 1674-8026 国际刊号
  • 1.2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当代修辞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当代修辞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修辞与写作、理论探索

当代修辞学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修辞学杂志国外修辞学
修辞的功能与形式1-6

摘要:对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修辞的定义与理解,可以依据修辞的功能与形式加以分类整理,即关注修辞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作用及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学界对修辞功能与修辞形式的关注,也是对当前学界探究修辞在不同文化之间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做出的回应。

也论隐喻为什么可能7-18

摘要:本文提出隐喻的"关系范畴模型"以回答徐盛桓教授提出的"隐喻为什么可能"之问。有四点发现:(1)隐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基于模糊逻辑;(2)隐喻义的产生基于可能世界的"对等项对应"关系;(3)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范畴联系中介(相似性)具有关系属性;(4)隐喻得以"据事假物"是基于关系范畴的双重性。这四点发现说明隐喻是一个复杂系统;认识论层面承认隐喻的复杂系统属性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意味着当下对隐喻之问的任何一种基于特定研究范式的解答都会有所纰漏,其彻底解答必须通过超学科研究范式。和当下复杂系统理论和认知科学进展相呼应,本文认为该问题的超学科研究需要以下方向的协作:(1)在反思计算主义的基础上采取涉身认知—嵌入式认知—延展认知到生成认知的心智哲学研究进路;(2)寻找隐喻的神经相关物的生物学进路;(3)强调自组织演化的认知的动力系统研究进路。

“来+NP”的构式特征及其能产性19-35

摘要:本文从构式角度考察"你来前锋""咱们来盘棋"这种"来+NP"现象的构式特征及其生成能力。文章首先讨论了学界关于"来+NP"构式中形义特征的理解问题,接着分别从构件特征(即作为构件而具有的组构特征)和构体特征(即作为构式而具有的整体特征)两个方面考察"来+NP"的构式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适用场景、语境建构、范畴重构三个方面讨论该构式的能产性。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在多重互动关系的结构化模型中,才能充分认识构式特征及其形义组配关系。

从“没有”的演化和使用看汉民族的空间性思维特质36-47

摘要:"没有"是汉语的主要否定标记之一,其发展演变和使用现状能昭显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本文基于古代和现代汉语语料库,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探索"没有"与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关联性。本文发现,"没有"形成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有"的名物化倾向;"没有"可以否定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原因在于,动词和形容词进入"没有"的否定框架后,在概念上可以被识解为名词所勾画的空间性区域,即物化识解。"物"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空间性,而"名物化"就是空间性思维作用的结果。由此推论,"没有"的演化及其使用能反映出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特质。

“有+零度(中性)名词”结构的认知和语用阐释48-5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相关名词的定义,对汉语"有+零度名词"结构中"零度名词"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从语言输出和理解的角度解释了"有+零度名词"产生的社会、语言和心理原因以及使用特点。本文认为,这一结构所表达的特殊意义是构式义与词汇意义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使用与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其中,语言因素包括相关名词所指事物特征的描述要求、语言表达的模糊性等,社会心理则特别指人们"求好""求多"的利己心理。

语篇意义整合的过程与机制探析55-67

摘要:语篇的意义不是天然的铁板一块,是由异质离散的意义单元交织互动,从混乱到有序地整合而成。语篇的意义整合经历前语言和语言表征两个阶段。前语言阶段的意义整合具有无意识属性,主体认知世界中的异质意义单元交织互动,自组织生成意义耗散结构;语言表征阶段的意义整合在主体的有意控制下完成。主体运用符号资源对前语言意义结构进行转写和深化加工,促使其转化为结构完整、表达流畅、可用于人际意义交流的线性语篇。本文试图构拟语篇意义整合的完整过程,并根据前语言意义结构的形态特征,系统描写主体干预意义整合在4个角度、11个方面的具体操作,对意义整合的主体控制机制进行全面探析。

当代修辞学杂志话语分析
场景时代的军事公共外交话语68-76

摘要:本文通过概述场景时代移动媒体的变化和话语形态的关联,讨论功能语言学的语域和语类理论面临的新挑战,从更新理论层面对移动媒体话语形态的描述,更好地契合全媒时代对话语分析的实际需求,并例举军事公共外交话语加以说明。研究发现,语类及其互文作为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实现是功能语言学对话语分析的重要贡献,场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角度看语类的发展和变化。本文将军事公共外交话语置身于场景时代考察,力图说明场景时代军事公共外交更加丰富的话语形态。

立法语言中的但书和非但书研究77-89

摘要:"但/但是"句是立法语言中的重要句型,以是否为但书为划分标准,可将立法语言中的"但/但是"句划分为但书和非但书。为了全面分析我国立法语言中"但/但是"句的特点,给立法者、法律文书编撰者和法律汉语学习者等提供科学理论参考,本研究抽取自建立法语言语料库中的所有"但/但是"句,总结分析但书与非但书的区分标准,将语料中所有"但/但是"句区分出但书与非但书,并逐条进行详细标注。标注项目包括语料出处、表现形式、单句或复句、"但/但是"前后内容的语义关系、"但/但是"的语用功能。本文分别统计但书和非但书的标注结果,通过总结但书与非但书的异同反映但书与非但书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本研究的分析和立法语言规范化要求,针对如何在法律文本和法律文书中规范使用"但/但是"句提出若干建议。

中学与西学相约聚首 符号与修辞携手前行——“符号与修辞”前沿理论工作坊述评90-91

摘要: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语言学研究院(筹)、《当代修辞学》编辑部主办的"符号与修辞"前沿理论工作坊于2018年9月22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国内符号学与修辞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汇聚一堂,就符号与修辞的本质与规律、符号学与修辞学研究的领域视角、理论方法以及符号与修辞的关系等前沿课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上海、北京、天津、成都等地高校的师生参与了本次工作坊。工作坊由《当代修辞学》主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祝克懿主持。

“修辞和语法的互动研究”高峰论坛述评92-93

摘要:2018年10月20—21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复旦大学《当代修辞学》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修辞和语法互动研究"高峰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隆重举行!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张艳莉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张峰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沈家煊先生、《当代修辞学》主编、复旦大学中文系祝克懿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