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当代修辞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ontemporary Rhetoric

  • 31-2043/H 国内刊号
  • 1674-8026 国际刊号
  • 1.2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当代修辞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当代修辞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修辞与写作、理论探索

当代修辞学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修辞学杂志专论
语法与修辞之间(下)术——“同义异形”的篇章语法学意义1-6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探讨语言形式与修辞效果之间的联系,并作出解释。文中着重考察了“同义异形”之间真正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不同句式或词语其修辞效果之差别,均有相应之结构上的解释,多半可以找到语篇意义上信息结构或语篇连接方面的差异。

修辞与当代西方史学论争7-12

摘要:当代西方修辞学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广阔研究领域,其“跨学科性”(interdisciplinadty)既表现在修辞学对其他学科视角和理论资源的引进、吸收和利用,也表现在修辞意识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和扩散。本文以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家在其论争中表现出的强烈修辞意识为例,着重探讨了后一个现象并对“研究修辞”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作出评估。

当代修辞学杂志修辞与认知
汉语量词搭配中隐喻意义的构建13-14

摘要:汉语量词与名词、动词的搭配并非随意,而是有着深刻的认知机制。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与语言表达方式密切相关。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量词的搭配机制和量词搭配中隐喻意义的构建,对于准确理解汉语量词的语义内涵、掌握汉语量词的搭配规律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汉语空间隐喻时间中的“前”、“后”认知15-20

摘要: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空间隐喻时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主体参照和客体参照两种认知策略和历时性原则分析汉语时间的“前”、“后”,揭示其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并尝试对汉语时间的“前后矛盾”做出解释。

当代修辞学杂志法律语言研究
论汉英平行法律语言库的建设21-24

摘要:在汉语和英语的法律文化交流中,两种法律语言转换中的误解乃至错误习益明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建立汉英平行法律语言库。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别不同的“区域”放置法律语言的“仓库”。该仓库可以分成三个区域:正品语言区,即标准语言区;废品语言区,即错误语言区;次品语言区,即瑕疵语言区。汉英平行法律语言库,是根据汉英两种法律语言的特点而建立的相互对应的双语法律语言库。

从语义关系看法律词语的模糊性25-27

摘要:本文将阐明:从上下义关系看,下义词“等”,“其他”应被认定为不确定性,而不是模糊性。一些上义词的模糊性是由模糊限制语造成的。在顺序义场中,探讨时点和时段的模糊性。反义关系呈现出相对模糊概念;而同义关系则是非相对模糊概念.A(词)与非A(词)之间也存在模糊性。最后简述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成因。

当代修辞学杂志新闻语言研究
关于“新闻素”的设想与构建——中英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研究28-33

摘要:本文根据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普罗普和列维一斯特劳斯分别对民间故事和神话学中叙述素和神话素的研究,在借鉴话语分析语言学家梵·迪克的新闻整体结构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来研究中英文(硬)新闻报道在导语、事件、后果、背景、反应、结尾等叙事结构上的共性,尝试提出“新闻素”这一概念,以此帮助我们简单清晰地了解新闻报道的“普遍语法”。

当代修辞学杂志国外修辞学
基于西方修辞学的外交演讲解读之研究34-39

摘要:文章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入手,主要借鉴当代修辞学家Kenneth Bttrke动机修辞学的认同理论、Chaim Perelman的普世受众与普世价值理论及Stephen Toulmin的论辨模式,从修辞情景、演讲者与受众及演讲语篇的论辩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外交演讲话语的修辞特性。由此探讨了批评解读外交演讲的基本框架:围绕演讲者与受众之间的权力互动关系,揭示双方在特定修辞情景的制约下如何为各自利益而展开修辞性互动,从而实现外交目的、完成外交任务。

当代西方修辞批评研究:格局与走向40-43

摘要:修辞批评融合修辞理论与修辞实践,在当代西方已经发展成一个成果丰硕、社会影响广泛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综合考察国外修辞批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模式范畴系统评述了当代西方修辞批评研究,提出已有的批评模式呈现出四类型格局:无固定范畴模式、单范畴模式、多范畴模式和复合模式,并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在全面考察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成果中归纳出两种研究走向:理论研究和批评分析,指出前者尚需加强修辞批评本位性研究,后者需加强对所用批评方法的客观反思。文章还讨论了西方修辞批评的性质及其可能给我国本主僻辞舭评昔桌告白启发.

当代修辞学杂志篇章修辞
会话中的口误性紧接重复44-47

摘要:本文考察日常会话中口误性紧接重复的分布位置,分析其产生的认知原因。我们认为导致口误性紧接重复的最大原因是不同层次意义单位的处理困难,而各层次中出现的左边界倾向则源自左边界在认知中的独特地位。

语篇建模修辞48-50

摘要:在语篇建构中,除了衔接与连贯,还需要从语篇表达策略性和语篇使用有效性的角度展开宏观功能结构的设定。这种适应语体要求、适应语用要求的结构设定,就是语篇建模。建模与衔接、连贯一同构成了语篇的修辞方式系统。建模的修辞功用有二,一是实现语篇表达的有效性,二是实现语篇使用的有效性。

当代修辞学杂志修辞与文化
“烧煮”类动词与中国烹调文化51-53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中“烧煮”类动词的分析,认为“烧煮”类动词既蕴含着我们祖先对烹调的一种主现认识,又从客现上反映出中国烹调文化的发展痕迹。

《红楼梦》会话中的称呼语54-57

摘要:称呼语是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称呼语可视作礼貌连续体,从【+礼貌】到【-礼貌】,共分8类:尊称、敬称、昵称、谦称、谐称、傲称、蔑称、詈称。其中尊称、敬称、昵称、谦称是礼貌性称呼,为礼貌称呼的正极;傲称、蔑称、詈称为礼貌称呼的负极;谐称是中间态,或近于昵称,或近于蔑称、詈称。本文对该书会话中各类礼貌称呼语,尤其是正极类礼貌称呼语进行描写和说明。这样的分析大体是静态的,实际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是动态的,同一种称呼语在不同情景可表达不同甚至迥异的情感。

当代修辞学杂志修辞与教学
教学对话中提问预设的认知适度58-61

摘要:在教学对话中,由于发话者教师的提问预设着受话者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参与和反馈,因此,提问的预设对于能否真正实现教学的对话至关重要。从语境的因素进行考察,教师的提问预设要达到适度,需要遵守三个原则:基于教学内容的原则、缺省原则和生成原则。从受话者学生认知接受的角度进行考察.预设的触发语和预设的表达方式是影响学生对预设的可接受度的主要因素。由此.本文提出了发话者教师设置提问预设的适度策略:既要有适度的内容预设,又要有适度的方式预设。

修辞教学应以语境为纲62-64

摘要:在修辞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该牢固树立语境意识.坚持以语境为纲的修辞教学理念,把语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修辞教学的重要支撑点。以语境为纲既是以提高修辞教学效果为终极目的而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修辞教学的方法论选择。

当代修辞学杂志流行语观察
“电话门事件”和无罪推定原则65-66

摘要:本文从语文叠架的角度分析“电话门事件”这一短语的构成,并依据无罪推定原则阐明其合理性。本文认为,这种语义叠架有其主客观基础,且在日常语言中不乏其例,对这种现象的评价宜采用弹性尺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种新的暗喻格式:“有一种A叫B”67-69

摘要:词在使用中会虚化,由实义词变成功能词。句子在使用中也会发生虚化,由实义格式变成修辞格式。连谓式“有一种A叫B”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辞格化了,成了表达暗喻手法的一种修辞格式。该格式与其它表现暗喻手法的句法形式相比,在修辞效果上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当代修辞学杂志修辞散论
关于近体诗“黏对”的定义70-71

摘要:语言的音乐美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汉语近体诗音乐美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平仄字音的错综安排,也就是诗律所谓的“黏对”。那么,近体诗诗律上的“黏对”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说法。《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中华书局1996年)“黏对”条说: